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12/wKhkFmY2axiAImvKAAIu_nM4Cq4864.jpg)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12/wKhkFmY2axiAImvKAAIu_nM4Cq48642.jpg)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12/wKhkFmY2axiAImvKAAIu_nM4Cq48643.jpg)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12/wKhkFmY2axiAImvKAAIu_nM4Cq48644.jpg)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12/wKhkFmY2axiAImvKAAIu_nM4Cq48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水D.氢氧化钠2.为制得太阳能燃料(合成气),科学家用镍基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CO2+H2OB.镍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太阳能燃料主要成分是CO和H2D.上述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银耳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D.用铜和锌熔合制成“黄金”4.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发生爆炸,爆炸主要物质为苯。下列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A.苯比水密度低B.主要泄漏物苯的沸点低C.苯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具有很强的挥发性D.在生产工艺中,甲苯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H2)甲烷(CH4)可燃气体5.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6.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B.氢气燃烧后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在金属资源中,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是保护化石燃料和金属资源的表现7.化学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安街头的黄色出租车以甲醇为原料,相比传统的出租车,可以节约化石燃料B.四川凉山深林火灾中动用了大量直升机取水灭火,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C.在体育中考测试中,同学们饮用“脉动”饮料中含有糖类,糖类物质可以提供能量D.清明节前后青龙寺观赏樱花的游人接踵摩肩,为了使樱花树枝干粗壮、叶色浓绿,园林工作者可以将碳酸氢铵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一起施用8.实验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先把水倒入烧杯,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B.实验室用KMnO4制O2结束,应先把导管从水槽移出再熄灭酒精灯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CO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应先把NaCl固体放入烧杯,再加水9.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主题的是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就地焚烧塑料垃圾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10.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B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②常用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洗去餐具上油污①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②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D①可用水来区分NaCl和CaCO3固体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①可燃物燃烧必须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②森林灭火使用隔离带是使温度达不到着火点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的气味。(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填字母)。A橙子B猪肉C面粉(3)住:下列属于通过化学反应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填字母)。A石蜡燃烧B太阳能热水器C燃料电池(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有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氢气和氧化铜反应_____;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_____。14.海洋中蕴藏了巨量的能源和资源。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①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化学家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③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AH2和CO2BH2和C3H8CC3H8和C3H6DCO和C3H8研究从海洋中得到的物质a、b、c的溶解性。40℃时,取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状态1),将温度降到30℃(状态2),固体析出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①1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②烧杯甲里是____物质的溶液(选填a、b、c)。③30℃时,烧杯____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选填甲、乙、丙)。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B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C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了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中实验甲、乙中试管里面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中给试管中溶液滴入少量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2)实验乙中共同的现象是______。(3)实验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三组实验中涉及的化合物的物质类别有___(不包括指示剂)类。16.小明对灭火器的种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感兴趣,并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稀硫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CO2的理由是___。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小明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小明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猜想Ⅰ:产物是MgO和C;猜想Ⅱ:产物是MgO、MgC2和C。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MgC2+2H2O=Mg(OH)2+C2H2↑。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____不正确;②为了验证猜想Ⅰ中白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实验操作____;实验现象______。若猜想Ⅰ正确,写出Mg跟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此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通过本实验,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和“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2、A【解析】
A、反应①是甲烷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转化过程知,太阳能燃料(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3、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A、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只是物质之间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铜和锌熔合制成“黄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辨别4、D【解析】
A、苯比水密度低,描述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苯的沸点低,描述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苯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描述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甲苯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H2)甲烷(CH4)可燃气体,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描述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元素,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正确;C、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错误;D、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不是1:1,错误。故选B。6、A【解析】
A.煤、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A错误;B.氢气燃烧后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选项B正确;C.在金属资源中,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选项C正确;D.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是保护化石燃料和金属资源的表现,选项D正确。故选A。7、D【解析】
