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册】

1《白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一一《白鹭》。这篇文质兼美

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

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

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

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

二、说教学目标

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更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

子里的散文诗”,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美。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将在课前制作好课件,用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以及

优美的音乐熏染,帮助学生感受白鹭的美,使他们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四、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用一课时教学全文,具体环节如下:

首先多媒体演示白鹭的画面,老师引说课题:清清的水田里,两只水鸟正在

垂钓。它们就是一一(学生齐读课题)

然后小黑板出示古诗《白鹭》,老师有感情地朗读:“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

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大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让我们一起

来赏读这篇如诗如画的美文。老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每一个字。

接着出示“蓑毛、长喙、嗜好、玻璃框”,检查朗读,并指导用“嗜好”造句。(你

自己有什么嗜好?你的爸爸、妈妈呢?)

生字词障碍扫除后,很快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作者眼中白鹭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老师相机板书:“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接着让

学生轻声读2—5段,体会白鹭的精致、巧妙,画出有关的句子。接下来,大家

交流,老师相机点拨,重点指导赏读第5小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

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

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一节的朗读指导我想这样处理:指名朗读后

组织学生看白鹭的图体会“流线型”,直观感受白鹭绝美的外形,从而不露痕迹

地引导学生读出美感。这一节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为了引导

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想安排一个比较读的环节,让他们将文中的四个“一分、

一忽”去掉后读一读,从而启发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当然,“横看成岭侧成

峰”,对于同一个文本,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它,我们就会发现它的不同的教学

价值,读这一节光引导孩子领悟到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还不够,我还想启发他们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语言优美如诗,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熟读成

诵。

在阅读了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之后,可以让学生试着填补句子:“白鹭实在

是一首精巧的诗,你看”让学生描述白鹭绝美的外形。学生借鉴文本语言来对白

鹭进行描述的过程,是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模仿,将文本语言通过内化再用自

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进一出,便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

会。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白鹭还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在学习6-9小节时,

先让学生轻声读六至九小节,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白鹭的画面?学

生很快就会进入“钓鱼图”、“瞭望图”、“低飞图”所勾勒出的优美的意境。

在欣赏“钓鱼图”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这一节,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让他

们在品读中体会拟人句表达出的喜爱之情以及比喻句的韵味十足,''诗"趣横生。

再通过多媒体演示,让白鹭在田间垂钓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他

们得到美的熏陶。

在欣赏“瞭望图”时,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白鹭真的是在瞭望吗?它可能在

干什么?提示学生通过“清晨”、“孤独”、“悠然”等词想象出白鹭也许在等待早

出的同伴、欣赏清晨的美景……就这样,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

感受到瞭望图的回味无穷。

如果说“钓鱼图”让学生感到诗趣横生,“瞭望图”使学生回味无穷,那么

“低飞图”则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欣赏“低飞图”时,重点引导学生从“乐”

字中体会白鹭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带来无穷乐趣,并让学生动起来,边读边用

双手轻轻地做出飞行的动作,此时,整个教室出现了一幅白鹭群飞的画面,让学

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无穷的乐趣。

白鹭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而且是一幅画,一幅

活的画。然而。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一一白鹭不会唱歌,作者是怎么看的呢?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第9节,体会白鹭就像一首优美的歌,同样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欣赏完这组画后,我会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部分练习背诵。学生练背好

后,出示第十小节:让他们由衷地跟着作者一起感叹一一“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并从“实在”和“韵在骨子里”这两个词中体会作

者对白鹭的真切喜爱和热烈赞美。

最后我让学生为课文选一段合适的音乐旋律做背景音乐,使朗诵更能打动

人,拥有极强的美感。大家畅谈完后,老师播放旋律如行云流水般优美的音乐《寂

静山林》,师生一起配乐朗读根据课文创作的小诗:

比白鹤柔婉

比朱鹭轻巧

比苍鹭清纯

像画一样悠然

如歌一样优美

似诗一样精巧

赏读完全文,我想给学生留这样几道作业:

