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届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应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300多年前诞生于黄河中游的陶寺文化,其遗址出土的玉壁、玉辞,是长江下游渚文化的典型器类;圆点纹、涡纹彩陶可能源于大汶口一龙山文化系统:玉兽面、笄等,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印证了早期中华文明具有()A.统一性 B.创新性 C.连续性 D.包容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陶寺文化、渚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以及石家河文化之间的器物相似性和相互影响体现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表现在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吸收,共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D项正确;“统一性”表现为国家统一,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排除A项;创新性主要体现以上文明具有的特点,但是材料主要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而“连续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秦汉时期在地方推行由官定物价标准的“平贾”制,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定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这一变化说明()A.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提高 B.地方行政权力趋于膨胀C.政府对物价干预日渐松弛 D.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贯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定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平贾”制逐渐演变为郡主导,政府加强了对市场价格的管理,反映出大一统的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平贾的定价中心变化,不能说明地方行政权力趋于膨胀,排除B项正确;政府对物价干预日渐严格,而不是松弛,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晋初期政府把南渡的北方侨民编入“白籍”,以别于南方土著的“黄籍”,并;有“不税不役”的待遇。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以现居地为准,不时将侨民编入月郡县户籍,称为“土断”,至此“白籍”逐渐消失。“土断白籍”的推行()A.扩大了北民的南渡规模 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扭转了户籍的混乱局面 D.加速了白籍人口土著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流民南下之初,多数还想重返故里,而且流人初到,并无产业,东晋政府为了安抚他们,同时凭借他们的武力为北伐资本,也不能不给以优复特权,但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居处既久,人安其业,侨人中的上层已多占有田园别墅,下层的除了沦为部曲、佃客、奴婢者外,也通过开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而且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土断白籍”政策加速了白籍人口土著化,D项正确;北民的南渡规模与北方战乱有关,和“土断白籍”的推行无关,排除A项;土断白籍”的推行与户口有关,不涉及财政收入,排除B项;在“土断白籍”推行前,东晋政府户籍分为“白籍”和“黄籍”,并不混乱,排除C项。故选D项。4.南宋学者陈亮认为,“夫盈宇宙者无非物”,“舍天地则无以为道”。他主张“霸并用,义利双行”,并痛斥那些“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侥不知痛痒也”。陈亮的这些观点()A.继承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B.直指程朱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C.呼应了“宇宙便是吾心”的理念 D.体现了广大士人阶层的义利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主张‘霸并用,义利双行’,并痛斥那些‘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侥不知痛痒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亮的思想提倡功利和王霸并用,实学实用的学风,强调士人要经世致用,直指程朱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B项正确;“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宇宙便是吾心”是陆九渊的重要哲学命题,他认为客观世界的规律与人的主观思想是同一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陈亮的义利观,不能反映广大士人阶层的义利观,排除D项。故选B项。5.下表是地方志记载的清朝前期江南部分区域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地区记载出处松江府郡东……种棉豆多于粳稻,而棉尤盛,其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四《松江府续志》嘉定县邑中种稻者三分之一,而种类颇多;农家多栽棉花《嘉定县志》太仓州统计州县地不下八千顷,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种稻者十之三《太仓州志》据此可知,江南这些区域()A.农作物种植受经济效益驱动 B.水稻和棉花轮作制得以推广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D.商业资本介入农业经济领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江南部分区域)。根据材料“种棉豆多于粳稻,而棉尤盛,其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四”、“农家多栽棉花”、“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江南部分区域棉花种植面积和比重很大,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反映了农作物种植受经济效益驱动,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种稻者十之三”不符,水稻和棉花并不是轮作,排除B项;农业生产方式未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商业资本,排除D项。故选A项。6.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尚能掌握生丝出口的价格;此后,中国生丝出口的价格却逐渐由国际市场决定。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通商口岸的增加 B.经济结构的变动C.电讯交通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输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电讯交通的飞速进步,使得中国对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中国生丝出口的价格却逐渐由国际市场决定,C项正确;“通商口岸的增加”主要促进生丝出口量的发展,与价格联系不大,排除A项;“经济结构的变动”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外国资本的输入对于中国生丝出口的价格有影响,但是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为民国6年刊登于《新闻报》上的马星驰创作的漫画。该漫画()A.勾勒了民国初年政体更迭的状况B.意在揭批列强扶植傀儡政权C.抨击了当时军阀割据混战的乱象D.