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_第1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_第2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_第3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_第4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

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

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

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

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

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

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R教学内容》教材14-15页“2的乘法口诀”

K学习目标X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

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

算出得数。

2、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

日常生活密切关系。

K学习重点』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

口诀。

K课前准备X投影、图片、小棒、口算卡片

K学习方法X自主探讨

K教学设计X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用义乌方言讲故事)星期天,明明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

给客人烧菜、做饭,明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明明在做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摆筷子”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

务)

观察回答(生:帮着摆碗筷。)

谈话:小明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明摆一摆。

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

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个别

说。

填一填。(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第14页的表格?)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

们会吗?

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乘法算式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

应的乘法算式吗?(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小学教学设计网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

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并整

理2的乘法口诀。

(3)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并仔细观察:“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

点?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

18根。)

认真观察操作后同桌互说。

2、完成填表格。

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试一试

lX2=2o

2X2=4

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编制乘法口诀

5、对口令游戏

做练习,进行星际争霸大赛

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三得六这个口诀?二八十六

呢?

看口诀写乘法算式。

(1)二九十八(2)五八四十

2.对口令2X3,3X2,对口诀二三得六。

3、比一比,谁获胜了?(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X3,3X2。

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

独立做:

每人两只手,4人就有4个2只。(2*4=8)

一只手有5个手指,8只手就有8个5。(5*8=40)

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K板书设计1做家务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1X2=2一二得二

2X2=4二二得四

2X3=6

2X4=8

2X5=10

2X6=12

2X7=14

2X8=16

2X9=18

K教学反思X

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面有:

(1)新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

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

探索精神;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新知,拓

展了思维。

不足: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以后在这方面

要加强培养。

体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索编乘法算式与口诀时,如果有些学生有

困难,老师可以先让个别编得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么样编的,再让全体同学

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索,效果会更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48——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

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

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

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

1、(课件出示鸟巢图)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是啊,这是鸟巢,今年暑假,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看!100

米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奋力拼搏。

2、(课件出示跑道图)这是100米跑道,这两条分道线有什么不一样呢?

是啊,这条是直的。(板书:直)

3、(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你能想个

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前)你是

怎样让它变直的呢?

4、(课件出示拉线图)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

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

(指名摸)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也叫两端,(出示端

点)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板书:端点)读两遍。那线段有几个端点

呢?(板书:2个)

(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师画线段图)用两

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直的。这两个端点有时侯也可以用两个小圆点表

Zjso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

1、(演示)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生指)(出示

)那这样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好吗?(演

示:换根长)那这样呢?(演示:)那这样呢?为什么?

2、那线段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啊,线段必须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

书)小朋友们记住它的样子了吗?

(五)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1)那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生答)

师:为什么说这几个是线段呢?

(六)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线段

1、(出示尺)这是什么?你能在这上面找一找,找到我们刚学的线段吗?

(指名)

是啊,尺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

可以看成线段?(生说说)

2、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

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

(七)图形中的线段

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

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二、折线段,认识线段有长有短

1、(出示长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几条线段?哪4条?(生指)除

了这四条外,你能用它再创造出一条线段吗?(可以讨论讨论)

2、展示:(指名前)你能折出一条比它长的吗?比它短的呢?比竖折更长

的呢?

指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三、画线段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会数线段,还能创造线段,说明线段已经成

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朋友画下来?拿出本子试着画一画。边画边思

考:

①哪些工具可以画线段?

②画线段时要注意些什么?

展示:他画的怎么样?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吗?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

注意的地方呢?

你们是用什么画的?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画线段?是啊,只要边是直的都可

以画线段。

四、组织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3

师:给你两点,你能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4

题。(展示)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演示)

师:是什么图形?[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案]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先猜一猜?再画一画,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展

示)

师:我们在画的时侯,怎样画就能画全了、不遗漏?课件演示有顺序的

画。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这线段,它可以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请

看:

(课件出示)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也动手画一画,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段创造出更多、

更美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

在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表象的支持,从而获得对线段特征的直观认识。在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实

