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文言文阅读
1.(2020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早。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
民能自食者有几,当愿于官者几人,沟时构筑可航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
者几家,曾通古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故事,岁愿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
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
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优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
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又为之出官粟,得
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淡确之无归者。法,縻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
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是时巨必躬亲。给病
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效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外擘疾病,
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②,民尤以为得其依归。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
于一时,其法足以修后。盖灾诊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
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昌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
公之期已试其科条卫丕待及而县则公W逢岂小县迎生!故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节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有删改)
(注)①赵公:赵护(1008-1084),宇阅道,号知非子,温清献,衡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厥中价
命无私,弹勒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粉猪:安抚;抚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
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B.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
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C.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
公之泽岂小且近平
D.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
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沟防,指沟渠和堤防。宋代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以此防御自然灾害,推动农业发展。
B.僧道士,在宋代,他们不需缴纳税赋,但所属田地的粮食产出需要由政府登记在册。
C.縻,本指粮仓、粮食。句中的“縻”与上文“当縻于官者”的“縻”指俸米、俸禄。
D.饥谨,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馍,泛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公行事谨慎,未雨绸缪。旱灾还不算严重之时,他就下令属县详细调查了受灾人数、劳役人手、
粮食征集等各方面情况。
B.赵公思虑周全,便宜处事。他改变旧例,增发了大量的救助粮;无论是领粮、买粮还是借贷,都从
帮助百姓角度妥善安排。
C.赵公勇于救疫,事必躬亲。对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他一概自担责任;对瘟疫中大小事劳心劳力从
未懈怠。
D.赵公仁厚救民,可为后法。他在灾难时千方百计救助百姓。其中,赵公周到细致的抚慰措施,是最
值得后来官吏借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2)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2.(2020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5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董敦逸,字梦授,吉州永丰人。堂进古革,调连州司理参军、知穰县。时方兴水利,提举官调民凿马
渡港,云可灌田二百顷,敦逸言于朝,以为利不补害,核实如敦逸言。免役夫十六万,全旧田三千六百顷。
徙知弋阳县。宝丰钢冶役卒多困于诱略,敦逸推见本末,纵还乡者数百人。元祐六年,召为里希申*,同
御史黄庆基言:“苏轼昔为中书舍人,制诰中指斥先帝事,其弟辙相为表里,以紊朝政。”宰相吕大防奏
口:“敦逸、庆基言轼所撰制词,以为谤毁先帝。里窃观光堂圣意本欲富国斐兵鞭挞丕庭一时要更赞顺太
逑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喳御国氐所欲随妻救改量要理当然尔。比惟元祐以来,言事官用此以中伤
士人,兼欲动摇朝廷,意极不善。”辙复奏日:“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尔。元祐
改更,盖追述先帝美意而已。”宣仁后日:“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大防日:“先帝一时过举,非
其本意。”于是敦逸、庆基并罢。敦逸出为湖北运判,改知临江军。绍圣初,轼、辙失位,刘拯讼敦逸无
罪。复除监察御史。论常安民为二苏之党,凡论议主元祐者,斥去之。改工部员外郎,迁殿中侍御史、左
司谏、侍御史,入谢日:“臣再污言路,第恐挤逐,不能久奉弹纠之责。"哲宗曰:“卿能言,无患朕之
不能听;卿言而信,无患朕之不能行也。”瑶华秘狱①成,诏诣掖庭录问。敦逸察知冤状,握笔弗忍书,郝
