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疗法资料_第1页
家庭疗法资料_第2页
家庭疗法资料_第3页
家庭疗法资料_第4页
家庭疗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疗法家庭疗法又称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以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等方式,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夫妻治疗(也叫婚姻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特殊模式。概述家庭疗法与以个人为对象而施行的个体心理疗法有所不同,其特点是不太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而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由于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单位,它与每个家庭成员的关系最为密切。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个性、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模式等,皆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密切交往,互相产生正性的和负性的影响。但是,由于家庭功能不良,诸如家庭领导功能不良、家庭界限不清、外人插人、家庭内部互相折磨、家庭关系扭曲、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寄养家庭、家庭松散、互不关心、中老年人的困难,以及家庭交流模式不同等,都能使所有家庭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卷人家庭纠纷,在病态的家庭关系中都占有一角,从而导致各种病态情感和行为障碍。理论观点家庭疗法的主要理论观点是把家庭看成一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需从组织结构、沟通、扮演角色、联盟与关系等观念和看法出发,以了解此小群体,并且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此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即在家庭系统内,任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会受家庭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影响系统,而系统也影响其成员。这种系统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许多所谓病态的家庭现象;而一个人的病态行为,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员和心理需要而被维持。基于此种观念,家庭疗法主张,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着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治疗对象。家庭治疗通过语言疏通家庭关系,指导生活模式,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治疗,以改善病人生活环境,促进病人康复。有关家庭治疗的学派纷陈,理论和术语各异,治疗模式也有差别。例如,行为学派的家庭治疗家把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下来,进行行为矫正。精神动力学派的家庭治疗家以探讨家庭中潜在的心理冲突和投射机制,启发内省力,促进人格成熟,以和谐家庭关系。然而所有这些学派又都有共同之点,那就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并采取积极干预的策略,一方面力图打破原有的僵局;一方面重建健康的交流和行为模式。精神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不言自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家庭关系不和睦,成员间时常争吵、打闹,甚至反目,常会成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致使疾病发生,对精神疾病的恢复也有不良影响。有些病人,一进医院病情就缓解,回到家里病情就复发,完全能说明病人与居住的环境、人际关系不相适应。在预防精神疾病方面,没有什么别的群体组织比家庭更重要。在日常的家庭交际中(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最初五年中),常埋下精神疾病的种子。数以万计的成年精神患者早期病史表明,尽管原因千差万别,但至少包含了下列因素之一:家庭破裂、社会不稳定造成的家庭问题(酗酒、分离、家庭争吵、失业)以及(或者)家庭内实际的精神疾病。缺少家庭内的适当关注、不会塑造孩子健康心理(溺爱、放任、隔绝等),错误模仿等更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不和,孩子网瘾难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迅猛发展。最近几年,心理咨询室的访客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网络有关,主要有两类:其一,来访者是因为上网成瘾,课都不上了,直接旷课去网吧玩游戏,由班主任带来咨询辅导的。其二,心理矛盾者。上课时想专心听讲,但脑海中总是浮现网络游戏的场面,看见网吧就心里痒痒,导致成绩下滑,自己又想好好学习,无力自救者。事实上,这个迷恋网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家庭问题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或者说是一个“热点”问题。据调查,这样的家庭有个很相似又普遍的现象: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之间总有着吵不玩的架,妻子(或丈夫)操持着整个家务,但也总是有无边无际的怨言,指责丈夫(或妻子)对家事不闻不问,怪罪家庭成员对自己不公。对于妻子(或丈夫)的抱怨,丈夫(或妻子)选择了逃避,撒手不管。丈夫和妻子之间分床睡。这时,网络游戏逐渐成了小孩的爱好,但会惨遭父母的封杀。表面上亲子之间约定以后除了假期、节假日谁也不准再碰电脑。可始料未及的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父母会在漫漫长夜偷偷上网排遣寂寞和空虚,时间不长小孩会发现父母也在上网……小孩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信任轰然倒塌。从此他们逃学、逃课,或干脆辍学在家或网吧与电脑游戏相依为命,与父母对抗,最后家人对他们束手无策,只有送他们去接受网瘾治疗。从医学角度来说,因为经常上网用眼过度,电脑辐射过量,自由基大量增多,容易造成间接的肝胆损伤、皮肤损伤等氧化应激类疾病,熬夜上网也容易吸烟、喝酒上瘾易损伤心肺,心浮气躁、脾气不好容易发火,不愿与亲人沟通交流,逐渐内向孤僻或有暴力倾向。