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P_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P_第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P_第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P_第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1页考情解读第2页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灿烂中华文化考向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课标全国卷Ⅱ·19结合有代表性中华文化作品《台湾风物图卷》《清明上河图》和《当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西文字母等,考查中华文化基本特征考向2中华文化包容性·课标全国卷Ⅰ·39(1)·课标全国卷Ⅲ·39(3)智慧备考:经过对近年来高考真题分析能够看出,从知识考查上看,课标全国卷试题立足于中华文化这一根本,重点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中华文化包容性。考查在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详细事例或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和包容性。(2)结合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和两岸文化交流阐述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3)以“一带一路”等时政内容或文化领域微观热点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和包容性。第3页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向3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课标全国卷Ⅱ·39结合民族精神详细表现,如抗战精神、工匠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考查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以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考向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路径和意义·课标全国卷Ⅲ·21智慧备考:备战高考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根本,重点关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和路径等。详细要注意以下内容:(1)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和路径。(2)结合工匠精神、长征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考查民族精神内涵。尤其要注意高考对爱国主义和兴趣和平这两个详细知识点考查。第4页第六课我们中华文化第5页1备考导向2考点梳理3关键突破4随堂训练第6页备考导向第7页考纲展示核心线索术语必背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包容性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1.一个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包容性2.两个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两个见证:汉字、史书典籍4.三个表现:独特征、区域性、民族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3.中华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征4.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5.各民族优异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民族骄傲第8页考点梳理第9页(一)中华文化基本特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考点剖析第10页尤其提醒: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主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全部文字,文字创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第11页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_________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__________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主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主要位置。_________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版图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受历史、地理等原因影响,各地域文化带有显著__________。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作出了__________。独特征文学艺术区域性区域特征主要贡献第12页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展现着各种民族文化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__________,又有各自__________特征。(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__________,共同熔铸了灿烂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共性民族相互促进第13页(二)中华文化包容性1.中华文化包容性(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①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它民族文化__________。②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民族文化主动成份。(2)意义:首先,有利于与其它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另首先,有利于增强对本身文化__________和对其它民族文化了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睦相处吸收借鉴认同第14页2.中华文化力量(1)中华文化力量表达中华文化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__________、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强大__________,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不竭__________。(2)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全方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表达__________。生命力精神力量力量之源时代性第15页【易错1】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含有划时代意义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步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秦统一,促进了统一民族文化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含有划时代意义。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全盛时代。【易错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分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易错辨析第16页【易错3】汉字创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分析:文字创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主要标志。【易错4】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地域文化长久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而日趋同一分析:我国版图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受历史、地理等原因影响,各地域文化带有显著区域特征。不一样区域文化长久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第17页【易错5】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总和分析: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展现着各民族文化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征。在长久历史发展中,各弟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简单相加。【易错6】中华文化含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分析:中华文化含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它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它民族文化主动成份。第18页【易错7】中华文化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决定力量分析:中华文化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第19页核心突破第20页1.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关系关键考点一:中华文化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分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角度说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厚重(横向)角度来说侧重点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特征见证或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我国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见证联络二者是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区分特征第21页2.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关系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含有鲜明地域性,由不一样地域文化组成,展现文化“多元”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一个。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组成。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个性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含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正确现实问题第22页3.中华文化特点与前后知识点内在联络(1)中华文化对人们影响。中华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差异使人们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展现出不一样特点,中华文化对人们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2)中华文化与文化传输。我们既欢迎世界各国优异文化在中国传输,又主动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中华文化是在不停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发展,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原因之一。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第23页(4)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中华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5)文化力量与中华文化力量。文化作为一个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华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创祖国美好明天不尽力量之源。(6)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异传统文化之中。第24页命题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判断命题揭秘:最常见考法是提供某种文化产品、某个民族文化、某个区域文化、某种文化形式(如台湾文化、徽文化、书画艺术等),或以引文形式从宏观上表述中华文化特质,设置说明类、表达类试题,考查对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判断与区分;或者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和特点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试题常会设置一些错误观点作为干扰项,如: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主要见证;文字是中华文明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对于反应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主要标志;地理环境决定各具特色地域文化;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趋于同一。第25页A

第26页[解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基础”,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不停汲取世界文明结果、丰富发展自己”,表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含有包容性,A项符合题意。C在材料中表达不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主要组成部分,不是集中表达,D不选。B与材料主旨不符。第27页C

第28页[解析]

②③项,回文诗既可正读,又可反读。这表达了汉字奇特和妙用,一个字包含着深刻内涵和韵味,一首五言律诗将汉字独特格调展现得淋漓尽致。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为历代诗人争相效仿,这反应出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故正确。①④项,题目强调是中华文化和汉字魅力和韵味,没有表达古人道法自然情怀和古诗词实用性,故错误。总而言之,因为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第29页命题点2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命题揭秘:最常见考法是提供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素材,设置表达类、说明类选择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中华文化力量等知识点。常会在试题中设置错误观点作为干扰项,如:中华文化现有各民族文化共性,也有自己个性;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总和;中华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等等。第30页A

第31页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特征。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材料主旨。《台湾风物图卷》内容丰富,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说明中华文化多姿多彩,两岸文化一脉相承,①②符合题意;《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只是文化价值和艺术格调相同而非相同,海峡两岸文化含有各自特点,文化不能也无需走向统一,③④错误,选A。第32页B

第33页[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展现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民族骄傲。材料中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等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瑰宝,表达了中华文化展现着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②③观点正确应入选。①错误,代表中华文化前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错误,中国发展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第34页关键考点二:中华文化包容性第35页提醒:(1)中华文化包容性,不但指中华文化能和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主动成份,也指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文化主动成份。(2)中华文化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异文化被其它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它民族优异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融合其它民族文化或融入其它文明。第36页[图解]第37页命题点1中华文化包容性命题揭秘:最常见考法是提供不一样民族文化、不一样国家文化、不一样区域文化、不一样文化形式之间交流、借鉴、融合素材,设置表达类、说明类选择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即中华文化含有包容性;或者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第38页A

第39页[解析]

由材料能够看出,世界文化含有多样性,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含有极大包容性。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表达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显示是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愈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没有表达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第40页A

第41页[解析]

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旗袍源自满族,融合文明特点,结合西式裙装,表明各民族文化现有个性也有共性,同时表明中华文化含有包容性特征,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错误,庆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表示,民族衣饰并不是民族文化集中表示,不一样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保持文化多样性,而不是逐步趋同,故排除。第42页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和而不一样”“和睦相处”“完美结合”“借鉴”等。第43页命题点2中华文化综合考查命题揭秘: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本知识点时,最常见考法是提供中国某个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或某种文化形式以及与其它民族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素材,考查材料是怎样表达中华文化基本特征;或者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以及文化创新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通常考查角度有:表达类、说明类等。第44页第45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加对世界经济增加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出70%。中国主动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主动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着中华优异传统文化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名言或名句。 [解析]

本问含有开放性,考生可结合平时积累,回答时要注意紧紧围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