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春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6课《春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6课《春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6课《春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6课《春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之所望心之所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由盛唐到中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走近作者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独自逃脱找到唐肃宗。后来因与肃宗政见不合而弃官,逃难期间又完成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奠定他诗史的位置。“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大声朗读本诗,对比思考诗人的眼中景、心中情与《望岳》有何不同?国:邦也。国,国都。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司马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为春天让人赏心悦目的事物,可是诗人因为感慨时局之变,怅恨与家人的离别,看到听到这些平时让人愉悦的事物,反而因物是人非愈加感伤。同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移情于物的拟人化手法,即花感时而溅泪,鸟恨别而惊心。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丽人行》杜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二首》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诗经·静女》【解释】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

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涕下!

揣摩诗人形象设计朗诵时的动作眼神?手势?个别声音的特殊处理?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特色读:可以表演少年望岳书壮志中年春望忧黎民诗圣杜甫“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古诗中的大美

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沉郁顿挫的风格。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新安吏》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潼关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石壕吏》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无家别》配乐朗读“世上疮痍,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