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剂型新技术 第六节_第1页
第十一章 新剂型新技术 第六节_第2页
第十一章 新剂型新技术 第六节_第3页
第十一章 新剂型新技术 第六节_第4页
第十一章 新剂型新技术 第六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第十一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学习目标1.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吸收3.熟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4.熟悉促进经皮吸收的方法5.熟悉贴剂的相关内容6.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一、概述(一)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经皮吸收制剂又称经皮递药系统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drugdeliverysystems,TD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起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类制剂。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一、概述(二)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A优点B问题1.可避免肝首关效应及胃肠因素的干扰2.可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4.剂量调节比较灵活5.可随时中断给药1.不适合大剂量或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2.不适合要求起效速度快的药物3.药物吸收的个体差异及给药部位差异比较大一、概述(三)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局部作用的传统制剂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涂膜剂、硬膏剂、巴布剂、涂剂、气雾剂、喷雾剂、泡沫剂和微型海绵剂等。现代经皮给药系统指经皮给药新剂型,即贴剂(patch)。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吸收(一)皮肤的构造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及皮肤附属器构成。1.表皮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具有类脂膜特性,是大多数物质经皮转运的最主要的障碍。2.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药物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后易被血管和淋巴吸收,产生全身作用。3.皮肤附属器大分子药物及离子型药物可能从这些途径转运。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吸收(二)药物经皮吸收途径1.吸收过程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入血液循环3个阶段。2.吸收途径表皮途径:主要途径,分子型药物。附属器官途径:离子型药物或极性较强的大分子物质。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吸收(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剂型因素种属性别部位皮肤条件疾病状态水合作用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药物的分子量药物的熔点药物在基质中的存在状态药物的解离形式剂型基质pH药物浓度与给药面积透皮吸收促进剂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吸收(四)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化学法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䓬酮、油酸、肉豆蔻酸异丙酯、醇类化合物、薄荷醇、表面活性剂、二甲基亚砜等离子对物理法离子导入、电致孔导入、超声导入、微针、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等药剂法借助于一些新型微粒或纳米粒药物载体,包括微乳、脂质体、纳米粒、环糊精包合物等,来改善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的能力三、贴剂(一)贴剂的概念贴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材料制成的供粘贴在皮肤上的可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二)贴剂的结构组成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结构作用背衬层保护:防止活性成分和水透过药物贮库储存:骨架型和贮库型控释膜控释:组成、厚度、孔径粘贴层黏性:压敏胶保护层防黏、保护:临用前撕去三、贴剂(三)贴剂的分类黏胶分散型、周边黏胶骨架型、贮库型3种。1.黏胶分散型药物分散在压敏胶(骨架、贮库、控释材料)中,铺于背衬材料上。可制成多层不同浓度的含药压敏胶。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背衬层药物粘贴层保护层三、贴剂(三)贴剂的分类2.周边黏胶骨架型药物释放受骨架组成与药物浓度的影响。骨架:亲水性聚合物(PVA、PVP、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背衬层粘贴层保护层含药骨架三、贴剂(三)贴剂的分类3.贮库型利用高分子包裹材料将药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包裹成贮库,主要利用包裹材料的性质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若控释膜损坏,造成药物大量释放,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背衬层粘贴层控释膜层药库层保护层三、贴剂(四)质量要求1.所用的材料及辅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无毒、无刺激性,性质稳定,与原料药物不起作用。2.根据需要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保湿剂、抑菌剂、抗氧剂或透皮促进剂。3.外观应完整光洁,有均一的应用面积,冲切口应光滑,无锋利的边缘。4.原料药物可以溶解在溶剂中,填充入贮库,贮库应无气泡和泄漏。5.粘贴层涂布应均匀,用有机溶剂涂布的贴剂应对残留溶剂进行检查。6.采用乙醇等溶剂应在标签中注明过敏者慎用。7.贴剂的黏附力等应符合要求。8.除另有规定外,贴剂应密封贮存。9.贴剂应在标签中注明每贴所含的药物剂量、总的作用时间及药物释放的有效面积。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四、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第六节经皮吸收制剂含量测定、体外释放度检查、体外经皮渗透性测定、黏性检查以及皮肤毒性与刺激性检查等体外评价生物利用度测定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体内评价小结1.经皮给药制剂通常指贴剂,它可以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实现无创伤性给药,并且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可以随时中断给药,在起全身作用方面的安全性能优于注射剂。2.经皮给药贴剂分为黏胶分散型贴剂、周边黏胶骨架型贴剂和贮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