1、细细揣摩第七节,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白鹭真的是在瞭望吗?》为题,

用“晴天的清晨,白鹭常常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为开头写一段话。

2、这篇精美的散文,为我们介绍了白鹭这种高雅、美丽的水鸟,优美的语

言及其蕴涵的美妙的意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选择一部分,精心准备,把自己

的朗读灌进磁带,参加朗读竞赛。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鸟的资料,准备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落花生》说课稿

一、教材浅析:

(1)主要内容:

《落花生》一文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是花鸟关情,课文都是作者通过由一花一木引发出来的哲思。五年级的孩子思维

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

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

些学习方法,这更需教师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

中学习。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生、了解写法、关注生活”为

主线,进一步领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落花生》这篇课文通

过介绍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让学

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

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3)教学重、难点:

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学习花生的品格,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需要同学们理解并掌握。

3、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及重点段落。

二、教学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①使用情景教学法是因为课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

花生外形不美却很实用的认识,我特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

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②使用讲授法是因为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对文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讲解,

这样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有关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③使用谈话法,在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下,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

决文中的疑点、难点。利用这一方法,目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学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④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是确定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教师对文中的

问题给人以点拨指点,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为

调动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全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三、学习方法:

我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

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

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同时还要运用自主学习法、比

较法、合作学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发挥学生对疑难问题

的深入探索能力。

四、教学程序:

在教学中我准备按照创设情景,直观导入一一初读课文,划分段落一一学习

课文,感悟道理一一自主探究,拓展延伸一一课堂练笔,巩固深化五个环节来完

成本课时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直观导入(出示课件)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幻灯片,我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导入课程,由此引出

本课课题《落花生》。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出示课件)

为了直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先教学生字,以便解决朗读过

程中的困难。接着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件什么

事?文中可分几段?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段落,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内容铺下阶段。

学生在给课文分段时,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分法,这时我会巧妙地处理以

下情况,并归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法,你们的分法是正确的,但是老师这里

还有一种分法,下面老师就把它写出来共同讨论,看哪一种比较合适我们理解这

篇课文的内容。然后教师板书课文的段落。

第三环节:学习课文,感悟道理(出示课件)

首先让大家自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我会结合文章重点段落提

出:我们姐妹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第10自然段中,父亲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

呢?父亲是怎样评议花生的?等问题,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并解决,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环节:自主探究,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根据班级学生程度,我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主动权。比

如我会提问:父亲用什么方法来议论花生的?你们认为什么是有用的?生活中像

花生一样的事物还有什么?身边有没用具有花生精神的人?并采用提问方式,扩

展学生思维,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主动探究与思考。

第五环节:课堂练笔,巩固深化(出示课件)

我巧设了两道小练笔,加深学生对花生品格的深刻认识。最后总结全文。再

次强调文章中心句,加深学生对花生品格的深刻认识,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会做人的道理。最后对课文的

写作特点做总结。课文详略得当的选材、对比的说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为以后写作练笔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铺助手段,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感受教学内容

的一种方式。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落花生

花生:不求虚名、埋头实干一一(物)

(借物喻人)

人:脚踏实地、默I默奉献一一(人)

3《桂花雨》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

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

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

根据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

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

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

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

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为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

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并采用“自主、探究”

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

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13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

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设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

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通过疑问营

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思乡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随后揭开课题,简

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

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

句多读几遍,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可以提出

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

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

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

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议一议:“作

者为什么爱桂花?”学生答出:是因为桂花香。我再适时追问:“哪些语句具体

描写桂花的香?”让学生画出来。这里要引导学生从嗅觉、触觉、视觉等不同方

面去体会这个“浸”字的妙处,从而体会浸在花香中的感觉。紧接着,让全体学

生品读作者摇桂花时的语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心情。使学生感受

作者的“乐”一一桂花给作者带来的“乐”不仅在摇花时,更是陪伴了她的整个

童年,给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幸福和美好;桂花不只是给作者带来了“乐”,

同时也让母亲和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还有什

么比这更让人心动呢?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怀念呢?由此,引出下文的思乡之

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先问学生: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

