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复习总结_第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复习总结_第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复习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物理期末常考实验专题复习实验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1.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装置图。(1)小车必须从三个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这是为了让小车到达平面的速度相同(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等,在玻璃表面滑行最远,这表明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3)由此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4)实验通过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来比较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这里运用了转换法。(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得出的正确结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实验2: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摩擦力你认为右图哪个实验更合理?答:甲,应为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效果影响大。3、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都可以判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4、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答:通过改变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大小.5、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改变拉力的方向6、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将纸板从中间剪开,观察纸板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7、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把纸板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8、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大、方向、共线。9、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0、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匀速运动状态不好控制11、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练习: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目的是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从中间剪开;(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6)利用图丙装置也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7)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匀速运动状态不好控制实验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戊3.如图所示的是小楠“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戊(1)该探究实验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小楠分析甲、乙两图,发现F2>F1,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甲,丙两图,发现F3>F1,可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小楠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4)在操作过程中小楠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变小。(因为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小)(5)小楠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戊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当她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是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实验4: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4.

小红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红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乙等于p丁。(4)小红对比丙、丁两图的实验,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请你分析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两次实验受压面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通过不同受压面的凹陷程度来判断。(5)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实验5:探究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因此在太空失重情况下液体不会产生压强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方法?答: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通过观察什么开知道液体压强大小的?“U型管内页面的高度差,高度差也大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也大”4、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5、实验时发现U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6、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不是7、此实验U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练习: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开始前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不相等,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转换法)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内凹。(3)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改变,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小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右侧的液体是盐水。abcdefgh(5)小明做了如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压强计漏气。(6)比较d、e图实验,说明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7)比较f、g图实验,说明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8)比较g、h图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无关;(9)该实验主要用到是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实验6: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做了如图a、b、c、d、e实验。(g取10N/kg)(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0.5N.(F浮=G-F示)(2)分析a、c、d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分析a、b、c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4)分析a、d、e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5)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原因是手不稳定。如何改进?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再进行读数。(6)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己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宁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实验7:阿基米德原理7.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甲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甲丁丙乙。(2)选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实验,避免实验偶然性。(3)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4)此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关系是:F甲-F乙=F丙-F丁(5)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实验8:探究物体动能的影响因素8.(1)该实验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2)乙图中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控制速度相同,实验结论: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由甲图实验,可得出结为: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能量转化:从斜面往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5)超载、超速问题判断:超速时,质量不变,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超载时,速度不变,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实验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9.如图所示,小梦学习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街码重均为0.5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小梦观察到杠杆图甲所示,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读出力臂。(2)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将杠杆调整好后,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应在B点挂2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上述实验中,若将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两端同时去掉一个钩码,杠杆沿逆时针旋转。图乙所示,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原因是力臂变小。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实验10: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原理:其中:s=nh(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