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T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T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T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T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31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77—2020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PorcineCircovirusDiseases

intheLarge-scalePigFarms

2020-04-08发布2020-05-15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77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姜平、白娟、王先炜、李玉峰、陈闻、曹瑞兵、周斌、许家荣

II

DB32/T3777—2020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预防与控制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疫情报告和确认、疫情处置、预防与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674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方法

GB/T35910猪圆环病毒2型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

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SN/T2708猪圆环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DB32/T1457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方法SYBRGreenI实时定量PCR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PCVD

又称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疾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

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和肉

芽肿性肠炎。

3.2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orcinecircovirustype2infection

PCV2侵染猪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猪体一系列病理反应和免疫反应的过程,

包括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

4诊断

4.1流行病学

4.1.1PCV2可以感染各种年龄、不同性别的猪,多呈亚临床感染。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临床疾病多伴存在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1

DB32/T3777—2020

4.1.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一般发生于5周龄~12周龄,发病率一般为10%~30%,有时高达

50%~60%,死淘率在5%~20%范围内。

4.1.3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保育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通常低于1%,饲养管理差

的猪场可以达到10%或更高,高温季节发病率高。

4.1.4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主要出现于8周龄~26周龄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混合感染的病原性质和

饲养管理条件差异较大。

4.1.5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见于后备母猪和第一和第二胎生产母猪。

4.1.6肉芽肿性肠炎主要发生于8周龄~16周龄的猪。

4.2临床症状

4.2.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患猪主要表现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呼吸困难、腹泻,呈现进行性消瘦,猪群长势不均,偶尔出现

黄疸症状,易继发其他病原感染,保育猪群死淘率约10%~20%。

4.2.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患猪主要表现厌食和精神沉郁,后肢到会阴处皮肤或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色或紫色的斑疹或丘

疹,形成黑痂脱落,表皮损伤消退或留下疤痕,病程一般7d~10d。严重的急性感染,可致死亡。

4.2.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患猪主要表现生长缓慢、厌食、精神沉郁、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如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和猪肺炎支原体等病原混合感染,呼吸道症状表现会更加明显。

4.2.4母猪繁殖障碍

本病主要见于后备母猪群和新侵猪群,主要表现妊娠后期流产和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数增多。木

乃伊胎可见于妊娠的各个阶段。

4.2.5肉芽肿性肠炎

患猪主要表现皮肤苍白、生长缓慢、腹泻,粪便呈灰色,部分猪粪便带血。

4.3病理变化

4.3.1肉眼病变

4.3.1.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消瘦、贫血、苍白,偶有黄疸。肺脏肿大,间质增宽,呈间质性

肺炎变化,肺质度坚硬或似橡皮。全身淋巴结肿大约2倍~5倍,特别是腹股沟、纵膈、肺门和肠系膜

淋巴结,切面为苍白呈灰黄色,混合感染时有出血。肾脏显著肿大,有白色坏死斑。脾脏肿大,部分发

病猪脾头出现折叠。

4.3.1.2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皮肤病变和肾脏白色坏死斑为主,皮炎主要见于猪的后肢和会阴部,有

时全身出现。

4.3.1.3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多有其它病原继发或混合感染,可出现相应疾病的病理变化,如胸膜炎、

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等。

2

DB32/T3777—2020

4.3.1.4母猪繁殖障碍:流产胎儿可能出现心肌肥大和肝脏充血。

4.3.1.5肉芽肿性肠炎:肠黏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壁剪开后自动外翻。

4.3.2组织病变

不同临床表现的猪圆环病毒病,患猪的组织学病变有一定共性,主要包括:

淋巴结:淋巴细胞减少,淋巴滤泡消失,出现多核巨噬细胞侵润及包涵体。

脾脏和扁桃体:B细胞滤泡消失,出现包涵体。

肺脏:坏死性和溃疡性细支气管炎,肺泡隔膜的肉芽肿性炎症和细支气管周边的肉芽肿性增生和混

合性炎症。

4.4实验室诊断

4.4.1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

4.4.1.1基本要求

按照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

4.4.1.2组织样品采集与运送

采取发病猪或死亡猪的淋巴结、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样品,于2℃~8℃条件下24h内送往实验室,