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为

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呢?紧接着让学生比

较: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

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体会桂花已成为了母亲生命的一部分以及母亲的思乡之情。

理解母亲话中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我通过母亲、琦君、游子对故乡的感

受,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读出母亲话中的思乡之情。

第四环节: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

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一想

故乡的一景一物我们是如此的熟悉,试想故乡哪个景物或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

深刻呢?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以“情”

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

第五环节: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

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动手写一写自己童年中难忘

的人和事。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等课堂活动,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

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

4*《珍珠鸟》说课稿

冯骥才的散文文笔优美,亲切动人,常常出现在中小学的课本中。《珍珠鸟》

这篇散文选自国家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记

叙了作者养育几只可爱珍珠鸟的经历,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珍珠鸟》。

我认为,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

文的一些看法。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收到朋友送给自己几只珍珠鸟之

后,对它们细心呵护,最终成为朋友的温馨故事。珍珠鸟原本是一种胆小怕人的

鸟,虽然外形可爱,但较少与人亲近,而在作者的悉心照料下,它们的孩子一一

小珍珠鸟,和人类成为了朋友,读来妙趣横生,情意盎然。学习这篇课文时,一

方面要带领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体会他对珍珠鸟的刻画,另一方面要读懂文末

语句的深刻含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二、说学情

仅仅对于教材的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合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过一些描写动植物的文章,但以往这类题材的文本多以说

明文的形式出现,语言并不优美,说理也不够生动,而冯骥才的这篇散文则将“人”

与“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文末的说理自然生动并且深刻,我们在教学上要注重

“读”与“悟”的结合,细细品读作者细腻的笔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了解珍珠鸟的形象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品读文章的语言,理解文末“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美好境界,领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

处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末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体会法。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图片导入的方式,让同学们先观察珍珠鸟的外形,对珍珠鸟有一个

比较直观的印象,感受它们可爱的气质,在此基础上切入文章的主题。图片导入

的方式生动、直观,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先熟悉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将生字词圈

画出来,并先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解决一部分。读完之后我会利用PPT将本课的

生字词播放出来,省时省力,一目了然,通过我的范读,为同学们正音。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从作者对珍珠鸟的描写出发,先感知珍珠鸟内在和外

在的特点,对珍珠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继而把文章开头对珍珠鸟个性的强调摘

录出来,以此询问同学们作者的设计用意,让学生基本把握好文章的主题。

(三)深入研读

在深入研读这个部分,我会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

章有更深入地了解,体悟作者想阐明的道理和精心营造的氛围。

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对珍珠鸟已经有了了解,可以进行更深入

的提炼和总结了。我让学生读完文章后进行归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下,发

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属于比较基本的信息概括,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

学生们在进行信息概括时,往往会发生遗漏,但只要多做这样的练习,以后学生

们在文本细读方面会有长足的进步。

其次,归纳总结只是细致分析文本的一部分,文章中到处都是作者的巧思,

而学生们往往难以察觉,需要老师进行相关的提点。本文写到这样一个细节:小

珍珠鸟在啄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细节看似不起眼,其实都是在围绕文章

的主题铺排。珍珠鸟之“小”和文豪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珍珠鸟无意亵

渎文豪,只是在表示自己的俏皮、亲昵,在这种小细节的描绘之下,人与自然的

和谐气氛跃然纸上,小鸟的形象也变得亲切可感。体会这个细节描写的用意,对

理解文本的意蕴,同样起了帮助的作用。

最后,在对文章已经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引出文章最关键的末尾部分: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也是本次教学的核心所在。通过这

句话,作者卒章显志,点明了要阐述的道理,并以“信赖”一次概括。让学生体

会到“信赖”所包含的意义,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本文学习的目

的也就达到了。

(四)延伸作业

延伸和作业的内容我都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进行安排。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带领学生回忆自己和“信赖”有关的经历,并加以表述。

