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八中学、九十五中学等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走向全球主义》一书的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这不能说明A.社会制度的对立影响着国家关系B.冷战形成的原因C.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D.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2.肖德普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空格处应填写A.文艺复兴B.权利法案C.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的“古今”是指A.黄帝—东汉末年 B.黄帝—汉武帝 C.夏—汉武帝 D.西汉—东汉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5.央视直播的西汉大司马张安世家族墓M1号墓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重臣。下列史实,张安世不可能经历的是()A.用五铢钱在市场上买商品B.为司马迁撰写《史记》提供素材C.用“麻沸散”减轻伤痛D.陪同汉武帝送别张骞出使西域6.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 D.强学会7.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B.积极发展对外交往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D.屈从于列强的侵路8.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成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③一段时间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10.在历史上,他发表的这部著作,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据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证蔑他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他的学说被群起攻之的主要原因是A.否定了神创论B.违背科学规律C.宣扬马克思主义D.内容逻辑荒谬11.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④①12.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D.充分利用市场调节13.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完全意义上的胜利是()A.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14.“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15.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D.达·伽马的远航16.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提出 B.《共产党宣言》发表C.《资本论》发表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17.“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急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重庆谈判18.2016年,巴西将举办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上的巴西曾是()的殖民地。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19.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了艰难而伟大的探索。下图的历史事件()A.使中国革命面貌换然一新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0.下列人类遗址中,属于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是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21.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22.《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A.开商埠 B.设使馆 C.建教堂 D.加工厂23.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24.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A.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C.国家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的紧迫性 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26.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古希腊的《》,反映了处在人类文明童年时期的希腊社会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是古代数学的伟大成果。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依据《权利法案》和后来通过的一系列法案,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在美国历史上被誉为“开国元勋”和“黑奴解放者”的两位著名总统分别是和。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大转移是:________。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3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___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是:________。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结合所学指出澳门回归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小历认为,这一时期澳门财政大幅度增加是因为澳门回归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29.(6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兰,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姜宪明《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材料三……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普遍程度,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长期增长;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更是从全球化进程的跟随者转变为重要的推动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家之间普遍形成广泛深入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动摇了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宰地位;以中印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新机制中成为重要角色,世界多极格局开始形成。——崔立如《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世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构建了哪一新的国际体系?简要评价这一新的国际新秩序。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什么?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演变的根源是什么?这一演变在政治方面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今我朝罢垂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7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势图?材料中长城的起止点分别位于哪个地方?(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机构?(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领导人政治上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出台了旨在遏制社会主义的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由此可知,社会制度的对立影响着国家关系、冷战形成的原因、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均能从题干材料中反映出来,ABC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不能从题干材料中得出。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B【解析】
依据“□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反映了发生的历史事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现代英国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英国进入法治社会。B项符合题意;14—16世纪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A项不合题意;英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积累资本。C项不合题意;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这个历史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可知是《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势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3、B【解析】
根据材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古今”起止年限是黄帝一一汉武帝。B正确;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不可能记录东汉的历史,排除AD;《史记》记载的内容不是从夏朝开始的,排除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识记司马迁的《史记》内容的基础上解答此题。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国家的产生时期,故AB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是辽、宋、夏、金、元时期。ABD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点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特征,具备较好的识记能力。5、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麻沸散是华佗发明,华佗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的医学家,晚于汉武帝,因此张安世不可能经历麻沸散减轻伤痛,故C符合题意。五铢钱、《史记》、张骞出使西域都是在汉武帝时期发生的事件,因此张安世可以经历,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点。本题的时间点是“汉武帝时期”。根据这一限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即可判断张安世没有经历过麻沸散减轻伤痛。6、B【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面对国内出现的众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B项符合题意;兴中会和华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强学会是维新团体,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7、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题干“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就是清政府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积极发展对外交往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矛盾,故B不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说法错误;屈从于列强的侵路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解析】依据材料“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面粉厂工业迅速发展。结合课本所学,1914—1918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面粉业有所发展。①正确;“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反映了我国面粉业曲折发展。②正确;材料“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反映了这段时间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出现了贸易出超。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④不正确,B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美国、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俄国是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故选D。10、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变化之中,是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的。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故A符合题意;违背科学规律、宣扬马克思主义、内容逻辑荒谬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进化论观点的作用。11、D【解析】①影片《谭嗣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898年戊戌变法;②影片《火烧圆明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影片《林则徐》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839年虎门销烟;④影片《甲午风云》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因此题干中四部影片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③②④①,故D正确。12、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手段的特点即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B。1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近代中国百年以来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取得了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14、C【解析】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故选C。15、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大地球形的理论。故选项D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5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中最重要的航海活动。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达•伽马是葡萄牙的著名航海家,他开辟了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B符合题意;《人民宪章》的提出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资本论》发表,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故C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解析】
依据题干给出“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倭寇投降指日本投降,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五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入侵南美洲,消灭了印加、阿玆特克两个南美土著的帝国,将南美洲大部分土地据为己有,并奴役南美洲的土著,巴西就是葡萄牙的殖民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9、C【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1945年中共七大,使中国革命面貌换然一新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故A不符合题意。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的是1927年八七会议,故B不符合题意。1945年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等,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故C符合题意。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文化出现在长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典型文化,河姆渡人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猴子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故C项正确。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A项错误。半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B项错误。山顶洞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D项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1、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1912年“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女性可以参加政治活动,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项表述不全面;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选A。2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所以,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B项符合题意;分析题目,选项A是《南京条约》的内容,C是中英《南京条约》的附件规定的,D项表述错误,本题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罪恶的嘴脸,决心要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起来推翻它,《辛丑条约》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另外,《辛丑条约》的影响也是学生掌握的重点。23、B【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912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孙中山名文,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利益,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A项不合题意;1915年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B项不合题意;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长征。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题干时间“1912年”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899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新政发生于19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排除C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长征发生在1934年,抗日开始与1931年,排除D项。由此可确定答案B。24、B【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起步。题干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表明邓小平强调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故B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国家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的紧迫性不是邓小平强调的主要问题,排除C;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题干材料未涉及,排除D。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期间的著名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6、(1)荷马史诗几何原本(2)1689年君主立宪制(3)华盛顿林肯【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反映了处在人类文明童年时期的希腊社会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代数学的伟大成果。(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依据《权利法案》和后来通过的一系列法案,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历史上被誉为“开国元勋”和“黑奴解放者”的两位著名总统分别是华盛顿和林肯,一个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一个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27、红军长征土地改革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长征的胜利,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所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和不怕牺性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2)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依据所学可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是中共七大。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4)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点睛】掌握红军长征、土地改革、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一国两制(2)不同意,澳门回归后依旧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澳门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动对国家发展战略,深化与内地合作,积极打造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开放新平台,抓住机遇,用好政策等。【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重金属冶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外国戏剧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 黑龙江职业学院《劳动定额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九江学院《文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师范大学《汽车电子电气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理工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就业与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生物质能源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血液科护士的恶性肿瘤护理
-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讲稿课件
- 土地纠纷调解简单协议书
- 服装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饮渠道开发方案》课件
- 架子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一中师德考核评估制度
-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茶文化与茶艺
- 医疗文书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教学课件
- 分布式网络处理方案
- CNAS-CL02-A001: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