践能力和想象力,充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1、重视探索实践。

课始,我让学生动手实践:想办法让桌上弯曲的毛线变直,再变换方向拉

一拉,让学生充分感知线段的本质特征。在折线段时,我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

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条线段,并比较其长短。让学生比

较中初步感知线段是有长短的。在画线段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画

线段的工具、方法和注意点。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探索实践,让

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2、注重联系生活。

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近数学,对

数学感兴趣。首先,在导入时,我出示了学生最熟悉的100米跑道线,让学生

感知直。其次,在认识了线段的基本特征后,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

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学生找的热情很高,找出了许多。最后,我又展示了

一些学生熟悉的用线段围成的图案,如:五角星、松树、房子等等。整节课,

我尽量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理解、认识线段。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明确。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些问题我提的

不够明白,造成了小学生的思路不够完整、清晰。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多处出

错。

2、课前预设不足,教师缺乏灵活性。比如:教师演示把毛线斜着拉,问:

这是线段吗?当时有许多学生就回答: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弯了。由于课

前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有点措手不及。其实这是很好处理的,只要松

手让线变弯,再拉直,比一比,学生很快就能清楚的认识到:这样也可以看成

线段。

[教学目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统一度量衡的过程。

[教学材料及准备]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

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学

生:长方形。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学生:四条边。教师:看屏幕。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教师:

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

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学生:用尺子。教师:

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

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①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利用课

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长宽17323

4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

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学生:

5一一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

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

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

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用来量

的东西不一样。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

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教师:

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教师:

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

发尺子)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学生1:长是90。学生2:长是27。

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

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

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

怎么办?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

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学生测量。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

结果?学生:桌子长90厘米,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

果)六、总结: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90厘米,宽

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

度。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

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挂、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

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

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教学建议]学生的测量活动和交流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

这节的精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课后评价及分析]课程设计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亲

身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靠教师仅仅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他们不仅知道怎样

测量长度,还知道了长度为什么有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又是怎么来的

教学内容:书P46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目标:体验''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

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

几个另一个数。

难点: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

法。

教具准备:数学练习本(生)、课件(师)

活动过程:

一、切入举偶,谈话导入

特别喜欢上了咱们小学二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因为你们聪明、活泼又有

礼貌。我想请大家看一部动画片,可同学们要做到:1、积极举手答问;2、听

从老师的教导,大家能做到吗?(能)看着同学们这么可爱,真是高兴,现在

就带大家去看看这部动画片,大家想看吗?好,请跟我来。

出示课件,问: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部什么动画片呢?”

“奇花岛探迷”

多媒体:跟画面说: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有一位老爷

爷,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他在岛上养了好多的花。所以许多的人和小动物都

喜欢到岛上去玩,那不!今天谁也去了?(小猪)

咦?小猪怎么不走了?

二、对话平台

温故知新

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

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

生回答。

师:”表现得好,(多媒体)送你们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吗?”“再来

一枝。”

你看到了什么?数数果实有几个,花朵有几朵?

生回答。(随机操作课件:果实数为(1)个(3),蝴蝶花数为(2)个

(3)o

“谁会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生回答。

(多媒体)师: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老爷爷想把奇花岛

打扮得更加美丽,他想在南边的坡上种上一些花。看,爷爷把坑都挖好了。

师:大家看看爷爷挖的两排坑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一排有1个3,第二排就有2个3。

师:对,我们把第一排个数看作1份,第二排就有这样的2份,所以:第

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2倍。

谁再来说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几倍?

师: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二倍吗?

生反馈。

师: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吧!(多媒体)操作课件以示奖励和赞赏。

师说:如果老爷爷在第2排再挖3个坑,现在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倍”

的关系吗?

生思考,反馈: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

师:你说得真棒!可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吗?

生反馈:因为第一排坑数是1个3,第二排坑数是3个3,所以是第一排的

3倍。

生反馈:把第一排坑数看做1份,第二排有这样的3份,所以是第一排的

3倍。

师:想知道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个数的几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个数里

有几个第一排的个数。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真的精彩!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

好?

玩中学

师:3个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爷爷十分高兴,他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后花

园去玩玩。

师:哟!爷爷后花园门口就有两种漂亮的花。嘿,这边墙上还有两行字

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喇叭花2朵,白玉兰12朵)

师:过去我们都用0来表示物体,今天我们用一个0代表一朵花,比如:

喇叭花:00

玉兰花:000000000000

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来画一画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老师巡视。

生反馈绘画过程和想法。

师:如果现在请你来圈一圈,你认为应该几个圈一圈?

