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学基础实验备课笔记 - 蚌埠医学院课程_第1页
临床检验学基础实验备课笔记 - 蚌埠医学院课程_第2页
临床检验学基础实验备课笔记 - 蚌埠医学院课程_第3页
临床检验学基础实验备课笔记 - 蚌埠医学院课程_第4页
临床检验学基础实验备课笔记 - 蚌埠医学院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检验学基础》实验备课笔记

实验八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ABO血型鉴定(ABObloodtyping)

一、实验目的:

掌握:血型鉴定方法

熟悉:血型鉴定原理、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principle):

根据IgM类特异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结合能够出现凝集反应的原理,根据抗原抗体

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其方法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两种。

正定型:用已知标准抗血清检测红细胞上的抗原。

反定型:用已知红细胞测血清中的抗体。

三、试剂(reagent)和器材(equipment):

生理盐水、标准RBC、标准抗A、B血清、玻片、试管、滴管、离心机

1.标准抗A、抗B、抗AB血清制备

a)青壮年混合血清,无菌分离,56℃30min灭活

b)鉴定:

特异性:。型10份、A、B型各1份,试管法鉴定无特异性凝集。

效价:抗A:1:128以上;抗B:1:64以上(对倍稀释法,反应lh,++为判断标准)。

亲和力:血清0.05ml+10%RBC0.1mlfl5s内出现凝集,3min凝块41mm2。

冷凝集素:5只试管,各力[lN.S0.2ml。1,2管加被检血清0.2ml,从第2管起倍比稀释,

各加2%0型或同型RBC,置4℃lh,观察结果。冷凝集素效价<1:4。

四、操作方法(procedure):

1.静脉采血4ml(每4人1组,抽1人血液)。

2.lml+5ml生理盐水f洗涤幻:细胞(3000r/minX5min)f配制成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3mlf置37℃,待凝,f分离血清(3000r/minX5min)备用。

3.取2支中号试管f标记抗A、抗Bf各加1滴标准化抗A、抗B血清。

4.在上述试管中,各加1滴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f室温放置10〜15minf离心(1000r/min

XImin)

5.观察并报告结果:凝集与否,凝集程度。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

五、注意事项(notice):

1.严格查对,切不可将姓名、血型、标本等弄错。

第1页共24页

2.每次滴加标本,均应更换吸管

3.年老体弱者ABO血型抗体反应较弱,因而观察结果时,不可用力振摇试管,以免弱凝集被

摇散而呈假阴性

4.由于新鲜血清中有补体存在,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发生溶血,故观察结果时发现试管

内有溶血现象或镜检下红细胞有减少趋向,其意义与凝集相同,表示配血不合。

5.一次接受大量输血(10〜20个献血者),献血者之间亦应交叉配血

六、AB0血型的临床意义(clinicalmeaning)

交叉配血(ABObloodtyping)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叉配血的方法

熟悉:交叉配血的原理、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principle):

根据IgM类特异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结合能够出现凝集反应的原理,根据抗原抗体

存在的情况,进行交叉配血。

三、试剂(reagent)和器材(equipment):

同血型鉴定

四、操作方法(procedure):

1.静脉采血4ml(每4人1组,抽1人血液)。

2.lml+5ml生理盐水f洗涤红细胞(3000r/minX5min)f配制成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3mI->置37℃,待凝,一"分离血清(3000r/minX5min)

3.1号管(主侧):病人血清+献血员2%红细胞各2滴

2号管(次侧):献血员血清+病人2%红细胞各2滴

3.取2支中号试管f标记抗A、抗Bf各加1滴标准化抗A、抗B血清。

4.室温放置10〜15minf离心(1000r/minX1min)

5.观察并报告结果:凝集与否,凝集程度。

①如两管均无凝集,则报告:

病人XXX(X型)血清+献血者XXX(X型)红细胞有或无凝集

病人XXX(X型)红细胞+献血者XXX(X型)血清有或无凝集

(XX配血法)

②任何•管或两管有凝集,立即复查血型或查明其他原因如实报告,并与病室

联系,决不能随便输血。

五、注意事项(notice):

1.严格查对,切不可将姓名、血型、标本等弄错。

2.每次滴加标本,均应更换吸管

3.年老体弱者ABO血型抗体反应较弱,因而观察结果时,不可用力振摇试管,以免弱凝集被

摇散而呈假阴性

4.由于新鲜血清中有补体存在,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发生溶血,故观察结果时发现试管

内有溶血现象或镜检下红细胞有减少趋向,其意义与凝集相同,表示配血不合。

5.一次接受大量输血(10〜20个献血者),献血者之间亦应交叉配血

6.配血试管中发生溶血现象,表明有抗原抗体反应,同时还有补体参与,是配血不合的严重

情况,必须十分重视。

7.血清中存在冷凝集时可影响配血结果的判断。

实验九尿常规检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尿常规的项目、显微镜检查的内容及有形成分的识别、报告单的填写

熟悉:尿液理学、化学检查

二、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量:成人:1000〜1500成人4h。儿童:约为成人3〜4倍(按小儿按kg体重计算尿量)。

(1)多尿(polyuria)尿量>2500ml/24h为多尿。

1)生理性多尿

2)病理性多尿:①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②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③肾性疾病如慢性肾炎和肾盅肾炎晚期、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和肾移植术后。③其他如营养不良、精

神性多尿及盛病等。

(2)少尿(oliguria)或无尿(anuria)尿量<17ml/h(儿童<0.8ml/kg体重),称为少尿;

