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生物试题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生物试题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生物试题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生物试题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得出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须在钮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以实现亲本的杂交B.杂交实验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D.孟德尔做的F1自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步骤中的演绎推理阶段2.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3.某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Y、y和R、r表示,若基因型为YyRr的该植物个体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R_:Y_rr:yR_:yyrr=9:3:3:1,下列有关叙述不必要的是A.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不存在差别性致死现象B.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D.受精过程中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核DNA用32P充分标记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比较两种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相关物质的含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分裂I前期32P-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量不同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I中期32P-DNA含量不同,染色体数量相同C.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I后期32P-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量相同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32P-DNA含量不同,染色体数量不同5.如图为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某细胞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不发生互换的情况下,a和b中的两个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相同B.在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联会配对后形成的四分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C.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0或1或2条X染色体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6.下图1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图,图2为利用荧光标记各个基因,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图(其中黑点表示荧光点),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和图2都能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B.图1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图2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一定不同D.图2中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两条含有染色单体的非同源染色体7.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Ⅲ-1和Ⅲ-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C.Ⅱ-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Ⅱ-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8.家鸡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ZAW或ZaW视为纯合子)。现有一对家鸡杂交,F1代雌雄数量比为1: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亲本和子代个体的表现型都相同B.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该家鸡种群最多有3种基因型C.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子一代雌雄个体都有两种表现型D.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F1随机交配后子代显性:隐性=1:69.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下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通过酶的专一性去除了某成分进行研究,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实验一和二的结果发现R型细菌均发生了转化现象,但无法说明转化因子是DNAC.实验三的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表面粗糙的菌落D.综合三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转化因子是DNA,但无法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10.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赫尔希和蔡斯的假设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而DNA未进入,蛋白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则支持该假设的预期结果是选项第一组的放射性35S第二组的放射性32P上清液沉淀物子代噬菌体上清液沉淀物子代噬菌体A高低有低高无B低高有高低无C高低无低高有D低高无高低有1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重要依据的是①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等于嘧啶含量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④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2.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B.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13.下图为某双链DNA(由甲链和乙链组成)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数字①~⑥表示不同物质或氢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为氢键,且③与④可为AT碱基对或G—C碱基对B.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氢键相连接C.图中⑥为磷酸基因,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磷酸基团D.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但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14.关于DNA分子复制机制,科学家用荧光染料给Rep(DNA解旋酶中作为引擎的那部分结构,驱动复制叉的移动)加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从而获知被标记的分子相对于DNA分子的运动轨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Rep可以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和氢键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C.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叉移动可能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D.由图说明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和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合理的是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做法正确的前提下增加重复抓取的次数,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D.将某桶内的2种积木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16.某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F1中红花:白花=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已知亲本能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从F1中随机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全为白花C.F1红花植株中,自交后子代全为红花的占1/3D.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117.研究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如下图1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并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逆反”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MIB.“逆反”减数分裂经M后染色体数目减半C.“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非重组染色体概率高的卵细胞的途径之一D.“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DNA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1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做的两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噬菌体不同标记组别放射性检测结果上清液中沉淀物中甲35S标记75%25%乙32P标记15%85%A.上述实验方法与艾弗里的不同,但二者最关键的设计思路相同B.甲、乙两组相互对照可以得出DNA是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的结论C.乙组上清液中含有15%的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将甲组沉淀物中的噬菌体进一步培养,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放射性1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丈夫表现型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性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下图(○表示无放射性,●放射性强度是◆的2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1、个体2、个体3分别是表现型正常的男孩、丈夫、患病的女孩B.双胞胎孩子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C.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母亲,也只能传递给女儿D.个体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20.(12分)材料一:精原细胞经过连续的两次分裂会产生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后会变成精子。图1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减数分裂部分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的关系图。材料二:减数分裂Ⅰ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浓缩期五个时期,卵原细胞在高等动物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分裂I,但在出生前后被阻带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减数分裂。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图1中基因A和a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是X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2分)。(2)DNA复制时期,DNA聚合酶活性非常高,以便更高效进行DNA复制,据图2可知___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时期该酶活性相对较高,图1对应图2中_________(填字母)点。(3)图2中点f→g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请在图中再找出一组类似过程:_________(用字母与箭头表示)。(4)减数分裂I前期又可分为如图3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A并形成四分体。