或置-20℃冻存,并在冻结状态下送往实验室。同时,取患猪或病死猪的相同组织样品,用4%甲醛溶液

固定,送往实验室。

4.4.1.3血液样品采集与运送

采用消毒注射器经患猪颈静脉采集血液2mL,凝固后24h内于2℃~8℃条件下送到实验室。

4.4.2病原学诊断

4.4.2.1病毒分离与鉴定

按照SN/T2708猪圆环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进行。将待检样品无菌处理,接种PK15细胞,盲传1

代~3代,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进行鉴定。

4.4.2.2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采用PCV2Cap的单克隆抗体或PCV2阳性血清,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PCV2抗原(参见附录A.1)。

4.4.2.3聚合酶链式反应

采用针对PCV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料中的PCV2

核酸。按照GB/T21674或DB32/T1457方法进行。

4.4.2.4免疫组化试验

肺脏、淋巴结或肠道组织经固定后,用PCV2特异性抗体检测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参见附录A.2)。

4.4.3血清学诊断

4.4.3.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商品化的PCV2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3

DB32/T3777—2020

4.4.3.2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

按照GB/T35910猪圆环病毒2型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标准要求进行。

4.4.3.3IFA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PCV2感染的PK-15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鼠或兔亦可行)抗猪IgG或

FITC-SPA(FITC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通过IF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PCV2抗体(参见附录A.3)。

4.5结果判定

4.5.1同时符合4.1、4.2和4.3中对应疾病条件,判定疑似猪圆环病毒病。

4.5.2符合4.5.1,并符合4.4.2中的任何一条,确诊猪圆环病毒病。

4.5.3符合4.4.3中的任何一条,判定PCV2感染(疫苗免疫猪群除外)。

5疫情报告与处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执行。发现疑似疫情,

畜主应对疑似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对病猪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病死猪、淘汰猪及废

弃物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进行无害化处理。

6预防与控制

6.1免疫接种

目前,商品化的猪圆环病毒病疫苗有全病毒灭活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用于免疫母猪和仔猪。

免疫程序一般为:母猪产前45d左右首次免疫,间隔3周~4周加强免疫。仔猪2周~3周龄免疫,间隔

3周~4周可以再免疫一次。

6.2饲养管理

完善日常饲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全进全出和分群饲养制度,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尽量减少对猪

群的应激。注意环境清洁,改善空气质量,控制猪舍温度。改善饲料的质量,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保

育舍内设立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产房、保育舍、配种怀孕舍、育肥舍和公猪舍应定期做好带猪消毒。生产区内,出入猪舍的各种器

具、推车和饲喂工具应每天刷洗干净,定期消毒。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保育仔猪断奶后第2周和

第4周,饲料中可添加抗菌药物、免疫增强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等。

4

DB32/T3777—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测方法

A.1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V2

A.1.1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

荧光倒置显微镜、操净工作台、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和微量移液器(规格0.5µL~10µL、20µL~

200µL、100µL~1000µL)。

96孔细胞板、1.5mL微量离心管和移液器配套的吸头等。

PK15细胞、PCV2单克隆抗体、PCV2病毒液和荧光标记二抗(羊抗鼠-FITC、SPA-FITC或抗猪

IgG-FITC)。

A.1.2操作方法

A.1.2.1细胞制备用含10%小牛血清的RMPI-1640营养液培养PK15细胞,长满单层后,弃营养液,

用Hank’s液洗涤单层2次~3次后,用0.025%胰酶消化,铺在96孔板上,37℃5%CO2培养36h~48h,细

胞长满单层。

A.1.2.2接种样品将细胞培养物接种96孔细胞单层板上,50µL/孔,37℃吸附1h,弃培养液,加入

维持液(含2%血清的RMPI-1640营养液),50µL/孔,同时,设PCV2病毒液和PBS缓冲液的接种,分别

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37℃5%CO2培养36h~48h。弃培养液,每孔加入浓度为300mmol/L的D-

