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42一、单项选择题A.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B.②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C.③叶片的下外表一般气孔数目较多A.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B.②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C.③叶片的下外表一般气孔数目较多D.④牛顿第确定律A.B.C.D.2.〔2023·嘉兴〕利用图形对概念间的关系进展归纳梳理,可以直观地反映两者的共性和共性。以以下图形中A.B.C.D.A.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响获得铜C.③所得硫酸钢溶液确定是饱和的D.A.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响获得铜C.③所得硫酸钢溶液确定是饱和的D.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一样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样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由于A原子种类不同4.〔2023·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一样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样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由于A原子种类不同A.反响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响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A.反响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响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18克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2023·绍兴〕向确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参与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响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枯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Mg(NO)、Zn(NO)Fe(NO),Cu(NO)32 32 32 32④假设无视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确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7.〔2023·绍兴〕2023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展了一轮考古开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贵重文物,如图。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分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8.〔2023·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因而简洁点燃。〔2〕1830年制造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MnOKClO
分解等一系列反3 2 3应,引燃火柴杆。推想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烧更猛烈。9.〔2023·湖州〕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 (选填“流水”或“风力”)。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简洁,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响主要是:Ca(HCO3)2=CaCO3+CO2↑+H2O其化学反响属于 (填根本反响类型)。10.〔2023·湖州〕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试验。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由于气体具有 。烛焰被吹灭是由于 。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淌与以下哪项实行的科学方法一样? 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③把握电压相等,争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1.〔2023·丽水〕“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学问联“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答复;〔1〕A和氢氧化钾反响得到D和水,则该反响属于根本反响类型中的化合价 ;〔2〕物质C的化学式为 ;〔3〕E在确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解答题12.〔2023·湖州〕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都是在实践和探究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原子构造模型的建立是几代科学家通过试验和思维不断地进展修正的。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试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 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谁把握生物的遗传?”人类对这一命题的生疏是不断深化的,直到 双螺旋构造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争论进入到分子水平.213.〔2023·温州〕“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O,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响,其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O=4KOH+3O2↑。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2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例举一个〕假设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供给48克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以下图。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 。14.〔2023·绍兴〕20231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行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养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养量一样?15.〔2023·绍兴〕20233月,中心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依据图甲答复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确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依据图甲答复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科学家已经争论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取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 (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 能。甲醇合成时,假设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吨。(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确定条件CH3OH+H2O)__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答复: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削减排放 kg的二氧化碳。(ρ=0.7×103kg/m3,0.1)②从猎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 发电。16.〔2023·嘉兴〕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缘由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39222030CO2排放到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缘由之一对此可实行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响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3〕202312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17.〔2023·嘉兴〕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构造模型如以下图,相关信息如下表。试答复:试答复: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氕H氘D氚T123超重水有确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3〕原子构造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3〕原子构造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318.〔2023·嘉兴〕小嘉觉察: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滴加确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响是Na2CO3+HCl==NaCl+NaHCONa2CO3NaHCO3后,再发生反响3NaHCO3+HCl=NaCl+H2O+CO2↑。为此他用如以下图装置进展了如下试验:步骤二中,观看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上述试验中,参与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头产生二氧化碳?向确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参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响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一样的,其本质缘由是什么?19.