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指导
潍坊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二00六年九月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主编:岳启安
副主编:吴晓燕赵淑梅金光香马麦生
编者:(按编写先后顺序)
岳启安吴晓燕王红艳赵淑梅金光香马麦生宫英
实验须知
一、实验的目的及要求
1.验证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2.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
3.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为学习临床课程与防治疾病打下基础。
4.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微生物学的实验对象为肉眼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必须进行严格无菌操作,以免造成人为
传染。
二、实验室规则
1.进入实验室要穿工作服,非必要的衣物书籍请勿带入。
2.实验室保持安静,禁止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保持清洁卫生。
3.用过的带菌材料、器材(吸管、试管、玻片等)应放在指定的消毒缸内,如遇材料破损或物品被污
染,应立即报告老师进行处理。
4.注意安全,实验用酒精灯不可互相对点,火焰不可靠近易燃物如酒精、二甲苯等。
5.爱护国家财产,节约实验用品,损坏器材应主动报告登记。
6.实验完毕,应清洁桌面,进行湿性打扫室内卫生,用消毒水或肥皂洗手,检查水、电源,门窗关
好后方可离开。
目录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学........................................................................1
一、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1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I
三、革兰染色法...........................................................................2
实验二细菌的生理..........................................................................4
一、细菌培养基的制备.....................................................................4
二、细菌培养法与生长现象观察............................................................5
三、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8
四、细菌的生化鉴定.......................................................................9
实验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3
一、消毒与灭菌..........................................................................13
二、噬菌体...............................................................................15
实验四细菌的遗传变异....................................................................17
一、细菌的鞭毛变异......................................................................17
二、细菌的耐药性变异....................................................................17
三、细菌的L型变异......................................................................17
四、R质粒接合传递试验...................................................................18
实验五细菌的致病性.......................................................................19
一、透明质酸酶试验......................................................................19
二、荚膜的致病作用......................................................................19
三、细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19
四、细菌内毒素的致热作用................................................................20
实验六机体的天然抵抗力..................................................................21
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1
二、溶菌酶试验..........................................................................21
实验七细菌质粒DNA的提取.................................................................23
实验八化脓性球菌.....................................................................25
一、球菌的形态观察......................................................................25
二、球菌的菌落观察......................................................................25
三、凝固酶试验..........................................................................25
四、细菌的触酶试验......................................................................26
五、细菌耐热核酸酶试验..................................................................26
六、抗链球菌溶血素0试验(简称抗0试验)...............................................26
七、胆汁(胆盐)溶菌试验................................................................27
八、脓汁中病原球菌的检查程序...........................................................27
实验九肠道杆菌...........................................................................29