旨在讽刺张勋倒行逆施的丑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漫画信息可知,漫画中描绘的是张勋怀抱溥仪,手举“复辟”的旗帜,反映的是事件是张勋拥戴溥仪复辟,据漫画中张勋的形象及漫画文字“欲携孺子以号召耶”可知,漫画反映了作者对张勋倒行逆施丑行的讽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时间是张勋复辟,没有涉及政体更迭频繁,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张勋复辟,没有批判列强扶植傀儡政权,排除B项;张勋复辟不能等同于军阀混战,排除C项。故选D项。8.1932年,我国将“纪念日和国耻痛史”“中华民国开国史”“不平等条约”等重要内容编入小学社会课程标准:1936年又增加了“我国历代疆土的变迁和现状”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编写()A.构建了国家课程标难体系 B.推送了边疆史地的研究C.体现了民族危机的紧迫性 D.培育了国民的社会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32年和1936年将这些内容编入小学社会课程标准,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对于民族危机的认识和紧迫感。通过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国家遭受的屈辱历史,包括不平等条约和领土的丧失,旨在唤起民众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增强民族凝聚力,并激励年轻一代为国家的复兴和抵抗外来侵略而奋斗。这样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民族身份,C项正确;“构建了国家课程标的体系”是手段,不是其措施的本质目的,排除A项;“推送了边疆史地的研究”主要体现“我国历代疆土的变迁和现状”的部分材料,排除B项;材料主旨“民族危机的紧迫性”,而“培育了国民的社会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为1954年初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个别条款作出的批语。·宪法草案条款批语第3条: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自由”“改革宗教可以,改革信仰则不妥”第16条:“保护全体公民的安全和一切合法权益”“什么是公民”该“批语”()A.强调文化信仰自由 B.践行社会主义原则C.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D.渗透着思辨性考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根据材料“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与“改革宗教可以,改革信仰则不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对宪法草案条款的批语反映了他对于某些条款的深思熟虑和对相关问题的考量。在第3条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改革宗教是可以的,但改革信仰则不妥,这体现了他对宗教与信仰之间区别的思考,以及对宗教政策的审慎态度。在第16条中,他提出“什么是公民”,这显示了他对公民概念及其内涵的深入探讨。这些批语不仅仅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思辨性考量,D项正确;“强调文化信仰自由”主要体现第3条的信息,主要体现部分材料,排除A项;“践行社会主义原则”体现为公有制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思辨性考量”,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成为世界上唯一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然而,198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发行40亿元国库券。这一举措()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 B.打破了“无债优越”的思想禁锢C.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D.解决了国家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截至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成为世界上唯一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198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发行40亿元国库券”及所学可知,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发行国库券,打破了“无债优越”的思想禁锢,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定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由不接外债到发行国库券的转变,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仅通过发行40亿的国库券不能说明已经“解决了”国家财政的困难,排除D项。故选B项。11.中、荷两家能源企业比较表年份企业名称营业收入(百万美元)经济利润(百万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排名2012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59141.85678.17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484489.030918.012018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348903.1953342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311870.012977.05据表可知()A.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B.国家电网营业收入增长快速C.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盈利能力衰退 D.中国企业排名跻身世界前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年至2018年(中国、荷兰)。根据材料“中、荷两家能源企业比较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至2018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营业收入增加,排名也上升,而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营业收入在下降,排名也在下滑,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可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A项正确;B项只是表格内容一部分,无法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荷兰壳牌石油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比国家电网低,但利润高,其盈利能力没有衰退,排除C项;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排名跻身世界前列只是材料信息一部分,无法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2.6世纪时,东斯拉夫人主要生活在森林、河流、沼泽和湖泊边上,以矛、盾和弓箭为武器,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由此推断,当时东斯拉夫人的生活状况()A孕育东欧渔猎文明 B.体现民族好战性格C.处于氏族公社阶段 D.打破原始民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相符合。在氏族公社阶段,社会通常是由各个家族组成的,而决策往往是通过集体讨论和投票来做出的。这表明东斯拉夫人可能处于这种社会组织阶段,C项正确;虽然东斯拉夫人生活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但仅凭这些信息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特别孕育了渔猎文明,这个说法过于笼统,排除A项;然他们使用了矛、盾和弓箭作为武器,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他们具有好战性格。这些武器可能只是用于自卫和打猎,排除B项;描述中提到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这实际上是一种民主制度的体现,而不是打破它,排除D项。