尿量〈100ml/24h或12小时内无尿液排出者为无尿。病理性少尿的原因有①肾前疾病:见于休克、

高热、剧烈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心功能不全等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②肾性疾病:见于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无

尿。③肾后疾病:见于尿路结石、损伤、肿瘤、膀胱麻痹、前列腺肥大导致的排尿障碍。

(二)颜色:正常尿液为无色或淡黄色。临床意义尿液透明度的检查。

(三)透明度:尿液透明度(diaphaneity)一般用浑浊度(tuibidity)表示,

1.报告结果:按清晰透明、微浑、浑浊、明显浑浊等4个等级报告。

2.混浊尿液可以下步骤进行初步鉴别:①加热,浑浊消失,为尿酸盐结晶;②加入乙酸数滴,

浑浊消失且产生气泡,为碳酸盐结晶,浑浊消失但无气泡,为磷酸盐结晶;③加入2%盐酸数滴,

浑浊消失,为草酸盐结晶;④加入10%氢氧化钠数滴,浑浊消失,为尿酸,呈现胶状,为脓尿;⑤

在1份尿液中,加入乙醛1份和乙醇2份,振荡,浑浊消失,为脂肪尿;⑥经上述处理方法尿液仍

呈浑浊,为菌尿。

3.尿三杯试验:①初期血尿(第一杯有血液):出血部位可能在前尿道或膀胱。②终末血尿(第

三杯有血液):出血部位可能在膀胱三角区、颈部或后尿道。③全程血尿(三杯尿液均有血液):出

血部位多来自膀胱以上部位,可能是肾或输尿管出血,也可能是膀胱陈旧性出血。

4.参考范围:新鲜尿液多数清晰透明,冬季可因尿酸盐排出后遇冷析出结晶变浑。

5.临床意义:尿液颜色变化通常伴有透明度异常

(1)生理变化

1)饮水及尿量:大量饮水时尿量多、尿液清、尿色淡;饮水量偏少者尿量少、浊度高、尿色

深。

2)药物影响:食入大量胡罗卜,服用痢特灵、核黄素、大黄和黄连等,均可使尿液呈亮黄色

或深黄色,但振荡后所产生的气泡无色,而黄疸尿液激起的气泡呈黄色:应用氨基比林,或碱性尿

液中有酚红或酚酰时,尿液呈亮红色,但不难与血尿(红或暗红,混浊而无光泽)区别。服用利福

平可使尿液呈红色,服用中药青黛后,可使酸性尿呈现绿色。

3)盐类结晶及酸碱度:碱性尿中易析出磷酸盐、碳酸盐结晶;酸性尿中易析出尿酸盐、草酸

盐、胱氨酸结晶。均可引起尿液浑浊。

(2)病理变化

1)血尿(hematuria):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血尿。一般出血量在lml/L尿液以上

则表现为肉眼血尿;而出血量在lml/L尿液以下则难于用肉眼发现,但可用化学定性检出或显微镜

下看到红细胞(>3个/HPF),称为隐血或显微镜下血尿。由于出血量的不同,肉眼血尿可呈淡红

色云雾状、淡洗肉水样或鲜血样混浊,甚至混有凝血块。见于:①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如肾炎、感

染、结核、肿瘤、结石及高尿钙症、先天性畸形、外伤、前列腺疾病、妇科疾病等。②血液系统疾

病:如血友病、过敏性紫瘢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掇。③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

性红斑狼疮、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痛风等。④其他:如运动性血尿、胡桃夹现象等。

2)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血红蛋白尿指尿中含有血红蛋白或高铁血红蛋白而产生

的尿液颜色变化。呈暗红色、棕红色甚至酱油色。多见于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微血管病性溶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和的

输血反应等。血红蛋白尿与血尿不同,前者显微镜下见不到红细胞,离心沉淀后上清液仍为红色;

血尿离心后上清液透明,隐血试验阴性。血红蛋白尿还需与吓咻尿(rphyrinuria)鉴别,后者见

于吓琳症患者,尿液呈红葡萄酒色。此外碱性尿液中如存在酚红、番泻叶、芦荟等物质,酸性尿液

中如存在氨基比林、磺胺等药物均可有不同程度的红色。

3)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因尿中含大量的结和胆红素所致,尿液外观呈深黄色,振

荡后泡沫亦呈黄色并附着于容器内壁;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

绿色。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黄疸。病人服用痢特灵、核黄素、吠喃唾酮后尿液也呈黄

色,服用较大剂量的熊胆粉、牛黄类药物时尿液可呈深黄色。上述情况尿液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

4)乳糜尿(chyluria)外观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混浊,颇似乳汁。若同时含有多少不等的

血液,称乳糜血尿。乳糜尿多见于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阻塞,少数可由结核、肿瘤、腹部创伤或手

术引起淋巴管的破坏或淋巴液循环受阻。

5)脓尿(pyuria)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而使外观呈不同程度的黄白色混浊或含脓丝状悬

浮物。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精囊炎。

6)盐类结晶尿(crystaluria)

(四)气味:正常新鲜尿液具有微弱的特殊酯味,陈I日性尿液因尿素分解可有氨臭味。①氨臭

味:提示有慢性膀胱炎或尿潴留。②烂苹果气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腐败臭味:见于泌尿

