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一、选择题1.(2023·安徽合肥六中)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同时规定:“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如果债务人的种姓低于债权人,那么只能是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债务人的种姓高于债权人,那么可以暂缓偿还,并且不得用人身作抵押。”古印度的这些规定反映出()A.种姓制度受到法律的保护B.血缘等级制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性C.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降低D.教会的势力对世俗权力的强烈干预2.(2023·广东珠海)9世纪开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3.(2023·河南濮阳期末)在中美洲出土的大量的古文字作品中,找不到一封书信或者公文,契约类的经济文书也极少见,基本上是用来记录君王的政绩,为他们歌功颂德。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文字社会功能发挥具有局限性B.社会经济与政治统治极端落后C.平民受到贵族残酷的政治迫害D.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异常缓慢4.(2023·河南信阳期末)“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句话()A.赞扬了印第安文化高度发达B.表明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的合理性C.侧面反映了印第安文化的独特性D.论证了美洲遭受殖民的必然性5.(2023·四川眉山仁寿一中)这一文明没有统一的帝国,全盛期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他们所建造的宗教性建筑,最早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他们的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也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这一文明是()A.古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C.玛雅文明 D.印加文明6.(2023·河北张家口)有学者将古代印第安文化分为三类(如下表)。这种分类法的依据是()类型区域渔猎采集文化南美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和北部中级农业文化高级农业文化的邻近地区高级农业文化中美洲和安第斯高原地区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C.经济结构 D.地理位置7.(2023·湖北联考期中)据考古学证明,约距今9000年左右,墨西哥中部高原和秘鲁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就开始对玉米进行栽培,从此拉美印第安诸文明逐渐开始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玉米文明新阶段,成为与中东、东亚、非洲等并列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据此可知,促使印第安人栽培出玉米的因素是()A.简陋的生产工具 B.落后的耕作方式C.寒冷的高原气候 D.独特的地理环境8.(2023·山西运城康杰中学)被称为“空中城市”的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边缘,海拔2430米处,是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遗址。通过考古研究可以发现,马丘比丘城被很好地划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反映出()A.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经济中心B.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精华C.印加帝国城市化发展水平非常高D.印第安人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9.(2023·湖北武汉期末)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荼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A.宗教性 B.统一性C.多样性 D.世界性10.(2023·山西吕梁期末)《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794—1185年)全盛时期为背景。据统计,全书仅引用白居易一人的诗句就达108处之多,另外还涉及《庄子》《史记》《诗经》《昭明文选》等。这些现象折射出()A.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力B.大化改新的成效显著C.日本民族认同意识增强D.幕府开放的对外政策11.(2023·江苏扬州联考)有学者认为:“古代印度的思维和我们极为不同,他们不记历史,不重书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认为影响古代印度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是()A.宗教思想 B.种姓制度C.中华文化 D.历史悠久12.(2023·江西赣州)14世纪,小乘佛数传入柬埔寨,改变了柬埔寨众多宗教平分秋色的局面,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用于书写小乘佛教的巴利文也传入柬埔寨。这一局面形成反映了()A.佛教在东南亚逐渐本土化B.文化冲突导致佛教的分裂C.佛教传播重构了族群结构D.古印度文化影响力的扩展二、综合题13.(2023·新疆昌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印加帝国修建了贯穿全国的道路驿站系统,它的使用严格限于印加政府官方业务,如运送军队、人员等,印加平民不得将道路用于私人目的。印加帝国任命官员负责检查帝国道路驿站系统,而这些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当地冲抵税赋的印加男性平民承担的。这些道路起着良好的通信网络的作用,因此可以迅速解决任何叛乱、入侵或自然灾害,印加帝国统治者可以很容易地维持秩序。首府库斯科城颁布的法律通过驿道系统也可以迅速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达,直到社会的最底层,确保了这些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直至今日,仍有500多个村庄特别是马丘比丘古城附近的居民们还在使用部分清晰可辨的支路。——摘编自《安第斯文明(十四):印加文化(上)》材料二印加之路的修建和维护是在印加人的监督下由当地劳役承担的。考虑到当时既无有轮货车,也没有铁质工具,更缺乏大型的动物以供驱遣劳作,一切都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印加之路无不体现了印加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印加之路从印加帝国诞生以来,就与印加帝国相生相伴,如同帝国肌体内的血脉。而一旦肌体遭遇损毁,血脉也将不复存在,并且,这些延伸至肌体神经末端的血脉,很可能成为病体入侵的方便之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印加帝国,沿着印加之路,殖民者很快找到了进入帝国的捷径。本已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印加帝国,在殖民者的枪炮下很快解体。——摘编自春平《印加之路:迎向太阳神的光辉》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加驿道修建的利弊。14.(2023·陕西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摩诃婆罗多》这一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也是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代。该书用梵文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每颂为1节双行诗体),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书中插入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义、哲学、政治、律法和伦理等论述(约占全诗篇幅的一半),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著名的印度教哲学经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叙之一。——摘编自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等材料二汉代以前,我国史籍中就已经出现过有关印度的记载,但大多是神话传说。汉代以来,印度的历史及社会情况成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官修史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民间的许多著述也对印度有所涉及。