氨基葡萄糖液50µL,37℃培养30min,弃去D-氨基葡萄糖液换细胞维持液,37℃继续培养24h~36h。

A.1.2.3固定弃维持液,用PBS缓冲液(参见附录B.1)洗涤细胞一次,充分晾干后,加入100µL

预冷的无水乙醇,4℃固定45min,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5min。

A.1.2.4加PCV2抗体孵育将抗PCV2单克隆抗体(或PCV2阳性猪血清)用PBS缓冲液适当稀释后,

每孔加入100µL,37℃孵育1h。

A.1.2.5漂洗用PBS洗涤3次,每次5min。

A.1.2.6加荧光二抗孵育将荧光二抗如羊抗鼠-FITC或SPA-FITC,用PBS缓冲液1:100稀释后,每孔

加入50µL,37℃孵育1h

A.1.2.7漂洗同A.1.2.5。

A.1.2.8观察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有无绿色荧光的细胞。

A.1.3结果判定

细胞形态规则,且PCV2阳性对照孔内细胞核内含有大量特异性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孔内无特异

绿色荧光时,则试验成立。样品孔细胞核内有荧光着染,则判PCV2检测阳性。

5

DB32/T3777—2020

A.2免疫组化法检测PCV2抗原

A.2.1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

石蜡组织切片机、显微镜、微量移液器(规格0.5µL~10µL、20µL~200µL、100µL~1000µL)。

病理组织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和移液器配套的吸头等。

4%中性福尔马林、4%多聚甲醛、3%H2O2甲醇溶液、1.5%的牛血清白蛋白、二甲苯、乙醇、石蜡、

PCV2Cap单克隆抗体、PCV2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HRP标记羊抗鼠IgG(或HRP标记羊抗猪

IgG)和苏木精染色液等。

A.2.2操作方法

A.2.2.1组织固定与修块采集待检猪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肝脏、肠道、心脏等组织,大小1

cm3~2cm3,置4%缓冲福尔马林中固定8h~12h后,将组织修成5mm×5mm×2mm~3mm的

小块,再置4%多聚甲醛中固定8h~12h。

A.2.2.2脱水、透明与包埋将固定好的组织取出,可稍作修整后,置于脱水筐中,用梯度酒精脱水。

75%乙醇浸泡45min~1h,重复一次;85%乙醇浸泡45min~1h,重复一次;95%乙醇浸泡1h~2h,

重复一次;无水乙醇浸泡1h~2h,重复一次。将脱水完全的组织浸泡于二甲苯中3min左右(肺脏透

明时间要控制好,不要超过1min),取出后,置于60℃石蜡中透蜡2次,各1h~1.5h。透蜡后,将组织

包埋于石蜡中。

A.2.2.3载玻片及盖玻片的处理将新的载玻片浸泡酸中过夜,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后,去离子水清洗

干净,并在温箱中烘干。如有必要,可用0.1mg/mL的多聚甲醛浸泡10min后烘干。

A.2.2.4切片、贴片与烤片将蜡块修整到比组织块略大,在切片机上5µm厚度连续切片。将切好的

组织在42℃水浴中充分展平后,贴于载玻片上。贴片后平放一段时间,防止组织滑落,然后置于染色

架上60℃烤片过夜。处理好的组织切片可置于2℃~8℃保存。

A.2.2.5脱蜡和水化将组织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10min,更换二甲苯后再浸泡10min;无水乙醇中

浸泡5min,重复一次;95%乙醇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85%乙醇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75%乙

醇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PBS清洗5min,复洗3次。

A.2.2.6抗原修复在微波炉中将柠檬酸盐缓冲液(附录B)加热至沸腾后,将组织切片置于缓冲液,

继续在微波炉中维持15min,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用PBS清洗5min,复洗3次。

A.2.2.7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将清洗好的组织切片擦干或自然干燥后,滴加3%H2O2甲醇溶液100

µL,于室温中孵育15min,以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防止非特异性染色。然后用PBS清洗3次,每次5

min。

A.2.2.8封闭用浓度为1.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封闭液,滴加在组织上,每块组织滴加50µL,