〔2023·湖州〕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性质一: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50℃以上开头渐渐分解)性质二:NaHCO+HCl==NaCl+H2O+CO2↑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翻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填“一”或“二”),理由是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置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参与稀硫酸进展试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推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序号12345序号12345次参与稀硫酸溶液质量/克01010010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假设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20.〔2023·丽水〕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确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公布通告,制止露天烧制草木灰。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3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𝐶𝑂2−,需用到的试剂是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展以下试验:50克样品参与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CaCl2溶液,得到沉淀;5克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响,K2CO3+CaCl2=2KCl+CaCO3↓)21.〔2023·丽水〕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秸秆为燃料。目前,我市农村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如图甲),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奇异,了解到其内部构造如图乙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丙和丁)。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 (填“丙”或“丁”);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 ;资料显示:1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2.5克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干木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6nO2点燃6nCO2+5nH2O。假设干木柴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0.5%4000克干木柴中__22.〔22.〔2023·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确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响。为探究反响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展了如下试验(所加试剂均足量):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溶液X的溶质是 。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四、试验探究题23.〔2023·嘉兴〕小嘉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参与50毫升水及0.5克MnO2 ,再往分液漏斗中参与30毫升15%的H2O2溶液。为什么要参与50毫升水呢?查阅资料觉察:在不参与水时,假设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响会过于刷烈而引发事故。【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响速度的呢?【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响速度【试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一样条件下,分别用301%、3%7%的H2O2溶液进展试验【试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响速度变慢。【沟通反思〔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响的快慢,需把握三次试验中滴加H2O2溶液的 一样。推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看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连续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展试验。进展该试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24.〔2023·湖州〕20世纪30年月,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如右图所示),快速收集产生的氧气2 2 2 〔1〕18O和16O互为 原子,H18O和HO以及CO和C18O具有一样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2 2 2 该试验是为了争论 。该试验必需在 条件下进展。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人 (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育。25.〔2023·丽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枯燥、透亮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耀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答复:试验中觉察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球,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 作用产生;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缘由是 ;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26.〔2023·丽水〕“两组份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进展了再探究:无视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份混合物。[探究一]依据沸点低的组份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探究二]依据混合物中某组份发生化学反响,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按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最合理的翻开时间是 (填“反响刚完毕时”或“冷却到室温时”);〔3〕[沟通评价]:在氧气不充分时,碳与氧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碱反应。小科用足量木炭替换红磷,等体积氢氧化钠浓溶液替换集气瓶中的水,标准操作后,测得的氧气含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连续探究]运用上述思维模型,小科又设计了图乙的试验装置,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 。五、综合说理题27.〔2023·丽水〕学校组织春游,小科预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构造(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小科按食用方法进展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参与食“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2023142一、单项选择题A.℃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B.℃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C.℃叶片的下外表一般气孔数目较多A.℃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B.℃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C.℃叶片的下外表一般气孔数目较多D.℃牛顿第确定律【答案】D【解析】A、℃试验是为了验证焦耳定律的影响因素,承受了转换法观看试验,可以直接得出电流的产热与电阻有关;故A错误;B、℃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以直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故B错误;C、℃比照两边的气泡数量的多少,可以得出叶片的下外表气孔比上外表气孔多;故C错误;D、℃牛顿第确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抱负状态下的,试验不行能完成,承受的是推理的方式得出试验结论的;故DD。2.〔2023·嘉兴〕利用图形对概念间的关系进展归纳梳理,可以直观地反映两者的共性和共性。以以下图形中A.B.C.D.A.B.C.D.【答案】B【解析】A、依据酸和碱的概念可知,酸和碱确定含有氢元素,A不符合题意;B、只有在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展光合作用,并不是全部的细胞都能进展,B符合题意;C、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一样点是:力的大小一样,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始终线上,不同点是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C不符合题意;D、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是通过复分解反响获得铜C.℃所得硫酸钢溶液确定是饱和的D.℃A.℃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是通过复分解反响获得铜C.℃所得硫酸钢溶液确定是饱和的D.℃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答案】A【解析】A.苦泉水被加热后,其中的水被蒸发从而析出晶体,即使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故A正确;C+CuSO加热