随从旁胁之,乃不敢异。狱既上,于心终不安。几两旬,竟上疏,其略云:“瑶华之废,事有所因,情有
可察。臣尝阅录其狱,恐得罪天下。”哲宗读之怒,蔡卞欲加重贬,章惇、曾布以为不可。明年,用他事
出知兴国军,徙小外。徽宗即位,召入,为左谏议大夫。迁广哥侍郎。卒,年六十九。
(选自《宋史•董敦逸》)
[注]①瑶华秘狱:指宋哲宗听信刘婕妤等谗言,废除孟皇后,将其迁住瑶华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鞭挞不庭/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
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当然尔
B.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鞭挞不庭/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
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当然尔
C.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鞭挞不庭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
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当然尔
D.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鞭挞不庭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
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当然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考中进士。进士指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B.监察御史:古代官职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C.江州:唐、宋时行政区划之一。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中“江州”亦为此地。
D.户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水利、赋税、财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敦逸关心民生,体恤民情。知穰县时,提举官调发民工开凿马渡港,他向朝廷进言,认为弊大于
利,经核实后免除了服役民工十六万人,保全旧田三千六百顷。
B.董敦逸弹劾苏轼,遭到罢免。他说苏轼在制诰中指斥先帝,并与其弟苏辙相互呼应,扰朝政。宰相
吕大防、苏辙和宣仁后都不同意他的观点,于是被罢官。
C.董敦逸官复原职,排斥异己。绍圣初年,在刘拯的申诉下,董敦逸恢复原职任监察御史,他说常安
民是二苏的党羽,凡是主张元祐时期政策的官员都贬斥去职。
D.董敦逸为人申冤,触怒皇帝。他受命审查瑶华秘狱,察知其中冤情握笔不忍手书,在随从协助下才
呈上案件,后于心不安,上疏为孟后申辩,结果触怒哲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宝丰铜冶役卒多用于诱略,敦逸推见本来,纵还乡者数百人。
(2)臣再污言路,第恐挤逐,不能久奉弹纠之责。
3.(2020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人也。王敦以为临湘令。敦卒,为温崂平南参军。苏峻作逆,娇将赴难,而征西
将军陶侃怀疑不从。崎屡说不能回,更遣使顺侃意日:“仁公且守,仆宜先下。”遣信已二日,会宝别使还,
闻之,说崎日:“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作疑耶!
便宜急追信,改旧书,说必应俱征,若不及前信,宜更遣使。”崎意悟,即追信改书,侃果共征峻。宝领千
人为崂前锋,俱次茄子浦。初,娇以南军习水,峻军便步,欲以所长制之,宜令三军,有上岸者死。时苏峻
送米万母馈祖约,约遣司马桓抚等迎之。宝告其众曰:“兵法,军令有所不从,岂可不上岸邪!”乃设变力
战,悉获其米,虏杀万计,约用大饥。蟒嘉其勋,上为庐江太守。峻既死,匡术以苑城降。侃使宝守南城,邓
岳守西城。贼遣韩晃攻之,宝登城射杀数十人。晃问宝曰:“君是毛庐江邪?”宝目:“是。”晃曰:“君名
壮勇,何不出斗!"宝曰:“君若健将,何不入斗!”晃笑而退。贼平,封州陵县开国侯,千六百广。庾亮
谋北伐,上疏解豫州,请以授宝。于是诏以宝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以万人守邦
城。石季龙恶之,乃遣其子鉴与其将夔安、李菟等五万人来寇,张貉渡二万骑攻帮城。宝求救于亮,亮以城固,
不时遣军,城遂陷。宝、峻等率左右突围出,赴江死者六千人,宝亦溺死。亮哭之恸,因发疾,遂藜。诏旦宝
之功败宜在贬裁然苏峻之难致力王室今钱甚过拉不加赠祭之覆也其后公卿宜宝有重勋加死工事不宜夺.爵。
升平三年,乃下诏复本封。
(节选自《晋书•毛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曰/宝之倾败/宜在贬裁/然苏峻之难致力王室/今咎其过/故不加赠/祭之可也/
B.诏曰/宝之倾败/宜在贬裁/然苏峻之难致力/王室今咎其过/故不加赠/祭之可也/
C.诏曰/宝之倾败/宜在贬裁/然苏峻之难/致力王室/今咎其过/故不加赠祭之/可也/
D.诏曰/宝之倾败/宜在贬裁/然苏峻之难致力/王室今咎其过/故不加赠祭之/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军,原是“参谋军务”的简称,文中是指诸侯国及将帅军府中的一种官职名。
B.斛,原为一种粮食量器名称,文中为容量单位,多用于计量粮食,一斛为十斗。
C.户,原指门户,文中指侯爵封地内的成年男子,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和服劳役。
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大官的死,也可指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的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宝明辨利害,深切直谏。苏峻叛乱的时候,毛宝清楚认识到团结陶侃一同征讨苏峻的重要性,直
言劝谏温娇,希望温娇继续努力争取联合陶侃。
B.毛宝善于应变,处事果决。温崂严禁三军上岸,当苏峻送米给祖约时,毛宝相机行事,果断上岸截
杀敌军,受到温崂嘉奖,被温蟒任命为庐江太守。
C.毛宝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叛军派遣韩晃来攻城,毛宝登城射杀叛军几十人,韩晃想激毛宝出城决
斗,毛宝反激他入城决斗,韩晃只有无奈地退兵。
D.毛宝孤军奋战,以身殉国。敌军重兵攻都城,庾亮却没有及时派兵救援,毛宝、樊峻寡不敌众,被
迫弃城突围,投江而死六千人,毛宝也溺水而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崂屡说不能回,更遣使顺侃意曰:“仁公且守,仆宜先下。”