一、常用肠道杆菌鉴别培养基及主要生化反应培养基.........................................29
二、肥达试验与外斐反应..................................................................30
三、病原性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32
实验十弧菌..............................................................................34
一、霍乱弧菌的形态观察..................................................................34
二、霍乱弧菌的分离程序..................................................................34
三、霍乱弧菌的快速诊断..................................................................34
实验十一厌氧芽胞梭菌.....................................................................36
一、厌氧培养法..........................................................................36
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36
三、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的“汹涌发酵”现象.......................................36
实验十二棒状杆菌.........................................................................38
一、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与染色...........................................................38
二、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38
三、白喉棒状杆菌的毒力试验..............................................................38
实验十三分枝杆菌.........................................................................40
一、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形态观察.................................................40
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特性观察.........................................................40
三、结核病人痰标本的检查................................................................40
四、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试验................................................................41
实验十四支原体...........................................................................43
一、支原体形态观察......................................................................43
二、支原体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观察.....................................................43
实验十五立克次体.........................................................................44
一、立克次体形态观察....................................................................44
二、立克次体染色方法....................................................................44
三、血清学诊断:外斐反应................................................................44
实验十六衣原体...........................................................................46
一、衣原体包涵体的形态观察.............................................................46
实验十七螺旋体..........................................................................47
一、螺旋体的形态观察....................................................................47
二、钩端螺旋体的活体标本检查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47
三、钩端螺旋体的显微镜凝集试验一凝集溶解试验...........................................47
四、口腔螺旋体检查......................................................................48
实验十八真菌..............................................................................49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与菌落观察...........................................................49
二、浅部真菌的临床标本检查.............................................................49
三、深部真菌的临床标本检查.............................................................50
四、真菌的培养..........................................................................50
五、真菌毒素的检测......................................................................50
实验十九病毒的形态及分离培养技术.........................................................52
一、病毒电镜照片观察....................................................................52
二、病毒包涵体观察......................................................................52
三、病毒动物接种法......................................................................52