于室温封闭15min,用PBS清洗3次,每次5min。

A.2.2.9加PCV2抗体孵育将PCV2单克隆抗体或PCV2阳性猪血清作适当稀释后,滴加在组织切片

上,每片组织滴加100µL,置于湿盒内,37℃孵育1h。孵育后,用PBS清洗5min,重复3次。

A.2.2.10加二抗孵育将HRP标记羊抗鼠IgG(或HRP标记羊抗猪IgG)用PBS作1:3000稀释后,每组

织片滴加100µL,37℃孵育1h。用PBS清洗5min,重复3次。

6

DB32/T3777—2020

A.2.2.11DAB显色将组织片擦干,滴加DAB显色液50µL,于室温显色5min~10min(可在显微镜

下掌握染色程度),PBS清洗5min,重复3次。

A.2.2.12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和封片苏木精染色1min,水洗蓝化(在显微镜下掌握染色程度,

过度可用盐酸酒精分化)。梯度酒精脱水:75%,5min,2次;85%,5min,2次;95%,5min,2次;

100%,5min,2次。二甲苯透明:5min~10min,2次。取出,待二甲苯尚未挥发完全时,中性树胶封

片。

A.2.2.13观察将染色处理后的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淋巴细胞数量,尤其是有

无细胞着染情况。

A.2.3结果判定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组织中出现棕黄色着染细胞,判为PCV2抗原检出阳性。

A.3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V2抗体

A.3.1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

荧光倒置显微镜、操净工作台、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和微量移液器(规格0.5µL~10µL、20µL~

200µL、100µL~1000µL)。

96孔细胞板、1.5mL微量离心管和移液器配套的吸头等。

PK15细胞、PCV2病毒液、PCV2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荧光标记二抗(羊抗鼠-FITC、

SPA-FITC或抗猪IgG-FITC)。

A.3.2操作方法

A.3.2.1细胞制备用含10%小牛血清的RMPI-1640营养液培养PK15细胞,长满单层后,弃营养液,

用Hank’s液洗涤单层2次~3次后,用0.025%胰酶消化,铺在96孔板上,37℃5%CO2培养36h~48h,细

胞长满单层。

4

A.3.2.2接种病毒将PCV2(10TCID50/mL)接种96孔细胞单层板上,50μL/孔,37℃吸附1h,弃

培养液,加入2%血清的RMPI-1640维持液,50μL/孔,37℃5%CO2培养36h~48h。弃培养液,每孔

加入浓度为300mmol/L的D-氨基葡萄糖液50μL,37℃培养30min,弃去D-氨基葡萄糖液换入细胞维持

液,37℃继续培养24h。

A.3.2.3固定弃维持液,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一次,充分干燥后,加入1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2℃

~8℃固定45min,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5min。

A.3.2.4加血清样品孵育取无菌处理的猪血清样品,用PBS缓冲液做2倍梯度稀释至1:128,每个稀

释度样品加2个孔,每孔加入100μL。同时,设1:8稀释的PCV2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各加2

个孔,每孔加入100μL,37℃孵育1h。

A.3.2.5漂洗用PBS洗涤3次,每次5min。

A.3.2.6加荧光二抗孵育加入用PBS缓冲液作1:100稀释的荧光二抗,如羊抗猪-FITC或SPA-FITC,每

孔50μL,37℃孵育1h。

7

DB32/T3777—2020

A.3.2.7漂洗同A.4.2.5。

A.3.2.8观察于荧光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及有无绿色荧光的细胞。

A.3.3结果判定

细胞形态规则,且PCV2对照孔内细胞核内含有大量特异性绿色荧光,阴性血清对照孔内无特异绿

色荧光时,则试验成立。样品孔细胞核内有荧光着染,则判PCV2检测为阳性。以荧光着染阳性细胞孔

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作为血清抗体的检测效价。

8

DB32/T3777—2020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试剂配制

B.1PBS缓冲液

取NaCl8g、KH2PO4·2H2O0.2g、Na2HPO4·2H2O2.9g和KCl0.2g,溶于灭菌去离子水中,定容至

1000mL,分装;100mL/瓶。2℃~8℃保存。

B.2抗原包被液(pH9.6,0.05mol/L)

称取Na2CO31.59g、NaHCO32.93g,加去离子水800mL,用1mol/L的NaOH调pH值至9.6,加

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B.3封闭液

称取BSA1g,溶解于100mLPBST洗涤液中,0.22μm滤膜过滤,分装后4℃保存。

B.4血清样品稀释液

取NaCl8g、KH2PO4·2H2O0.2g、Na2HPO4·2H2O2.9g、KCl0.2g和Tween-200.5mL,溶于灭菌去

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0.22μm滤膜过滤,分装;20mL/瓶。2℃~8℃保存。

