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伦理思想史
(硕士硕士课程)
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方法
——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例
欧阳辉纯博士
1/16
一、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现实状况二、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例三、同情了解和平等对话方法2/16一、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现实状况当代很多人读经典,往往好批评古人,尤其是喜欢拿古人一句话来说是非,而对全文往往是不读,甚至有人根本就没有读懂,却往往喜欢做出以偏概全结论。传统经典绝对不是一具僵尸,任后人挥舞着某某主义大旗任意宰割。正如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所说:“他们往往‘尊西人如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一点西方观点,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法官,把中国书籍看成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1]然而,不论我们怎样“审问”“逼供”中国古籍,不过我们却无法摆脱其影响。
[1]余英时:《关于读书学问》,《法制日报》,年6月8日。3/16
美国著名学者希尔斯教授指出:“当代生活大部分仍处于与那些从过去继承而来法规相一致、持久制度之中;那些用来评判世界信仰也是世代相传遗产一部分。”[1]传统文化是活着现在,它是一个秩序确保,是建设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主要源泉。所以,不通读其书,就不可能了解其人,然而,却狂妄自大,妄加批评。笔者认为这是学风浮躁表现。这种狂妄自大批评,最为经典是对宋明理学批评。
[1][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4/16
徐复观先生说:“两百年来流行无条件地排斥宋明理学情形,经过我这几年不停地留心观察,发觉这并不是依据任何能够称为学术上研究结论;而只是坏习惯,相习成风;便于有意或无意中,必以推倒在历史上仅有、能够站得起来知识分子为快。……宋明两代历史事实,正证实这两代理学家,虽各有其缺点,但皆不失为君子。”[1]最经典是对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解释和批判。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5-6页。5/16二、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例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出自朱熹在解释《孟子·梁惠王下》中一段: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这是《孟子·梁惠王下》中话,朱熹解释是:“愚谓此篇自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全部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己复礼之端矣。”(《孟子集注·梁惠王下》)在这里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6/16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儒家都主张“仁爱”,经过修身养性来实现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同”理想。讲“杀伐”不是儒家主流观点。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自然不是为了去害人。像二程、朱子、王阳明等这么慎重博学大儒提出某个观点往往是经过深刻思索,不会轻易说出口,更何况像《四书章句集注》这么杰作,朱熹到死前还在修改,其用力之深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假如说,宋儒一句话就能害死很多人,那是不负责说法。7/16
其次,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目标是为了整理当初社会秩序。理学家从来就不反对正常欲望。许多论者将其定性为禁欲主义,这是一个较大误解。“灭人欲”“灭”是人过多私欲,而不是正常人欲。不然,理学家何以重视“洒扫应对,以至尽性致命”?何以讲“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还明确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而且还说:“饥便食,渴便饮,只好顺他。穷口服之欲便不是。”(《朱子语类》卷九十六)这些叙述根本就看不出有禁欲主义色彩。所以,假如不认真阅读文件是很轻易产生误读。
8/16
最终,真正害人是封建统治者利用了“存天理,灭人欲”,又将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变成了国家专制政策。统治者利用了儒家思想,这才是最关键。不过,不能说统治者利用了某个思想家思想,我们就说这个思想家是统治者帮凶。“儒学”和“儒术”是有很大区分。思想和政治制度是完全不一样概念。希特勒利用了也改造了尼采思想,进行法西斯统治,对犹太人进行惨绝人寰大屠杀。我们能不能说尼采是法西斯帮凶?我们能不能说因为尼采思想而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马克思说,“批判武器不能代替武器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推毁。”同理,思想问题只能用思想来处理。鲁迅先生说,恫吓和谩骂绝不是战斗。当代很多人,平时读书不求甚解,抓住一句可能连自己都没有了解透“存天理,灭人欲”,就妄加批判。这种学风是不可取。当然,我们不是在复古,不是说“存天理,灭人欲”是永恒真理,而是以对这句话而了解为例,来说明阅读传统伦理学经典及古籍应该含有态度。
