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一、选择题(本题共14题,每题1.0分,共14分。)1、一位八年级语文教师在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时,就写字教学写了以下心得,其中正确的是()。[安徽2020]A、每个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字。B、要在随堂练习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C、每个学段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D、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目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到: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题干中的语文教师是八年级的教师,八年级属于第四学段,不在课标要求的范围之内。B项,错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到: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并不是仅仅在“随堂练习”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选项说法过于狭隘。C项,正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到: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因为关于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D项,错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到: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题干偷换概念,不应该是“基本目的”,而是“基本要求”。故本题选C。2、关于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不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项是()。[福建2019]A、养成阅读习惯,能灵活地运用精读和浏览的方法。B、欣赏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C、能够就适当话题作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D、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各种检字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学生的阅读做了明确的规定:养成默读的习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故本题选A。3、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学习要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福建2019]A、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自由的态度陈述看法。B、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统一选择阅读材料,读整本书。C、注重个性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D、在活动中主动发言攻击他人,积极地应对和辩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B项,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不必统一。D项,能够在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故本题选C。4、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评价原则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福建2018]A、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B、评价应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评价主体多元化。C、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D、评价应该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B项,“避免评价主体多元化”表述错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故本题选B。5、下列关于教材编写建议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江西2019]A、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教材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C、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鼓励专业机构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强调推进网络学习,实现课程实施的优化。D、教材应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的设计应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革新,发挥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各自的优势,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促进资源的有效运用,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课程实施的优化。“强调推进网络学习”的表述不正确。故本题选C。6、不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的是()。[山东2020]A、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B、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C、写作时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D、查找资料能分清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B项,第四学段对“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是: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选项内容是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的学段目标,故错误。其他均属于第四学段。故本题选B。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江西2018]A、基本技能训练B、专业知识积累C、专业知识运用D、综合运用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故本题选A。8、下列说法,不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是()。[山东2019]A、教材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B、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途径。C、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D、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选项正确。B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选项说法过于片面。C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选项正确。D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选项正确。故本题选B。9、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为别里科夫撰写墓志铭,以下对该老师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山东2018]A、有利于学生掌握“铭”这种文体的写作。B、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C、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D、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掌握“铭”这一文体的写作不属于本课教学目标。B项,写墓志铭的方式新颖、开放,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C项,通过写墓志铭的方式,学生可以写心中所想,畅所欲言,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D项,写作的方式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故本题选A。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的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提倡()的学习方式。[江西2018]A、自主、合作、探究B、自主、发展、引导C、交流、合作、选择D、传授、理解、实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本题选A。11、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安徽2018]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D、模式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故本题选A。12、新课标中提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是()。[江苏2019]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阅读”领域提出以下目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故本题选D。13、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江苏2020]A、熏陶、体验和培养B、品味、习得和迁移C、积累、感悟和运用D、揣摩、理解和建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故本题选C。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苏2020]A、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B、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C、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D、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故本题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完成下列填空。