四、病毒鸡胚接种法......................................................................53
五、病毒的组织培养法....................................................................54
实验二十病毒的血清学试验.................................................................56
一、病毒血凝效价滴定....................................................................56
二、病毒血凝抑制试验....................................................................57
三、病毒中和试验........................................................................57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学
内容
1.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3.革兰染色法
一、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显微镜油镜的原理:
细菌体积微小,放大1000倍以上才能看清楚。由于油镜镜片直径小,又因介质(从载玻片至空气再进
入油镜)密度不同,有些光线因折射就不能进入透镜(图la),致使射入的光线较少,物象显现不清。若在
透镜与载玻片中间加上和玻片折光率(n=l.52)相仿的香柏油(n=L512)则不使透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图
1b),进入透镜的光线量多,视野的高度也就增大了,故物象清楚。
2.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尽量升高聚光器,放大光圈,调节反光镜,使射入镜筒的光线最强。
(2)标本片的待检部位滴加镜油一滴,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将待检部位移置于物镜下。先用
低倍镜找到适宜的视野,然后再换油镜检查。
(3)从侧面注视油镜头,然后将载物台缓缓上移,使油镜浸入油滴内,接近玻片表面。
(4)从目镜边看边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今慢慢向上移动(以免压碎标本和损伤镜头),直至看到模糊
物象时,再改用细调节器转动到物象清晰为止。
(5)油镜用完后,须用擦镜纸将油镜头的镜油拭净.
注意:油镜头的标志为100X;高倍镜为45X;低倍镜为10X。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革兰染色法)
1.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2.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1
3.螺形菌:霍乱弧菌。
(-)细菌的结构(特除染色法)
1.细胞壁:枯草杆菌。
2.核质:炭疽杆菌。
3.荚膜:肺炎球菌。
4.鞭毛:伤寒杆菌。
5.芽胞:破伤风梭菌。
(三)细菌动力检查:悬滴法
材料:
1.菌种:水弧菌幼龄肉汤培养物。
2.凹玻片、盖片、接种环、凡士林等。
方法:
1,取洁净凹玻片一张,在凹的四周涂抹凡士林少许。
2.用取菌环取水弧菌幼龄肉汤培养物滴,置于盖玻片中央。
3.将凹玻片反转,使凹窝对准盖片中央,复于其上,粘住盖片后再反转(见图2)。
4.先用相差显微镜低倍镜找到悬滴边缘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图2悬滴法
三、革兰染色法
(-)细菌涂片标本制作法
材料:
1.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琼脂平板培养物。
2.其它:生理盐水、玻片、玻璃铅笔、接种环、酒精灯等。
方法:
1.涂片:取清洁玻片一张,分别用玻璃铅笔在背面划出二个涂片范围,并用数字或简单符号标记,
然后各加一小滴生理盐水。
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冷却后从细菌琼脂平板培养物沾取少量细菌,放在盐水滴旁轻轻
涂抹,然后与全滴盐水混合,使成为均匀悬液。将接种环在火焰灭菌后放下。
2.干燥:制成的涂片可使其自然干燥,亦可放在火焰高处缓慢烘干。
3.固定:将干燥后的涂片在酒精灯上通过火焰三次,达到固定杀死细菌,并使细菌粘着于玻片上,
2
以免染色时脱落;固定又可使细菌蛋白凝固,而易于着色。
(二)革兰染色法
原理:革兰染色的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1)革兰阳性菌等电点
(pH2〜3)比阴性菌(pH4〜5)为低,在同样的染色环境中,阳性菌所带阴电荷较阴性菌多,因之与碱性染
料结合力较强。(2)媒染剂中的碘进入菌体后与染料结合,生成一种复合物,并和阳性菌体内的核糖核酸
镁盐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脱色。(3)脱色剂酒精容易透入阴性菌体内,溶解染料和碘的复合物,使
细菌脱色。阳性菌结合的染料较多且牢固,酒精又不易透过细胞壁,故不易脱色。
材料:
1.已制备好的涂片。
2.革兰染液:结晶紫染液、碘液、95%酒精、稀释复红染液。
方法:
1.加结晶紫于细菌涂片标本上,染一分钟,水冲洗。
2.加碘液,二分钟后水冲洗。
3.用95%酒精脱色,至无紫色液流下为止,约30秒钟,水冲洗。
4.加稀释复红液,染一分钟水冲洗。
5.干燥后,用油镜检查,革兰阳性菌呈现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其染色步骤如下:
水冲洗水冲洗水冲洗水冲洗
涂片f固定一结晶紫-----•■碘液----1"酒精脱色-----•■复红----•■干后镜检
(一分钟)(二分钟)(半分钟)(一分钟)
附:革兰染色液的配制法
1.结晶紫溶液
(1)结晶紫酒精饱和溶液(2克结晶紫溶于20毫升95%的酒精内)20毫升。
(2)1%草酸镀水溶液80毫升。
2.卢戈氏碘溶液
(1)碘片1克。
(2)碘化钾2克。
(3)蒸储水300毫升。
先将碘片与碘化钾置玻璃瓶中,加少量蒸锵水震摇,使碘片溶化,然后加入蒸储水混匀备用。
3.脱色剂:95%酒精。
4.石炭酸复红稀释液
(1)碱性复红酒精饱和液(复红10克加入100毫升95%酒精)10毫升。
(2)5%石炭酸水溶液100毫升。
二液混合后即为石炭酸碱性复红液,用蒸镭水稀释成1:10(10毫升染液加90毫升蒸储水)即成为石
炭酸复红稀释液。
实验报告
1.绘图记录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
2.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3
实验二细菌的生理
内容
1.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2.细菌培养法与生长现象观察
3.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
4.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一)培养基的制备原则及程序
人工配制成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环境称为培养基。根据各种细菌生长繁殖时所需条件的不同,
培养基可分为很多种类。
培养基的制备程序可分:配料一溶化一测定及矫正pH一过滤一分装~灭菌备用。
(二)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用途
1.肉膏汤培养基
成分:牛肉膏0.3克
蛋白膝1克
氯化钠0.5克
蒸储水100毫升
(1)用天平分别称取牛肉膏0.3克,蛋白腺1克,氯化钠0.5克置三角烧瓶中。