,反响物不是两种化合物,确定不是复分解反响,故B错4=Cu+SO2↑+CO2↑误;℃中没有未溶的晶体,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C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误。应选A。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一样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样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由于A原子种类不同4.〔2023·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一样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样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由于A原子种类不同【答案】C【解析】A、由分子构成可知,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都是+4价,不符合题意;C、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一样,符合题意;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由于A原子种类不同,不符合题意;应选C。A.反响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响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A.反响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响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18克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答案】A【解析】A、反响前后原子种类不发生转变,符合题意;B、反响前后分子种类确定发生转变,不符合题意;C18,不符合题意;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应选A。6.〔2023·绍兴〕向确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参与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响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枯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滤渣中可能有铜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Mg(NO)、Zn(NO)Fe(NO),Cu(NO)32 32 32 32℃假设无视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确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A.℃℃ B.℃℃ C.℃℃ D.℃℃【答案】CMg(NO3)2Cu(NO3)2混合溶液中参与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锌和铁都能与硝酸铜反响,不能与硝酸镁反响,且锌与硝酸铜反响固体质量削减,铁与硝酸铜反响固体质量增加,反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说明锌和铁都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响,由金属活动性挨次可知,锌要与硝酸铜反响完全后铁才能与硝酸铜反响,说明反响后锌确定没有剩余,滤渣中确定有铜,确定没有锌,可能有铁,滤液中确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滤渣中可能有铜,错误;℃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正确;℃滤液中确定有Mg(NO)、Zn(NO)和Fe(NO),可能有Cu(NO) ,正32 32 32 32确;℃假设无视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错误。应选C。二、填空题7.〔2023·绍兴〕2023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展了一轮考古开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贵重文物,如图。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分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答案】〔1〕弱〔2〕-2〔3〕中子〔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说明铜的发生了缓慢氧化,而金没有,即金的活动性比铜弱;〔2〕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3〕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分是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同;8.〔2023·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因而简洁点燃。〔2〕1830年制造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MnOKClO
分解等一系列反3 2 3应,引燃火柴杆。推想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烧更猛烈。【答案】〔1〕着火点低〔2〕供给氧气〔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着火点低,因而简洁点燃。〔2〕1830年制造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KClO3分解等一系列KCI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供给氧气,使燃烧更猛烈。9.〔2023·湖州〕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 (选填“流水”或“风力”)。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简洁,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响主要是:Ca(HCO3)2=CaCO3+CO2↑+H2O其化学反响属于 (填根本反响类型)。【答案】〔1〕流水〔2〕分解反响,该化学方〔1〕溶洞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2〕Ca(HCO3)2=CaCO3+CO2↑+H2O,该化学方程式是一种物质反响后生成两种物质以上的反响,属于分解反响。程式是一种物质反响后生成两种物质以上的反响,属于分解反响。10.〔2023·湖州〕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试验。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由于气体具有 。烛焰被吹灭是由于 。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淌与以下哪项实行的科学方法一样? ℃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把握电压相等,争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答案】惯性;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由于气体具有惯性;烛焰被吹灭是由于风带走了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淌这个试验使用了转换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使用了模型法,故℃不合题意;℃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使用了转换法,故℃不合题意;℃把握电压相等,争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了把握变量法,故℃不合题意。应选℃。11.〔2023·丽水〕“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学问联“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答复;〔1〕A和氢氧化钾反响得到D和水,则该反响属于根本反响类型中的化合价 ;物质C的化学式为 ;〔3〕E在确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𝑀𝑛𝑂2【答案】〔1〕复分解反响〔2〕ClO〔3〕2KClO _ 2KCl+3O↑2 2 _ 2△〔1〕A为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响得到D和水,D为氯化钾,则该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物质C为+4价氯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lO2;E为+5价氯的盐,在确定条件下得到D,则E为氯酸钾,反响方程式为2KClO22KCl+3O2↑;三、解答题12.〔2023·湖州〕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都是在实践和探究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
𝑀𝑛𝑂2__△原子构造模型的建立是几代科学家通过试验和思维不断地进展修正的。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试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 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谁把握生物的遗传?”人类对这一命题的生疏是不断深化的,直到 双螺旋构造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争论进入到分子水平.【答案】〔1〕原子核〔2〕DNA〔1〕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上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是看不出原子始终在做无规章运动,是电子绕原子核沿确定轨道运动。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试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2〕细胞的把握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把握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DNA双螺旋构造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争论进入到分子水平。13.〔2023·温州〕“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2分是超氧化钾O,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响,其化学方程式为:24KO2+2H2O=4KOH+3O2↑。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例举一个〕假设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供给48克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以下图。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1〕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或每次呼吸耗氧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48克氧气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x.4KO2+2H2O=4KOH+284x