生:2个2个圈

师:好,动手圈一圈吧

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喇叭花是1个2,玉兰花有6个2,玉兰花是喇叭花的2倍。

你能试着写出算式吗?

生反馈

生:124-2=6

生:124-6=2

生:2X6=12

生:124-2=6(倍)

师:现在有4种算式,大家想想哪种才是正确的?

生:第2种是错误的,他把没有告诉的数字拿来用,列算式一定要用已经

知道的数字才可以。

生:第一种是对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

生:第3种是错误的。求12是2的几倍就是12里面有()个2,这种题

目要用除法。

师:倍不是单位名称,不能带作单位。师小结并板书:像这样求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

齐读

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岛上获得了一个关于求谁是谁

的几倍的秘密方法。学了这么久,大家想不想玩一个刺激的。现在老师要来给

大家变一个魔术,好吗?

学中做

(操作多媒体:)摆花

老师在第一排摆上2朵花,在第2排摆上2个2朵,请大家说第2排花的

朵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并且说出算式。

老师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摆上12朵,学生说倍数以及算式。

第一排摆上3朵,如果我想让第二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2倍,我该怎么

摆?

大家看看这两排花下面还有3行字,大家齐读题目:

把第一排的花朵数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数有这样的。份,所

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

把你想到的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

反馈。齐读。

玩中乐

师:美景欣赏够了,我们来做个拍倍数的游戏好吗?

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说:老师拍的次数是你的3倍。6+2=3

我拍生跟:生说倍数,说算式。

生生互动。

做中得(多媒体幻灯)

1、书中练习P46-47

2、按ESC退出奇花岛课件,切换到幻灯课件。

3、填空:

4、课件出示主题图: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元旦节了,咱们校长和老师为了

让同学们能够过得有意义和快乐,决定在那天进行一场文艺演出,瞧!这就是

同学们在彩排节目的现场。

咱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读一读吧。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写算式,说想法。

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

三、活动延伸,知识应用与拓展

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再估一估长度大约是宽度的几倍。

这里有一封信,是我们刚才离开奇花岛的时候老爷爷悄悄给我的,他告诉

我考验完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大家想听听老爷

爷都给我们写什么了吗?

2007.10.7于流芳小学2年级1班

板书:

牡丹:2朵1个2

兰花:8朵4个2

兰花是牡丹的4倍。

果实:3个1个3

花朵:6朵2个3

花朵是果实的2倍。

喇叭花:00

玉兰花:00000000000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用除法。

一个数里有()个另一个数。

分页代码

信见后页:

可爱的流芳小学2年级1班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大家在奇花岛之旅中表现出了很好激情,

施展了自己的才华,积极进取,克服了很多的困难,用获得的

知识,互相帮助解决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值得表扬。

我希望大家在将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进步,用自

己学到的知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相信

你们一定行的。

欢迎你们以后再到奇花岛来做客,小朋友再见!

奇花岛爷爷

2007年10月15日

反思

流芳小学:蹇颖

1、童心不泯:创设情景,童话为线索,刺激兴奋,增加神秘气氛,制造悬

念,引人入胜。

2、浓浓的生活味:设计温故知新、玩中学、学中做、玩中情、做中得几个

环节,环环相扣。全方位的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立体演练,层层深入。

3、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引导学生在练习中

自主发现学习中的矛盾,在同学的互相反驳和总结规律中知识自动生成。

4、善于将失误变成亮点:这需要老师的随机应变。我在和学生进行拍手游

戏的师生互动你拍我跟环节时,学生拍了3下手,我拍了6下手,我叙述:我

拍的次数是你的2倍,6+2=3,到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弄错了对象关系,出

了口误,当时心中一咯噎,随后马上就冷静下来,想:干脆来个将错就错,于

是便有了以下的对话:

师:“老师刚才说的算式正确吗?”

生还没有反应过来。

师:“6是3的2倍,老师说的算式是6+2=3对吗?”

生:“不对!”

师:“谁愿意来帮助粗心的老师吗?”

生:“应该是6+3=2”

师:“为什么?”

生:“因为已知的条件是6和3,列算式要用已知的条件和数据才行。”

师:“哦,我这下明白了。谢谢你的帮助!”

下课后,许多的老师都认为这个环节是我特意设计的,殊不知,那原来是

我来了个“脑筋急转弯”才有的效果呢!