这些著述往往因为作者缺乏切身体验而对印度的描述多有误解。中土僧人之西行求法活动,在西晋及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少。法显到达印度之时,正当笈多王朝后期。他在《佛国记》中对于印度公元5世纪之前的历史,特别是佛陀时代、孔雀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历史,都作了记述。有日本学者表示:“《佛国记》为一千五百年前之实地考察的记录,凡关于中亚、西亚、印度、南海诸地之地理、风俗及宗教等,实以本书为根本资料……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与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摘编自杨维中《法显与〈佛国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摩诃婆罗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献中出现有关印度的历史记载的原因。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一、选择题1.(2023·安徽合肥六中)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同时规定:“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如果债务人的种姓低于债权人,那么只能是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债务人的种姓高于债权人,那么可以暂缓偿还,并且不得用人身作抵押。”古印度的这些规定反映出()A.种姓制度受到法律的保护B.血缘等级制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性C.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降低D.教会的势力对世俗权力的强烈干预解析:根据材料“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如果债务人的种姓低于债权人,那么只能是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债务人的种姓高于债权人,那么可以暂缓偿还,并且不得用人身作抵押”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规定体现了在种姓制度下,法律对高等级种姓职业和债务的保护,即古印度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古印度,“古代文明的共同特性”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重点是种姓制度,不能体现“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降低”,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教会权力对世俗王权的干预,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广东珠海)9世纪开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出现了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浮世绘,满足了市民阶层文化需求,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无关,排除A项;“文明开化”指日本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生活习俗,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文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河南濮阳期末)在中美洲出土的大量的古文字作品中,找不到一封书信或者公文,契约类的经济文书也极少见,基本上是用来记录君王的政绩,为他们歌功颂德。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文字社会功能发挥具有局限性B.社会经济与政治统治极端落后C.平民受到贵族残酷的政治迫害D.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异常缓慢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美洲出土的大量古文字作品,基本上都是用来记录君王政绩和歌功颂德的内容,书信、公文以及契约类的经济文书极少见,说明文字社会功能发挥具有局限性,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中美洲文字社会功能发挥情况,不能说明社会经济与政治统治极端落后,排除B项;材料强调当时文字社会功能发挥具有局限性,并未体现平民受到贵族残酷的政治迫害,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中美洲文字社会功能发挥情况,未涉及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河南信阳期末)“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句话()A.赞扬了印第安文化高度发达B.表明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的合理性C.侧面反映了印第安文化的独特性D.论证了美洲遭受殖民的必然性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可知,如果不是美洲遭到了殖民侵略,印第安人可能会发展出能和其他文化相媲美的文化,侧面反映了印第安文化的独特性,C项正确;印第安文化高度发达只能反映前半段材料内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殖民扩张对印第安文化的毁灭,并未认同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的合理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洲文化的独特性,而不是其遭受殖民的必然性,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四川眉山仁寿一中)这一文明没有统一的帝国,全盛期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他们所建造的宗教性建筑,最早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他们的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也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这一文明是()A.古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C.玛雅文明 D.印加文明解析:根据材料“数以百计的城邦”“宗教性建筑……金字塔”“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并结合所学,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等等,可以得出这一文明是玛雅文明,C项正确;古希腊虽是城邦政治,但不符合材料其他信息,排除A项;古埃及虽有金字塔,但金字塔是陵墓,而且古埃及文明也不符合材料其他信息,排除B项;印加文明有玉米和金字塔,但是形成了统一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河北张家口)有学者将古代印第安文化分为三类(如下表)。这种分类法的依据是()类型区域渔猎采集文化南美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和北部中级农业文化高级农业文化的邻近地区高级农业文化中美洲和安第斯高原地区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C.经济结构 D.地理位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渔猎采集文化”“中级农业文化”“高级农业文化”可知,这种分类法是根据不同生产力水平而划分的,依据是生产方式,A项正确;生活习惯指的是生活中的一些方式和规律,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成分和构成,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的构成,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地理位置不是材料中分类法的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湖北联考期中)据考古学证明,约距今9000年左右,墨西哥中部高原和秘鲁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就开始对玉米进行栽培,从此拉美印第安诸文明逐渐开始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玉米文明新阶段,成为与中东、东亚、非洲等并列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据此可知,促使印第安人栽培出玉米的因素是()A.简陋的生产工具 B.落后的耕作方式C.寒冷的高原气候 D.