生殖道感染或晚期膀胱癌患者。④刺激性臭味:多见于滴虫性尿道炎。⑤鼠屎样臭味:见于苯丙酮

尿症。⑥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⑦粪臭味:见于泌尿系统肠道瘦。

(五)比密:尿比密(specificgravity,SG)又称尿液相对密度(ralativemassdensity),是尿液

的密度与同一条件下(4℃、15.5℃)同体积纯水的密度的比值,也称尿比重。

取新鲜尿液,将比重计浮标轻轻放入并加以捻转,使其垂直悬浮于尿中,读取与尿液凹面相切

的刻度并记录之

三、尿液化学检查:

(-)酸碱度

1.指示剂法:常用指示剂为溟麝香草酚蓝,其呈色范围为pH6.0~7.6。

在玻片上或试管中加尿液少许(2〜3滴),加漠麝香草酚蓝1滴于尿中,混匀。

尿液变黄为酸性,变绿色为中性,变蓝色为碱性。

2.PH双指示剂试带法:试带测试模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溟麝香草酚蓝(pH6.0〜

7.6),变色范围为pH4.5〜9.0,尿液pH从酸性到碱性不同,测试模块产生从橘黄、绿色、到蓝色

等颜色变化,目测与标准色板比较或通过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测定。

测试带管理及操作:测试带应干燥防潮、防晒,避光保存,远离酸、碱性物质,避免用(湿)

手触摸试带的试剂垫部分;注意有效期。

四、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①.正常人》100万24h,或成人偶见一个红细胞/4〜7HP。②>1〜2个RBC/HP,

时应考滤为异常。③若〉3个RBC/HP,则可诊断为镜下血尿

1..均一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形态一致。非肾小球疾病。

2.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两种以上的多形性变。肾小球性源性。

3.混合性血尿:为以上两种血尿的混合,依据其中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可分为以变形红

细胞为主和以均一红细胞为主的两组。肾小球源性。

参考值:混匀一滴尿:0〜偶见/HPF离心尿:0〜3/HPF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血尿: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可出现一时性镜下血尿

2.病理性血尿:A.泌尿系统自身疾病:炎症、肿瘤、结核、结石等B.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C.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二)白细胞正常成人:WBC和上皮细胞才200万/24H。可偶然见到1〜2个WBC/HPF。如

果>5个WBC为增多,称为镜下脓尿。

1.脓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其外形不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

粗大颗粒,核不清楚,易聚集成团,细胞界限不明显,此种细胞成为脓细胞。

2.闪光细胞(glittercell):在低渗条件下,中性粒细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

出现闪光现象,故称闪光细胞。

参考值:混匀一滴尿:红细胞:0〜偶见/HP白细胞:0〜2/HP

离心后尿沉渣:红细胞:0〜3/HP白细胞:0〜5/HP

临床意义:A.泌尿系统炎症:尿中白细胞增多。B.女性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白细胞

增多,大量扁平上皮细胞。C.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D.肾盂肾炎活动期、

慢性肾盂肾炎的急性发作期:闪光细胞。E.尿中单核细胞增多: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吞噬细胞:含吞噬物的中性粒细胞。见于泌尿道急性炎,伴白细胞增多。

(三)上皮细胞: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脱落。

参考值:A.扁平鳞状上皮:正常尿:少量鳞状上皮,妇女尿:可成片出现,无临床意义。尿

道炎:大量出现,常成片且伴有较多白细胞。B.移形上皮细胞:正常时少见,有多种形态。C.肾小

管上皮细胞:正常人尿:极少见。比白细胞大,直径不超过15umUM,浆内常见脂肪滴及小空泡。

临床意义:

(1)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时最多见。成堆出现,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2)慢性肾病中,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浆内充满脂肪颗粒,甚至将

胞核遮盖,此时称为脂肪颗粒细胞或称复粒细胞。

(四)常见管型类型:

A.透明管型(hyalinecast):主要由T-H蛋白构成,也有白蛋白及氯化钠形态:无色半透明,

两端钝圆、质地菲薄的圆有少许颗粒及少量细胞。

临床意义:正常人:0~偶见/1^,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剧烈运动、高热、全身麻醉

及心功能不全时可见少量透明管型。大量出现:肾实质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B.细胞管型(cellularcasts)

红细胞管型:管型内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常互相粘连界限不清,略呈锈色或棕红色。

临床意义:尿中见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有出血,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型不合输血

引起的输血反应等。

C.白细胞管型:管型内充满白细胞,山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聚集而成,可单独存在,或与红

细胞管型、匕皮细胞管型并存。

临床意义:表示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D.肾上皮细胞管型:内含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呈瓦片状排列。可用酯酶染色、

和POX染色与白细胞鉴别。

临床意义: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重金属及化学药物中毒,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E.颗粒管型:管型内含有大小不等的颗粒物,超过1/3面积。依照颗粒大小分粗、细颗粒管型。

粗颗粒管型:颗粒粗大浓密,外形较宽易端裂,可吸收色素而呈黄褐色。

细颗粒管型:管型基质内含有较多细小而稀疏的颗粒。

临床意义:颗粒管型:见于肾实质性病变,提示肾单位内有淤滞。

F.肾功能不全管型:宽大管型。宽大而长,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状。

临床意义:主要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尿中。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此种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G混合管型:

管型内同时含有两种不同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可见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H.脂肪管型:管型内含有大小不等,折光性很强的脂肪。见于:肾病综合征。

I.蜡样管型:呈浅灰色或蜡黄色、有折光性、质厚、外形宽大、易断裂成平齐状、有时扭曲状。

临床意义:蜡样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及肾

淀粉样变性。

J.其他:细菌管型:管型基质内含有大量细菌。结晶管型:管型基质内含有尿酸盐或草酸盐

结晶等。类管型:类圆柱体,形似透明管型,但其一端尖细扭曲或弯曲成螺旋状。主要见于肾血循

环障碍或肾受刺激时。粘液丝: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卷曲。可见于正常尿中

大量出现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纤维、毛发、细胞团等

(五)结晶检查

(-)酸性尿液中的结晶:

1.与疾病无关的结晶有:尿酸、尿酸盐、草酸钙等

2.与疾病有关的结晶有:胆红素、胱氨酸、亮氨酸、氨酸、胆固醇、正铁血红素及含铁血黄素等。

(-)碱性尿中的结晶:磷酸锈镁结晶、磷酸钙、碳酸钙、尿酸钙无定形磷酸盐类。

尿内常见结晶:胱氨酸、药物:麻醉药、草酸钙、三价磷酸盐、碳酸钙

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发光的八面体,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也可呈菱形、饼形或哑铃形。为尿

液正常成分,无临床意义。数量增多,并伴尿路刺激症状,则考虑结石。

尿酸结晶:肉眼呈红色细砂样颗粒,常沉积在容器底层。显微镜下呈双折光的结晶,黄色或暗棕红

色的菱形、三棱形、长方形、斜方形、蔷薇花样蝴蝶结样结晶体高喋吟饮食及病理情况下可排出大

量尿酸盐

尿酸氨结晶:黄褐色不透明,常呈刺球形或树根状、哑铃形正常人特别是小儿尿中易见。膀胱炎时

可出现,腐败分解尿中出现无临床意义。

胱氨酸结晶: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的薄片。正常尿中含量极微,蛋白质代谢异常可

出现在尿中。

亮氨酸与烙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黄褐色小球形,呈同心层或密集放射球状。

酪氨酸结晶:暗带黑色细针束状、线条样束状结晶此两种结晶正常尿中无。体内有大量组织坏死时

可出现在尿中。例急性肝坏死,磷、氯仿或四氯化碳中毒等

胆固醇结晶: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正常尿中罕见。乳糜尿、脓尿可见。

药物结晶:放射造影剂、磺胺类结晶、解热镇痛药

五、报告方式:XX〜XX/HPF

实验十尿蛋白定性及定量、本一周氏蛋白、Hb尿检测

一、实验目的:

掌握:尿蛋臼定性及定量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熟悉:本一周氏蛋白、Hb尿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principle):

(-)尿蛋白定性及定量

1.加热乙酸法:

加热煮沸一蛋白质变性凝固一加乙酸一尿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pH5)-加速蛋白质沉淀。

2.磺基水杨酸法:

与白、球蛋白等均起反应,为筛选试验之首选,但易出现假阳性。敏感性:0.05〜O.lg/L

3.干化学试带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人群普查,用于尿液分析仪,以减少目测误差。

(-)本一周蛋白定性

本一周蛋白为将尿液在PH4.5-5.5,56℃条件下加热出现白色混浊及凝固,100摄氏度

煮沸后混浊消失或明显减退,再冷却时又可重新凝固,故又称凝溶蛋白本周蛋白在尿中出现往往伴

随其它蛋白质大量出现:主要是本周蛋白和肾小管性蛋白尿检测。

(三)血红蛋白尿

1.隐血试验、2.试带法3.Hb单克降抗体免疫法4.尿中含铁血黄素的检查方法:

目前主要用“普鲁士篮反应”

三、试剂(reagent)和器材(equipment):

1.加热乙酸法:

稀醋酸、生理盐水、试管、滴管、离心机、酒精灯等

2.磺基水杨酸法:

磺基水杨酸溶液、试管、滴管、离心机等

3.血红蛋白尿邻联苯胺、试管、滴管等

3.干化学试带法:试纸条

四、操作方法(procedure):

(-)尿蛋白定性及定量

1.加热乙酸法:

1,取中号试管加入尿液至试管2/3。

2.加热一加酸一加热一观察

2.磺基水杨酸法:

取中号试管加入磺基水杨酸溶液1mL加1滴尿液,观察混浊情况。

(-)本一周蛋白定性

加热法

(三)血红蛋白尿

邻联苯胺法

五、结果判断

(一)尿蛋白定性及定量

1.加热乙酸法:

仍清晰G)黑色背景下轻微混浊(土)白雾状混浊(+)明显白色颗粒状混浊(2+)

大量絮状沉淀(3+)出现白色凝固块沉淀(4+)

2.磺基水杨酸法:

仍清晰或黑色背景下轻微混浊(一)白雾状混浊(土)明显白色颗粒状混浊(+)

大量絮状沉淀(2+)出现白色凝固块沉淀(3+)

(二)本一周蛋白定性:凝溶蛋白出现。

(三)血红蛋白尿:蓝色出现

六、参考值:均为(一)

七、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及定量

I.病理性蛋白尿:肾前性蛋白尿: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溶菌酶尿等。肾性蛋

白尿:见于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可因炎症、血管病(高血压病)、中毒等原因引起•肾后性蛋白:

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炎症、肿瘤、结石。

2.动态观察尿蛋白结果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判断疗效和及时了解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

等均有一定意义。

3.蛋白尿的分类:按尿中含蛋白量的多少分类①轻度的蛋白尿:量:尿蛋白含量<0.5g/24h,见

于: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期、肾盂肾炎、体位性蛋白尿等;②中度蛋白尿:量:尿蛋白含

量为在0.5-4g/24h,见于:除肾炎外,见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MM等;③重度蛋白尿:量:>4g/24h,

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本一周蛋白定性:

1.用来诊断疾病、特别是对多发性骨髓患者的诊断。

2.判断病情,及观察预后

(三)血红蛋白尿:Hb尿的检测如阳性多见如下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溶血(蚕豆病)、血型

不和引起的输血反应、行军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八、注意事项(notice):

(-)尿蛋白定性及定量

1.尿液应离心澄清。

2.加热乙酸法坚持加热、加酸、再加热的原则

3.磺基水杨酸法较敏感,应注意假阳性。

实验十二尿酮体、尿三胆、乳糜尿、尿糖

实验目的:

掌握:尿蛋白定性及定量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熟悉:本一周氏蛋白、Hb尿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尿酮体

(-)实验原理:

改良Rothera法原理:亚硝基铁氢化钠[Na2Fe(CN)5.2H20]遇尿分解为Na,Fe(CN)e、NaN()2、Fe(0H)3

和Fe(CN)/。如尿中存在可检出量的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在碱性环境中即与试剂作用生成异

硝基(H00N=)或异硝基胺(NH/OONQ,后者与Fe(CN)/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试剂与器材:试管或载玻片、药匙、滴管。

亚硝基铁氢化钠0.5g(AR),无水碳酸钠10g(AR),硫酸镂10g(AR),试剂必须纯而无水,

配制前分别将各种试剂烘干、称量并研磨混匀。密闭存于棕色磨口瓶内,避免潮湿。

(三)操作方法

1)加试剂:于试管内加入一小勺酮体粉,滴加尿液于酮体粉上,至完全将酮体粉浸湿。

2)观察结果:观察酮体粉的颜色变化,5min内出现紫色者为阳性。判断标准见表

(四)注意事项

1)尿液要新鲜测定,因乙酰乙酸不稳定,丙酮易挥发。陈旧尿液会出现假阴性。

2)尿内有多量非晶形尿酸盐时,可出现橙色反应。应离心除去。

3)试剂应保存在干燥器内,以免受潮失效。

4)该法须在碱性并产热条件下进行,因此冬季最好放在30℃水浴箱中进行。

5)本法不能检测B-羟丁酸,因此怀疑早期酮血症的病人最好测定血中D-3羟丁酸。

(五)改良Rothera法尿酮体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反应现象结果判断报告方式

立即出现深紫色强阳性4-++〜++++

接触时立即呈现淡紫色阳性++

而后转为深紫色

逐渐呈现淡紫色弱阳性+

5min内无紫色出现阴性-

二、尿红素:Harrison法

(―)实验原理:用硫酸钢吸附尿中胆红素并浓缩,胆红素与三价铁(Fe3+)反应,被氧化为胆

青素、胆绿素和胆黄素的复合物,可显蓝绿色、绿色或黄绿色。

(-)试剂与器材:离心机、试管或离心管、5ml刻度吸管。

1)0.41mol/L氯化钢溶液称取氯化钢(BaCL.2HQ)10.0g,溶于100ml蒸储水中。

2)Fouchet试剂:100g/LFeCk溶液10ml,250g/L三氯乙酸溶液90ml,混合后备用。

(三)操作方法:

1)于10ml容量离心管中加入尿液5ml,再加0.41mol/L氯化钢溶液2.5ml,混匀后离心沉淀

3〜5min。弃去上清液。

2)向沉淀表面加Fouchet试剂2滴,放置片刻观察沉淀颜色的变化。

(四)注意事项

1)胆红素遇光易被氧化,因此标本要新鲜测定并避光存放。

2)Harrison法需要尿中有足够的硫酸根离子,如标本与氯化钢混合后不产生沉淀,可滴如

硫酸胺试剂1〜2滴。以促使沉淀形成。

3)注意药物的干扰病人尿中含大量牛黄、熊胆粉、水杨酸和阿司匹林忖易产生紫红色反应而

干扰Harrison法的结果观察。

4)加入Fouchet试剂要适量(5ml尿加2滴),过多会使胆红素完全氧化成胆黄素而不显绿

色。造成判断错误。

5)如尿液呈碱性,可降低反应的灵敏度,应加乙酸调至酸性。

Harrison法尿胆红素检查结果判断

反应现象结果判断报告方式

沉淀即刻变为蓝绿色强阳性+++

沉淀变为绿色阳性++

沉淀逐渐变为淡绿色弱阳性+

长时间不变色阴性一

三、尿胆元:改良Ehrlich法

(-)实验原理: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该反应与尿

胆原分子中的毗咯环有关,颜色的深浅可反映尿胆原的含量。

(二)试剂与器材:中试管(lOmmXl50mm),白色衬纸,离心机,刻度吸管等。

DEhrlich试剂称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0g,溶于80ml蒸储水,然后再缓慢加入浓盐酸20ml,