经常用耳麦表面伤的是耳朵,实质上伤的是肾,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耳根子软等,视频聊天伤的不仅仅是身体,而且极容易被不良企图的人利用,受骗上当。所以无论大人和小孩造成网瘾的后患无穷。网瘾等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氧化应激类疾病的身体损伤虽然可以用抗氧化剂类药物如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维生素C等治愈。可是家庭不和是孩子网瘾难治的根源。要妥善解决孩子网瘾的问题首先从家庭疗法做起。适应范围家庭治疗的适应性,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一个家庭在家庭结构、组织、沟通、情感表现、角色扮演、联盟关系或家庭认同等方面有非功能性的现象,并影响其家庭的心理状态,而且难以由家人自行改善或纠正时,宜由专业人员协助辅导,通过家庭治疗来改进其家庭心理功能。从临床的角度来说,假如我们发觉一家人常不和谐、父母教育子女有困难、兄弟姐妹难于相处、夫妻感情不佳,影响全家人的日常生活,也可考虑采用家庭治疗。假如一个家庭遭遇重大的挫折或困难,家里人不知如何应付与适应时,均可考虑进行家庭治疗。此外,家庭从一对夫妻结婚成家到生育子女、养育子女、子女长大并离开家,直到夫妻年老、丧偶、去世为止,要经历“家庭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需面对特殊的心理课题,也会遭遇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也是需要通过家庭治疗来解决的。适应症家庭危机、子女学习困难,子女行为障碍。夫妻治疗:婚烟危机,夫妻适应困难,性心理障碍、性变态。治疗目标家庭治疗的目标,在于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以便能执行健全的家庭功能。所谓健全的家庭功能应有健全的“家庭结构”,适当的领导、组织与权威分配,没有散漫或独权的现象;成员间的角色清楚且适当,没有畸形的联盟关系;健康的家庭有良好的沟通,能维护交(3)忽视缺点,强调优点。一个人也好,一对夫妻也好,一家人也好,当其心情不好、情绪恶劣时,所想所讲的,都是对方的缺点、坏处而忽视好处、优点。因此,关系越恶化,希望也越渐淡薄,好转也越不易。所以,施治者要用心帮助他们从负载正、由“短”转“长”。一般说来,施治者可用“改观重组”的技巧,帮助家人将同样的事情,换一个观点或立场,往好的方向去解释。因为,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不有同的看法。施治者要帮助被情感所影响的夫妻或家人,能体会配偶的良苦用心,家人的长处,以此协助他们恢复好的情感。(4)只提供协助、辅导,不代替作重大决定。在进行家庭治疗的过程中,施治者只能提供意见,协助他们分析求助问题的利弊及可能遭遇的结果,以便他们作出决定。但千万不能越俎代疱,替夫妇或家人做主,决定重大事情。因为就一般原则来说,家庭的事终究要由家人自行决定,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这是一开始就须向求治的家人所交代的,也是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原则。总而言之,家庭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摇篮,也是日常生活的基地,对个体的心理与生活影响重大。当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内部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因此,家庭关系深受不稳定因素的威胁,所以家庭治疗尤为必要。由于社会与文化环境不同,家庭与婚姻制度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家庭治疗时,要考虑其主体文化所强调的人际关系与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所期待的家庭关系。组织与实施首先,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①针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治疗,纠正共有的心理病态;②“确诊的病人”所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症状而已,其家庭本身才是真正的患者;③家庭治疗医生的任务在于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病态情感结构,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1)参加的对象。凡与家庭功能紊乱有关的成员均参加,甚至可包括一些有关的社会成员,如朋友、医师、监护人等。要克服参加人员的顾虑和阻力,如怕家丑外扬、互相抱怨、家庭被社会歧视等。(2)接谈技巧。首先使气氛和谐,每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心平气和地发表意见。注意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谁和谁坐得最近,各人选择坐位的方式,每个人发言的频度,其他成员的反应和表情。而家庭治疗者担任指导、启发、协调角色。要让家庭成员之间在思想和情感上直接交流,鼓励互相尊重,避免争吵、抱怨,各人多作自我批评,宣讲家和万事兴的道理。(3)分析问题。对家庭的结构和性质先有一个分析和类化。家庭的结构形式,可以引导出家庭存在的问题。例如,家庭可分为:不和谐家庭、破碎家庭(有人死亡或离异)、杂合家庭(一方或双方带有儿女,再婚组合家庭)、不幸家庭(有慢性病人、残疾人,或受政治迫害的家庭)。下一步则要找出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烦恼和困境产生的根源有哪些?(4)协商讨论问题。以集体心理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进行。家庭治疗者和家庭成员一起共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研究如何摆脱困难,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成员都应承担义务和责任,都应互通信息,相互了解和理解,并能相互尊重和容忍,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家庭角色,而一味指责他人。家庭治疗还应包括家庭生活艺术、家庭管理、心理卫生知识介绍,照顾老人和病人的护理知识,以及如何争取社会的支援等。(何慕陶万文鹏撰杨津广刘协和审)心理治疗手册相关背景家庭治疗由麦尔首创。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与其家庭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试行家庭治疗,以纠正这些心理病态。早期的家庭治疗(1940-1945)多受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影响,只对家庭成员中的病人进行个别心理治疗。但在此时期内,麦德(Madd)和巴伯(Buber)等人则受集体心理治疗的影响,重视对家庭成员的集体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