独特的地理环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玉米的栽培与印第安人生活的墨西哥中部高原以及多山地的秘鲁有关,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印第安人栽培出玉米与地理环境有关,不能体现与简陋的生产工具有关,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推知是因为古代美洲落后的耕作方式促使印第安人栽培出玉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寒冷的高原气候的信息,因此无法得出寒冷的高原气候促使印第安人栽培出玉米,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山西运城康杰中学)被称为“空中城市”的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边缘,海拔2430米处,是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遗址。通过考古研究可以发现,马丘比丘城被很好地划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反映出()A.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经济中心B.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精华C.印加帝国城市化发展水平非常高D.印第安人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可知,马丘比丘是经过认真规划的,反映出印第安人具有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马丘比丘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尽管如此,A项也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虽然玛雅文化也有历法、宗教和农业,但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它被印加文化继承,排除B项;仅从马丘比丘一座城,不能反映出印加帝国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9.(2023·湖北武汉期末)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荼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A.宗教性 B.统一性C.多样性 D.世界性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印度文化可以按照时间和语言区域,以及宗教派别,划分为诸多文化种类,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除了提及印度的宗教派别外,还提及不同时期和语言区域的文化类别,“宗教性”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印度文化的多样而非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印度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联系,或者印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能体现世界性,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山西吕梁期末)《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794—1185年)全盛时期为背景。据统计,全书仅引用白居易一人的诗句就达108处之多,另外还涉及《庄子》《史记》《诗经》《昭明文选》等。这些现象折射出()A.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力B.大化改新的成效显著C.日本民族认同意识增强D.幕府开放的对外政策解析: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日本古代文学作品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影响,反映出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能力,A项正确;大化改新发生于645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日本古代文学作品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与日本民族认同意识无关,排除C项;幕府建立于12世纪末,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3·江苏扬州联考)有学者认为:“古代印度的思维和我们极为不同,他们不记历史,不重书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认为影响古代印度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是()A.宗教思想 B.种姓制度C.中华文化 D.历史悠久解析:根据材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可知,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这是因为古印度盛行宗教,宗教思想是影响古代印度文化的最重要因素,A项正确;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宗教,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该学者认为影响古代印度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是宗教思想,未涉及中华文化,排除C项;该学者认为影响古代印度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是宗教思想,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12.(2023·江西赣州)14世纪,小乘佛数传入柬埔寨,改变了柬埔寨众多宗教平分秋色的局面,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用于书写小乘佛教的巴利文也传入柬埔寨。这一局面形成反映了()A.佛教在东南亚逐渐本土化B.文化冲突导致佛教的分裂C.佛教传播重构了族群结构D.古印度文化影响力的扩展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印度的小乘佛教传入柬埔寨后,占据主导地位,巴利文也传入柬埔寨,说明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力得到扩展,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未提及佛教本土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是小乘佛教改变了柬埔寨各宗教平分秋色的局面,并未出现佛教的分裂,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族群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13.(2023·新疆昌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印加帝国修建了贯穿全国的道路驿站系统,它的使用严格限于印加政府官方业务,如运送军队、人员等,印加平民不得将道路用于私人目的。印加帝国任命官员负责检查帝国道路驿站系统,而这些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当地冲抵税赋的印加男性平民承担的。这些道路起着良好的通信网络的作用,因此可以迅速解决任何叛乱、入侵或自然灾害,印加帝国统治者可以很容易地维持秩序。首府库斯科城颁布的法律通过驿道系统也可以迅速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达,直到社会的最底层,确保了这些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直至今日,仍有500多个村庄特别是马丘比丘古城附近的居民们还在使用部分清晰可辨的支路。——摘编自《安第斯文明(十四):印加文化(上)》材料二印加之路的修建和维护是在印加人的监督下由当地劳役承担的。考虑到当时既无有轮货车,也没有铁质工具,更缺乏大型的动物以供驱遣劳作,一切都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印加之路无不体现了印加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印加之路从印加帝国诞生以来,就与印加帝国相生相伴,如同帝国肌体内的血脉。而一旦肌体遭遇损毁,血脉也将不复存在,并且,这些延伸至肌体神经末端的血脉,很可能成为病体入侵的方便之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印加帝国,沿着印加之路,殖民者很快找到了进入帝国的捷径。本已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印加帝国,在殖民者的枪炮下很快解体。——摘编自春平《印加之路:迎向太阳神的光辉》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加驿道修建的利弊。答案:利:修建驿道,有利于政令和法律传达,方便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管理,维持了印加帝国统治;印加帝国地域广阔,修建驿道能沟通南北,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丰富了印加帝国的文化生活,是印加文化乃至印第安文化繁荣的标志之一;这些驿道至今仍有价值,是人类的宝贵遗产;等等。弊:驿道严格规定仅限于官方使用,这限制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