这种方式可以唤起学生心底温暖的回忆,拼接素材,还可以锻炼表达与交流的能

力,对加深文章主旨的理解也有好处。在作业方面,我进行了写作部分的拓展小

练习,让学生以珍珠鸟的口吻写下自己的心里话。通过拓展和作业两方面的结合,

正好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可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4.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亲近完全相信

和谐、平等

信赖

我的板书旨在将本节课的关键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因此对

于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珍珠鸟的变化、我们之间的和谐关系等都以板书的形式加以

展示。

5《搭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搭石》是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

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

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

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

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

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

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

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的重

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方面。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

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

(2)读中感受美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

性美

(3)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作者于小事中发现美的方法找寻生活中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

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

三、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

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

的开展

四、说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

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等教学方法

重点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品味语言,感受文章的美。

五、说学法

1、从重点问题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2、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地读课文,从问题一一什么是搭石?若无搭石,人们又如何过小溪?

“挽”字的意思?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一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

体的感知

(三)再读课文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寻找描写人们走

搭石的相关语句,并进行汇报

2、从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以及青年人和老人一起走搭石的

情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语言,体会和谐美、谦让美和尊老美。

3、小练笔

“假如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

也许有一天,家乡会搭上桥,铺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了,

但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什么文章的主题,我在黑板上写上了‘'家乡

的一道风景”这一文章的中心句,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

内容。

6《将相和》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

《将相和》这篇课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以战国

时期为大背景,以蔺相如的言行活动为主要线索,选取了“完璧归赵”“海池会

见”“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

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告诉

人们“和”的重要性。

总之,故事虽短,但教之意义深远。深究此文,语言训练有味,文化建构有

道。将相不和,赵国危矣!《史记》不读,镜之何有?

其次,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鉴于《将相和》这篇课文的脉络和主题都很清晰,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

的“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

计。”这一理论,我决定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认识1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概括

能力并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探索,帮助学生理清三个故事间的联

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转变过程,感受人

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品悟“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跳板,

了解中国的“和”文化。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并且体会到

“和”的意义。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将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

学原则,采用“品读词句”“以读为主”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

性。

下面就着重来谈谈我的具体教学思路。

整堂课我分成三大环节,即“走近《将相和》”、“走进《将相和》”和“走

出《将相和》”。

一、走近《将相和》,引出和的概念

为了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我用《六尺巷》的故

事导入,先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引出“和”的概念,然后相机板书课题“将

相和”。

接下来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时,

为了让他们做到读与思相结合,我布置了阅读过程中的要求:

①疏通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②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充分朗读之后,通过词语填空的方式对学生生字词的学习进行检查,着重

检查指导学生对生字音形的准确把握,如“诺”应读“nu6”,不读“rub”;

“臣”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写成“巨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始终觉得中华文化的传承,应该且必须是从识字

写字开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可以这样说:识字写字永远是我们语文教

学的起点!

紧接着,通过交流小标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训练。

二、走进《将相和》,三品蔺相如

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课件出示廉颇的话,学生先说说自己读了廉颇的话后,

对廉颇的第一印象。然后质疑:蔺相如真的像廉颇说的那样,光靠一张嘴吗?

为了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一问题,我将课堂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具体通过引导

学生品读感悟蔺相如“勇敢、机智和爱国”,放手让学生去抓文中关键的语句,

并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体会蔺相如的人格特点。

1、一品蔺相如的“勇敢”

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了这么一段

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

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其中的“撞”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抓点,这一

“撞”,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2、二品蔺相如的“机智”

可以抓住“看”体会蔺相如能察言观色,准确地揣摩人的心理,他采用“金

蝉脱壳”之计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了过来;接着紧扣“理直气壮”,让学生去

读、去演,读演结合,感受蔺相如的智中有勇;接着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蔺相

如相继采用“缓兵之计”明着是要秦王举行授城仪式,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

渡陈仓”,故意拖延时间送璧回国,从而深切地体会蔺相如勇中有谋。

3、三品蔺相如的“爱国”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的思想

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所以第9自然段我采用了师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抛出问题:

“蔺相如明知秦王不会授城,为什么不和手下人一起化装回赵国?你觉得他这样

做好不好?”这一问,与学生的思维来了一个链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

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尊重学生答案的同时,联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蔺相如

与手下人的对话,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蔺相如的不怕牺牲、以大局为重

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结:蔺相如屡为赵国立功,受到了重封,他本应该受到文武大臣的景仰,

不料却引起了廉颇的不满。课件再次出现廉颇的话,激化矛盾。

品读将相和好。主要抓住蔺相如的话来体会他的顾大局、识大体;抓住廉颇

的负荆请罪,再谈廉颇的人物形象

三、走出《将相和》,升华和的内涵

首先,回味故事,理清故事间的关系。出示一道选择题,思考三个故事之间

的关系:完璧归赵、海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其中完璧归赵是海池会见的(),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和濯池会见

的()

a.起因结果b.结果起因

学生思考后填空,并且讲出理由,这样设计是帮助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理清

三个故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答案后板书:和一一不和一一和。

然后,小结全文,赵国的安定,得益于廉颇和蔺相如的“同心协力,和睦共

处”。紧接着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和”字的变化,结合视频介绍中国的

“和”文化。

走出《将相和》,作为老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向我们的孩子推荐阅读史学巨

著《史记》,这部花了司马迁毕生精力写就的史书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我想:

必定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厚重文化!这样的书,这样的阅读,我们

无法拒绝!况且《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要加强课外阅读,要读好书,读整

本的书。

再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和一一不和一一和",简简单单一条线,一目了

然!它既向学生晰地呈现出了《将相和》一文的行文思路,又很好地向我们说明

了“和”的重要性!我喜欢这样的板书设计,因为浓缩就是精华!更为巧妙的是

整节课至此可以高度浓缩为一个“和”字。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努力做《语文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严格根据知

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形成立体式的目标体系,达到在“立言”的基础上“立人”的目的。

2、努力将语文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来追求!艺术是讲究层次的,因而我在教

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和”字,设计了“走近《将相和》、走进《将相和》、走出《将

相和》”这一递进式的教学过程。这样做,是为了逐层递进,拉近学生与秦、赵

两国,与蔺相如|、廉颇之间的距离,通过文本的细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矛盾冲突

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后升华到一定的认知高度,从而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了解到“和”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根源。今天

的中国仍然秉承着“和为贵”的思想,“和”引领着中国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强

盛。

3、努力做到“以读为主”,我觉得“读”永远是最好的语文实践。读字,

读词,读句……读文化!在这一节课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最后,以一副对联结束我今天的说课:

将相和,和衷共济,文武双全,一片爱国魂

师生携,携手并进,教学相长,两颗进取心

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6.将相和

和f不和f和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

明文。这篇文章按照由慢到快的顺序,介绍了9种事物的速度,向我们普及了科

学知识。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

学生们在自学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应该没问题。

三、说目标。

1.会认“鸵、赢”等4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冠”

这个多音字,及“猎豹、鸵鸟”等词语飞

2.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是按照事物由慢到快安排的写

作顺序。

3.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根据这篇

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我把“速读”“写作顺序”作为教

学重点;把“说明方法的作用”作为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激趣导入”这个环节,引起学生兴趣。

2.在授课的时候,我注重对同学们朗读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通过速读,快

速把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3.我还设置课外拓展这个环节,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

们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

4.板书设计:

陆地上速度最快的一一猎豹

喷气式飞机比游隼速度快

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

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

8《冀中的地道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八课《冀中的地道战》,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和说明,并对冀中的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

强斗志。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前一部分说明冀中的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和作