(2)便宜急追信,改旧书,说必应俱征,若不及前信,宜更遣使。
4.(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
文,奇之。中嘉佑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牙前,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
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岁饥,度,十不足赡,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
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似子民,民得从便受粟。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
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黄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僮,力能动权豪,州县吏
莫教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
年俘,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
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
为桥以济往来。徒传令,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双负才多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丕假一时后生辈
舞出现视之抱妲也过国理宗召见劳同甚定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
及此。”会官制行,拜中书舍人。时自三省百职事,选授一新,除书日至十数,人人举其职,于训辞典约
而尽。寻掌延安郡王笺奏,故事命翰林学士,至是特属之。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B.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C.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
D.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石见/劳问甚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平,指常平仓,是古代官府设置的粮仓,丰年购粮,灾年卖出,用以调节粮价。
B.上僭,指超越名位和礼制,擅自使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号、礼仪或者器物的行为。
C.保伍,泛指古代基层的户籍编制,成员平时耕种,若有盗贼就承担防范围剿之责。
D.传舍,原指战国时贵族门下食客食宿的馆舍,后来指专供官员、驿使食宿的地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曾巩年少有才,名闻四方。他十二岁时试写六论,提笔立就,文辞很有气势;他的文章得到了当时
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肯定。
B.曾巩应对饥荒,赈灾得法。他让下属劝富人卖粮食给百姓,以缓解灾情;为不误农事,借种粮给百
姓,让他们收获后再偿还。
C.曾巩铲除奸盗,治政有方。他在齐州将残害乡里的周高绳之于法;又发配了所有聚众为盗的章邱村
民,州里治安得以改善。
D.曾巩体恤百姓,减轻徭赋。河北征调民夫疏浚黄河,他减少夫役人数,节省了大量费用;又废除无
名渡钱,裁撤部分驿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
(2)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5.(2020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躬字仲孙,颖川阳翟人也。家世冬厚。父弘,习《小杜律》。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教百人。后
为郡吏,号公电。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
“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序号也。今彭专军
别将,有异于此。”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
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
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目:“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
迁躬廷尉正,坐法免。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
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学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
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
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躬奏僦
法科,多所生全。永元六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B.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C.永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涉之
D.水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冠,本指古代上以上的衣服和礼帽,后来代称缙绅、士大夫,文中即此意。
B.辟公府,文中指被皇帝征召到公府为官,汉朝选官制度有征辟制与察举制等。
C.部曲,指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分五部,部下有曲,故其代称军队、部下。
D.上封事,文中指秘密言事。古代臣子上书为防泄密,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躬继承父业,精通律法。青少年时代郭躬就跟随父亲学习律法知识,后来广聚门徒讲授律法,并
以此被召入朝参加评议。
B.郭躬恪守律法,公正无私。秦彭军中杀人触犯法律,显宗坚决袒护秦彭,郭躬入议时没有顺从皇帝
