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为此,人们称这次航行的人是第一次“拥抱地球”的人。这里第一次“拥抱地球”的含义是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D.实现首次环球航行2.下面是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为此中共中央所采取的措施是()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人130万人武器装备接收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A.坚决迎战,绝不放弃中共中央所在地B.实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C.转战陕北,以空间换取消灭敌人的机会D.进行主力决战,掀起三大战役的壮举3.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临近中考,初三年级某同学以2019年重大历史事件周年为线索,归纳四组历史史实如下,其中有误的一组是:A.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0周年C.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90周年D.虎门销烟180周年4.英国人李约瑟博士曾说:“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与这段话描述的史实相符的是()A.郑和船队七下西洋B.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C.戚继光在浙江沿海大战倭寇D.宋朝设市舶司,积极鼓励海外贸易5.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农业互助组

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此次会议对协调盟国在最后加快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联合国的建立都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中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7.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使欧洲人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东方国家的是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麦哲伦船队的全球航行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D.大西洋沿岸经济的没落8.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道:“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为完成这个任务,美国A.实施罗斯福新政B.组成反法西斯同盟C.实行“冷战”D.实行马歇尔计划9.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D.赵匡胤﹣﹣统一全国,重文轻武10.1874年,时任日本内务卿的大久保利通在其“殖产兴业”的建议书中写道:“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此后,日本走向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A.始终由国家出资兴办企业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通过鼓励对外贸易推动工业化D.国家大力扶植私人兴办企业11.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历史遗迹可以共同印证的历史结论是()A.秦朝国力的强盛 B.丝绸之路的存在C.雕塑艺术的精湛 D.佛教传人中国1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A.导致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B.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恶果C.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4.毛泽东曾如此评价:康熙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上,康熙帝的重要功绩是()A.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设置驻藏大臣 D.欢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6.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17.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号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到联合国的作用是()A.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事端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努力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秩序18.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A B.B C.C D.D19.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20.《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D.冷战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21.《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进献贡物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22.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二虎”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是:()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工人兵代表苏维埃

④人民委员会

⑤苏联。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23.“百代都行秦制”体现了秦朝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关于秦的建设,说法错误的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开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C.书同文对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D.车同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4.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26.观察《台儿庄战役》,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川军将领王铭章牺牲的地方B.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战役的发生地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青年杂志》,率先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人是________。他是兰考县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__。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__。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古代以抑商为主的商业政策几经变化,影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思想呈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否定商业,限制商业,肯定商业三种商业思想……孔子不反对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也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许多场合都给予肯定。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使社会退回原始时代去。——魏向远《我国古代商业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变》材料二北宋东京城简易图材料三洪武四年十一月丙戌,诏“仍禁濒海居民不得私出海”,“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驼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只并入宫”……清朝时为了推行抑商政策,采取大量对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如用行会制度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清政府就是利用这种制度对从事国内贸易的商业资本进行有效的垄断与控制,从而达到既能使商业资本为封建政治、经济服务,又能对商业资本瓦解封建经济的作用进行限制的目的。——史慕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探究》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肯定商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推断限制商业的是什么学派,并简述理由。据材料二所示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对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抑制商业的表现和根本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商业政策变化的认识。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今我朝罢垂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7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势图?材料中长城的起止点分别位于哪个地方?(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机构?(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发展趋势?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摘自《权利法案》材料三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如图)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依据材料二,写出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该法案的颁布说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的治国原则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据材料“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可知第一次“拥抱地球”指的是麦哲伦率领船队实行了首次环球航行,故D正确。A是环球航行的影响,故排除A项。B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故选D。2、C【解析】

通过表格中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可知中共所领导的力量处于劣势,中共决定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点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召开都在1919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0周年,B项正确;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于1939年,2019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80周年,C项错误,符合题意;虎门销烟的时间是1839年,2019年是虎门销烟180周年,D项正确;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和虎门销烟的时间,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4、A【解析】

依据所学,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可知,“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5、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农业合作后运动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因此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6、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美英苏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故D项正确。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ABC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D。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东方繁荣富强的详细介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B【解析】

根据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道:“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完成这个任务,美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符合题意;开凿大运河的是隋炀帝,不是隋文帝;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是事迹,不是作用;赵匡胤没有统一全国。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可知,在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国家大力扶植私人兴办企业,发展经济,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始终由国家出资兴办企业、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通过鼓励对外贸易推动工业化,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图1位于陕西西安的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作品中的杰作,它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图2:敦煌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石窟中唐代的艺术品居多,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窟内众多的雕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莫高窟是世界最大是艺术宝库之一,所以两幅图片中的历史遗迹可以共同印证的历史结论是雕塑艺术的精湛,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表述均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宣告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灵,1933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后,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选项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俄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A项正确;经济危机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C项表述正确;1929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D项表述正确。故选B。13、D【解析】

依据题干“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可见“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题干没有体现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表述过于绝对化,故B不符合题意。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不表示中国一定成为世界经贸中心,表述过于绝对化,故C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A【解析】

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BC属于对内部的管理,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排除。乾隆时期欢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D项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故C符合题意;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建立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的国际会议。故A不符合题意;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的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1939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在194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1939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6、D【解析】

通过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逐步扩大开放融入世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7、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依据题干关键词“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A被排除;C、D明显不对,只有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8、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得出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申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报道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不符合史实,因为《申报》创刊于1872年,处于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不正确,因为《申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选项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不正确,因为辛亥革命的机关报是《民报》;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0、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新全球史》“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战争也开始了。…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实行冷战。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表现主要有: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C【解析】

依据“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即诸侯以为有倭寇来犯,带兵来支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候代表周天子治理诸侯国,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虽也是诸侯的义务,但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故选择C。【点睛】题干“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是解题的关键,可知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服从周王调兵。2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苏维埃并存,俄国革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仔细审查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关于秦的建设,说法错误的是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4、B【解析】根据题干的“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得到贯彻执行。故B符合题意;变法违背民意、变法遇到阻力和变法宣告失败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6、上A下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3月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攻入滕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滕县保卫战中,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滕县位于枣庄西北部,临沂战役是1938年春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场血战,是台儿庄大战的序幕,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石。所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的发生地是临沂,临沂位于台儿庄东北方向。故答案为上A下B。27、陈独秀焦裕禄但丁列宁【解析】

(1)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2)根据课本所学可知,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3)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4)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斯大林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原因: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否定商业的是道家。理由:道家主张“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限制商业的是法家。理由:法家主张“重农抑商”。(2)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督。(任答3点即可)影响:以词、话本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兴起,居民娱乐场所(瓦肆)增加。(3)表现:海禁政策,行会制度。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认识:中国古代总体采取抑商政策,商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孔子不反对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也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许多场合都给予肯定。”“他认为个人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使社会退回原始时代去”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肯定商业的原因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断,限制商业的会是道家。因为道家主张“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还有法家,因为法家主张“重农抑商”。(2)根据材料二“北宋东京城简易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有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督等。繁荣的经济和丰富的生活对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是宋代以词、话本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兴起,居民娱乐场所(瓦肆)增加。(3)根据“仍禁濒海居民不得私出海”、“如用行会制度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等可知,明清时期政府抑制商业的表现是海禁政策,行会制度。根据“从而达到既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