用;后一部分对地道战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

式及特点。课文中间的重点部分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顺序,先介绍冀中

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打击敌人、防

止破坏和传递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

性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

特点。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

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认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的

基础上,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2、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全

文的叙述顺序和具体描写地道式样及特点的叙述顺序)

二、说教法、学法

1、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了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本课教材特

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决定不采用从段到到篇的程序教学,而是抓住

教材内容,运用“以读代讲”、“点拨议论”的方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

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

生自学能力,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这节课,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去感知

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记叙了什么事,具体介绍了什么”和“课文是按

怎样的顺序把它写具体的”这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展开讨论交流,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并使用学生智力互补,

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现代人民战争一一《冀

中的地道战》(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2、解题:冀:河北简称,冀中:河北地区中部,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

下挖洞,形成通道。

3、简介背景知识,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在抗日战争中,我国抗日军民团结

一致,全民皆兵,日本侵略者根本分不清哪是正规军,哪是游击队,哪是老百姓,

因此,他们就采取了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把我

抗日力量铲尽除绝,所以叫“扫荡”。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我抗日军民在党

的领导下,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灵活多变地进行还击,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

汪洋大海。因为我国河北省中部是平原地区,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斗争

方式,最大限度地打击了敌人,又有力地保护了自己。

4、提问:你对“地道战”有哪些了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

就围绕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指名读读生字新词。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地道的?

(3)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冀中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4)谈谈你对“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感受。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指名说说课文描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

2、全班讨论:全文的重点写了什么?重点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帮

助学生弄清全文的写作顺序。(课文先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接着

讲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一一这是全文的重点;最后对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进行了

高度的评价。

3、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画出描写地道式样和特点(地道的式样,地道的位置

和高度,地道里的大洞和通气孔,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通讯联系等)的相关语句,

认真读读、体会。

4、讨论: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让学生知道是

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移的顺序来写的。②这样的表达顺序的好)处是什

么?(使学生知道这样的表达顺序,使复杂的冀中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让人读

了以后对冀中的地道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5、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两点,

体会“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意思。(智慧:分析判断、发明创造

的能力,这里指对付敌人的办法。无穷无尽:没有终点,没有限度。尽量引导学

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结合体会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找机会看看《地道战》这部电影。

9.《猎人海力布》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们组所讲的《猎人海力布》这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四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该单元以“民间文学”为主题,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蒙古族民

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他把可怕的消

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一块石头,赞美了海力布热心

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

但语言通俗易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重点围绕海力布

“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和教育。

(二)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及教材特点,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主动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能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

果,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边读边想,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想象故事的

情境。

3、能从海力布舍弃生命拯救乡亲们的感人故事中身受感动和教育,对故事

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体会,从而热爱民间文学。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学习

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二、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又因

为课文的篇幅较长,情节曲折生动,情感丰富动人,所以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创

造自读自悟、自由想象、倾吐真情的空间,因此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中

理解、读中感悟。

在学法上,我们贯穿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

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教学流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首先

说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1、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读过哪些故事?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

欢?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另外,在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原因的时候,也为学生对概括说出故事

主要内容和提炼中心做一个铺垫。

2、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课件出示字词及

句子,让学生认读,扫清障碍。接下来,让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用一句话

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题地位,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文章

的脉络,弄清故事的梗概,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初步了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

能力。

3、环节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感受猎人海力布

舍己救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主要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默读2到6

自然段,思考: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个热心助人的

人?在文中画出来相关语句并出声读一读。第二层次是默读7到10自然段,画

出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做上批注,写下自己

独特的感受,努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然

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仔细体会海力布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情感。

4、环节四,想象说话、复述课文。

让学生想象:当乡亲们逃离洪水灾难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又会互相

说什么?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为创造行的复述课文做了一个铺

垫。复述课文教师要给学生铺设台阶,在帮助他们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更好

地复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因素,

再让学生结合板书来复述,从故事的大意中再次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

5、环节五,布置作业

此环节为机动环节,如果复述时间充足,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如果复述时间少,则让学生课下练习第二课时继续复述。

