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科学哲理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古诗科学哲理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古诗科学哲理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古诗科学哲理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古诗科学哲理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哲理1/18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18【哲理】

人们观察事物立足点、立场不一样,就会得到不一样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真面目。要认清事物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方面。3/18注释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此山:这座山,指庐山。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各不一样: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识:看清楚。

面目:指庐山景色。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它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展现各种不一样样子。认不清楚庐山原来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总结,它描写庐山改变多姿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方面,假如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结论。4/18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5/18【哲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通(共性、矛盾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特殊性)之中,并经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到来,正是经过这一件件特殊、个别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6/18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迎来,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蒌蒿:一个生长在洼地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能够吃。

芦芽:芦苇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一个,学名“鲀”,肉味鲜美,不过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觉察了初春江水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季节。7/1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8/18【哲理】

任何含有旺盛生命力新生事物,是不论怎样也禁闭不住。9/18注释1.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碰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公园不一样.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2.应:可能,大约,或许。3.怜:珍惜,怜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怜悯,是爱意思。4.苍苔:青苔。5.小扣:轻轻地敲门。6.柴扉:用树枝编成简陋门。7.屐齿:木屐(古代一个木质鞋,鞋底有横木齿。)底锯齿,能够防滑。今译

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漂亮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10/18草

(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1/18【哲理】

说明世界上事物都是运动、改变、发展,而这种运动、改变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秩序,都是有规律。规律是客观,它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12/18题解:

白居易(772—846),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他关心人民疾苦,反应下层劳动者心声,诗歌明白如话。作此诗时,诗人才十六岁。诗人以“草”为歌咏对象,赞颂了野草无穷生命力。此诗原题为《赋得古草原离别》。注释:

①离离:草长得茂盛样子。

②原:原野。

③一岁:一年。

④枯荣:枯,枯萎;荣,茂盛。

⑤尽:光、净。今译:

原野上长着繁茂野草,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荣一次。野火无法把它完全烧死,明年春风一吹,它又绿遍大地,生机勃勃。13/18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14/18【哲理】

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停积累,不停地吸收新营养。事物都是运动、改变、发展,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运动、改变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停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顿,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假如没有知识不停更新,不停积累,一个人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它事情也是这么。15/18注释:1.方塘:方形水塘,又称半亩塘。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2、渠:代词,这里指方塘。

3、哪得:怎么会。如许:这么。译文:

半亩大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比喻一方书法作品展开),天空光彩和浮云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比喻纸上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问那方塘水怎么会这么清澈(这文学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隽永呢)?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停流来(那是在于书写者内心源源不停艺术灵感注入啊)!16/18点评:博学朱熹在表示读书学习道理,真可谓是千古误解误读典范。很简单,所谓‘书’乃是指‘书法’而不是‘书本’。而‘观书’其意思就是‘观阅书法’。朱熹很兴趣书法,且颇有造诣,《观书有感》两首诗写正是描绘其观摩品味书法作品生动感受。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个神采飞扬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能够感触详细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其中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不竭艺术灵感。

诗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不竭源泉,说明了作者独特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特色,也反应了普通艺术创作本质。17/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