5.这次赛课使我有了许多的收获:

a.老师语言要语言要简洁,说话有重心;

b.活动设计要有层次;

c.抓住一节课的中心,通过学生自学和引导以及板书进行强化;

d.一个环节的结束语应该是整节课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一个

环节

的小结又是后一个环节(知识点)的引题;

e.练习题量要足(包括游戏),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

习。基础练

习占练习量总量的40%50%左右,提高练习占总量的30%40%左右,

拓展练习10%——20%左右;

f.每个知识点结束时需要用一定的较活泼的练习题来进行知识强化

以及

引出新知识,它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

g.知识点以及一课中重要的规律性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结

并说出来;

h.老师的激励性语言尽量在一课中起过渡小结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才

能释

放出最大的能量来;

i.游戏尽量安排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

J.奖励方法出奇招,不要故技老施,那样会失去作用,甚至让学

生产生厌烦情绪。

k.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还要做到6够:生动够一师看够;生说够一师

听够;生玩够一师陪够。

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数学思考

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解决问题

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

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物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的实践能力。

要点扫描

1.课标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的观念日趋重要。《标准》不仅把“统计观念”作

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

律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本学段要求的是“有所体验”。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

的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的体验中,就要留给他们足够的

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动手收集

数据,整理数据等活动过程的体验,来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体

会统计的好处。

2.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己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

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

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的基础之上,随统计数据的增大,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是重点;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难

点。

3.学情认识

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

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应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

生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互相

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汲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的过程。要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大胆放

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学法点拨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研究,

选择喜欢的统计方法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施要领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再过几天就有一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我们学校也要在这一天举

行联欢会。总务处陈老师想给大家买点水果,但他想不好该买些什么,你们说

他该怎么办?

【此处用情景引入,激起学生兴趣。从要求学生帮忙,来理解统计的意

义。】

所以,陈老师要在我们班进行调查。你们说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呢?

【这里由学生自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发言,共同探讨,最后决定用

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

二、展开

1.你觉得你们在进行小组调查时要注意什么?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先思考后行动的行为习惯。】

2.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样又快又好的开展小组调查?给每个小朋友一分钟

时间。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下面的讨论做基础。】

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选一种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调查。我们将评

选最佳合作奖与最佳创意奖。在进行调查之前先把相关的表格介绍一下。

我最喜欢的水果调查表

我最喜欢的水果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

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0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8个桃子图。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瞧!猴子妈妈从山上采来8个又红又

大的桃子,它要把桃子

分给它的2个孩子,你知道猴子妈妈是怎么分的吗?现在请你们扮演猴子

妈妈,用手中的8个圆片代表桃子,动手分

一分,看一看这8个桃子你想怎么分?

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

[教学策略:这是学生初步体验的过程,应安排足够的时间,教师关注

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操作感知的过程。]

3、汇报与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呢?(请不同分法的学生上讲台

展示并说一说)

生1: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3个桃子,小猴子5个,因为猴子妈妈比

较疼爱小猴子。

生2:大猴子分得2个大桃子,小猴子分得6个桃子。

生3: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7个桃子,小猴子1个桃子,大猴子常常

帮助妈妈做事情。

生4:大猴子只要1个桃子,6个桃子给小猴子,大猴子懂得疼爱小弟

弟。

生5: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和小猴子各4个桃子。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32784

8

56104同样多(一样多)

[教学策略:不要追求分法的全面性,关键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言表达、及解决问

题的大致过程。]

师:如果你们是这2只可爱的小猴子,妈妈的这种分法,你们会更喜

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甲:我觉得生5的分法比较好。大猴子、小猴子都是妈妈的子女,

猴妈妈分给子女的桃子

应该是一样多的。

生乙:我比较赞成生2的分法,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好东西给弟弟比

较多,我比较少。

生丁:弟弟妹妹年龄比较小,妈妈多分几个桃子给他们,当哥哥的不

应该计较。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认为,子女都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给子

女的爱是一样的深,

一样的多。但是小弟弟小妹妹年龄比较小,比较不懂事,父母亲会多一些

关心与照顾是自然的,当哥哥姐姐的也应

该多关心他们呀。

[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找准教

材的渗透点,对学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白母爱是崇高伟大的,为了子女的幸福劳累

一生。]

师:这些同学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

二、关注过程自主发展

1、通过分类,提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请拿出6根小棒,把它们分成2堆。同桌同学摆一摆、

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学生合作操作。

3、小组汇报。

生1: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1根,一堆5根。

生2: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2根,一堆4根。

生3: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6根,一堆0根。

生4: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3根,另一堆3根。

4、教师整理板书。

1203

6

5463同样多(一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说一说,哪种分法使

每份分得的结果是同

样多?

