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2.“宋朝开封逐渐变成一座几乎是完全放任自由的消费者天堂。”可说明此观点的是A.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B.苏湖熟,天下足C.出现了很多大的商业城市D.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3.某历史老师在教学中风趣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充其量只能算“半球化”,只有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20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C.两极格局的存在D.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5.《战国策秦策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能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①商鞅变法实行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等措施②商鞅变法收富强兵之效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④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6.在革命实践过程中,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 B.秋收起义的失败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 D.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7.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A.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工业革命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D.工业化带来了贫富分化问题8.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比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电被广泛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9.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时,意思就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如下图所示精美的彩陶。他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10.“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③法西斯上台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11.瞿秋白评价五四运动时曾说:“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这里的“民主主义”是指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彻底地反帝反封建D.国民大革命的洪流12.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苏联人追求的是不战而胜。……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没有等到1999年的到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共已经不战而败。“苏共不战而败”导致了A.美国称霸世界的局面形成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用史实加以说明。14.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15.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通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美国独立后制定的宪法名称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分析题文图片资料,左边两幅图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下边两幅图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A中“中国主导”的说法错误;B中“民族独立”的概括不全面;C中“制度演进”的概括与图片内容不符;只有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A【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宋朝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充其量只能算“半球化”,故C符合题意;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故A不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4、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党中央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A项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决策;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改革;C项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上的内容。故选D。5、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①②③;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商鞅变法的目标,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C【解析】

依据题干“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事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是在1912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A不符合题意。秋收起义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以农村为工作重心,故B不符合题意。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无产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于是有了此后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故C符合题意。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

依据材料中“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这将极大地推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C项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A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发明的革命,B项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发明,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依据题干“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如下图所示精美的彩陶”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有了发展,开始有原始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等。会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并使用陶器,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以经营原始农业为主,使用的石器为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原始人不会制造彩陶,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中国隋唐的制度,不能体现“科教兴国”这一观点;日本明治维新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能证实“科教兴国”这一观点;法西斯上台和“科教兴国”无关;二战后日本的崛起和重视科技关系密切,能证实“科教兴国”这一观点。②④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

依据题干“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唤醒了中国的民主主义的觉醒。结合课本所学,五四运动唤醒了人民的思想解放,鼓吹新思潮的刊物有400多种,新思潮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B项符合题意;题干“瞿秋白评价五四运动”,A项不合题意;五四运动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项不合题意;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24年——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2、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苏共不战而败”,可知与苏联解体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答出其中三件)【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有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等。14、新在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罗斯福“新政”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诸多措施里以复兴工业为核心和基础,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