(2)加入蒸储水100毫升,把三角烧瓶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使蛋白豚等溶解。
⑶测定培养基的酸碱度。用1N的NaOH调整pH至7.6(可用pH试纸测定)。必要时用滤纸过滤。
(4)分装试管或烧瓶,塞上棉塞,用玻璃纸包扎管口、瓶口。
(5)高压蒸气灭菌103.42千帕20分钟取出冷却后冰箱贮存备用。
用途:
肉膏汤培养基可供一般细菌生长。
2.普通琼脂培养基
成分:肉膏汤培养基100毫升
琼脂2〜3克
制法:
(1)将琼脂加入肉汤中。
(2)高压蒸气灭菌压力103.42千帕,温度121.3C,维持15〜20分钟。
(3)取出在酒精灯下按无菌手续分装于无菌试管中,每管约5毫升,斜放使其凝成斜面培养基。
(4)无菌操作将已溶化的肉膏汤琼脂注于无菌平血中,厚度约3〜4毫米。凝固后即反转过来,底向
上,以免在平皿盖上积存凝结水,即为普通琼脂培养基(亦称固体培养基),冷却后置冰箱保存备用。
用途:
普通琼脂培养基用于一般细菌的分离培养,纯种接种或保存菌种。
3.血液琼脂培养基
成分:普通琼脂培养基100毫升
脱纤维绵羊血或兔血5〜10毫升
制法:
(1)取已制备好的无菌普通琼脂培养基100毫升,加热溶解并冷至50℃。
4
(2)在已消毒的无菌室内打开瓶口,瓶口通过火焰以杀灭瓶外的杂菌,用无菌吸管吸取5〜10毫升血
液,加入100毫升普通琼脂培养基内,轻轻摇匀。
(3)在无菌条件下,倾注于无菌平皿中,冷凝后即成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凝固后即反转过来,底向上,
置冰箱保存备用。
用途:
血液琼脂培养基可用来培养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4.半固体培养基
成分:
肉膏汤培养基100毫升
琼脂0.5~1克
制法:
(1)将0.5〜1克琼脂加到100毫升肉膏汤中,加热溶化,调整PH至7.6
(2)分装于小试管中,每管约2〜3毫升,加棉塞。
(3)高压蒸气灭菌(压力103.42千帕,温度121.3℃,维持20分钟)。
(4)冷却后冰箱保存备用。
用途:
半固体培养基用于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动力。
二、细菌培养法与生长现象观察
(一)细菌的分离培养法
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在多种被检材料中,如粪便、痰、脓、水及牛乳等常混杂有多种细菌。
如欲专门研究其中一种细菌,或检查病人标本中是否存在有某种病原菌时,需先将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做
分离培养,以获得由一个细菌生长繁殖而生成的单个菌落,再取单个菌落作纯种细菌的培养,然后进一步
观察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最常用的细菌分离法是琼脂平板划线分离法。
1.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要求借划线而将混杂的细菌在琼脂平板表面分离开,使单个细菌能固定在一点,生长繁殖
后形成单个细菌菌落,以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
材料:
(1)菌种: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液。
(2)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3)接种环、酒精灯,试管架等。
接种方法:
(1)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待冷后,取一接种环混合菌液。
(2)左手持平板培养基,靠近火焰,左拇指打开平板盖约3〜4厘米,右手持接种环在平板的上端涂
开并密集来回划线,划线约占平板面积的1/4。注意,划线时接种环与平板面成约30度角,以腕力在平板
表面行轻而快的来回滑动,接种环不应嵌进培养基内。
(3)烧灼接种环,以杀灭环上的细菌,转换平板约70度,用冷却后的接种环通过第一次划线区继续
进行第二区的平行划线以占平板面积的1/4为止(见图3)。
(4)重复第3步,划出第三、四区。
(5)划线完毕,将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培养基盖好后倒放(盖在下,底在上)。
用玻璃铅笔注明接种菌名,接种者姓名、班级、组、II期,放37℃温箱培养。
5
1
分区划线法分离培养生长状态
图3平板培养基分离培养法
2.斜血培养基接种法
斜面培养基一般不用作分离培养,仅使细菌繁殖作为保存菌种或观察其某些生化特性。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琼脂斜面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琼脂斜面培养基。
(3)接种环、酒精灯、试管架。
接种方法:
(1)先用笔在试管上端表明接种菌名、日期。
(2)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握持菌种和待接种的培养基管,使菌种管位左,培养基管位右,
斜面部均向上。
(3)以右手持接种环烧灼灭菌,待冷。
(4)以右手手掌与小指、小指与无名指分别拔起并挟持两管棉塞,将两管口迅速通过火焰灭菌。
(5)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从斜面上轻轻挑取少许细菌退出菌种管,再伸进待接种的培养
基管底的凝结水中并从管底部向上在斜面上划一直线,然后再从底部向上连续蜿蜒划线(如图4),也可以
不划直线只蜿蜒划线。
(6)管口通过火焰再度灭菌,塞好棉塞。接种环烧灼灭菌后放下。
(7)斜面接种后放37℃温箱中培养.
3.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凡是肉膏汤、葡萄糖、蛋白陈水以及各种单糖发酵管等液体培养基都用此方法接种。
接种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纯种细菌的增殖培养,也可观察到细菌的不同生长情况。有的呈均匀混浊,
有的呈沉淀生长,有的表面形成菌膜,另外还可以供测定细菌生长特性使用。
图4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6
材料:
(1)菌种: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
(2)培养基:牛肉汤。
(3)酒精灯、接种环、试管架等.
接种方法:
操作方法与斜面培养基相同,但要使液体培养基向右侧倾斜45度角,接种环在接近液面管壁上轻轻
研磨,并沾取少量肉汤调合,使菌混合于肉汤中(见图5)。接种后放入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观
察生长情况。
图5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4.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穿刺接种法)
此法主要用于保存菌种,观察细菌的运动力,以及某些细菌的生化特性等。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琼脂斜面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3)接种针、酒精灯、试管架等。
接种方法:
(1)作好标记。
(2)左手握持菌种管和待接种的半固体培养基。
(3)右手持接种针,灭菌冷却后,以针挑取菌落,垂直刺入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的中心,可刺达近管底
约3〜5亳米,但不必刺至管底,然后循原路退出,注意刺入及退出时不可晃动接种针(如图6)。
(4)接种完毕,将接种针重新灭菌后放试管架上,塞好棉塞,37℃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观察结果.
