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自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1页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自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2页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自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3页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自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4页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自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示技巧1/98诗词鉴赏

表示技巧(艺术手法)

表示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2/98

表示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大、借代、反问、对偶、排比、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用典、虚实(想象、联想)、照应、抑扬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98一、表示方式4/981、记叙:记叙人物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改变过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5/982、议论:对人和事物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意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点出喜爱菊花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坚贞品格赞美。6/983、描写:用生动形象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详细描绘和刻画。

7/98①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尤其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惯用一个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利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选取,“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一些典范,在动词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个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而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方式(这里“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友好统一。所以,动静结合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8/9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9/98②正面与侧面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即是正面直接地刻画了春天柳树娇美形态正面描写10/98侧面描写

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相关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描写来到达反应主题效果,即是侧面描写,也叫侧面衬托。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显著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没落与荒凉。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1/98③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关系:“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相互联络,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以到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意象,开拓诗中意境,为读者提供辽阔审美空间,充实人们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比如姜夔《扬州慢》中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感叹。12/98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图景美好反衬出现实黑暗。13/98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景象,不过现时却不在眼前。比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14/98c、构想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它表现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停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比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构想别后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15/98虚景和实景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衬托,从而突出中心。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停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经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离愁别绪。下阙写虚,经过“行人”构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16/98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问:这首诗上下片各分两层,请概括各层内容。[技巧指要]这首诗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述说与详细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描写与回想、想象结合起来。金圣叹在《水浒》批语中说:“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适合于表现辽阔生活画面,增加文章思想容量,深化主题。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构想相逢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感叹,属实写。这么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示了词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苦。最终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17/98

④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络,不是孤立存在,被描写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景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络。所以,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联络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18/98柳宗元在《江雪》中就利用了点面结合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于非常显眼位置,是诗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品格。19/98⑤白描原是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之一,大致靠近西洋画法中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衬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笔触,明快简练语言,朴素平易文字,洁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感受。20/98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问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名句。它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地表现了什么内容?怎样表现?[技巧指要]这句诗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21/9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22/98⑥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普通篇幅短小精悍,这么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细节描写。不过,即使是短小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一样不能忽略了其中细节描写。这一点尤其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细节描写,也能取得“见微而知着”效果。23/98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人发出会心一笑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看到快马飞驰紧急情况,或许认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24/98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细节描写,正表达了王安石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明分析。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复杂微妙心理,让人在看似日常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乡思。25/98⑦色彩渲染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刚抽新芽柳枝,成双成正确黄鹂,自由自在白鹭和一碧如洗青天,四种鲜明颜色新鲜而且明丽,组成了绚丽图景。既可传达出愉快情感,也可反衬思归感伤。

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墨重彩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飘泊伤感作铺垫。26/98⑧衬托与对比

A、衬托概念: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衬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陪衬,突出主体。衬托本是中国画中一个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显著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事物鲜明突出。能够是人衬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反应来衬托秦罗敷惊人美貌;也能够是以物衬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27/98更多是以景物衬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衬托了琵琶声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心情。古诗中常见一些“艺术辩证”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相互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很好艺术效果。)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终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正确“鸳鸯”衬托出人孤寂心情。28/98诗歌《乌衣巷》经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乌衣巷了,今日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景物描写能够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能够用侧面描写手法,经过对其它事物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利用,能够使被描写景物特点,愈加鲜明愈加突出。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对雪景描写可谓一绝,用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艺术手法:“正是寒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却下得紧了”,这是从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风猛;“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间草亭已被雪压倒了”,“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是从侧面入手,经过写草屋摇振、坍毁,火种浸灭来间接突出风雪之猛烈。两种描写手法结合,使风雪特点更为突出了。29/98B对比是把两种对立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不一样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元代王冕《白梅》前两句:“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一样桃李混芳尘。”,将“冰雪林”中雪白梅花与“混芳尘”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示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想感情。30/98对比——对比手法鉴赏,我们要注意它特点,它不是语言利用技巧,而是一个内容设置技巧。南园十三首(其一)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小白长红”指白花少,红花多。园中春花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结局,形成对比,藉以抒发个人感叹。作者正值青春年华,如同“越女”,然而因避父讳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如花盛开时无人观赏,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诗悲剧气氛浓烈。“嫁与春风不用媒”说得轻松,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31/98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尽力渲染昔日繁荣,结句以今日之荒凉抹杀之,写尽了人事改变,盛衰无常32/98例: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些人来。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问:(1)、《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利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艺术效果?(2)、陆游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采取了怎样艺术手法,这么写在表示上有什么好处?33/98这首诗主要利用了衬托写作技巧。这首诗歌将采莲少女和漂亮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罗裙和碧绿荷叶,粉嫩脸庞与鲜艳荷花相互映衬,衬托出少女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情味。反衬也叫反应,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陆游诗,“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诗人以“林莺巢燕”无声,反衬杜鹃有声,好处是以寂静突出杜鹃悲切叫声。34/98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回答课后问题。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问: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试作简明赏析。35/98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利用了对比手法。把不一样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两个不一样方面进行对照,使好显得更加好,坏显得更坏。如上面七绝,前两句写农民祈雨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含有震撼人力量。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36/98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然听到几点人说话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苔藓上。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37/984、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38/98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39/98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思想感情。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示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爱国情怀。40/98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问题:请结合详细诗句比较说明两首诗歌在抒情方式上异同。41/98李白《赠汪伦》和刘禹锡《竹枝词》,都是在叙事基础上采取间接抒情方式。所不一样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爱情表现得真切感人。42/98间接抒情