B.5PBST洗涤液

10×PBST洗涤液配制:取NaCl80g、KH2PO4·2H2O2g、Na2HPO4·12H2O29g、KCl2g、Tween-20

5mL,加入灭菌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定容至1000mL,0.22μm滤膜过滤,分装,80mL/瓶。2℃~8℃保

存。

洗涤液配制:将10倍浓缩洗涤液恢复至室温,并摇动使沉淀溶解(或于37℃水浴锅中加热5min~

1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作10倍稀释,混匀,稀释好的洗涤液在2℃~8℃可以存放7d。

B.6显色液

A液配制:取Na2HPO414.6g、柠檬酸9.33g、30%H2O22mL,加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5.2。

B液配制:取3,3,5,5-四甲基联苯二胺(TMB)20mg、无水乙醇10mL,加蒸馏水至1000mL。

使用前将A液和B液等量混合,分装于棕色瓶内,20mL/瓶,2℃~8℃避光保存。

B.7终止液(2mol/LH2SO4)

取去离子水177.8mL,缓慢加入H2SO4(96%)22.2mL,10mL/瓶,2℃~8℃保存。

B.8柠檬酸盐缓冲液(pH5.0,0.01mol/L)

0.1mol/L柠檬酸:取21.01g柠檬酸,加蒸馏水至1000mL。

0.1mol/L柠檬酸钠:取29.41g柠檬酸钠,加蒸馏水至1000mL。

9

DB32/T3777—2020

取9mL0.1mol/L柠檬酸和41mL0.1mol/L柠檬酸钠,用1mol/L的NaOH调pH值至5.0,加蒸馏水

定容至5000mL,混匀,100mL/瓶,2℃~8℃保存。

B.94%缓冲福尔马林

取40%甲醛溶液4mL,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2℃~8℃保存。

B.104%多聚甲醛

取20g多聚甲醛粉末,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混匀,100mL/瓶,2℃~8℃保存。

B.113%H2O2甲醇溶液

取1.5mLH2O2,加甲醇溶液定容至50mL,混匀,2℃~8℃保存。

B.121.5%的牛血清白蛋白

取1.5mL新生牛血清,加1×PBS缓冲液定容至100mL,混匀,2℃~8℃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DB32/T377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诊断..............................................................................1

5疫情报告与处置....................................................................4

6预防与控制........................................................................4

附录A(规范性附录)..................................................................6

附录B(规范性附录).................................................................10

I

DB32/T3777—2020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预防与控制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疫情报告和确认、疫情处置、预防与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674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方法

GB/T35910猪圆环病毒2型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

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SN/T2708猪圆环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DB32/T1457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方法SYBRGreenI实时定量PCR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PCVD

又称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疾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

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和肉

芽肿性肠炎。

3.2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orcinecircovirustype2infection

PCV2侵染猪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猪体一系列病理反应和免疫反应的过程,

包括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

4诊断

4.1流行病学

4.1.1PCV2可以感染各种年龄、不同性别的猪,多呈亚临床感染。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临床疾病多伴存在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1

DB32/T3777—2020

4.1.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一般发生于5周龄~12周龄,发病率一般为10%~30%,有时高达

50%~60%,死淘率在5%~20%范围内。

4.1.3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保育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通常低于1%,饲养管理差

的猪场可以达到10%或更高,高温季节发病率高。

4.1.4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主要出现于8周龄~26周龄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混合感染的病原性质和

饲养管理条件差异较大。

4.1.5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见于后备母猪和第一和第二胎生产母猪。

4.1.6肉芽肿性肠炎主要发生于8周龄~16周龄的猪。

4.2临床症状

4.2.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患猪主要表现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呼吸困难、腹泻,呈现进行性消瘦,猪群长势不均,偶尔出现

黄疸症状,易继发其他病原感染,保育猪群死淘率约10%~20%。

4.2.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患猪主要表现厌食和精神沉郁,后肢到会阴处皮肤或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色或紫色的斑疹或丘