A、西安街头的黄色出租车以甲醇为原料,相比传统的出租车,减小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故A正确;B、四川凉山深林火灾中动用了大量直升机取水灭火,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水汽化吸热,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B正确;C、在体育中考测试中,同学们饮用“脉动”饮料中含有糖类,糖类物质可以提供能量,故C正确;D、将碳酸氢铵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一起施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D错误。故选D。8、C【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先把水倒人烧杯,再将浓硫酸缓缓倒人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得浓硫酸稀释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以防飞溅,选项A正确;B、若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试管冷却,形成负压,将使水槽中的水倒吸人试管,造成试管破裂,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避免水倒吸,防止试管炸裂,选项B正确;C、CO为易燃易爆气体,若点燃不纯的CO,将有爆炸的危险,因此应先通CO一段时间,排出内部残留的空气,使装置内的CO较为纯净,再点燃酒精喷灯,选项C错误;D、配制溶液时,应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溶剂,以防药品附着在烧杯内壁,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9、B【解析】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降低白色污染,正确;B.就地焚烧塑料垃圾会生成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故错误;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故选B。10、A【解析】
A、①热水瓶上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②洗涤剂中含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正确;选项A全部正确,符合题意;B、①酒精溶液是由乙醇和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乙醇由乙醇分子组成,水由水分子组成,说法正确;②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说法错误;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C、①氯化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用水区分,说法正确;②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的,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说法错误;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D、①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说法正确;②森林灭火使用隔离带是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说法错误;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烧焦羽毛AAC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解析】
(1)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羊毛线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故答案为:烧焦羽毛;(2)橙子富含维生素C,猪肉富含蛋白质,面粉富含糖类物质。故答案为:A;(3)石蜡燃烧和燃料电池工作是,都是物质燃烧,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答案为:AC;(4)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燃烧产物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答案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85g15%【解析】
由沉淀质量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和生成硝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解: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解得x=5.85g解得y=8.5g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1)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85g。(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NaOH+HCl=NaCl+H2O【解析】
(1)硫在空气中燃烧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方程式为;(3)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14、CH4+2O22H2O+CO2化学BDc>b>ab丙ABC【解析】
(1)①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②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生成了新物质,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75%,CO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42.9%,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27.3%,C3H8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81.8%,C3H6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85.7%,因为混合气体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而甲烷=75%,所以,另两种气体的含碳量一种要大于75%,一种要小于75%,才能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达到75%,B中H2和C3H8,D中CO和C2H4都可以达到要求。①1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②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ab饱和溶液都会有晶体析出,有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a溶液析出的晶体更多,故烧杯甲里是b物质的溶液。烧杯丙里是a物质的溶液。故填:b;③40℃时,a的溶解度最大,相同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中,a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小,温度降低至30℃时,水的质量不变,烧杯丙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④烧杯甲里是b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c物质的溶液。烧杯丙里是a物质的溶液。状态1时,a的溶解度最大,c的溶解度最小,A状态1时,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B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正确;C状态2时,丙析出的固体最多,溶液质量最小,乙没有固体析出,溶液质量最大,正确;D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故错误;故选ABC。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验证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合理即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Na2CO3+2HCl=2NaCl+H2O+CO2↑4【解析】
(1)实验甲、乙中试管里面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它们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填:验证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2)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滴入可溶性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故填:有红褐色沉淀生成;(3)实验丙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4)三组实验中涉及的物质有盐酸,属于酸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类;氯化铁和碳酸钠属于盐类;水属于氧化物,共有4类物质。故填:4。16、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质量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糖酰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风扇不可拆线插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箱和水槽用承烧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化纤针织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透明石材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摇式电子鞭炮玩具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电工顶岗实习报告15篇
- 2025年度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包工合同
- 2025年度综合管廊与桥梁施工安全监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业品绿色包装设计与生产合同
- 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
-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集锦
- 介绍人提成方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PHOTOSHOP教案 学习资料
-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文档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5:图标绘制准备与绘制步骤
- 自动扶梯安装过程记录
- MOOC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智慧供热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