减数分裂I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及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___之间的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5)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雌雄个体减数分裂形成成熟配子过程中的差异: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分)。21.(12分)果蝇的眼色有紫色、红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眼色为红色。研究小组以4个纯系果蝇为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推知,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2)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果蝇群体中紫眼个体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实验一中,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3)让实验二中F1雄雄果蝇交配产生F2,F2中紫眼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3,则F3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2分)(用分数表示)。(4)实验二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的时期有__________(2分),产生的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受精卵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2分)(缺失的染色体用“0”表示)。(5)若一对果蝇杂交后代的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___________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让其后代雌雄个体自由杂交,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____(2分)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22.(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T2噬菌体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相比,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将上述a~f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排列(a为子代噬菌体):d→___________→a(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2中35S和32P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实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2H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3)科学家在研究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与搅拌时间的关系时,得到如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①实验中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__________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②当搅拌时间为4min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___________,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___________。(4)若用下图4中的曲线来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__________。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23.(10分)DNA复制的过程也是染色体形成染色单体的过程,研究者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并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如下图1所示。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图2表示5-BrdU参与DNA合成后可能出现的3种情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_________(碱基的中文名称)配对。图1中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两条链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染色单体着色为__________。(2)通过分析图1、图2,推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①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你_________(同意、不同意)此观点,理由是: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②研究者一致认为,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色差染色体的原因只有可能是“DNA半保留复制”。请结合图2进行分析: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_(2分),其他复制方式均不会出现这种结果。(3)若继续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周期,请按照图1中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绘制第三个周期的中期染色体__________(2分)。24.(11分)小麦的粒色有紫色和白色,为了研究粒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以两种纯系紫粒和白粒小麦为亲本开展了如下图1所示杂交实验,下图2为实验一亲本杂交得到F1紫粒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二的F1的表型始终跟母本保持一致,但根据后代分析,可以否定细胞质遗传。因为如果是细胞质遗传,则实验一、二的F1无论自交多少代,种子的表型始终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小麦种皮中色素决定粒色,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种皮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发育而来,因此粒色表现为母性延迟遗传,即F2表型分离比例延迟到F3出现。已如小麦的粒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白粒种皮基因型有A种。(3)实验一中F1紫粒小麦的种皮和胚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让实验一的F1与白色父本回交得到BC1F1,则BC1F1表现为___________,将BC1F1秋播于大田,BC1F1上所收获的种子(BC1F2)的粒色的表型及比例为A(2分)。(5)实验一F3紫粒自交所得F4的粒色表型为_________,F3代中白粒自交所得F4的粒色表型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DDADCDB题号11121314〖答案〗DCCA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ABC16.BCD17.AD18.BC19.AB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计57分,除特别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20.(12分)(1)一定不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X与Y)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共2分)(2)d、eb(3)着丝粒分裂b→c(4)联会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5)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是连续的,而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不连续;精细胞形成精子需要变形,卵子无需变形(2分)21.(12分)(1)X(2)6AaXBXb(3)1/9(2分)(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分)AaXBXBXb、AaXbO、AaXBXBY、AaYO(2分)(5)雌4:3(2分)22.(12分)(1)无细胞结构e→b→f→c(2)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④①(顺序不能颠倒)不能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H(氢元素)(3)①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2②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部分噬菌体未侵染进入细菌增高(4)B23.(10分)(1)腺嘌呤深蓝(2)①同意A和B深蓝色和浅蓝色(与前一空一一对应)②B和C浅蓝色和深蓝色(与前一空一一对应)(2分)(3)(2分)24.(11分)(1)紫粒白粒(2)基因的自由组合5(3)AABBAaBb(4)紫粒紫粒:白粒=1:3(2分)(5)紫粒和白粒白粒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选修)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得出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须在钮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以实现亲本的杂交B.杂交实验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D.孟德尔做的F1自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步骤中的演绎推理阶段2.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3.某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Y、y和R、r表示,若基因型为YyRr的该植物个体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R_:Y_rr:yR_:yyrr=9:3:3:1,下列有关叙述不必要的是A.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不存在差别性致死现象B.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D.受精过程中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核DNA用32P充分标记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比较两种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相关物质的含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分裂I前期32P-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量不同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I中期32P-DNA含量不同,染色体数量相同C.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I后期32P-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量相同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32P-DNA含量不同,染色体数量不同5.如图为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某细胞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不发生互换的情况下,a和b中的两个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相同B.在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联会配对后形成的四分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C.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0或1或2条X染色体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6.下图1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图,图2为利用荧光标记各个基因,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图(其中黑点表示荧光点),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和图2都能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B.图1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图2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一定不同D.图2中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两条含有染色单体的非同源染色体7.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Ⅲ-1和Ⅲ-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C.Ⅱ-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Ⅱ-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8.家鸡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ZAW或ZaW视为纯合子)。现有一对家鸡杂交,F1代雌雄数量比为1: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亲本和子代个体的表现型都相同B.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该家鸡种群最多有3种基因型C.