[安徽2019]15、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__________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__________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标准答案:语言语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学习任务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标准答案: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语文教学应在__________的过程中进行。[山西2020]标准答案:师生平等对话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8、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__________,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江苏2020]标准答案:技能训练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19、语文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设计。[山东2020]标准答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在使用硬毛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__________字,提高书写的速度。[福建2019]标准答案:行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教学实践(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1、请根据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设计一篇教学简案,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等。[江西2018]驿路梨花①彭荆风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哀牢山②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快看,有人家了。”一座草顶、竹篾③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做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主人家是谁?”“不晓得。”“粮食交给谁呢?”“挂在屋梁上。”“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选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驿(yì)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②哀牢山:山名,在云南省南部,元江和阿墨的分水岭,云岭南延分支之一。③竹篾(miè):劈成薄片的竹条。标准答案:课题:驿路梨花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读写“撵、竹篾”等字词。(2)学习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和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以“谁是小茅屋的主人”的巧妙设疑的构思方法。2.理解“梨花”的多层含义及作用。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教师PPT出示图片,提问:由梨花的图片你们想到了哪些关于梨花的诗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在不同诗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彭荆风这篇小说的题目“驿路梨花”出自陆游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驿路梨花》,看看文中的“梨花”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决字词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解决,如“撵、竹篾”等,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反馈: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如“撵”左边是“扌”,右边是“辇”,和驱赶有关。(二)梳理脉络1.提问: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该如何梳理出本文情节的发展脉络?要求: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合作梳理情节。明确: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37):热情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洁白的梨花开遍大地。(三)明确记叙顺序提问: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出现了哪些人物?课文的记叙顺序有何特点?要求:学生快速圈点勾画,梳理。按小茅屋修改、维护的先后顺序列出表格,展示文中人物与小茅屋之间的故事。明确: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按“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如果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课文采用的是倒叙。教师点拨课文记叙顺序的作用: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第一:分析悬念的设置1.提问:“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后,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作者设置了几个悬念?要求:学生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自主学习并简要概括。明确:两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三个悬念: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2.提问: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引导学生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进行细致的品读赏析,感知“我”和老余的激动与疑惑,瑶族老人的善良与见到梨花姑娘的妹妹时的激动心情。第二:聚焦梨花,体悟情感提问:文中几次写到“梨花”?分别指什么?要求:学生勾画相关的语句,讨论、交流。明确:五写梨花。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梨花、人名、雷锋精神。第三:梨花绽放,处处花香1.提问:文章中哪些事件是“梨花”绽放的体现呢?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总结概括。明确:①“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②瑶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③哈尼族小姑娘照管小茅屋;④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的人;⑤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2.提问:文章以“驿路梨花”为标题。有何妙处呢?要求:学生讨论交流。明确:①“驿路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又指梨花姑娘: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还指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也指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淳朴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更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②“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③“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师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体现“雷锋精神”的事例,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巩固拓展,提升认知提问:在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中,你是否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呢?如果哈尼族小姑娘想再一次修葺这个驿站,你想为她或者这个驿站做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析,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精神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六、归纳总结,深入理解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教师补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七、实际演练,分层作业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2.以《梨花来到了梨树林》为题,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板书设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阅读《回延安》教学设计(节选),根据教学思路完成下列问题。[安徽2019]《回延安》教学设计(节选)1.检查预习情况2.简介诗作背景(1)介绍诗人生平。(2)介绍“信天游”的体裁特点。3.初读诗作,把握内容要点,领会诗歌情感。(1)明确朗读要求,初读诗作。(2)引导学生概括诗作内容。(3)引导学生领会诗作情感。回到延安时:“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到亲人时:“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展望延安未来:“延河滚滚喊‘前进’”“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豪迈之情”4.再读诗作,结合写作手法体会诗作情感(1)“满心话顿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通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抒发情感。(2)“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通过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抒发情感。(3)“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通过⑤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法来抒发情感。(4)“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通过直接抒情方式来抒发情感。标准答案:①激动之情②喜悦之情③动作④夸张⑤比兴知识点解析:③“扑”是动作描写。④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真实动人的情景,突出人多热闹。⑤“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使用了比兴手法,作者用羊羔吃奶来暗喻诗人自己,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延安母亲。