生:分成2堆,每堆分3根。

师:那么你们能给这些分法分类吗?想一想好吗?

生1:我们分成2组:1和52和4。

生2:我们分成3组:1和54和23和3。

生3:我们分成4组:1和52和46和03和0。

生4:老师,我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不一样多的:1和52和46和

0;另一类是同样多的:3

和3o

师:全班同学说一说,评一评,这几位同学谁分得比较好呢?

生甲:我认为生3分得比较好。因为6根小棒可以分成4种情况:1

和5、2和4、6和0、3和0。

生乙:我造赞成生4的分法,6根小棒可以分成1和52和4

6和0,它们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6根小棒分成3和3,分得的结果是

相同的。(掌声热烈呼起

师:大家说得真棒!棒棒星奖给你们。

[教学策略:分类没有具体标准,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分类必然多样,

教师要积极肯定其隐

含的合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那一种找出来与同桌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看

一看。

5、提示平均分。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或一样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内容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

)平均分

一样多

6、出示小星星贴图。

判断练习,加深领会平均分。

1、☆☆☆☆☆☆☆☆☆2、☆☆☆☆☆☆☆☆

师:谁先来说一说,上面的题目是不是平均分?生1:第1题是平均

分,有9个小☆,平均

分成3堆,每堆3个

生2:第1题是平均分,第2题不是平均分,有8个小☆,分成2

堆,一堆3个翁,一堆5个小☆

0

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同桌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边操作边想

一想,改一改,怎样

才能使第2题变成平均分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老师,我们是用“调动”的方法,把这堆5个☆,调一个放在

那一堆3个☆上,使两堆

的*都是4个。

生2:我们是用“增加”的方法,把这堆3个☆,再增加2个☆,这

一堆变成了5个翁,两堆

的结果都是5个

生3:我们是用“减少”的方法,把这堆5个翁,去掉2个,这一堆

就剩下3个☆,两堆的☆

也都是3个。

师:同学们这三组“合作之花“改得怎么样呢?(掌声起伏不断)

师:这三组“合作之花”是学习上的小博士,奖给他们每人一颗棒棒

星。

[教学策略:1、学生操作活动,应该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一

摆、想一想、说一说,

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形成“知识结构”。2、要尊

分页代码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不追求“精确表述”。]

师:哪一组的行为最美呢?

6、数学游戏一一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游戏,看谁平均分得快。(请12个同学站

在中间)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同学

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

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

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

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

在一起学习。

生5:老师,我也有不同的分法。我把12个同学分成一组,这一组12

个同学,正好是排成一

队早操队。

生6: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教室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

都没有想到这么多。

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体验以及与别人不同分法的交

流,将深化对“平均

分”的感知,促进“平均分”表象的建立,甚至有相当多的同学已能完成

单一表象向一般表象的过渡,对以后学习

“每几个一份”的分法将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8、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摆学具操作,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第一份的结果都是一

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运用方法,活化提高。

1、打开书第32页,看一看,做一做第2题。

师:每只小猫分到的鱼要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鱼呢?请同学们动

一动笔,画一画,连

一连,你是怎么分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老师,我用连线的方法,每只小猫连到3条鱼。

生2:我用画圈圈的方法,把3条鱼圈起来,一共圈3个圈圈,表示

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给他们鼓励一下。请再看第3题,先自己分

一分,再在小组里轮流

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分的。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根骨头呢。(略)

[教学策略: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对班上的小组进行奖励,并正面表扬

刚才小组合作学习时

表现好的方面,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行为最美?

2、数学游戏一一分豆子。

每组发一包豆子。

师:这个游戏是这样:组内的同学轮流一次豆子,抓在手中的豆子,

若能平均分成2份,就

得2分;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得3分;若能平均分成4份,就得4

分。比一比,哪一组得分最多。

游戏开始(声音响起)——游戏结束。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哪一组共得几分?

