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学基础、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属性值代码等。本文件适用于省级、市级、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数据库建设时间和更新时间由地方按实际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28921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CH/T1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DZ/T0226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HJ1174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问题评估TD/T10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5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来源:GB/T13923-2022,3.1]3.2要素feature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来源:GB/T17798-2007,3.4]3.3类class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来源:TD/T1057-2020,3.3]3.4具有相同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实体及其属性的集合。[来源:TD/T1057-2020,3.6]3.5标识码identificationcode2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来源:TD/T1057-2020,3.7]3.6矢量数据vectordata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来源:GB/T16820-2009,5.13]3.7栅格数据rasterdata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来源:GB/T16820-2009,5.14]3.8图形数据graphicdata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来源:GB/T16820-2009,5.15]3.9属性数据attributedata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来源:GB/T16820-2009,5.16]3.10元数据metadata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数据。[来源:GB/T17798-2007,3.33]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4.1数据库内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信息要素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信息要素。4.2要素分类与编码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二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见图1:XXXXXXXXXXXX||||||大小一二三四类类级级级级码码类类类类要要要要素素素素码码码码图1要素代码结构图其中。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2位数字码,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专业码为20,其他专业码为3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2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分析评价的业务代码为80,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业务代码为90;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一级类码为23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2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2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2位数字码,空位b)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GB/T13923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c)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要素与代码见表1。表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要素与代码表★★★★★★★★★★★★★★★★★★★★★★☆☆★☆★★★☆☆☆★☆☆★★★☆☆☆★★★★★★★★★★☆☆★☆★★★☆☆☆★☆☆★★★☆☆☆4表1(续)★★★★★★★★★★★★★★★★★★★★★★★★★☆☆☆★★★★★★★★★★★★★★★★★★★★★★★★★★★★☆☆☆★★★★★★★★★★★★★★★★★★★★★★★★★★★★★★★★★★★★★★★5表1(续)★★★★★★★★★★★★★★★★★★★★★★★★★★★★★★★★★★★★★★★★★★★★★★★★★★★☆☆☆★★★★★★★★★★★★★★☆☆☆★★★★★★★★★★★★注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注2:行政区参考GB/T13923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注4:“★”表示省地县各级数据库中所包6表1(续)4.3标识码编制规则按照每个要素的标识码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GB/T7027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要素标识码采用三层18位层次码结构,由省级、市级、县级各级行政区划代码、要素层代码、要素标识码顺序号构成(见图2)。具体如下:a)第一层为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2260中规定的数字代码6位数字码;b)第二层为层代码,本规范层代码规定为0000;c)第三层为要素标识码顺序号,采用8位数字码,码值:00000001~99999999。XXXXXXXXXXXXXXXXXX顺序号层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图2要素标识码代码结构图5数学基础5.1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5.2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3地图投影与分带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国家标准分带。6数据库结构定义6.1基本规则数据库结构定义应符合以下基本规则:a)图层名称采用中文文字命名,一般采用全称,名称较长时可采用关键字名称;b)属性表名采用字母命名,一般采用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命名,名称较长时采用关键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命名。如出现属性表名重复,调整其中的一个;c)属性数据结构字段类型描述中,Char表示字符型,Float表示浮点型,Int表示短整型。6.2空间要素组织管理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称、几何特征及属性表名的描述见表2。表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库要素图层1面M7表2(续)2面M3面M4面C5面C6点M7面M8面M9面M面O面O面M面O面O面M面O面M面M面M面M面M面M面M面C面C面O面M面M面C面C面C面C面C面C面C面C面C面C面C8表2(续)面C面C面C面C面C面M面M面M),6.3空间要素属性数据结构6.3.1行政区属性结构行政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所属行政区划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表3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JXZQ、DJXZQ、XJXZQ、XZXZQ、CJXZQ)1M2M3M4M52>0M6O注1:标识码编号规则为:行政区代码(6位)+扩展码(4位)+顺序码(8位)。其中,本规范扩展码为注2:县及县以上行政区代码采用GB/T2260中的6位数字码,行政区名称采用GB/T2260中的名称。乡镇级行政注3:指椭球面积。椭球面积计算方法详见TD/T1055-2019。本标准中所有面积字段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椭球面6.3.2政府驻地属性结构政府驻地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省级、市级、县级、乡级等政府驻地位置,属性结构见表4。表4省、市、县、乡级政府驻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FZD)1M2M3M4M9表4(续)5O6.3.3生态保护重要性属性结构生态保护重要性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的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及范围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5。