第二课时

1、环节一,复习。

根据第一课时机动进行,如果第一课时复述的好,就让学生再简要讲讲这个

故事。如复述不到位,则多用一些时间复述。

2、环节二,识字、写字。

是本节课的重点,先让学生复习认读,再将字按结构分类。教师将示范写1

到2个,力求每类字的讲法不一样,避免学生感到枯燥。学生按此方法,自学结

构相同字的写法,在教师的示范写和学生的临写中完成。

3、环节三,当堂训练。

一共设计了三个练习题,第一个,给字找正确读音,第二个是看拼音写汉字,

第三个形近字组词。目的是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所巩固提高。

4、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作业:

续写《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老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十年以后,小白蛇

来到恩人海里布的村子,当看到海里布变成石头的时候,她怔住了……这样的设

计既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和练笔相结合,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课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课文内容

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9.猎人海力布

I

救龙女得宝石

I

获消息劝乡亲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救乡亲变石头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10&11《牛郎织女》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带有神话色彩。本文语言朴素、简

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从表达方式看,这篇课文与其他几篇都以记叙为

主;在学习方法上与前一课没有割裂,可以继续学习记叙文的方法。

2、教学目标:

本文是民间故事,所以将目标定位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从

而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积累词语;掌握

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解

决生字词;感受人物形象;情境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

向往;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人物和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事总是用来讲的,因此确定教学重点

为: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

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体会以牛郎为代表

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思考深度不够,因此本文以明晰情节为引导,以谈

感受为切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创设情境

激发其想象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在学

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进行联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说教法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让学

生谈对人物喜欢与否,角度开放,学生也敢于发言,同时进行将想法转换成文字

的训练;设置问题讨论人物形象代表的意义;用情境表达延伸想象空间。

四、说学法

在自主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达到生字词最大限度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畅谈感受和情境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记

录的书写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就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同学们,

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学生发言)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

段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背

后的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以传统节日导入,学生既不陌生

又颇感兴趣,容易激发好奇心,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

点。)

(二)故事历史背景及民间故事特点(由于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

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情节不易为今天的青少年

读者所理解。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产生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民间故事的特

点。)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自主意

识和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求助。)

(2)按照情节的发展,将故事形成四个相对清晰的部分,并概括内容。(故

事情节脉络清晰,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归纳能力)

2、检查自读情况。

(1)小组代表上台写未解决的生字新词,师生共同解决。

(2)四个情节:

牛郎受兄嫂虐待直至被赶走;

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同织女结为夫妻;

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牛郎织女一家被专制的王母娘娘拆散。

(四)感同身受

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书写理由,自由发言)

2、你不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书写理由,自由发言)(强调谈学

生本人的感受,将文章情节和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

独特的生活体验;要求书写理由,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从而培养写作习惯)

(五)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而天堂也总被认为是最美好的归宿,可是

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离开了这个好地方,为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

的代表?有什么特点?(通过反差式的提问引起学生对故事主人公命运的关注,

并理解他们的做法,使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幸福的真谛和追求幸福的价值,从而

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对人物所代表的形象及特点推而广

之)

牛郎受到哥嫂的虐待,织女一直工作没有自由;普通劳动人民;善良、勤劳、

勇敢。

2、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遭到了破坏,那么是谁让他们有了如此的遭遇?

(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有什么特点?(由故事的矛

盾冲突引出反面人物,对形象推而广之,激发学生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封建

统治阶级恶势力的代表;凶狠、残暴。

(六)创设情境2008年,神舟七号载着航天员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了遥

远的太空,航天员们遇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如果你是航天员,请你发挥想

想像,想想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延续故事奇特想像的特点,将现实生活和故

事情节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作业:课下阅读《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评述,200字以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故事背景

下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10.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普通劳动人民)f勤劳善良勇敢

王母娘娘(封建统治阶级恶势力)一凶狠残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