3O2↑9648克284= 96𝑥 48克x=142克制氧剂质量为:142克80%
=177.5克80%177.5克。例如:甲合理,水汽能快速与制氧剂接触,且呼气和吸气时水汽都有时机与制氧剂反响,水汽利用率高。〔3〕比照甲乙两种方案可知,甲方案中制氧剂可以与水汽接触两次,而乙方案中由于设置了单独的呼吸通道和吸气通道,制氧剂只能与水汽接触一次,因此甲方案吸取效率更高;14.〔2023·绍兴〕20231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行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养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养量一样?【答案】〔1〕有机物〔2〕2:1〔3〕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养量:32.4克×(72n/162n)=14.4克含碳元素养量一样的聚丙烯为:14.4克/(36n/42n)=16.8克〔1〕纤维素是一种有机物;〔2〕由化学式可知,纤维素分子中,10:5=2:1;15.〔2023·绍兴〕20233月,中心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依据图甲答复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确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依据图甲答复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科学家已经争论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取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 (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 能。甲醇合成时,假设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吨。(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确定条件CH3OH+H2O)__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答复:℃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削减排放 kg的二氧化碳。(ρ汽=0.7×103kg/m3,结果准确到0.1)℃从猎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 发电。【答案】〔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上升,且趋势一样(合理即可)真核;光合;化学;化学;13.75〔3〕11.3;光伏(水力、风力等合理即可)〔1〕图甲中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大气温度也在上升,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2〕℃藻类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水与矿物质作用形成碳酸盐,有物质的生成,因此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确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其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把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甲醇中的化学能储存;CO2X吨CO2+3H2确定条件CH3OH+H2O__44 32X 10t44=𝑋
3210𝑡X=13.75t;100km20×0.785kg=15.7kgCO2;而燃油车每行驶100km会释放10×10-3m3×0.7×10kg/m3×3.857=26.99kgCO2 ,则少释放CO226.999kg-15.7kg=11.299kg=11.3kg;符合减碳的理念,则说明的发电方式没有产生二氧化碳,如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地热能发电等等;16.〔2023·嘉兴〕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缘由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39222030CO2排放到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缘由之一对此可实行的碳中和策略℃有 。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响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3〕202312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答案】〔1〕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构造等〔2〕2KOH+CO2=K2CO3+H2O例如:不认同:202312月我国局部地区消灭的板端低天气,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属于个例,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这种空间与时间上的极端天气作为个例不能否认全球气温整体上升这一事实。例如:不认同:2023年中国局部地区消灭的低端天气只是个别时间或地区的偶然性气2023年中国局部地区消灭的低端天气不能作为否认地球整体气温上升的依据。端天气是个例;认为个例能够否认全球气温上升的趋势。例如:不认同:2023年是例外,可能是气温测量有误。例如:全球气温是呈下降趋势,或地球气温是反复多变的。〔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缘由之一对此可实行的碳中和策略℃有: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构造等。2KOH+CO2=K2KOH+CO2=K2CO3+H2O我不认同这样的质疑,由于:202312月我国局部地区消灭的板端低天气,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属于个例,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这种空间与时间上的极端天气作为个例不能否认全球气温整体上升这一事实。17.〔2023·嘉兴〕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构造模型如以下图,相关信息如下表。试答复:试答复: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氕H氘D氚T123超重水有确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3〕原子构造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3〕原子构造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答案】〔1〕+1解:重水中氘的质量分数=
2×22×2+16
×100%=20%100t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100t×0.02%×20%=0.004t=4kg答:100t4kg。〔〔1〕依据图片可知,三种原子中的个数不同,依据“同位素原子中子数不同”可知,它表示中子。〔2〕在T2O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依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2〕=0,解得:x=+1价。〔3〕重水中氘的质量分数=2×22×2+16×100%=20%;100t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100t×0.02%×20%=0.004t=4kg;318.〔2023·嘉兴〕小嘉觉察: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滴加确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响是Na2CO3+HCl==NaCl+NaHCONa2CO3NaHCO3后,再发生反响3NaHCO3+HCl=NaCl+H2O+CO2↑。为此他用如以下图装置进展了如下试验:步骤二中,观看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上述试验中,参与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头产生二氧化碳?向确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参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响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一样的,其本质缘由是什么?【答案】〔1〕变浑浊解:参与稀盐酸的质量为x后,才开头产生二氧化碳。Na2CO3+10610g×10.6%
HCl=NaCl+NaHCO336.5x×7.3%106 =10𝑔×10.6%
36.5𝑥×7.3%
x=5g5克后,才开头产生二氧化碳。两种方式都是碳酸钠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19.〔2023·湖州〕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性质一: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50℃以上开头渐渐分解)性质二:NaHCO+HCl==NaCl+H2O+CO2↑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翻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填“一”或“二”),理由是 。序号123序号12345次参与稀硫酸溶液质量/克01010010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假设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50℃的温度或人体的胃内有盐酸〔2〕解:mCO2=105g-100g=5g2NaHCO3+H2SO4=Na2SO4+2H2O+168
2CO2↑88x 5g168=𝑥x=9.55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3〕偏大