故选C项。13.9世纪末,中国造纸术沿“丝绸之路”传入非洲后,埃及开罗设立了非洲第一家植物纤维造纸厂,并在原有造纸原料中加入本地盛产的棉花,生产出品质精良的“开罗纸”.这表明()A.开罗棉花种植业前景广阔 B.古代中非文明交流互鉴C.非洲对人类具有独特贡献 D.埃及成为非洲造纸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中国造纸术传入非洲后,与埃及当地的文化和资源相结合,产生了新的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融合,也是文化上的交流和互鉴,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开罗棉花种植业在世界市场的比重,无法得出“前景广阔”的结论,排除A项;非洲对人类具有独特贡献表现为“古埃及文明”等,但是材料主要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主旨“古代中非文明交流”,而“埃及成为非洲造纸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在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入学者基本不受国别地域、意识形态的影响。16世纪中期以来,欧洲不少国家或地区要求大学入学者,不但要宣布效忠于本地教会。必须效忠于世俗统治者。这一变化导致()A.世俗王权与神双冲突加剧 B.宗教改革成果遭到削弱C.欧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受限 D.大学办学模式开始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宗教改革的发展和君主权力的加强,许多国家开始要求大学的师生必须宣誓效忠当地的教会和世俗统治者。这一变化将大学入学者固定在当地社会之中,使得欧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受限,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但要宣布效忠于本地教会。必须效忠于世俗统治者”体现为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并立,不是冲突,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不但要宣布效忠于本地教会。必须效忠于世俗统治者”可知,世俗权力加强,与教会并驾齐驱,排除B项;“大学办学模式开始转变”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15.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犍健业你头国状商业补东: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团霍仙留易颂中利营占75%。这说明当时苏俄()A.社会主义过渡方式进行调整 B.国营商业企业缺乏竞争力C.私营商业成为国家经济主体 D.政府对商业干预能力减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俄)。根据材料“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犍健业你头国状商业的补东: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团霍仙留易颂中利营占7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21年,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这是一种在社会主义框架下对经济策略的重大调整。这项政策允许一定程度的私人经营和市场机制的存在,以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放松了对小型企业的国有化要求,允许私人贸易和小规模的私人生产活动,反映了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这一调整,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营商业在市场的地位与效益,无法得出“国营商业企业缺乏竞争力”,排除B项;在苏联时期,国营企业才是国家经济主体,排除C项;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对商业干预能力强,没有减弱,排除D项。故选A项。16.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美国也提出“和平取胜战略”,主张通过“和平演变”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变化。这()A.说明了和平成为超级大国的共识 B.体现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反映了美国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 D.加剧了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的争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苏联、美国)。根据材料“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和平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冷战”的方式扩展到“三和”方针和“和平演变”战略,加剧了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的争夺,D项正确;美苏的和平仍是对抗,不是真正意义的和平,不能说明和平成为超级大国的共识,排除A项;这一时期,两国政治力量未出现大的变化,排除B项;美国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是在6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地图是地理信息的直观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图像史料。综合图1、图2及所学知识,提取两条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关的结论,并运用图中信息加以说明。【答案】结论1:国家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理由:从图2中出现的韩、赵、魏、秦等诸侯国并立,到图3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结论2: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理由:从图2的东周及韩、赵、魏、秦等地方封国,到图3秦朝将全国划分为胶东、渔阳、陇西、象郡等郡进行治理,而再无封国。【解析】【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图1:战国七雄形势图”与“图2:秦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论为国家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理由是从图1中出现的韩、赵、魏、秦等诸侯国并立,到图2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根据材料“图1:战国七雄形势图”与“图2:秦朝疆域图”可知,从战国时期到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理由是从图2的东周及韩、赵、魏、秦等地方封国,到图3秦朝将全国划分为胶东、渔阳、陇西、象郡等郡进行治理,而再无封国。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学者麦迪森运用比较史学对1820年和1913年英国出口和转口商品贸易结构比重进行定量分析,从中发现了20世纪初英国出口和转口商品贸易的地理转移趋势,见表。英国出口和转口商品贸易结构比重与趋势分析表时间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英属西印度群岛美洲其他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8207.1%1.1%11.7%61.8%9.0%9.3%0.0%191322.7%6.4%13.5%37.4%①1.0%②8.7%10.3%趋势分析(1)(2)欧洲、英属西印度群岛和美洲部分地区比重下降(3)新增出口和转口国家注:①包括北非;②包括所有加勒比地区一一据【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参照表中的(2)写出(1)的“趋势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运用比较史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答案】(1)亚洲、非洲和北美洲比重上升。