7
(-)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观察细菌在普通平板与血平板上单个菌落特征,并注意下列几点:
(1)菌落直径大小:小于2毫米者为小菌落;在2〜4毫米之间者为中等菌落;在4毫米以上者为大
菌落。
(2)形状:圆形或不规则。
(3)透明度:要对光观察,分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4)表面:光滑、粗糙、湿润、有光泽、干燥、凸起、凹下、平坦等。
(5)边缘:整齐、不整齐(波浪状、锯齿状、毛发状)。
(6)颜色:有无特殊颜色,无特殊颜色者一般呈灰色或无色。
(7)溶血性:有无溶血环,是完全溶血,还是不完全溶血。
2.观察细菌在肉汤中的生长状态
观察时注意细菌是否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菌膜的特征;培养基是否变混浊,混浊度;生长是否形成
沉淀,沉淀的性质是絮状、颗粒状或其它。
3.观察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
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呈白色,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透明。有鞭毛的细菌有运动力、呈弥
散生长,使培养基整个变为混浊,穿刺线往往不明显。
三、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
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分布极广、种类繁多。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细菌的分布,进一步加深对消
毒、灭菌与无菌操作重要性的认识。
(-)空气中细菌的检查
材料:普通琼脂平板。
方法:普通琼脂平板打开盖暴露在实验室空气中,10分钟后盖上盖,置37℃温箱培养18〜24小时后,
观察结果。
(-)泥土中细菌的检查
材料:泥土1克(取离地面10〜20厘米土层中泥土),无菌生理盐水,庖肉培养基、无菌滴管、普通
琼脂平板等。
方法:将泥土置于无菌试管中,加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混匀,用滴管吸1〜2滴加入普通琼脂平板,
然后用接种环以划线分离法划开。上述试管置酒精灯火焰上,加热100℃5分钟,取0.5毫升悬液加入庖
肉培养基中。将接种好的庖肉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平板放37℃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8
(三)水中细菌的检查
材料:
1.池水和自来水。
2.普通琼脂平板两个。
3.无菌试管、无菌滴管等。
方法:
1.用酒精灯烧灼自来水管口约1分钟,然后开龙头放水约2分钟,无菌试管取自来水2毫升。
2.用无菌滴管取自来水滴于普通平板上约2滴,然后以接种环用划线法划开。
3.再用另一只无菌滴管取池水于另一普通琼脂平板上约2滴,同样用接种环划线分开。
4.把上述接种好的培养基放37℃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四)皮肤上细菌的检查
材料:
普通平板、玻璃铅笔。
方法:
将普通平板用玻璃铅笔分成4〜6份,在酒精灯火焰旁每个同学在平板的相应位置用手指涂摸数次(或
轻按手指仅留下指纹)。然后盖好盖,置37℃温箱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五)咽喉部细菌的检查
材料:
血平板、压舌板、无菌棉拭子等。
方法:
用无菌棉拭子从正常人咽喉部取材,无菌操作涂于血平板上,灭菌的接种环划线分离,置37℃温箱
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六)齿垢中细菌的检查
材料:
载玻片、无菌牙签、生理盐水、酒精灯、革兰染液等。
方法:
1.取洁净载玻片一张,加生理盐水1滴。
2.用无菌牙签挑取自己的牙垢少许与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匀后涂开。
3.干燥、固定。
4.革兰染色,油镜观察。
四、细菌的生化鉴定
由于各种细菌具有独特的的酶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不同,因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及分解产物
也不同,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有助于细菌种属的鉴定。细菌的生化试验是鉴别细菌的
重要依据之一。
(-)糖发酵试验
原理:
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分解糖的能力各异,其产生的分解产物亦不同,借此可鉴别细菌的种
类。
材料:
1.菌种: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痢疾杆菌。
2.培养基:单糖发酵管(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
方法:
1.取葡、乳、麦、甘、蔗五个单糖发酵管。
9
2.将接种针烧灼冷却后,分别挑取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痢疾杆菌培养物接种
单糖发酵管。
3.单糖发酵管放37℃温箱中孵育24小时。
4.观察结果:首先要观察细菌是否生长,细菌生长后培养基变混浊,如发酵糖类产酸则使培养基中
指示剂(溪甲酚紫)由紫色变为黄色,如发酵糖类既产酸又产气,则培养基除变黄色外,在发酵管内有气泡
产生,如不发酵则培养基为原来的紫色。(附表1)。
意义:
单糖发酵试验常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表1单糖发酵试验结果
菌种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蔗糖