88 5𝑔9.55𝑔×100%=95.5%10𝑔〔1〕因人体内不能到达50℃的温度,但人体的胃内有盐酸,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响产生二氧化碳,利用了碳酸氢钠与酸反响的性质;〔3〕去掉装置B,则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进入C中,使得结果偏大;20.〔2023·丽水〕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确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公布通告,制止露天烧制草木灰。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3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𝐶𝑂2−,需用到的试剂是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展以下试验:℃50克样品参与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CaCl2溶液,得到沉淀;℃5克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响,K2CO3+CaCl2=2KCl+CaCO3↓)【答案】〔1〕钾肥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解: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K2CO3+CaCl2=2KCl+138x
CaCO3↓1005克138= 𝑥 ,100 5克解得:x=6.9克KCO
%=6.9克
×100%=13.8%2 3 50克答: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3.8%。21.〔2023·丽水〕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秸秆为燃料。目前,我市农村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如图甲),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奇异,了解到其内部构造如图乙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丙和丁)。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 (填“丙”或“丁”);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 ;资料显示:1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2.5克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干木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6nO26nCO2+5nH2O。假设干木柴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0.5%4000克干木柴中__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答案】〔1〕丁有利于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气体和烟尘加装除尘装置(或改进土灶构造)解:设4000克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x(CH O)n+6nO
点燃6nCO+5nHO6 10 5162n4000克×40.5%
2 _ 2 2_264nx162n:264n=4000克×40.5%,x=2640克答:4000克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2640克。〔1〕要使木柴充分燃烧,需通入充分的氧气,移动式土灶丁更合理;土灶设计烟囱有利于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气体和烟尘;22.〔22.〔2023·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确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响。为探究反响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展了如下试验(所加试剂均足量):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溶液X的溶质是 。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答案】〔1〕引流〔2〕CO23 2 NaOH、Na2CO、Na3 2 设反响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Na2SO4+BaCl2= BaSO4↓+ 2NaCl233 117233
=117𝑋
4.66克 XX=2.34克设反响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BaCl2= BaCO3↓+ 2NaCl197 117197
=117𝑌
7.88克 XY=4.68克2.34克+4.68克=7.02克〔1〕过滤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参与氯化钡产生能与硝酸反响且生成气体的固体甲,则甲中含有碳酸钡沉淀,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溶液X参与氯化钡产生局部溶于硝酸的沉淀,则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则X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加氯化钡所得溶液加无色酚酞,呈红色,说明含氢氧化钠,故溶液X中溶质为NaOH、3 2 Na2CO、NaSO 3 2 四、试验探究题23.〔2023·嘉兴〕小嘉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参与50毫升水及0.5克MnO2 ,再往分液漏斗中参与30毫升15%的H2O2溶液。为什么要参与50毫升水呢?查阅资料觉察:在不参与水时,假设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响会过于刷烈而引发事故。【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响速度的呢?【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响速度【试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一样条件下,分别用301%、3%7%的H2O2溶液进展试验【试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响速度变慢。【沟通反思】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响的快慢,需把握三次试验中滴加H2O2溶液的 一样。推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看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连续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展试验。进展该试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答案】〔1〕速度〔2〕一样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3〕水可以降低温度,减缓反响的速度〔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响的快慢,需把握三次试验中滴加H2O2溶液的速度一样。〔2〕推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看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一样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3〕3%H2O20℃、20℃60℃的条件下进展试验,变量是温度,因此该试验基于的假设为:水可以降低温度,减缓反响的速度。24.〔2023·湖州〕20世纪30年月,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如右图所示),快速收集产生的氧气〔1〕18O和16O互为 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一样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状况。该试验是为了争论 。该试验必需在 条件下进展。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人 (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育。【答案】〔1〕同位素〔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还是水有光〔4〕无机盐〔1〕18O16O的质子数一样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光能→光合作用我们可以用表示式来表示:CO2+H2O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O2,由于在第一组试验中向绿色植物供给H,由于在第一组试验中向绿色植物供给H2O和C18O2,假设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H2O,那,从表达式中可看出O原子来自于→光能,从表达式中可看出O原子来自于→么表达式可以表示为:C18O2+H2O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O2H2OH2O,而不来自于C18O2,由于C18O218。由于在其次组试验中向同种植物提H218OCO2,假设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H2O,那么表达式为:2CO2+H182
光能从表达式中就可很明显地看出18O原子是来自于O→有机物〔储存着能量〕+18从表达式中就可很明显地看出18O原子是来自于O→H218H218OCO2,由于CO2的氧原子没有做标记,而第一组试验产生的物质为O2,其次1818O2还是水。由于绿色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因此该试验必需在有光条件下进展。小球藻可以吸取无机盐,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吸取其中的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标准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金融市场分析教程》课件
- 汽车钣喷维修前台培训
- 2025机动车借款抵押合同范本
-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2013-
-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1《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 第6课《珍爱环境·活动一:活动二:空气质量的调查》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
- 热水器行业月度个人工作计划
- 年度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核计划
- 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知识点巩固练习
-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要点试题
- 小学科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物理试题+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 止水螺杆施工方案(共14页)
- 教师健康问题及预防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