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题人:刘萧审核人:王毅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确凿()yōng()肿脑suǐ()蝉tuì()人声dǐng()沸lí()歌shàn()笑嫉妒()瞬息()荒草qīqī()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5分)真正美丽的生命(A、执著B、执拗)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A、搁浅B、搁置)。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淌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1)文中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改为()(2)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①()②()(3)句③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3、综合性学习。(4分)在本班开展的《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推荐你为节目主持人,你准备怎样带领大家一起投入到活动中去呢?请完成下面的初步设想:(1)为了活跃气氛,使同学们文明进入活动之中,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生难免甚至必然会遇到烦恼,这是多姿多彩生活中的一种颜色,人都无法回避烦恼。但是,人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烦恼中,烦恼后面就是希望,如同头上乌云,总有随风飘散的时候。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我们有过烦恼,才懂得珍惜欢乐,才懂得清除烦恼、乐观的对待生活,烦恼和欢乐互相转化才是生活本身。你准备怎么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烦恼的认识呢?(1分)______(3)烦恼改变不了人的心情和处境,只要忘掉烦恼生活便多了一份希望,多了一份轻松,多了一份淡泊。请你为同学们献上一句励志名言吧!(1分)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导读。(3分)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从以下五本书中选一本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书名作者印象深刻的人物或情节给你的人生启示5、名句默写。(8分)(1)、,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3)、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4)、,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5)、,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马上相逢无纸笔,。(《逢入京使》)二、古诗文阅读。(16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om/view/2989376.htm"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稍稍宾客其父()(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泯然众人矣()(4)不能称前时之闻()7、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B.并自为其名卒之为众人C.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D.不能称前时之闻传一乡秀才观之8、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为众人而已耶?_____________________9、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体现出来,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0、题目是“伤仲永”,你觉得作者“伤”的内涵有哪些?试结合课文内容谈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作者阐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15分)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②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2、根据文段内容分别给它们加一个小标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3、“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无限趣味”具体指哪些趣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调动了哪几种感官描写百草园中优美景物的?试举例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选段①划线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试加以说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段中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加以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段②写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语段②写得很精彩,试从加点的词语角度简要地说说其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1分)生命赋①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②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③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④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⑤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⑥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⑦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⑧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⑨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⑩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⑾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19、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⑧段中,对奇松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们应该敬仰它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将第⑩段画线的句子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