大肠埃希菌㊉㊉©©—
伤寒沙门菌+—++—
副伤寒沙门菌©—©©—
痢疾杆菌+—++—
注:产酸用“+”表示;产酸产气用“❷”表示;不发酵用“一”表示。
(二)靛基质试验
原理:
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防,能分解蛋白陈水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口引味),叫I噪本身无色不能直接观察,
加入对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叫跺试剂)后,相互作用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化合物。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培养物。
2.蛋白陈水2支。
3.吧噪试剂。
方法:
1.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于蛋白陈水试管中。
2.37℃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每管滴加2〜3滴口引味试剂于液面上,轻轻摇动试管,少等片刻,
呈玫瑰红色者为吧跺试验阳性,说明此菌能产生靛基质,呈黄色者为吧噪试验阴性,说明此菌不产生靛基
质。
意义:
用于判定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志贺菌、沙门菌。
(三)VP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并将丙酮酸脱竣变为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醉。乙酰甲基甲醇在碱
性环境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陈水中精氨酸所含的胭基起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为VP试验阳性。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培养物。
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陈水。
3.40%K0H溶液(含0.3%的肌酸)、6%a一茶酚酒精溶液、毛细吸管等。
方法:
1.分别接种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于2支2毫升葡萄糖蛋白陈水培养基中。
2.37℃孵育48小时后取出分别加入1毫升40%K0H和a一蔡酚溶液(加速反应),
摇匀,静置桌上,5〜15分钟内出现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大肠杆菌阴性,产气杆菌阳性。
10
意义:
常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可鉴别肠道杆菌科细菌。
(四)甲基红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并进一步将丙酮酸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值
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甲基红变色范围:pH<4.4为红色,pH>6.2为黄色)。某些细
菌虽能分解葡萄糖,但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被氧化成其他物质(如醇、醛、酮等),培养基pH为6.2
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大肠杆菌呈红色(阳性),产气杆菌呈黄色(阴性)。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陈水。
3.甲基红试剂、毛细滴管等。
方法:
1.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于2支葡萄糖蛋白陈水培养基中。
2.37℃孵育48小时后取出,分别滴加甲基红试剂2〜3滴,可立即观察。阳性者呈红色,阴性者呈
黄色。
意义:
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鉴别。测定细菌能否利用枸椽酸盐作为碳的唯一来源,常用以鉴别肠道杆菌。
(五)枸椽酸盐利用试验
原理:
在枸椽酸盐培养基中,枸椽酸盐为唯一碳源,磷酸二氢钱为唯一氮源。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可利用
枸檬酸盐为碳源,磷酸二氢钱为氮源,在此培养基中生长,分解枸檬酸盐产生的碳酸盐使培养基呈碱性。
指示剂溟麝香草酚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故不生长。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枸檬酸盐培养基•
方法;
1.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于枸椽酸盐培养基上。
2.37℃孵育24小时后观察。有菌苔出现,培养基变为深蓝色,为枸椽酸盐利用试验阳性。
意义:
用于鉴别肠杆菌科细菌。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属等为阴性。枸椽酸菌属、沙雷菌属、克雷
伯菌属为阳性。
(六)尿素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能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氨,使培养基呈碱性,指示剂酚红呈红色。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2.培养基:尿素培养基。
方法:
1.分别接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于尿素培养基中。