表5生态保护重要性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BHZYX)1M2M3M4M5M6M72>0M8O6.3.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属性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等级及范围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6。表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XTFWGNZYX)1M2M3M4M5M6M72>0M8O6.3.5生态脆弱性属性结构生态脆弱性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脆弱性等级及范围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7。表7生态脆弱性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CRX)1M2M表7(续)3M4M5M6M72>0M8O6.3.6生态系统恢复力属性结构生态系统恢复力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恢复力等级、生态系统类型、范围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8。表8生态系统恢复力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XTHFL)1M2M3M4M5M64M72>0M8O6.3.7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分布属性结构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价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等级、生态系统类型、范围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9。表9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XTTHQLFB)1M2M3M4M5M6M72>0M8O6.3.8重大生态问题分布属性结构重大生态问题分布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重大生态问题类型和问题等级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0。表10重大生态问题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DSTWTFB)1M2M3M4M5M6C72>0M8O6.3.9自然灾害风险属性结构自然灾害风险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自然灾害风险名称、分区、类型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1。表11自然灾害风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RZHFX)1M2M3M4M5M6C7O82>0M9O6.3.10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属性结构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系统演替规律类型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2。表12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XTYTGL)1M2M3M4M5M表12(续)62>0M7O6.3.11主要生态廊道属性结构主要生态廊道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主要生态廊道的级别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3。表13主要生态廊道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YSTLD)1M2M3M4M5M6M72>0M8O6.3.12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属性结构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等级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4。表14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TXTSZYGXPH)1M2M3M4M5M62>0M7O6.3.13地形地貌属性结构地形地貌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5。表15地形地貌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DXDM)1M2M3M表15(续)4M5M62>0M7O6.3.14年均气温属性结构年均气温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年平均气温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6。表16年均气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NJQW)1M2M3M4M52M6O6.3.15年均降水量属性结构年均降水量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7。表17年均降水量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NJJSL)1M2M3M4M52M6O6.3.16流域分区属性结构流域分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流域分区名称和面积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8。表18流域分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LYFQ)1M2M3M4M5M表18(续)62>0M7O6.3.17用地用海现状属性结构用地用海现状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用地用海代码、名称和面积等信息,属性结构见表19。表19用地用海现状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YDYHXZ)1M2M3M4M5M6M72>0M8O注:用地用海分类代码、用地用海分类名称参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6.3.18自然保护地属性结构自然保护地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名称、分区、类型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表20自然保护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RBHD)1M2M3M4M5M6M7M8M92>0MO6.3.19现状生态系统属性结构现状生态系统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面积等现状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1。表21现状生态系统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STXT)1M2M3M4M5M62>0M7O6.3.20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属性结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工程类型、面积等现状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2。表22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LSYLFQKS)1M2M3M4M5M6M7M8M9MM6>0M6>0M2>0MM2>0MCCMM8MO6.3.21生产矿山属性结构生产矿山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矿山相关的现状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3。表23生产矿山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CKS)1M2M3M4M5M6M7M83M9M1M3OM>0M2M2>0M8M8M4M6.3.22土壤类型分布属性结构土壤类型分布要素用于记录土壤类型的现状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4。表24土壤类型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LXFB)1M2M3M4M5M注6M注7M注8M注92>0OO注:依据《土壤类型名称校核与完善规范》和GB/T17296-2009国家标准填写分类名称,且优先采用《土壤类型名6.3.2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属性结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名称、范围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5。