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子一代雌雄个体都有两种表现型D.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F1随机交配后子代显性:隐性=1:69.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下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通过酶的专一性去除了某成分进行研究,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实验一和二的结果发现R型细菌均发生了转化现象,但无法说明转化因子是DNAC.实验三的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表面粗糙的菌落D.综合三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转化因子是DNA,但无法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10.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赫尔希和蔡斯的假设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而DNA未进入,蛋白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则支持该假设的预期结果是选项第一组的放射性35S第二组的放射性32P上清液沉淀物子代噬菌体上清液沉淀物子代噬菌体A高低有低高无B低高有高低无C高低无低高有D低高无高低有1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重要依据的是①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等于嘧啶含量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④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2.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B.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13.下图为某双链DNA(由甲链和乙链组成)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数字①~⑥表示不同物质或氢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为氢键,且③与④可为AT碱基对或G—C碱基对B.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氢键相连接C.图中⑥为磷酸基因,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磷酸基团D.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但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14.关于DNA分子复制机制,科学家用荧光染料给Rep(DNA解旋酶中作为引擎的那部分结构,驱动复制叉的移动)加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从而获知被标记的分子相对于DNA分子的运动轨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Rep可以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和氢键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C.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叉移动可能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D.由图说明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和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合理的是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做法正确的前提下增加重复抓取的次数,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D.将某桶内的2种积木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16.某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F1中红花:白花=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已知亲本能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从F1中随机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全为白花C.F1红花植株中,自交后子代全为红花的占1/3D.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117.研究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如下图1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并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逆反”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MIB.“逆反”减数分裂经M后染色体数目减半C.“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非重组染色体概率高的卵细胞的途径之一D.“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DNA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1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做的两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噬菌体不同标记组别放射性检测结果上清液中沉淀物中甲35S标记75%25%乙32P标记15%85%A.上述实验方法与艾弗里的不同,但二者最关键的设计思路相同B.甲、乙两组相互对照可以得出DNA是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的结论C.乙组上清液中含有15%的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将甲组沉淀物中的噬菌体进一步培养,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放射性1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丈夫表现型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性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下图(○表示无放射性,●放射性强度是◆的2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1、个体2、个体3分别是表现型正常的男孩、丈夫、患病的女孩B.双胞胎孩子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C.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母亲,也只能传递给女儿D.个体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20.(12分)材料一:精原细胞经过连续的两次分裂会产生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后会变成精子。图1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减数分裂部分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的关系图。材料二:减数分裂Ⅰ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浓缩期五个时期,卵原细胞在高等动物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分裂I,但在出生前后被阻带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减数分裂。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图1中基因A和a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是X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2分)。(2)DNA复制时期,DNA聚合酶活性非常高,以便更高效进行DNA复制,据图2可知___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时期该酶活性相对较高,图1对应图2中_________(填字母)点。(3)图2中点f→g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请在图中再找出一组类似过程:_________(用字母与箭头表示)。(4)减数分裂I前期又可分为如图3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A并形成四分体。减数分裂I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及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___之间的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5)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雌雄个体减数分裂形成成熟配子过程中的差异: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分)。21.(12分)果蝇的眼色有紫色、红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眼色为红色。研究小组以4个纯系果蝇为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推知,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2)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果蝇群体中紫眼个体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实验一中,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3)让实验二中F1雄雄果蝇交配产生F2,F2中紫眼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3,则F3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2分)(用分数表示)。(4)实验二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的时期有__________(2分),产生的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受精卵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2分)(缺失的染色体用“0”表示)。(5)若一对果蝇杂交后代的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___________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让其后代雌雄个体自由杂交,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____(2分)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22.(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T2噬菌体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相比,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将上述a~f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排列(a为子代噬菌体):d→___________→a(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2中35S和32P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实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2H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3)科学家在研究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与搅拌时间的关系时,得到如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①实验中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__________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②当搅拌时间为4min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___________,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___________。(4)若用下图4中的曲线来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__________。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23.(10分)DNA复制的过程也是染色体形成染色单体的过程,研究者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并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如下图1所示。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图2表示5-BrdU参与DNA合成后可能出现的3种情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_________(碱基的中文名称)配对。图1中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两条链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染色单体着色为__________。(2)通过分析图1、图2,推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①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你_________(同意、不同意)此观点,理由是: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