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10月高教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2、明朝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______。A.伯克B.哈密卫C.行都司D.土司3、中央设计局作为抗战期间行政决策的技术系统,其主持设计的机构是______。A.军委会B.中委会C.审议会D.参议会4、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______。A.谕B.令C.示D.状5、唐初武德年间设立的作为道之机关,实为中央尚书省派出机构的是______。A.政事堂B.枢密院C.司隶台D.行台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7、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8、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______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9、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10、西方列强控制海关税务权进而控制清政府财政并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工具是______。A.工部B.总署C.外务部D.总税务司11、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A.常设权力机关B.最高权力机关C.军事指挥机关D.最高执行机关12、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D.都察院13、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14、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______。A.魏文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15、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16、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7、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A.军机堂B.都察研究所C.都察院D.方略馆18、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收19、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等级制20、西周时期,掌管藉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______。A.司寇B.司空C.司徒D.司马21、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22、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23、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4、抗战前,国民政府统一管理地方人事的是()。A.监察院B.中央党部C.行政院D.考试院25、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A.市B.署C.府D.道二、多项选择题26、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有()。A.大理院B.总检察厅C.平政院D.肃政厅E.审计处2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______A.王国B.侨州郡县C.属国D.都护府E.左郡县28、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有______。A.商部B.学部C.总理衙门D.财政处E.同文馆29、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A.守B.德C.才D.年E.政30、宋朝会议(朝会)制度已十分成熟,会议形式可分为______。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朝议D.廷议E.临时朝议三、名词解释题31、朝会32、考满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4、门荫35、世卿世禄制四、简答题36、隋唐时期行政监督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7、简述清末行政执行的新变化。38、简述苏区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39、皇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0、简述苏区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五、论述题41、试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42、试述抗战前国民党中政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答案解析:[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内阁制度。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这就是内阁的雏形。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故本题选A。2、B答案解析:[考点]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哈密卫是新疆哈密市的一个政权机构,于永乐四年(1406)建造。伯克是中国清末以前新疆回部实行的官制,主要通行于维吾尔(回人及塔兰奇)、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地区。行都司,明朝时期的官署名称。明朝陕西、山西、福建、湖广、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通常是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任职。故本题选B。3、C[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中央设计局。中央设计局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了中央设计局,中央设计局由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故本题选C。4、D[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官员的任用。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南京临时政府对前清的文书制度作了重大改革:简化文书种类,统一公文程式。经过改革,临时政府的行政公文大体上分为令、谕示公布、咨呈、状批照会等九种。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为状。故本题选D。5、D答案解析:[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尚书省。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扎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政事堂是中书门下省的前身,为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枢密院,唐永泰中始置,用宦官作为枢密使,掌管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司隶台是监察机构,监察京畿郡县。故本题选D。6、B7、C8、B答案解析:[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内外服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这一制度的实行一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二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故本题选B。9、D10、D[考点]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总税务司掌管各海关征收税课,综理全国税务行政与官员任免事项,后来扩展到开办邮政,包揽参加国际展览会,乃至收集中国的各种情报。工部是六部之一,职能机构,主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总理衙门或称总署或译署,为清政府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外务部的前身是总理衙门,在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故本题选D。11、A12、C13、D[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责任内阁制。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共和制是指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通过议会来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政治制度。委员合议制是指共和政体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特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委员会,其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行政首脑由委员会在其成员中选任。议行合一制就是立法权和行政权属于同一个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从属于立法机关,仅是立法机关的执行部门的政体形式和政权活动原则。故本题选D。14、C答案解析:[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内容:首先,确定了三公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其次,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形成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的决策程序。故本题选C。15、B16、B17、B[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晚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关。清政府制定《都察院整顿变通章程》,着手对都察院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其中,新设都察研究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的培训机构,其职责包括购买大量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军机堂是军机大臣的入值办事的场所。都察院和六科是明朝监察机构的两大系统。方略馆为清代编纂方略等官修书的机构,隶属于军机处。故本题选B。18、D19、B20、C[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周中央政府在周王以下设有辅弼大臣,其中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为最高辅佐官员。三公以下有攻务官和文化教育官两个系统。最重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司马(主管军事)、司空(掌管工程营造)。故本题选C。21、D22、C23、B[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色彩最为浓烈的时期是夏商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奴隶社会。故本题选B。24、D25、A二、多项选择题26、ABCD27、ABE[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特殊行政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三种: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左郡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左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选派或由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王国是指君王直接管辖的区域。侨州郡县,东晋南朝政府按其原籍郡县地名另设立的州郡县地方政府。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的行政区划。“都护府”源自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故本题选ABE。28、ABD[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与改革本题考查晚清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设立商部;(3)设立巡警部;(4)设立学部;(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故本题选ABD。29、ACDE30、ABE答案解析:[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会议制度。宋代会议制度可分为例行常朝、便殷设政和临时朝议三大类。其中例行常朝是由皇帝主持的会议形式,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便殿议政是皇帝就某一问题召见宰相枢密院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出面临时朝议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议,向大臣们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以上各种会议只为皇帝作出决断提供具体材料,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至多为皇帝提供一个决策方案,但最后的决策权在于皇帝。故本题选ABE。三、名词解释题31、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是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则是指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无论是朝还是会,各方君主均可达成某些协议。[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本题考查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夏商周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方式。32、是针对每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次,三考为满,考满(即考核通过)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等后决定升降去留。答案解析:[考点]明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本题考查明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官员的考核。33、是指1912年3月11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立法建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他规定了参议院有广泛的权力,国务员有实际的责任、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4、是隋唐时期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一种官员选拨制度,贵族或官员子弟经服役一定年限或出钱代服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门荫制度的最大得利者是高级官员子弟,他们因各种关系较多,升迁容易。[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官员的选拔。35、是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卿是指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四、简答题36、(1)监察机构的逐渐健全和监察职责的日益分明。(2)对监察官员任用的特殊程序。(3)分道巡察和分察尚书制度的确立。(4)参与司法审判。(5)多种地方监察形式的并存。[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行政监督。37、(1)中央各部实行专任之法,做到权责一致;(2)加强各部尚书的行政权力;(3)建立办公会议制度;行政执行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答案解析:[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本题考查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行政执行。38、(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人民群众的监督。(3)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4)主管部门的监督。(5)审计监督。39、(1)最高立法权。(2)最高司法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40、(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人民群众的监督。(3)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4)主管部门的监督。(5)审计监督。五、论述题41、(1)在行政机构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撤去闲散重叠的衙门。任命杨锐、刘光弟、林旭、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负责审阅"新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