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四、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3、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江西2018]标准答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有了多重对话,文本才有生命,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领悟才有意义。对教育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对话:(1)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教授关系”,而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两者在阅读中都是对话的主体,只是担任的对话角色不同。教师扮演着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发散思维,适当点拨指导,引领学生顺利而高效地走进文本。(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是阅读对话中最有生机的互动过程。新课标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这种对话过程更具实践性。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交流讨论、相互激励、评价补充和共同分享,最能撞击学生智慧与思想的火花。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相互对话的氛围,创建学习小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去感受。去体悟,切忌“反客为主”。当然教师也要适度地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4)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教科书文本的选编,有严格的筛选程序,每篇课文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接受能力。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教材之间的联系,如单元提示、课前导读以及课后练习等,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个性化体验、感受阅读乐趣、启发思维的一方沃土:教科书编者根据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体验在教材这“土壤”中加入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师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独特感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文本为他们的学习提供载体,与他们进行着意义的交融,教师的教学也是为他们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服务的。所以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吉林2018]标准答案:(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谈谈你的看法。[湖南2018]标准答案: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的统一,才能切实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的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各自有其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是学生提升能力与素养,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对培养学生崇高价值理念这一终极目标的具体表述。三维目标三者各司其职,各尽其用。③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三维目标的综合性与整体性,不管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对学生的具体评价中,都强调三维目标的综合考虑、整体考查,并没有忽视其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我们也应该将三个维度同等对待,认识到其重要性。知识点解析:可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三维目标的整体性相关内容来答题。26、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但是现实中学生写作存在着空洞无物、脱离实际、表达方式单一、虚情假意等问题,请你谈谈如何有效开展作文教学。[广东2017]标准答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首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进行写作时,无话可说是很多学生的困扰。因此,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并培养乐于动笔的习惯,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能积累相关素材,在写作时能够有话可说。其次,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创作环境,适当地减少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上的拘束,并对学生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再次,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写作能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还可关注其他语言技能,如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的优美文段,也可灵活运用于写作中,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知识点解析: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写作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来回答即可。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案例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福建2019][材料]某教师《种树郭橐驼传》的教学实录《节选》: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齐读情况纠正字音)师:读译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译文略。师:现在,我们对文章的大意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说什么道理?生:无为而治。师:用文中的话怎么说?生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生2:不干扰百姓,顺从民意。生3:“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师:讲养树的目的是养人。柳宗元在文中有没有直接阐述“养人”的方法?生:没有。师:我想问问,他的“养人术”是从何而来的?生:是从养树之道得到了“养人术”。师:很好。文章哪一段是讲“养树”的?哪一段是讲“养人”的?……师:柳宗元的“养人术”是从“养树术”中得来的,“养人术”也应该是识认人的天性,然后顺应人的天性。那么,柳宗元提出怎样的“顺民之天”呢?生:柳宗元并没有直接提出“顺民之天”。他是通过“长人者”错误的治民方式,从反面进行论证的。师:非常好。那么,“长人者”错误的治民方式是怎么样的?概括一下。生:喜欢频繁发布政令,频繁扰民。师:文章哪些文字表现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生:“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师:不停地督促、鼓励、提醒,这不是很好吗?很关爱百姓呀!生:百姓慰劳官吏要花费大量时间,哪里还有时间进行生产呢?师:频繁的政令,严重干扰了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最终导致百姓“病且殆”。由此看来,你们认为正确的“养民”方式是什么?生:简政爱民,休养生息。师:柳宗元并没有直接讲道理,而是通过讲做事的方式,从“养树术”中得出“养人术”。这种春风化面、润物无声的说理方式鲜活生动,委婉含蓄,让人易于接受。师:下面,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好好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朗读课文)师:今天的作业,写一篇文章,向你的父母谈谈“养子术”。要用春风化面、润物无声的说理方式。27、简要说明课例中作业设计的特点。标准答案: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该作业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以致用。②该作业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③该作业属于拓展性作业,使所学的知识在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方法得以运用、巩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评析课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标准答案:优点:①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该课堂开放有活力,师生交流、生生合作,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③启发式教学方式。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该课堂注重个性化阅读,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缺点:①缺少朗读。②教师带领学生解决生字词、读文言文的译文。建议: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文言文词汇的释义和文章的翻译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先自己探索,教师最后指导。②“以读促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种方式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阅读下面《卖炭翁》的教学案例,请对案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简要评析。[吉林2019]师:同学们,“可怜身上衣正单”这句话中,“正”是什么意思?生1(大声答道):正好。生2:“恰好”也可以。(教师点头并示意学生坐下)生3(站起来犹豫地说):老师,我觉得卖炭翁并不是有衣没穿而碰上了大雪,这里应该不存在巧合。所以把“衣正单”说成“衣服正好单薄”“衣服恰好单薄”并不贴切。(学生纷纷举手)生4:老师,老师,是“很”的意思。生5:他尽管穿得单薄,但还是希望天再冷些,他怕天暖和了炭价会降低。生6:老师,他心里很矛盾。生7:老师,也可以翻译成“极”,对不对?师(面对学生的七嘴八舌,无所适从,一下子理不清头绪,只是表扬学生):不错,不错,大家都说得很好,很有道理。(讨论草草结束)标准答案:(1)优点:①教师能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②教师尊重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③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④教师营造了宽松民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