生1:我们组共得8分。我抓到9颗豆子,平均分3堆,每堆3颗豆子,

得3分;雅渐抓到11颗豆子

,什么也不行;佳境抓到14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7颗豆子,得2

分;静妮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

,得3分。

生2:我们这一组得4分。阳春抓到8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2

颗。我抓到13颗豆子,庄

燕和文思分别抓到7颗和17颗豆子。

生3:我们这一组共得11分。我和少默都抓到12颗豆子,平均分成4

堆,每堆3颗豆子;丽霜

抓到6颗豆子,平均他成3堆,每堆2颗,得3分;东旭抓到11颗豆子,

什么也不行。

生4:我们这一组得9分。泽国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

5颗;绵绵抓到12颗豆子

,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雅珊抓到10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5

颗豆子;我抓到13颗,什么也不行。

师:哪一组得分超过11分的呢?请举手。

师:那么,生3这一组“合作之花”是这次分豆子游戏中最佳得分

手,奖给他们'团结合作

”奖章。

[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直观的数学活动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同伴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以及

倾听同伴不同分法的能力。]

四、小结引伸,扩展应用。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生1:我

分过筷子,一双一双

的分,分给6个人。(全家6口人)

生2:我分过玩具,一次姑妈从香港回来,带来9件玩具,我们兄妹3

个人,每人分3件。

生3:我分过钱,昨天妈妈拿出4元6角(2张2元、1张5角、1张

1角),给我和姐姐,我到小

店换1张5角的,找回5张1角,我和姐姐每人2元3角。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给他们鼓励一下。

[教学策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

上,联系生活实际,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

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练习:

完成书第33页“试一试”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1、体现合作性。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

流,让学生探究平均

分的方法。在教学法中,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

动。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

赏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

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不同分法;注意

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

均分的意义,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

学习气氛。

2、体现亲历性。

亲自经历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

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找一找等动手操作活

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体现个性。

人们常说:“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数学的感受,

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本节课,我尊

重学生自己的想法、

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

分页代码,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

的迸射出来。

4、体现生活化。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生活化地学习。课堂上我把教材进行创造处

理,巧妙地把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在数学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

学习。便于学生迁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

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

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观

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知道要全面

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

1.师:“十一”长假刚刚过去,在国庆节期间,杨老师去了一趟天安门,

在那里老师又一次看到了许多有名的建筑物,我把它们拍摄了下来,你们想看

看吗?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

课件演示、依次呈现:

2.提问:为什么同样是人民大会堂你们却没有说出来呢?或:为什么看上

去不一样的两张照片,你们却说的是同一个建筑物呢?

3.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我们看到的样子是不同

的。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从不同的方位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利用“十一”长假在天安门拍摄的照片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

感知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看到样子是不一样的。)

三、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创设情趣,观察物体。

师:老师还有许多摄影作品,你们想看看吗?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课件演示、依次呈现:

出示实物:果真是一个沉甸甸的存钱罐儿。

提问:你们开始为什么会说它是“球”呢?

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

师:看来要想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

板书:不同方向

提问:我们都可以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物体?

(通过猜测,让学生产生质疑,引起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总结:要全

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2.联系实际,观察物体。

(1)课件呈现不同角度的汽车照片:

(2)提问:你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一面?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联系学生实际,观察物体。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我

们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3.亲身实践,观察物体。

(1)说一说:如果我想请你们为老师照张正面像,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2)站一站:如果我想请你们为老师照张侧面像,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3)照一照:请你们为XX同学照一张侧面像,左右两位同学分别拍摄。

(4)猜一猜:出示刚刚拍摄的两张照片,说一说分别是由谁来拍摄的?为

什么?请大家站过来看一看你们说的对不对。

(5)找一找:有一位阿姨,她照了一张像,可是底版丢失了,请你找一找

可能是哪一张?说说为什么。(这四张底版都可能是,因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给

这位阿姨拍摄的。)

(通过说一说、站一站、照一照、猜一猜、找一找等活动,再次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知。)

4.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师:小亮、小明和小红他们也在观察物体,他们在看什么呢?

出示课件:课本P67例一“恐龙图”

提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为什么?请大家说说理由。

(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亲身实践活动,所以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表中的三幅

图分别是由谁看到的。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