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2第3单元第3讲课后_第1页
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2第3单元第3讲课后_第2页
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2第3单元第3讲课后_第3页
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2第3单元第3讲课后_第4页
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2第3单元第3讲课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 第三单元第3讲一、单项选择题1、(2023年山东潍坊模拟)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根本观点的有(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根底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就可能产生诞生物的类型D,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进化学说的观点【答案】D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供给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存起来,然后产生生物的类型。故A、B、C三项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根本观点,D项是拉马克的观点。2、(2023年陕西宝鸡九校联考)以下表达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只有生殖隔离才能阻挡种群间的基因沟通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展定向积存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会转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地理隔离也能阻挡种群间的基因沟通,A错误;自然选择只能对有利变异进展定向积存,但不能导致突变,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从而导致生物的进化,对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均产生影响,C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3、(2023年江西抚州月考)以下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根本环节B、蜂鸟瘦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打算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细菌的变异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已发生,青霉素只是对细菌起选择作用。4(AA)(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分别占60%、30%10%,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10%。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环境因素通过转变此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产生物种B、因浅褐色个体数目保持不变,Aa的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C、此昆虫的天敌与此昆虫种群相互作用共同进化D、此昆虫种群在其次年中打算翅色的A78.6%【答案】C【解析】,但未,Aa的基因型频率也会发生变100个,则通过计算可知其次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66/10530/1059/105,所以此昆虫种群在其次年中打算A77.1%。5、争论显示,该图示长尾巴恐龙是目前体形最大的窃蛋龙,,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种恐龙的化石不行以作为争论该种生物进化的依据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确定的相像性C,不同种类的窃蛋龙构成一个种群D,基因型频率渐渐发生转变是其进化的实质【答案】B【解析】化石是争论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A错误;因“窃蛋龙与鸟类有亲热的渊源关系”,且该恐龙的前肢和尾巴都有羽毛,头顶有冠,所以窃蛋龙的基因库和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确定的相像性,B正确;种群指确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不同种类的窃蛋龙不能构成一个种群,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转变,D错误。6、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森林时,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这是由于他们认为( )A、树的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的基因B、褐色蜥蜴的入侵打算了绿色变色蜥变异的方向C、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转变了绿色变色蜥种群的基因频率D、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过程中不愿定产生的基因,A错误;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而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转变了绿色变色蜥种群的基因频率,C正确;绿色变色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并没有产生物种,故该种群中不愿定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7、如图表示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转变。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①类个体大多被淘汰的缘由并不是该种杀虫剂是否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确定来源于遗传C、假设连续使用杀虫剂,1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答案】B【解析】观看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未施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形成了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缘由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A正确、B错误;假设连续使用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的概率越来越大,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1,C正确;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D正确。8、(2023年疆乌鲁木齐模拟)很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以以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a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消灭生殖隔离B、b过程表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供给原材料C、c过程可以定向转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在自然状态下,12相互交配可能产生不育后代【答案】Babc分别为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及自然选择,A正确;为生物进化供给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B错误;自然选择定向转变生物的基因频率,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9、(2023年河北正定第一中学测试)以下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以下相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它们的性状分化证明白物种形成的机制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答案】D成及图丙中两种体色的桦尺蛾都是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10,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以下图。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40%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C、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力气弱D、Aa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CAA40个,aa20个,Aa40个,A的基因频率=40%+40%×1/2=60%,A错误;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缘由是自然选择,即环境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而不是基因突变,B错误;,AA的基因型频率下降,说明AAaa个体的适应力气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个体渐渐被淘汰,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在Ⅰ、Ⅲ段,A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转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11(2023年中原名校联考),a、b、c、d表示不同物种。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或分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等手段来推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B、a、b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海豚和鲨鱼外表相像但亲缘关系较远,不能用图乙表示D、甲、乙两图不能说明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乙两种进化方式分别属于趋异进化和趋,故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或分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等手段来推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A正确;a、b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海豚和鲨鱼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亲缘关系较远,但外表相像,可用图乙表示,C错误;甲、乙两图中物种进化的方向不同,这是自然选择不同造成的,甲、乙两图可说明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D错误。12(2023年辽宁大连二十四中高三测试)争论者对分布在喜马拉358种鸣禽进展了争论,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局部)(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表达了遗传多样性B、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②③C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一样方向演化【答案】D【解析】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即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表达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A正确;分析演化图表可知,四个物种中②和③由同一物种形成不同种群的时间最晚,两者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由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简洁,,则有利于原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从而使⑥和⑦之间失去交配时机,C正确;自然选择打算生物的进化方向,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进展进化,D错误。二、非选择题13,它们从200厘米,45~57千克,70~100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擅长奔驰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 ,经观看,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缘由:一是在突变过程中可以产生的 ;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可以产生的基因型。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35、60和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 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驰力气,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争论,可得诞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转变。苔原狼和马鹿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填编号)。A、苔原狼可以起到促进马鹿种群进展的作用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化C、马鹿奔驰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答案】(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2)65% 35% 60%(3)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4)D【解析】(1)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这个变可以产生的等位基因;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2)由题意可知,AAAa和aa的个体分别3560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35×2+60)/200]×100%=65%,a的基因频率为[(60+5×2)/200]×100%=35%,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35+60+5)]×100%=60%。(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驰力气,这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4)马鹿和苔原狼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进展,双方进展着相互选择,结果都朝着快速奔驰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相当。14、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原因是 。从B点到C点曲线上升的缘由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存,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转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AD都为农药防治期,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假设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觉察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像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觉察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 。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觉察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 种,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以以下图,图中阴影局部表示是()【答案】(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遗传选择生存斗争基因频率更换杀虫剂的种类(4)生殖隔离(5)遗传(或基因)(6)C(1)A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2)由于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B点到C点曲线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3)AD为农药防治期,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被淘汰。(4)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觉察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说明白两种甲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5)5种,因此反映了生物种群的基因多样性。(6)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EE的个体生殖成功率最低,Ee,说明,在选择过程中,EE和Ee的个体会越来越少,而ee的个体会越来越多,因此,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图C所示。15,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力气越强,如图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l) 该种昆虫翅长差异的根本来源是 。假设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食物匮乏,运动力气强的生物更简洁获得食物,乙岛常常有大风浪,飞行的昆虫简洁被吹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