原则:问题意识原则;可比性原则或横向(纵向)比较原则:定量(定性)分析原则。【解析】【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亚洲,1820:7.1%;1913:22.7%”可知,亚洲比重上升;根据材料“非洲,1820:1.1%;1913:6.4%”可知,非洲比重上升;根据材料“北美洲:1820:11.7%;1913:13.5%”可知,北美洲比重上升。第二小问原则,根据材料“欧洲、英属西印度群岛和美洲部分地区比重下降”与“新增出口和转口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问题意识原则;根据材料“非洲,1820:1.1%;1913:6.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比性原则或横向(纵向)比较原则;根据材料“1820,非洲:7.1%,非洲:1.1%;北美洲:6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量(定性)分析原则。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6年初,德国集中兵力进攻法国军事要塞凡尔登,企图一举歼灭法军主力。2月下旬,德国用50个师的兵力以空前猛烈的炮火向凡尔登一带发动进攻,“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并很快攻下法军的第一、第二阵地。法军及时增加大量援军进行了抵抗,从8月起开始局部反攻,至12月中旬收复了所失去的全部阵地,战线在原地重新稳定下来。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共投入近110个师的兵力,伤亡总数达到10多万,因而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制定的“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战略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取得了五战五捷。其中,在1950年11-12月爆发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与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10万余人在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地区鏖战。在冰天雪地的酷寒环境下,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将士以“迁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将装备精良的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长津湖战役共歼敌3.6万人,美国舆论惊呼这是“美国陆华史上取入的败绩”。从1951平7月起,双方开始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一一据杨先材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凡尔登战役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其意义。(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和战役性质两方面简要评述凡尔登战役和长津湖战役。【答案】(1)持续时间长;规模巨大;过程惨烈,损失惨重。(2)原因: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灵活机动且契合战场实际的战术战法;志愿军将士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意义: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略态势;为后续的停战谈判创造条件。(3)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德、法两国的一次军事较量,而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间的战争,故对双方而言都是非正义的。二战后,在美苏冷战大背景下,东北亚爆发了局部热战一一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新中国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役,因而是正义的。【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时期(世界)。据材料“1916年初,……2月下旬……至12月中旬收复了所失去的全部阵地”可知,持续时间长;据材料“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共投入近110个师的兵力,伤亡总数达到10多万”可知,规模巨大;过程惨烈,损失惨重。【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制定的‘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可知,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并且采取了灵活机动且契合战场实际的战术战法;据材料“在冰天雪地的酷寒环境下,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将士‘迁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将装备精良的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长津湖战役共歼敌3.6万人”及所学知识可知,志愿军将士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意义:据材料“美国舆论惊呼这是‘美国陆华史上取入的败绩’”可知,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据材料“。从1951平7月起,双方开始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可知,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略态势;为后续的停战谈判创造条件。【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世界)。据材料“1916年初,德国集中兵力进攻法国军事要塞凡尔登,企图一举歼灭法军主力”及所学一战过程及一战性质知识可知,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德、法两国的一次军事较量,而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间的战争,故对双方而言都是非正义的。据所学美苏冷战及朝鲜战争知识可知,二战后,在美苏冷战大背景下,东北亚爆发了局部热战一一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新中国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役,因而是正义的。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难,许多仁人志士围绕着救国、强国的大议题,参考世界上种种思想学说加以研究、选择,认为其中比较适用的思想学说,拿来向国人宣传,互相推引,互相激励,更加发挥,演而成潮。如进化论、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来寻求救亡图存。一一摘编自耿云志主编《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知识,选择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或一个社会群体对应上述所列某一思想学说,自拟题目如“严复与进化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民族主义”等,并简要阐释该"人物或群体所宣传的思想学说在中国的实践。(要求:题目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得照抄设问中题目)【答案】【示例1】题目: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阐释: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宣传和实践作出重要贡献。1920年秋,他在湖南长沙创建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创办工人夜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7年春,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湖南长沙等地农民运动情况,随后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