混匀后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2)无水氯化钙。蒸储水。

(三)操作方法

1)去胆红素尿5ml中加无水氯化钙0.25g,混合后过滤(或离心2〜3min),取滤液(或上清

液)备用。

2)取上述滤液或上清液约5ml,按10:1的比例加入Ehrlich试剂(约0.5ml),一同放入试

管中混合,室温静置lOmin。

3)在白色背景下从管口向管底观察颜色变化。

4)如为阳性,则将尿液以蒸镭水分别稀释为1:10;1:20;1:40;1:80和1:160等,按上

述程序重新检查。以最高稀释倍数者报告,如稀释1:160以上仍为阳性则不再稀释。

改良Ehrlich法尿胆原定性结果判断

颜色变化结果判断报告方式

不变色,加温后阴性—

也无反应

lOmin后呈微红色弱阳性+

lOmin后呈樱红色阳性++

立即呈深红色强阳性+++

(四)注意事项

1)标本要新鲜测定,避光储存。否则尿胆原氧化为尿胆素呈假阴性;尿中胆红素阳性应先除

去。

2)一些药物如磺胺、PAS等可使反应呈黄色或黄红色混浊;含氯丙嗪的尿液成紫色反应。遇

粪臭素显蓝色。呼I噪类物质和噗胆原遇醛试剂也显红色。但由尿胆原产生的樱红色化合物可被三氯

甲烷萃取;口引睬类化合物能被正丁醇提取;都不能被提取的物质是噗胆原。以此可以鉴别。

3)尿中含有维生素C、甲醛或乌落托品时将阻止醛反应进行;如含有毗唾、酮体则出现假阳

性。可加入戊醇进行鉴别,真阳性加戊醇后仍呈红色;由酮体等造成的假阳性遇戊醇后变成淡绿色。

4)显色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要求在20C土,室温过低时需加温。

5)阳性程度与饮水量有关,夜间和上午排泄较少,午后迅速增加(2h〜4h达到最高峰)。

6)尿胆原的清除率与尿液pH有关,pH5.0时,排泄率为2ml/min;而pH8.0时排泄率为25ml/min。

测试前应嘱病人口服少量NaHCOs使尿液碱化,留取午餐后2〜4时尿做尿胆原定性。因碱性尿可

使反应出现黄色沉淀干扰结果观察,因此测定前应先以乙酸调节pH至弱酸性。

7)若尿胆原定性阴性,可加做尿胆素定性试验给予验证,以免因标本不慎久置造成假阴性。

四、乳糜尿

[典型的乳糜尿的特征]餐后2小时尿,静置时间较长可分上中下三层:上一乳酪样薄层。

中一乳糜样或粉红色液体、并有小的凝块浮于其中。下一少量红色沉淀物f可见RBC和WBC

可查丝虫的微丝幼

[检测方法]

1、乙醛萃取法:

2、苏丹III染色法:

3、离心法:离心后观察上清和取沉渣镜检

五、尿糖

(一)实验原理(principle):

班氏还原法(Benidict)萄糖或其他还原性糖的醛基在热碱性溶液中,能将班氏试剂中蓝色硫酸

铜(二价)还原为氧化亚铜(一价),出现黄色至砖红色沉淀。

三、试剂(reagent)和器材(equipment):试管架、大试管、滴管、试管夹、酒精灯或水浴箱。

改良班氏定性试剂:

硫酸铜(CuSO,•5H20)10g

枸椽酸钠42.5g

无水碳酸钠25g

加蒸储水至1000ml1,

四、操作方法(procedure):

1)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加热至沸腾,若试剂无颜色变化进行以下试验。

2)加尿液0.1ml(约2滴),与班氏试剂混合继续煮沸1〜2min,或置沸水浴5min。

3)自然冷却后,肉眼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及沉淀情况。

五、结果判断根据尿液颜色变化及沉淀情况(按下表)。报告结果按“一〜4+”方式报告。

Benidict糖定性试验结果判断

反应现象结果报告约含葡萄糖量(mmol/L)

蓝色不变—<5.6

绿色、无沉淀土W6

黄绿色浑浊,管底有少量黄色沉淀+6〜28

煮沸Imin呈黄绿色浑浊反

应,有较多黄绿色沉淀++28〜55

煮沸15秒有大量土黄色沉淀+++55〜110

煮沸时立即生成大量砖红色沉淀,

上清液无色++++>110

六、注意事项

1)容器要清洁、不含氧化剂及还原剂,即取试剂1ml煮沸Imin应不变色

2)试剂与尿液的比例为10:1。

3)煮沸时应不时摇动试管以防爆沸喷出,试管口前不能有人;酒精灯上加热煮沸时间不得少

于lmin。自然冷却,再判读结果,不应使用冷水使其变冷。

4)维生素C、水合氯醛、匹拉米洞、PAS、阿司匹林、青霉素、链霉素、异烟肿等还原性药物

可呈假阳性反应。

实验十三粪便检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粪便常规检查项目、显微镜检查内容及有形成分的识别、报告单的填写

熟悉:粪便理学、化学检查

二、理学检查:颜色及性状

1.正常情况:健康人的粪便:成形,黄褐色,质软。健康婴儿粪便:黄色及金黄色糊状。

2.病理情况下粪便外观常见的几种变化

①粘液便:单纯粘液便:无色透明、稍有粘稠。脓性粘液便:黄白色不透明,多见于各类

肠炎、菌痢、阿痢等。②米沿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③稀糊状或稀汁样便:小儿肠炎一绿色,

稀糊样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一洗肉水样便,出血性小肠炎一红豆汤样便。④柏油样便:外

观黑色有光泽、质软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⑤鲜血便:外观有新鲜血液出现,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脓性及脓血便:粪便带有脓血,脓液与粘液、血液混在--起。多见于:痢疾、结肠癌、直肠癌

等。注意区别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暗红色稀果酱样。可查见阿米巴滋养体。

细菌性痢疾:以粘液脓为主、脓中带血。可查见病原菌。

⑦白陶土样便:灰白色见于:胆管阻塞。⑧乳凝块:呈蛋白汤或蛋花汤样,可呈白色、

绿色、淡黄色、乳凝块样。多见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⑨其它:干结便、细条状便、灌便

及陈状便

二、化学检查:

隐血试验(occultbloodtest):同尿血红蛋白测定。

影响因素:

假阳性:1.外源性动物食品如含有Hb、肌红蛋白、其他血红素2.服用铁剂3.大量生食蔬菜。

假阴性:1.血液在肠道内停留过久。2.病人服用大量VitC及其它还原作用的药物。

临床意义:消化性溃疡所至出血一多呈间断性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一多为持续性阳性。

三、显微镜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法,细胞计数时,以〉XX个/HPF报告

粪便中有形成分的形态和意义:

(-)细胞

1.白细胞:多指NC。正常情况:不见或偶见。病理情况:多见于粘液及脓血标本,

如:肠炎、菌痢。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可见较多EOS。

形态:可见到退化的WBC,呈灰白色,胀大且结构不整,胞质中充满细小颗粒,核不清楚。边

缘不整或已破碎,且成堆出现一脓细胞

2.RBC:正常情况:无RBCo病理情况:只在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时出现,如痢疾、溃疡性结肠

炎、结肠癌等。

形态:草绿色,稍有折光性的圆盘状。

阿米巴痢疾:RBC多于WBC,成堆存在并有残碎现象

细菌性痢疾:RBC少于WBC,多分散存在,形态正常

3.巨噬细胞:一种能吞噬较大异物的单核细胞,菌痢及直肠炎多见。

伪足伸展胭核胭浆内含锄

巨噬有伪足,清楚无立死亡细菌、

细胞内外浆分明体感颗粒、少量RBC、WBC

阿米巴有,易移动内外浆不不明显,不偏有立较多的RBC

滋养体分明位体感

4.肠粘膜上皮细胞:少见。病理情况:大量出现是肠壁炎症的指征。

炎症时:可见卵圆形或短柱状,两端钝圆的上皮细胞,夹杂于WBC之间

5.肿瘤细胞:取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及时涂片染色,可能找到成堆的

癌细胞

(-)食物残渣:大量出现

1.淀粉颗粒:大小不等、圆或椭圆形、无色、有一定折光,有同心圆线纹或不规则放线状。

病理情况下:腹泻一常易见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2.肌肉纤维:少见形态特点:淡黄色片状或柱状,带横纹,端较平齐。伊红可将其染成红色。

病理情况:肠蠕动加快、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增多。

3.脂肪:很少见。脂肪小滴>6个/HP-脂肪排泄t,大量出现一脂肪泻。见于:腹泻、进食脂肪

过多、胰腺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量多,泡沫状,灰白色有光泽,恶臭。

4.肌肉纤维

5.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多见于肠蠕动亢进或腹泻患者粪便中。

6.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少见。形态特点:无色或微黄色束状边缘不清晰线条状物。

病理情况:胃蛋白酶缺乏时增多

7..结晶正常情况:少量磷酸盐结晶,草酸钙、碳酸钙结晶。

病理性:夏科-雷登结晶:呈无色透明菱形,两端尖长,大小不等。血晶:棕黄色斜方形结晶,

多见于肠道出血后的粪便中

8.真菌:酵母菌、霉菌

9.细菌:G+g/G,=1:10(大约)

10.寄生虫卵:钩虫卵、蛔虫卵、蟒虫卵、鞭虫卵、肝吸虫卵、绦虫卵、血吸虫卵、肝吸虫卵。

实验十四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检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显微镜检查内容及有形成分的识别、报告

单的填写

熟悉: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理学、化学检查

二、精液检查

1.-般性状检查

①血精:多呈鲜红、红、酱油色或黑色。见于:生殖系结核、肿瘤、结石、炎症。

②脓性精液:多呈黄色,棕色。见于:前列腺炎或精囊炎。

2.量用小量筒或带有刻度的离心管测定全部精液量以ml报告。

(1)正常:2~5ml(一次)o

⑵异常:①精液减少:禁欲5〜7天,精液量仍<1ml视异常②无精液症:精液量减至数滴或

排不出,见于:生殖系统炎症。③精液量过多:•次排精量>8ml。

3.精液液化时间:

正常:在室温下60min内自行液化

异常:①精液迟缓液化症:>lh,24h不液化一直接报告“24h不液化”

②新排出的精液,不呈胶陈状或粘稠低,似米汤状稀薄。

4.PH:刚液化的精液PH7.2〜7.8

5.显微镜检查

(1)涂片检查:取液化后的精液(混匀)1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加盖片

镜检结果分析:若无精子一离心取沉渣镜检一仍不见精子一可报无精子。①是男性不育症的

主要原因。②输精管结扎术后6周,连续检查3次无精子,证明手术效果良好。

如有精子:精子活力分析、精子细胞形态学检查、精子密度及精子总数检查。

(2)精子活力(spermmotility):须用液化后的新鲜标本检查

分级:a级:精子呈高速直线运动b级:精子呈中速直线运动。

c级:精子呈缓慢或非前向运动d级:精子不活动

参考值:排精后lh内,a级精子>25%,a级+b级的精子550%。

(3)精子活动率:直接涂片检查

精子活动率=[活动精子数/(活动+不活动精子数)]x100%

参考值:在排精后30〜60min内,精子活动率270%。

(4)精子活率:体外精子活体染色如伊红染色

精子活率=(活精子数)/(活精子+死精子数)X100%

参考值:在排精后30〜60min内,精子活率N75%。

(5)精子数量:

1次射精的精子总数=精子浓度X精液量。

(6)精子计数:

[原理]:用精子稀释液将精液稀释一定倍数一充池计数,方法同其他细胞计数。

碳酸氢钠一破坏的粘稠性

甲醛f杀死和固定精子。

临床意义:

①精索静脉曲张

②有害金属和放射性损害

③睾丸疾病

④输精管、精囊缺陷

⑤老年人在50岁以上者

参考值:个体差异大,(50〜100)X109/L,

V20X109/L为少精子症。

一次排精总数>40X106/次

(7)正常形态:①外形似蝌蚪,分头、体、尾三部分②头部扁圆形,有•个致密的核。

核的前端覆以顶体

(8)精子形态(spermmorphology)检查:长4~5um、宽2.5~3um、尾:50~60um

异常形态临床意义:若正常形态精子<30%,为畸形精子症。

①感染②外伤③雄激素变化④化学药物⑤遗体因素有关,

参考值:正常形态精子82%〜94%

(9)细胞的检查:①未成熟生殖细胞:生理型幼稚细胞<1%,②RBC、WBC、上皮细胞和癌细胞:

RBC和WBC、上皮细胞<5/HP

三、前列腺液检查(examinationofprostaticfluid)

(一)理学检查

1.量正常:约数滴至1ml(每按摩一次),异常:炎症时明显I

2.颜色和粘稠度正常:稀薄,淡乳白色、有蛋白光泽。异常:①炎症:变粘稠,黄色混浊呈脓

性②红色:精囊炎、前列腺炎、结核、恶性肿瘤等。

(二)显微镜检查

直接涂片检查:以镜下所见有形成分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报告

镜下常见几种形态:

I.卵磷脂小体:形态:圆形、卵圆形类似脂滴、折光性强

正常人:卵磷脂小体分布均匀,布满整个视野,大小不均。

前列腺炎: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匀有成堆倾向。

2.细胞:①红细胞:正常:红细胞极少。异常:炎症、结核、结石和肿瘤时可见增多。

②白细胞:正常:白细胞常〈10个/HP,常散在分布。

异常:前列腺炎时可见成堆脓细胞,如>10〜15个/HP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③前列腺颗粒细胞:为体积较大,含有较多卵磷脂小体

④上皮细胞:正常有少量,炎症时增多。

3.淀粉样小体:圆形或卵圆形,微黄或微呈褐色分层结构。

4.精子、滴虫:

5.涂片染色:①怀疑是前列腺癌的患者②检查时发现体积大且畸形的细胞时

四、阴道分泌物(vaginaldischarge):

(-)一般性状检查:

正常:白色稀糊状。一般无气味量多少不定

异常:色、质、量可有如下的改变:①大量无色透明白带:常见卵巢颗粒细胞瘤。②脓性白带,黄

色或黄绿色臭味,多见滴虫或化脓性感染所致。③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④豆腐渣

样白带:豆腐渣样小碎块,蛋白样乳白色,多见于:霉菌性阴道炎。④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

要警惕恶性肿瘤。⑤黄水样白带:由于病变部位的组织变性坏死,多见于:肌瘤、宫颈癌等。⑥奶

油状白带: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二、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法:将阴道分泌物加1滴生理盐水涂片,用HP检查。

清洁度杆菌球菌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

I4+—4+0〜5/HP

n2+—2+5〜15/HP

m—2+—15〜30/HP

IV——4+—>30/HP

I〜II度为正常,IH〜IV度为不清洁常可检查到病原菌、阴道真菌及滴虫

三、寄生虫检查:阴道滴虫:d:8-45um,2〜3倍于WBC大,在25〜42c下可活动,天冷要保温。

四、霉菌检查:85%为白色念珠菌,d:3-5um

五、阴道菌群和线索细胞检查:加特纳菌

实验十五CSF、浆膜腔积液检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CSF、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项目、显微镜检查内容及有形成分的识别、报告单的填写

熟悉:CSF、浆膜腔积液理学、化学检查

二、CSF检查(examinationofcerebrospinalfluid)

(一)一般性状检查(grossexaminationormacroscopicexamination)

1.颜色(color):

(1)红色:损伤出血: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RBC沉于管底

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三管呈均匀一致的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

离心后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

少,经离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红细胞在某些脑脊液中5分钟后,即可出现皱缩现象,因此红细

胞皱缩现象不能用以鉴别陈旧性和新鲜出血。

(2)黄色:可因出血.、梗阻、郁滞、黄疸等引起。

1.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由于RBC缺乏蛋白质和脂类对膜稳定性的保护,很易破坏、溶

解、出血4-8小时即可出现黄色。椎管梗阻:当CSF蛋白质量超过1.5g/L时,颜色变黄。化脓性

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脑有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呈淡黄色或黄色。重症黄疸:

如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时脊液也呈黄染。

(3)白色或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clarity)正常:清晰透明。

病理性:蛋白质含量t或含有大量细胞、细菌、真菌等也可混浊: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一呈

透明明外观。结核性脑膜炎f毛玻璃样微混;化脓性脑膜炎一明显混浊。常CSF:不形成薄膜、凝

块和沉淀物。病理情况:细菌性脑膜炎:蛋白质多于10g/L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

可见表面有纤维的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蛛网膜下隙梗:山于阻塞,

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此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3.凝块或薄膜(clot)静置12-24小时。可报告“无凝块”、“有凝块”、“有薄膜”和“胶冻状”

(二)显微镜检查(microscopicexamination)

1.细胞计数

细胞总数(红细胞+白细胞):直接计数法和稀释计数法:充液,静置3〜4min,计数10个大

方格细胞数。细胞总数=NX106/L

2.白细胞计数①清亮标本:冰醋酸1〜2滴放试管中,摇动后,使管壁附着少量,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