心意,做出当斩的判定。
C.郭躬执法严谨,敢于谏言。当尚书上奏定孙章矫诏杀人当腰斩时,郭躬依据事实判定孙章为误杀罪,
劝告皇帝执法不能随意。
D.郭躬宽仁为怀,泽被苍生。趁着肃宗赦免部分囚犯死罪的机会,把在逃因犯和赦后关押囚犯全部减
死戍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
(2)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
6.(2020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德威,宇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戛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
晋工为骑修稍迁铁林.军使从破壬行瑜以功.迂衙内指挥使。其,!、半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魏、滑、汴、宋等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
梁精兵,人马铠甲,其光耀日,晋军望之色动。德威勉其众日:“此汗、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
惧也!”退而告庄宗日:“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庄宗不悦。德威谓监军张承业日:“王怒
老兵。今宜少退以待,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
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鄢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日:“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
言!”已而德威获梁游兵而问之,知景仁将渡,庄宗笑日:“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都邑。德威出骑兵挑战,
景仁悉其军以出,至于鄢南。两军皆阵,庄宗欲出兵与敌接。德威谏日:“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不
及月中,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梁遂大败,景仁以十余骑仅而免。十五年,
德威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威,德威对目:“梁军父母妻子皆在其中,而梁人家国系此一
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且吾军先至此,粮爨具而营栅完,是谓以
逸待劳之师也,诚宜按军。臣请以骑军扰之,因其劳乏而乘之,可以胜也。”庄宗不从,遽督军而出。德威
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
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明宋时加赠太尉,甲亭庄宗宗庙。
(节选自《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
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B.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
/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C.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
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D.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
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即表字,古人成年时取一别名,用于尊长称呼晚辈,也用于平辈互称。
B.汴为古州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宋,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
C.日中,古代的十二时辰之一,又名日正、中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时正。
D.配享,亦作“配赞”,指贤人或有功于社稷的人死后衬祀于庙,同受祭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本就人少,看到王景仁率领攻赵的梁军装备精良后十分畏惧,周德威在阵前贬低梁军来鼓舞士
气,退下后却建议庄宗稍作退却,暂避梁军锋芒。
B.庄宗不肯纳谏,德威向监军说明己方兵少且不占地利,提出诱使梁军得到舟筏渡河的计策,接着被
俘的梁兵也印证了德威的话,庄宗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C.在郁南,庄宗想与敌军交战,但德威劝谏道,梁军不到中午就会人困马乏,因此等到他们要退兵之
时再出击。将军们都很赞同,梁军果然大败。
D.进军汴州时,德威料到此次梁军为了保护城中家小,定会拼死一战,庄宗却贸然督军出战,结果致
使周德威父子都死在这场战争中,事后庄宗十分愧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怒老兵。今宜少退以待,不速战者,非怯也。
(2)粮爨具而营栅完,是谓以逸待劳之师也,诚宜按军。
7.(2020届广东省珠海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临川烈武王道规,字道则,武帝少弟也。倜傥有大志,预谋诛桓玄。时桓弘镇广陵,以为征虏中兵参
军。武帝克京城,道规亦以其日与刘毅、孟昶斩弘。玄败走,道规与刘毅、何无忌追破之。无忌欲乘胜追
玄直造严陵。道规日:“诸桓世居西楚,群小皆为竭力;桓振勇冠三军。且可顿兵养锐,徐以计策摩之,不
忧不克也。”无忌不从,果为振败。乃退还寻阳,缮舟甲复进,遂平巴陵。江陵之平,道规推毅为乏?,
无忌为次,自居其末。累迁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善于刑政,士庶畏而爱之。卢循寇逼建邺道规逮玉
镇之簧赴援至寻阳为遁海苞林所破林乘胜他狂陵声言徐道覆是克建翌而桓谦自长安入蜀,谯纵以谦为荆州
刺史,与其大将谯道福俱寇荆州。道规乃会将士告之日:“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欲去者不禁。”因夜开城
豆。众咸惮服,莫有去者。雍州刺史鲁宗之自襄阳来赴,或谓宗之未可测。道规乃单车迎之,众感感悦。
众议欲使檀道济、到彦之共击荀林等。道规日:“非吾自行不决。”乃使宗之居守,委以心腹,率诸将大败
谦,斩之。诺议刘遵追荀林,斩之巴陵。初,谦至枝江,江陵士庶皆与谦书,言城内虚实。道规一皆焚烧,
