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我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我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我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我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4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我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第1页一、基本文学常识复习1.孟子,名

,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后称为“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根本关键是:“

”(如民贵君轻)、“

”,其论断还有“性善论”。2.《孟子》是一部全方面反应孟子思想语录体散文集,是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统计孟轲言行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

》《

》一起被称为四书。第2页二、基本文学常识复习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根本关键是:“民本”(如民贵君轻)、“仁政”,其论断还有“性善论”。2.《孟子》是一部全方面反应孟子思想语录体散文集,是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统计孟轲言行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论语》一起被称为四书。第3页二、文言知识点整理第4页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一、通假字第5页二、古今异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急躁,心肠狠)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些人,有时/选择连词)4、兵刃既接(兵器/战士,士兵)5、弃甲曳兵而走(逃跑/行走)6、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7、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8、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林木)9、七十者能够食肉矣(能够凭借/表同意认可)第6页2、动词活用作名词(1)请以战喻(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战争活着人死去人三、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七十者衣帛食肉(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名词活用作动词打鼓穿称王第7页使….迁移3、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4、使动使用方法王无罪岁以…为罪5、意动使用方法第8页应之以乱则凶河东凶亦然攘除奸凶敌入而凶因为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凶不吉祥,不幸(凶多吉少)庄稼收成不好凶残、残暴恐惧而喧嚷骚动察徐而察之察邻国之政察臣孝廉人至察则无徒观察、仔细看考查考查后推荐明智、精明一词多义归纳1、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顺应自然改变,采取正确办法就吉利;顺应自然改变,采取错误办法就凶险。2、甫(刚才)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第9页喻今将喻子五篇之诗家喻户晓王好战,请以战喻自喻适志与告诉,使人知道明白、知道比喻通“愉”,愉快兵兵刃既接兵者,国之大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可汗大点兵兵器、武器军事、战争军队士兵一词多义归纳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喻:通“愉”,愉快。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第10页直木受绳则直是非曲直系向牛头充炭直直不百步耳与“弯”相对正确、正直价值,后写作“值”副词,仅,只是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帜曰“谢庄团练冯”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种植树立、建立培养树木一词多义归纳第11页沛公不胜桮杓谷不可胜食也二败而三胜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予观夫巴陵胜状胜能负担,能承受尽胜利战胜、超出优美一词多义归纳食谷不可胜食也狗彘食人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hí吃shí食物sì

喂养第12页以请以战喻可以无饥矣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用凭借按照把认为一词多义归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于比对在第13页河内凶亦然填然鼓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太后曰:“然。”然填然鼓之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申之以孝悌之义之音节助词无义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结构助词代词代百姓这么…样子然而、不过对,是这么一词多义归纳第14页数愿令得补黑衣之数又数刀毙之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数罟不入洿池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扶苏以数谏故shù数目、数量shù几,几个shù命运cù密,与“疏”相对

shǔ计算shuò一再一词多义归纳第15页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是亦走也(2)非我也,兵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标志:…也。(1)申之以孝悌之义(2)树之以桑(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介词结构后置第16页(1)或……或……(2)直……耳

(3)是……也

(4)是何异于……

3、宾语前置未之有也4、固定句式有……有……只……罢了这是……呀这同……有什么区分?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第17页三、内容了解3.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对比论证:第5段与第6段4.第6段从哪两个方面作出了发展规划?

物质精神第18页四、翻译第一段:第19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于:对于。焉耳矣:语气词连用。河内:黄河西部凶:荒年,年成不好察:观察无如:不如,比不上加:更第20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黄河以北碰到饥荒,就把那里老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把黄河以东粮食转移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碰到饥荒也是这么做。第21页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了解一下邻国政治,没有像我这么专心。邻国百姓没有更少,我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何呢?”第22页翻译第二段:第23页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请:请允许我。喻:打比喻。填然:击鼓声。鼓:击鼓,名→动。之:音节助词。曳(yè):拖着。兵:兵器。而:修饰连词。走:逃跑。或:有人。以:凭借。第24页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第25页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第26页翻译第三、四段第27页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假如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百姓比邻国多了。第28页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直:只是。耳:罢了,语气助词是:这。无:通“毋”,译为“不要”望:希望于:比,介词第29页翻译第五段第30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违:违反,耽搁。胜:尽,完。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池:池塘。生:活着人。丧(sāng):埋葬,办丧事。养生:供养活着人丧死:为死了人办丧事王道:为王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施行仁政),这是儒家政治主张。第31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耽搁农业生产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第32页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开端。第33页翻译第六段第34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树:名→动,栽种;之:音节助词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以:介词,凭借衣:yì,穿,名→动帛:丝织品;豚:小猪;彘:大猪;之:代词,复指;畜:动词,喂养无:通“毋”,不要失:错过;食:吃第35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五亩大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人就能够穿丝织品衣服了。鸡、猪、狗畜养,不要耽搁它们繁殖时机,七十岁人就能够吃肉食了。第36页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夺:耽搁谨:形→动,慎重认真从事庠、序:古代学校申:重复陈说;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理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颁:通“斑”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第37页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百亩大田地,不要耽搁它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能够不受饥饿了。第38页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道理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第39页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黎民:老百姓然:这么而:表转折,却王:wàng,名→动,为王,统一天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第40页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做到了这些而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还从未有过。第41页翻译第七段第42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食: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名词,食物检:约束;涂:通“途”,道路;殍:饿死人发:开仓赈济岁:年成第43页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这异:区分兵:武器罪:名→动,归罪斯:那么,就至:到,归顺焉:语气词,了第44页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过失,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一样?第45页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第46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途”)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猪狗吃人所吃食物,不知道阻止;道路上有饿死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第47页五、默写过关1.兵刃既接,

。2.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3.五亩之宅,

,五十者能够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第48页五、默写过关1.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第49页孟子名言选译课外积累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即使有一个最轻易生长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第50页(5)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人,后退也会快。(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高兴足以使人死亡。(7)仁者无敌。仁德人是无敌于天下。(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高兴为自己高兴者,百姓也会以国君高兴为自己高兴;以百姓忧愁为自己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忧愁为自己忧愁。第51页(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我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他人长辈;爱护自己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他人晚辈。(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主要,代表国家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12)民事不可缓也。关心人民是最紧迫任务。第52页(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欺侮行为,他人才欺侮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原因,他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原因,他人才讨伐它。(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埋怨天,不责备人。(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乱了我心,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节,这么才叫做大丈夫。第53页(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事业。(17)养心莫善于寡欲。涵养心性方法最好是降低物质欲望。(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他人人,会受到他人爱;尊敬他人人,会受到他人尊敬。(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第54页(20)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将要把主要任务加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心意,劳动他筋骨,饥饿他肠胃,穷困他身子,他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么便能够震动他心意,坚韧他性情,增加他能力。第55页五、默写过关1.兵刃既接,

。2.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3.五亩之宅,

,五十者能够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第56页五、默写过关1.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第57页六、翻译以下句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第58页六、翻译以下句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道理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第59页六、翻译以下句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道理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砍伐树木要按一定季节(指在草木凋谢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就会用不完。第60页六、翻译以下句子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砍伐树木要按一定季节(指在草木凋谢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就会用不完。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不是我,是兵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第61页1、下面画线字意义不一样一组是:A.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