9/16三、同情了解和平等对话方法
第一,我很赞同唐代史学家杜佑和当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观点,就是对经典和古人要有同情了解。也就是说先了解,先对古人观点进行历史还原,在了解基础上再分析。杜佑在《通典·职官·王侯总叙》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史学研究方法,这个方法也适合我们对经典了解。这个方法是说研究历史不能够“将后事以酌前旨”。“将后事以酌前旨”,就是不能依据以后历史事实发展来评论前人当初思想与看法,而是要回到当初历史语境中来审阅历史事件是非得失。当代学者陈寅恪和徐复观等继承了这种方法,他们强调在分析历史事件和阐释传统经典时要有一个同情了解,不能把自己当成是评判历史和经典“审判者”。10/16
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中《审查汇报一》里说:“对于古人之学,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个之同情,始能批评前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膜肤廓之论。”思想史问题,不能仅仅用“对”与“错”思维方式来处理。再说思想史上对与错,假如不还原历史语境,我们根本就无法了解和分析,更不用说区分对与错了。思想史问题更多是“有理”与“无理”或者是“应该”与“不应该”区分。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大言不惭。有甚至还采取极“左”做法,看到古人某句话就说某某代表封建统治者,某某又是为封建统治做论证了。这是“文革”思维,是不利于学习经典,也不利于本身发展。
11/16
读经典、做学问与做人是一样,不能只看到他人缺点,而看不到他人优点。这不是上乘读书方法,也不是一个真正喜欢读书人品格。不了解古人和经典就无法从古人和经典那里学到东西。徐复观先生说:“一个人在学术上价值,不但应由他研究结果来决定;同时也要由他对学问诚意及其品格之怎样而加以决定。学问是为人而存在;但就治学个人来说,有时也应感到人是为学问而存在。”[1]对中国古籍和古代主要影响深远道德标准,我们不能用“文革”思维方式,只是一味地解构、打倒和批判,不过从来就不“建构”或者“重构”。历史还原法是要对古人和经典时代背景、经济情况、个人经历或者成书经过等等要有透彻了解,这么我们才能做出公正评价。[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5页。12/16
第二,对经典和古人要持一个平等互动对话态度。我们不能一味地采取生物“进化论”思维,认为当代人就一定比古人聪明,好像古人和经典是一具僵尸,任由当代人来宰割。比如:明代朱元璋看到孟子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龙颜大怒,恨不得将孟子食肉寝皮,命令文臣删除《孟子》中自己不喜欢话,搞出了一个《孟子节义》本,结果怎么样?《孟子》没打倒,结果朱元璋自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不会遗忘笑话。不但如此,因为朱元璋开创了明代统治者删除经典先例,所以,有明一代近三百年时间里,有很多经典文本被删改了,给后人阅读经典造成了很大伤害。13/16
当然,贬损经典不对,而仰视经典也不可取。总之,我们目标不是为了批判经典,而且经典也不可能轻易被批判得倒。譬如,“文化大革命”疯狂地批判,一部《论语》就把孔子说成政治骗子、大恶霸。该书《序言》批判孔子说:“孔老二(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腐朽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他逆历史时尚而动,坚持倒退,反对前进,坚持复辟,反对变革,是一个臭名昭著复辟狂、政治骗子、大恶霸。《论语》是他徒子徒孙们依据他一生反革命言行编撰,其中记载了他复辟奴隶制反动纲领”,“《论语》是毒害人民大毒草。”“《论语》黑话连篇,毒汁四溅,荒谬绝伦,反动透顶,完全是糟粕,哪里有什么‘合理原因’?”[1]
这么“极左”批评,我们现在看来,真会以为很不理性。我想当代读书人应该不要再犯这么毛病了。徐复观先生指出:“今日中国哲学家主要任务,是要扣紧《论语》,把握住孔子思想性格,用当代语言把它讲出来,以显现孔子原来面相,不让浮浅不学之徒,把自己思想行动,套进《论语》中去,抱着《论语》来糟践《论语》。”[2]
[1]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论语>批注·序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页。
[2]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年版,第283页。14/16
当然,阅读经典需要批判和理性审阅,不过这不是最终目标。阅读经典目标是为了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是为了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精神病的护理
- 家装工程协议模板
- 花店饮品蛋糕创业计划
- 旅行社油漆翻新合同范本
- 绿色DIY蛋糕创业计划书
- 政府采购合同范本指南
- 2024洛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沧州渤海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公园绿化石材供应合同
- 《公共营养师》课件
- 卡乐控制器说明书简易
- 作文讲解细节描写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申请表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评课稿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修汇报演示文稿
- 《艺术学概论考研》课件艺术本体论-模仿论
- 电厂防腐涂装培训ppt课件
- 《汽车座椅制造工艺》PPT课件
- 履带-轮式爬楼梯电动轮椅设计【带图纸】
- 毕业论文小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