众乃大安。徐道覆奄至破冢,鲁宗之已还襄阳,人情大震。或传循已克都,遣道覆上为刺史。江汉士庶感
其焚书之恩,无复二志。道规使刘遵为游军,自拒道覆。前驱失利,道规壮气愈厉,遵自外横击,大破之。
初使遵为游军,众感言不宜割见力,置无用之地。及破道覆,果得游军之力,众乃服焉。道规进号征西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授琮州,以疾不拜。义熙八年蓑于都,赠司徒,谥日烈武,进封南郡公。
(节选自《宋书•刘道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卢循寇逼建邺/道规遣王镇之/等赴援至寻阳/为循党荀林所破/林乘胜伐江陵/声言徐道覆已克建邺/
B.卢循寇逼建邺/道规遣王镇之等赴援/至寻阳/为循党荀林所破/林乘胜伐江陵/声言徐道覆已克建邺/
C.卢循寇逼建邺/道规遣王镇之等赴援/至寻阳/为循党/荀林所破/林乘胜伐江陵/声言徐道覆已克建邺
/
D.卢循寇逼/建邺道规遣王镇之等赴援/至寻阳/为循党荀林所破/林乘胜伐江陵/声言徐道覆己克建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陵,又名荆州,是“七省通衢”之地,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B.元功,即首功,原指战时凭斩获敌方首级多少论功的制度,后指战时立下最大功劳者。
C.单车,中国古代战斗用的马车,以马匹数量命名,如文中“单车”即驾一匹马的战车。
D.薨,古代对诸侯、封王的贵族亡故委婉的描述,也可用于大官,文中即指刘道规去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道规卓有大志,屡建奇功。自参与讨伐桓玄的谋划后,作为武帝军中重要将领,他还在平定桓玄
之乱和卢循之乱的战斗中,作了关键性的贡献。
B.刘道规领军有方,布置得当。在追击桓玄时,他指出应当先看清形势再制订战略;在征伐徐道覆时,
他将鲁宗之当作心腹来委托,使后方得到了安定。
C.刘道规管治有道,深孚众望。他任荆州刺史时,刑罚得当、政令清明,深得当地百姓敬畏和拥戴;
后来又在江陵焚书安众,使江汉士庶无复二心。
D.刘道规有勇有谋,战功赫赫。在力破徐道覆战役中,他先以壮气激励因失利而低沉的军心;后又在
战前巧设的游军协助下,内外合击,一举破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可顿兵养锐,徐以计策縻之,不忧不克也。
(2)“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欲去者不禁。”因夜开城门。
8.(2020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早孤。诩年十二,能通《尚书》,孝养祖母。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
辞日:“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
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鹫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个中,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诩闻
之,乃说李修日:“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弃之非计。”修善其言。
更集四府,皆从诩议。邓鹫以诩异其议,欲以吏法中像诩,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
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目:“得朝歌何衰!"诩笑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
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及到官,募求壮士,得百余人,使入贼中,遂杀贼数百人,又遣缝
者佣作贼衣,以蜂缕缝其裾,有出入市里者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羌寇武都,迁诩为武都太守。
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靖谷,诩军停车不进。而寓声“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钞旁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
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翅乃令里更便嬖置匆发而潸发少弩无以为先力弱丕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
强登基射发毛丕中一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杀伤。明日,悉阵其众,今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里
多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遣兵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
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郡遂以安。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
卒。
(节选自《后汉书•虞诩传》)
10.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
B.邓鹭以诩异其议,欲以吏法中伤诩。
C.诩军停车不进,而官有“上书请兵,须到乃发”。
D.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军多衣服,回转数周。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发无不
中/羌大震/退/
B.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发/无不
中/羌大震/退/
C.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发/无不
中/羌大震/退/
D.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发无不
中/羌大震/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诩聪慧有才,为养祖母辞荐举。虞诩早年通晓《尚书》,国相欲任用他为属史,他因要赡养祖母
而推辞;为祖母守丧期满后,应李修征召拜郎中。
B.虞诩位卑忧国,不畏权贵敢力争。虞诩对大将军邓鹭欲弃凉州的说法提出异议,得到李修认可:四
府公卿再次商议时,虞诩能力排众议,终获赞同。