2.37c孵育18〜24小时观察,培养基呈红色为阳性反应.不变色者为阴性。
意义:
用于肠杆菌科鉴别。其中变形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属、结肠耶尔森菌为阳性。幽门螺杆菌尿素酶阳
性。
11
(七)硫化氢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生成硫化氢,后者与培养基中的铅离
子或二价铁离子形成硫化铅或硫化亚铁黑色化合物。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2.培养基: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或醋酸铅培养基。
方法:
1.分别接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于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或醋酸铅培养基上。
2.37℃孵育24小时后观察。接种部位呈黑色者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大肠杆菌阴性,变形杆
菌阳性。
意义:
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鉴别,部分沙门菌、变形杆菌属等硫化氢试验阳性,部分沙门菌硫化氢试验阴性。
(八)细菌色素
原理:
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中有不同颜色的色素产生,这一点有利于这些细菌的鉴别。
材料:
1.菌种:葡萄球菌(金黄色、白色)、绿脓杆菌。
2.普通培养基。
方法:
1.将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分别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中。
2.37c孵育18〜24小时观察结果。葡萄球菌可产生脂溶性色素,只菌落有色。绿脓杆菌产生水溶
性色素,故菌落和培养基均有色。
意义:
常用于细菌类别的初步鉴定。
实验报告
1.记录细菌分布的实验结果。
2.细菌人工培养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观察记录细菌代谢产物的实验结果。
12
实验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内容
1.消毒与灭菌
2.噬菌体
一、消毒与灭菌
(-)常用灭菌器械的使用
1.高压蒸气灭菌器
构造:
高压蒸气灭菌器是一个双层的金属圆筒,两层之间盛水,外层坚厚,其上或前方有金属厚盖,盖旁附
有螺旋,借以紧闭盖门,水蒸气不能外溢。灭菌器内蒸气压力升高时,水的沸点相应增高,它们的关系如
表2。高压蒸汽灭菌器匕装有排气阀门、安全活塞,以调节器内蒸气。有温度计及压力表,以显示器内的
温度和压力。器内装有带孔的金属桶用以放置灭菌的物品。
表2不同蒸气压力所能达到的温度
压力(千帕)温度(℃)压力(千帕)温度(C)
34.47108.8137.90126.2
55.16113.0172.37130.4
68.95115.6206.84134.6
103.42121.3
用法:
加水至灭菌器内,放入要灭菌的物品,将器盖盖上,螺旋拧紧.使之密闭。加热至压力34.47千帕时,
打开排气阀放气,使器内冷空气全部排出,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待压力表渐升至所需压力数(视消毒
物品,一般为103.4千帕),减小炉火,维持20〜30分钟。灭菌时间到时,停止加热,待压力逐渐降至零
时,慢慢打开排气阀,放气减压(注意避免瓶内液体等外溢)。
高压蒸气灭菌器灭菌是最可靠的灭菌方法,凡耐热和耐潮湿的物品,如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材、
衣服、纱布、棉花、玻璃器材、传染性脏物及细菌的培养物等都可用本法消毒灭菌。
2.干热灭菌器(干烤箱)
构造:
干热灭菌器是山双层铁板制成的长方形金属箱,外壁内层装有隔热的石棉板,箱壁中装置电热线圈,
顶上有孔,可安插温度计。箱前有铁门及玻璃门,箱内金属板架数层,电热烤箱前F方有装有气温度调节
器,可以保持所需温度。
用法:
将培养皿、吸管、试管等玻璃器材包装好后,放入箱内闭门加热,温度上升至160℃〜170℃时,保持
2小时,停止加热。当温度降至40℃以下,方可开门取物,否则冷空气突然进入,易引起玻璃器材炸裂,
而且热空气外溢,往往会烫伤取物者的皮肤。
3.滤菌器
滤菌器是由孔径极小,能阻挡细菌通过的陶瓷、硅藻土、石棉或玻璃细沙等制成,种类较多,常用的
有下列几种。
(1)玻璃滤器:由玻璃制成,滤板用0.15〜250微米不等,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老师岗前培训
- 项目经理临时聘用合同标准版
- 聘请技术顾问2024年度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东莞货物运输服务合同2篇
- 发电厂职业病健康培训
- 《注射美容医疗纠纷》课件
- 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运营合同(2024版)
- 电信员工安全培训
- 医疗器械业务员汇报
- 《基坑监测技术》课件
-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自来水公司招聘30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数学说题比赛1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 焚烧炉设计方案
- fikusvisualcam线切割编程中文教程
- 中国地图(可拆分省份)
- 全国主要水文站点及雨量观测分布和代码
-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
-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