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______。A.魏文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2、明朝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______。A.伯克B.哈密卫C.行都司D.土司3、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______A.道B.府C.厅D.县4、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A.国民大会B.临时参议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参议会5、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A.任子B.货选C.征辟D.察举6、根据1928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家元首是______。A.临时大总统B.中政会主席C.国民政府主席D.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7、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9、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10、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11、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______。A.律B.令C.格D.式1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14、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______。A.令B.曹C.卿D.丞15、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6、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______。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17、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______。A.保荐B.举荐C.甄别D.甄用18、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D.都察院19、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20、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管理部门是______。A.人事厅B.财政厅C.民政厅D.教育厅21、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A.秦始皇B.周文王C.禹D.汉武帝23、西周时期,掌管藉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______。A.司寇B.司空C.司徒D.司马24、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收25、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二、多项选择题26、清朝京察的考察标准有______A.勤B.守C.政D.才E.年27、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A.守B.德C.才D.年E.政2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______A.王国B.侨州郡县C.属国D.都护府E.左郡县29、金朝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A.科举B.荫补C.世选D.军功E.察举30、隋唐时遇有重大疑难案件,则会组成三司审理,三司是指______。A.大理寺B.都察院C.少府监D.刑部E.御史台三、名词解释题31、行政公署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3、流外入流34、超责任内阁35、理藩院四、简答题36、简述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37、简述元朝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38、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39、皇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0、隋唐时期行政监督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41、试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42、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答案解析:[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内容:首先,确定了三公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其次,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形成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的决策程序。故本题选C。2、B答案解析:[考点]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哈密卫是新疆哈密市的一个政权机构,于永乐四年(1406)建造。伯克是中国清末以前新疆回部实行的官制,主要通行于维吾尔(回人及塔兰奇)、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地区。行都司,明朝时期的官署名称。明朝陕西、山西、福建、湖广、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通常是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任职。故本题选B。3、D答案解析:[考点]清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组织。清朝地方行政层级为省-道-府(直隶州)-县(属州)四级。可知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组织是省,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县。故本题选D。4、C5、D6、C答案解析:[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国家元首。根据1928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家元首是国民政府主席,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临时大总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作为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和国家元首。中政会主席是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置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是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该委员会采合议制。故本题选C。7、B[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色彩最为浓烈的时期是夏商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奴隶社会。故本题选B。8、B9、A[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科举。宋朝科举制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以常科为主,宋初常科每年一次,后改为三年一次。考试分为三级:(1)取解试由各州判官和录事参军主持,考取者则成为举人;(2)省试,即礼部试,由皇帝选派官员主持;(3)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故本题选A。10、A11、C[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行政运行。律是国家的基本法;令是依法制定的行政规则,以诏制形式颁布;格是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式是包括行政细则和文秘程式的为事章程。故本题选C。12、D答案解析:[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王子王位继承制。商朝虽然确立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在嫡庶所生诸子中,必须确定嫡正所生之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而在诸嫡子之中,又必须确定嫡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故本题选D。13、B14、C[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卿,官秩为中二千石。曹是指丞相的幕僚机构,相府分曹理事造成对皇权的威胁,皇帝就用尚书台分曹理事来削弱相权。故本题选C。15、B16、D答案解析:[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尚书台。尚书省原称尚书台,在东汉时期,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和门下省同是执行机关,但是并不是最高执行机关。隋朝开始,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谒者台和司隶台,三台在监察对象上有明确分工,御史台负责监察中央官员。故本题选D。