C.虞诩不避艰险,巧用妙计终平乱。虞诩被派到动荡多年的朝歌任职,他毫不畏惧,赴任后招纳人才,
施以妙计抓捕叛匪,朝歌之乱最终得以平息。
D.虞诩精于谋略,善用兵法智退敌。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虞诩用惑敌之法,让羌军不知其数而军心
动摇,又趁其兵退破敌,终使武都郡恢复安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遣缝者佣作贼衣,以绛缕缝其裾,有出入市里者辄禽之。
(2)诩计贼当退,乃遣兵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
9.(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鲁,字得之,新沧人。年七岁,能暗诵《手挚》,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
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
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义者。人号其里日君子乡O
券不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时
议礼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日:“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辩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社
哥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让日:“袭
帕误耳,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人贡以
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目:“前王日燃,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
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脍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日:“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
“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
大悦旦里陶凯丈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还其置坐未几,命主本泰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
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
淳安徐尊生尝日:“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
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B.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C.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日/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D.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这五部书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
经典著作。
B.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击破各路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
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赋税、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与吏部、户部、兵部、开【J部、工部合称“六部”。
D.京畿:本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来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
畿路。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鲁记忆超群,博古通今。他少时就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五经》,通晓漫长历史中国家体制、人才、
制度沿革等知识,其文章才学颇为闻名。
B.曾鲁编撰有功,赐赏丰厚。他担任总裁官负责《元史》的编撰,书成之后,以他为首功,给予金帛
赏赐;他打算辞官归隐,却未得允许,朝廷又留下他负责编类礼书。
C.曾鲁谙熟礼法,深得器重。当时议礼者与之有辩诘,他一一列举传记告知对方;高丽的文书、安南
陈叔明的上表,均被曾鲁看出礼法细节上的错误,因此,他受到皇帝的器重。
D.曾鲁文采出众,常得褒奖。他草拟的诏书以及赋写的诗歌,也深得皇上赞赏,皇上认为他的文章可
以反映出文运的昌盛,为此破格提升了他的官职。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安慰》精美课件
- 【暑假阅读】小升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衔接讲义 专题07 车票路线类(有答案解析)
-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学生寒假自主学习调查数学试题
- 2024年盘锦资格证客运题库
- 2024年西藏道路运输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4年通化客运从业资格模拟考试
- 2024年湘西客运资格证题库
- 2024年镇江公交车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4年黑龙江客运资格证题库及答案
- 限制被执行人驾驶令申请书
- 铝合金船的建造课件
- 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部分不全)
- 玻璃厂应急预案
- 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
- 货车进入车间安全要求
- 新版深度学习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冰雕史话
- BIM大赛题库含答案
- 罗马人的故事(全15册)(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