表2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TKJSTXFZTBJ)1M2M3M4M5码M6称M7O6.3.24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属性结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修复分区名称、范围和等级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6。表26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TKJSTXFFQ)1M2M3M4M5M6M7C82>0M9O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修复分区编码规则,以字段代码+4位数字,如XFFO6.3.25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区属性结构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区域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区域位置、面积、修复策略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7。表27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LZLTSZDQ)1M2M3M4M5M表27(续)6M72>0M8M9MO注1:根据生态修复类型,属性表命名为:退化草地修复重点区-THCDXFZDQ、退化湿地修复重点区-THSDXFZDQ、水生态修复重点区-SSTXFZDQ、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STLSFZZDQ、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区-SMHZHZLZDQ、土地沙化治理重点区-TDSHZLZDQ、盐渍化防治重点区-YZHFZZDQ、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SWDYXBHZDQ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参照本表执行。其他生态修复类型参考命名。河湖岸线治理重点区、海岸带保护修复重点区、历史遗留6.3.26河湖岸线治理重点区属性结构河湖岸线治理重点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河湖岸线治理重点区位置、面积、修复策略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8。表28河湖岸线治理重点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HHAXZLZDQ)1M2M3M4M52M6M7M82>0M9MMO6.3.27海岸带保护修复重点区属性结构海岸带保护修复重点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海岸带保护修复重点区位置、面积、修复策略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29。表29海岸带保护修复重点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HADBHXFZDQ)1M2M3M4M5M表29(续)6M7M8M9M2>0MMMO6.3.28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重点区(点、面)属性结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重点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重点区位置、面积、修复策略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0。表30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重点区(点、面)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LSYLFQKSXFZDQ)1M2M3M4M5O6M7M8M92>0OMMO6.3.29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属性结构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位置、面积、修复策略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1。表31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DZHZZZDQ)1M2M3M4M5M表31(续)6M72>0M8M9MO注1:根据生态修复类型,属性表命名为:退化农用地修复重点区-THNYDXFZDQ、乡村文化景观修复重点区-6.3.30城镇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属性结构城镇空间修复重点区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城镇空间修复重点区位置、面积、修复策略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2。表32城镇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见本表注)1M2M3M4M5M6M72>0M8M9MO6.3.3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属性结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实施区域、建设规模、重点任务、投入资金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3。表3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TKJSTXFZDGC)1M2M3M4M5M6M7O8O表33(续)92>0OMOCMMO6.3.3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属性结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实施区域、建设规模、重点任务、投入资金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4。表34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TKJSTXFZDXM)1M2M3M4M5M6M7O8O92>0OMCCO6.3.3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属性结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区域、建设规模、重点任务、投入资金等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5。表3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TKJSTXFXM)1M2M3M4M5M表35(续)62M7O8O92>0OMOCCO6.4非空间要素组织管理非空间要素分类见表36。表36非空间要素分类表MMOMMOMOMMMOOMOOMOMMMM表36(续)MMMMCCOMMMMMMMCO6.5非空间要素属性数据结构6.5.1规划文本属性结构规划文本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规划文本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7。表37规划文本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HWB)1M2M3M4M5M6O6.5.2栅格图件属性结构栅格图件要素用于记录规划区域内栅格图件相关信息,属性结构见表38。表38栅格图件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GTJ)1M2M3M表37(续)4M5M6O6.5.3规划指标表属性结构规划指标表属性结构见表39。表39规划指标表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HZBB)1M2M3M42M5M6M7M82>0M92>0M2>0MO注:国家要求的规划指标,其指标单位按照各级编制指南中规定的单位填写,扩6.5.4重点区域表属性结构重点区域表属性结构见表40。表40重点区域表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DQYB)1M2M3M4M5M62>0M7O注2:涉及行政区填写时省级填写到县级行政区,市级填写到乡6.5.5重点工程(项目)安排表属性结构重点工程(项目)安排表属性结构见表41。表41重点工程(项目)安排表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DGC(XM)APB)1M2M3M4M5M6M7M8M9MO注2:实施区域填写时省级填写到县级行政区,市级填写到乡6.5.6资金投资测算表属性结构资金投资测算表属性结构见表42。表42资金投资测算表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JTZCSB)1M2M3M4M5M6M72M82M92MO6.6数据库属性值代码6.6.1生态保护重要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等级区域类型代码表生态保护重要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脆弱性区域类型及代码见表43。表43生态保护重要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等级区域类型代码表表43(续)6.6.2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代码表生态保护重要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及代码见表44。