17、D[考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官员的任用。甄用是指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甄用的方法有文书审查和询问审查两种。保荐则是指担保和推荐,负责推荐。举荐就是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甄别是指对未经文官考试已经任用的官员,采用甄别方法,验证现任官资格,决定其去留制度。故本题选D。18、C19、B20、C[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干部的管理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干部的管理。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民政厅是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管理部1943年4月25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院属的干部由民政厅统一管理。该(通则)根据统一管理和明确分工负责的原则,具体规定了各饭干部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形式:(1)边区政府民政厅直接管理的人员包括边区政府各厅、处的秘书、科长和直属机关负责人:专员公署专员、秘书、科长:县长、县政府委员和县政府秘书、科长,区公署区长等;(2)民政厅委托专员公署管理的人员主要是县政府科长级干部。故本题选C。21、A22、A答案解析:[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秦始皇。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大统一的大业,建立起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也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同时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故本题选A。23、C[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周中央政府在周王以下设有辅弼大臣,其中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为最高辅佐官员。三公以下有攻务官和文化教育官两个系统。最重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司马(主管军事)、司空(掌管工程营造)。故本题选C。24、D25、B二、多项选择题26、BCDE答案解析:[考点]清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官员的考核。清代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是四格八法,四格是指守、才、政、年;八法就是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故本题选BCDE。27、ACDE28、ABE[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特殊行政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三种: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左郡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左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选派或由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王国是指君王直接管辖的区域。侨州郡县,东晋南朝政府按其原籍郡县地名另设立的州郡县地方政府。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的行政区划。“都护府”源自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故本题选ABE。29、BCD30、ADE[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央各职能机构。三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是处理重大案件的特别法庭。都察院是明朝三法司机构设置中的内容,明朝三法司包括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都察院负责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故本题选ADE。三、名词解释题31、边区政府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平行政区,设置行政公署,代行边区政府的职权。行政公署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1)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2)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行政公署。32、是指1912年3月11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立法建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他规定了参议院有广泛的权力,国务员有实际的责任、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3、是隋唐时九品官以下的各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止式政府官员的入仕方式。34、段祺瑞依凭其军事实力,并以责任内阁为由,破坏三权鼎立的体制,有意将总理及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规定的范围,将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试图把总统变成自己的傀儡,实现个人独裁。因此,人称段内阁为“超责任内阁”。答案解析:[考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频繁变化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频繁变化-超责任内阁。35、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设尚书为长,侍郎为副,下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个清吏司。其地位在六部的工部之下,理藩院还兼管部分外交事务。[考点]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理藩院。四、简答题36、(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执行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数额限制和大体平均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答案解析:[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37、(1)所在地的户口是否增加。(2)荒地是否开垦。(3)诉讼处理是否公正。(4)治安是否良好。(5)赋税征收是否公平。答案解析:[考点]辽金元的行政管理→元的行政管理本题考查辽金元的行政管理-元的行政管理-官员的考核。38、(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9、(1)最高立法权。(2)最高司法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40、(1)监察机构的逐渐健全和监察职责的日益分明。(2)对监察官员任用的特殊程序。(3)分道巡察和分察尚书制度的确立。(4)参与司法审判。(5)多种地方监察形式的并存。[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行政监督。五、论述题41、(1)在行政机构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撤去闲散重叠的衙门。任命杨锐、刘光弟、林旭、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负责审阅"新政”奏折,开列“新政”条例,撰拟“新政”谕旨,与此同吋,删改则例,裁汰冗员,取消闲散重叠机构。中央裁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肪寺、太常寺、大理寺等衙门,其有又节务归并六部;地方裁督、抚同城的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和东河总督及不办理政务的粮道和盐道。(2)在人事行政方面,改革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股,改试策沦。各省督抚保举人才,以品学兼优,通达时务,不染恶习为条件;原科举各试所用四书五经,一律改试策论,各部院官员考试,也考策论,并以实际工作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3)在行政运作方面,提倡上书言审,严格办事规程。为广泛征集朝野改革建议,允许大小臣民上书直言,各衙门办事,过去无章可循,只依旧例,现删去旧例,另订简明章程,以求规范。42、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的并存及双向演化在中国社会形态逐步向半殖民地化方向演变的同时,行政管理也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土主权的不完整性;二是行政管理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民主的形式和专制的实质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欧美思潮的波及,民主的呼声不绝于耳,封建专制主义逐渐瓦解。然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专制主义思想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