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各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示自己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43/98情景交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经常是诗人藉以抒情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思想情感。如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如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无限离愁别恨。普通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写法。最经典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严寒,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能够起到一倍增其哀乐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么亮丽诗意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44/98情景交融,其实不需要这么复杂,我们只需要记住: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情感相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实际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45/98以乐写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才披上春天外衣西湖,生意昂然西湖,在作者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表达诗人对西湖独有钟情——乐景46/98以哀写哀:比如: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这首词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凄冷气氛,衬托出自己心情,与下片波折抒发忠愤相呼应,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情调——哀景。47/98以乐写哀:“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经过景传达自己喜怒哀乐,做到情景交融。如:。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初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叹息。但诗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愈加浓厚。48/98以哀写乐: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须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49/98托物言志诗歌散文中经常利用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刻画来含蓄地表示自己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古诗中,象骆宾王《狱中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就是经过刻画餐风饮露秋蝉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50/98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象征义来表示个人胸怀心志一个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墨

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析:此诗利用了托物言志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坚贞、纯洁操守。51/98又例明代于谦《石灰吟》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表示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决心。52/98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分

借景抒情是经过对景物描写,抒发是情感,表现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示是含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个思想。托物言志,更主要是诗人要经过描写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态度和对人生感悟。53/98A、托物言志经常借助于某物一些特征,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志”能够指感情、志向、情操、兴趣、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高兴、悲伤等感情。54/98二、表现手法55/98①对写法(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人写法,这是我国古典诗歌惯用到表现手法之一,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情思表示得婉曲含蓄。56/98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在天宝十五载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长安。当初其妻小借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名篇。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写起,使意思深入一层。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情形:“闺中”指代自己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安自己;颈联深入猜测妻子在夜已深情况下,凝神久久望月情景: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祝福作结,意味隽永。备受观赏是颈联描绘情景:妻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难过落泪。作者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爱恋表示得淋漓尽致。,使全诗之情,虽缠绵悱恻而不衰飒颓唐。57/98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弟兄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往今来,漂泊异地游子,羁縻异乡旅人,读这首诗时,都能产生强烈共鸣。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它质朴、深厚和高度艺术概括,同时,也来自于它超乎寻常“对写法”。前两句是“直写法”,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格言式警句;后两句作者采取了另一个方式,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弟兄”们想念自己情景和“少一人”心理活动,衬托出对弟兄思念之情,情感波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58/98②移情(借物抒情)

移情就是将人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59/98③象征

象征是经过特定轻易引发联想详细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特点,能够借助读者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络起来。比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他人详细形象,能够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高尚精神。所以蜡烛是舍己为人象征。60/98象征手法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事理表现为详细可感知形象。其次是能够使文章更含蓄些,利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61/98“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伤感表现,“鹤”是永生化身,“蝙蝠”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象征,“大雁”给分离情人带来消息(代表着思乡),“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象征,“牡丹”是富贵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62/98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导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含有高洁节操。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63/98④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方面和要必定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到达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目标。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如同登山,由谷底到山顶。[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64/98例:《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取先扬后抑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经过对少妇情绪微妙改变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感伤和哀怨情绪,突出了“闺怨”主题。65/98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例:《红楼梦》中《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手法揭示了贾宝玉性格。”66/98⑤赋比兴我国古典诗歌在长久艺术实践中,创造了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我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主要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是直接叙事写景方法;比是打比喻,是比喻修辞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词,是衬托气氛渲染手法。这三种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后世出现各种表现手法都能够看作是赋比兴发展和综合利用。67/98三、修辞手法68/98①比喻

用一个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个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山比做银盘里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意象愈加形象生动外,还可表达出意象情态特征。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形状并表达出了它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明洁。69/98《

江上看山》(宋•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回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析】此诗将江两岸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考物,把群山那一静态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70/98

②拟人请看下面诗歌: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手法,写出了夜雨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71/9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很快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本诗生动效果与拟人手法大相关系,请就本诗拟人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答案甲〗本诗利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晚春时一派百芳争春景象。——点评“百芳争春”一词过于笼统,不能揭示拟人手法妙处。〖答案乙〗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低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原来乏色少香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点评对拟人手法利用作了详细分析72/98③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示出一个委婉含蓄情感,往往采取隐语、双关修辞手法。

《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描写男女情长诗,写出了在秦地思妇内心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喜爱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思念情怀。

73/98《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惯用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约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含蓄,“倒是无情胜有情”。74/98

④借代

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示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详细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利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茂盛和花凋零。②“终岁不闻丝竹声”、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鞍马代“客人”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75/98《赤壁》杜牧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文中“东风”指是赤壁“火攻”事;“二乔”指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妻子,小乔石东吴主帅周瑜妻子,此二人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命运。文中“锁二乔”指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索。76/98⑤夸大

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示事物作用。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大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深重。77/98⑥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示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意境显得辽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以为气象万千。更主要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苦痛。

78/98⑦比拟

把物看成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看成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取拟人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大到极点。

79/98⑧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英雄业绩。80/98⑨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强烈感情。

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定。81/98⑩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惯用一个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鉴赏者来说,假如不了解典故含义,就不能很好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82/98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83/98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艺术表现力,组成奇特艺术境界。84/98利用历史故事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反用。经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再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过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所以,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典故,对当初领兵远征主将进行了批评85/98较难了解几个修辞

86/98

互文

即古代诗文相邻句子中所用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汉语中一个特殊修辞手法87/98

A、为了防止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词组或句子里,处于对应位置词能够互释。这么能够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无须用兮,贤无须以”(《涉江》)其中“用”和“以”处对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对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类互文是轻易了解和掌握88/98B、出于字数约束、格律限制或表示艺术需要,必须用简练文字、含蓄而凝练语句来表示丰富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效果。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词语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但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但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89/98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示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示回到家中欢喜之情。)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