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1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2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3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4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热带雨林的午后文化问答达人穿越繁华的阅读与思考要理解“仁”的核心理念,在《颜渊》篇中,这几段话非常有代表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克己、爱人、复礼。就“仁”而言,更核心的是“爱人”。孔子的“仁”是为了“复礼”,“复礼”是“仁”的目的。孔子讲“仁”不离政治理想和施政理念和方策,孔子的道德是君子之道,不是普通的小人之道。所以他的“仁”不是以自身为目的,“礼”才是“仁”的归宿。复礼必须通过爱人的方式才能达到,这是孔子继承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提出的特色理念。爱人,是“仁”的特征。由于这个爱人是为了“复礼”,所以这个“爱”是和“礼”的等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有等差的爱,是先爱亲,后爱人,由爱人,以致爱上、爱君、爱国。这和墨子提倡的“兼爱”不同。如何算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道,很明显就是指“仁”和“礼”,也完全适合于描述“爱人”的表现。关于忠恕,论述很多,主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要宽容。要“爱人”必须克己。要“爱人”也不是容易的事,自然而然的事,孔子也慨叹,没有见过有好德如好色者;说当时能见到赴汤蹈火的群众,没见过为仁而死的百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但也认为,要达到仁没有多么难,要仁就可以得仁,并且不应该埋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克己是要改变自己的那些低级趣味,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克己是到达道德理想的必须的条件和途径。孔子的克己特别是对君子说的,克己方面,主要是“修己”、“约”、“戒”,提倡通过内求的方式提高道德修养。达到爱人的境界,最经常的方法就是“自讼”、“自省”、“自责”等等。后来我们看到的情况要比孔子当时的情况好得多。经过儒家德治长期治理的熏陶,为道德理想而死的仁人志士并不少见,这也是孔子的理想。孔子当世之时,礼崩乐坏,那么说不足为怪,所以孔子感到这么下去就没有救了,所以很着急,君子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勇于担当,做实践“仁”的表率,可以急不择路,先师而行,就不讲先后了。“天地君亲师”才是真正的顺序,相对于天地君亲,师在后面。可见“仁”的背后有更高的目的,是“礼”让”爱“呈现出超出对"爱“的一般理解的阶梯式的层级结构,这也是容易对孔子误解或者被孔子迷惑的地方之一。孔子关于“仁”的理念,是服务于政治的,政治方面就体现为德治,这种德治对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如果换算成做法的话,用中庸的一段概括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弱必强。大道之光我用生命之光,照亮这个世界!《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由此可见,孔子关于“仁”的核心理念就是“忠恕”这两个字。忠者,对己而言,中之心也。明自心中之光明,此即明明德也!恕者,对他而言,如之心也。使他人之心如吾心,此即亲民也!换成佛家来说,就是“悲智双运”。忠,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修慧。恕,就是用自己证得的光明,照亮别人,让别人也能解脱,就是慈悲。只有做到“忠恕”,也就是说“悲智双运”,才能真正成佛,或者圣人之境。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仁为“仁者爱人”。作为一个人,就不同于低级动物,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此思想首先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以后又被很多国家所借鉴,就是现在的“以人为本”思想。如今,该思想不但在全球商界应用,而且渗透到各个领域,甚至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