表44生态保护重要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代码表6.6.3生态脆弱性等级代码表生态脆弱性等级及代码见表45。表45生态脆弱性等级代码表6.6.4生态系统类型代码表生态系统类型及代码见表46。表46生态系统类型代码表6.6.5生态系统恢复力等级代码表生态系统恢复力等级及代码见表47。表47生态系统恢复力等级代码表弱强6.6.6重大生态问题类型代码表重大生态问题类型及代码见表48。表48重大生态问题类型代码表6.6.7重大生态问题等级代码表重大生态问题等级及代码见表49。表49重大生态问题等级代码表表49(续)6.6.8自然灾害风险分级代码表自然灾害风险分级及代码见表50。表50自然灾害风险分级代码表高中低6.6.9自然灾害风险类型代码表自然灾害风险类型及代码见表51。表51自然灾害风险类型代码表表51(续)6.6.10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代码表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及代码见表52。表52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代码表表52(续)6.6.11生态廊道级别代码表生态廊道级别及代码见表53。表53生态廊道级别代码表6.6.12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程度代码表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程度及代码见表54。表54生态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程度代码表表54(续)6.6.13地形地貌类型代码表地形地貌类型及代码见表55。表55地形地貌类型代码表6.6.14自然保护地分区代码表自然保护地分区及代码见表56。表56自然保护地分区代码表注:参考《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6.6.15自然保护地类型代码表自然保护地类型及代码见表57。表57自然保护地类型代码表表57(续)注1:参考《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6.6.16自然保护地级别代码表自然保护地级别及代码见表58。表58自然保护地级别代码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6.6.17修复分区等级代码表生态修复分区等级及代码见表59。表59修复分区等级代码表6.6.18生态修复类型代码表生态修复重点区生态修复类型及代码见表60。表60生态修复类型代码表表60(续)6.6.19修复策略类型代码表生态修复重点区生态修复策略类型及代码见表61。表61修复策略代码表6.6.20河湖岸线类型代码表河湖岸线类型及代码见表62。表62河湖岸线类型代码表6.6.21海岸带类型代码表海岸带类型及代码见表63。表63海岸带类型代码表表60(续)6.6.22海岸线保护利用类别代码表海岸线保护利用类别及代码见表64。表64海岸线保护利用类别代码表6.6.23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类型代码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类型及代码见表65。表65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类型代码表注1:《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技术规程》(自然资源办6.6.24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类型代码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类型及代码见表66。表66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类型代码表表66(续)6.6.2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荐性指标代码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荐性指标见代码表67。表67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荐性指标代码表%%%%%%%%%7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见图3:XXXXXXXXXXXXXXX.XXX||||||专业比年行扩业务例代政展代代尺时区文码码代码间划代码件名图3交换文件命名规则图命名规则说明:a)主文件名采用十五位字母数字型代码,位数不足的数字码用前导“0”补足。扩展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数据为VCT,数字正射影像图为TIFF,数字栅格地图为RAS,数字高程模型为DEM,元数据为XML,附加信息文件和头文件为TXT;b)专业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专业码为20;c)业务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业务为90;d)比例尺代码采用一位字符码,比例尺代码见表68;表68比例尺代码表IHGFEDCBe)年代代码采用四位数字码;f)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六位数字型代码,由GB/T2260标准查取。8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依据GB/T17798,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的补充说明参见附录A。9元数据矢量数据元数据依据TD/T1016。栅格数据元数据采用CH/T1007描述。(资料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格式A.1交换格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格式按GB/T17798-2007的规定进行描述。A.2交换格式说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格式属于GB/T17798-2007的实例,按以下规定描述。A.3一般规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格式的一般规定如下:a)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仅描述矢量数据,文件的后缀名为VCT,简称VCT文件。b)以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一个行政区的全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要素使用一个VCT文件进行描述。c)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矢量数据中的拓扑数据和点、线、面要素的图形表现数据暂不描述。d)未规定的格式内容,应使用字符值::=Unknown表示,如:<图形表现编码>、<要素类型编码>、<层名>等。e)未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格式的规定做出说明的,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98-2007中的规定进行描述。A.4文件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头的规定如下:a)DataMark:<数据标识>,缺省值::=SpatialPlanning-VCT。b)Version:<版本号>,缺省值::=1.0。c)CoordinateSystemType:<坐标系类型>,缺省值::=P。d)Dim:<坐标维数>,缺省值::=2。e)XAxisDirection:<X坐标轴方向>,缺省值::=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协同投资基金合同范本格式
- 2025年终止代理合同
- 2025年门座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合同深度解析
- 亨廷顿病的临床护理
- 脉络膜出血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主治医师之全科医学301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 镰状细胞肾病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算力
- 2024年恒丰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课程顾问电话销售流程
- 陕西省关于低空经济政策
- 广东广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3篇(截至2024年)
- 产品三观:打造用户思维法则
- DB11-T 864-2020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
- FBZ-3076低周减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书
- 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 数学 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课件
- 小红书搜索推广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项目沟通管理培训》课件
-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