疹,形成黑痂脱落,表皮损伤消退或留下疤痕,病程一般7d~10d。严重的急性感染,可致死亡。

4.2.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患猪主要表现生长缓慢、厌食、精神沉郁、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如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和猪肺炎支原体等病原混合感染,呼吸道症状表现会更加明显。

4.2.4母猪繁殖障碍

本病主要见于后备母猪群和新侵猪群,主要表现妊娠后期流产和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数增多。木

乃伊胎可见于妊娠的各个阶段。

4.2.5肉芽肿性肠炎

患猪主要表现皮肤苍白、生长缓慢、腹泻,粪便呈灰色,部分猪粪便带血。

4.3病理变化

4.3.1肉眼病变

4.3.1.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消瘦、贫血、苍白,偶有黄疸。肺脏肿大,间质增宽,呈间质性

肺炎变化,肺质度坚硬或似橡皮。全身淋巴结肿大约2倍~5倍,特别是腹股沟、纵膈、肺门和肠系膜

淋巴结,切面为苍白呈灰黄色,混合感染时有出血。肾脏显著肿大,有白色坏死斑。脾脏肿大,部分发

病猪脾头出现折叠。

4.3.1.2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皮肤病变和肾脏白色坏死斑为主,皮炎主要见于猪的后肢和会阴部,有

时全身出现。

4.3.1.3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多有其它病原继发或混合感染,可出现相应疾病的病理变化,如胸膜炎、

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等。

2

DB32/T3777—2020

4.3.1.4母猪繁殖障碍:流产胎儿可能出现心肌肥大和肝脏充血。

4.3.1.5肉芽肿性肠炎:肠黏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壁剪开后自动外翻。

4.3.2组织病变

不同临床表现的猪圆环病毒病,患猪的组织学病变有一定共性,主要包括:

淋巴结:淋巴细胞减少,淋巴滤泡消失,出现多核巨噬细胞侵润及包涵体。

脾脏和扁桃体:B细胞滤泡消失,出现包涵体。

肺脏:坏死性和溃疡性细支气管炎,肺泡隔膜的肉芽肿性炎症和细支气管周边的肉芽肿性增生和混

合性炎症。

4.4实验室诊断

4.4.1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

4.4.1.1基本要求

按照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

4.4.1.2组织样品采集与运送

采取发病猪或死亡猪的淋巴结、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样品,于2℃~8℃条件下24h内送往实验室,

或置-20℃冻存,并在冻结状态下送往实验室。同时,取患猪或病死猪的相同组织样品,用4%甲醛溶液

固定,送往实验室。

4.4.1.3血液样品采集与运送

采用消毒注射器经患猪颈静脉采集血液2mL,凝固后24h内于2℃~8℃条件下送到实验室。

4.4.2病原学诊断

4.4.2.1病毒分离与鉴定

按照SN/T2708猪圆环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进行。将待检样品无菌处理,接种PK15细胞,盲传1

代~3代,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进行鉴定。

4.4.2.2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采用PCV2Cap的单克隆抗体或PCV2阳性血清,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PCV2抗原(参见附录A.1)。

4.4.2.3聚合酶链式反应

采用针对PCV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料中的PCV2

核酸。按照GB/T21674或DB32/T1457方法进行。

4.4.2.4免疫组化试验

肺脏、淋巴结或肠道组织经固定后,用PCV2特异性抗体检测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参见附录A.2)。

4.4.3血清学诊断

4.4.3.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商品化的PCV2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3

DB32/T3777—2020

4.4.3.2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

按照GB/T35910猪圆环病毒2型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标准要求进行。

4.4.3.3IFA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PCV2感染的PK-15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鼠或兔亦可行)抗猪IgG或

FITC-SPA(FITC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通过IF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PCV2抗体(参见附录A.3)。

4.5结果判定

4.5.1同时符合4.1、4.2和4.3中对应疾病条件,判定疑似猪圆环病毒病。

4.5.2符合4.5.1,并符合4.4.2中的任何一条,确诊猪圆环病毒病。

4.5.3符合4.4.3中的任何一条,判定PCV2感染(疫苗免疫猪群除外)。

5疫情报告与处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执行。发现疑似疫情,

畜主应对疑似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对病猪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病死猪、淘汰猪及废

弃物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进行无害化处理。

6预防与控制

6.1免疫接种

目前,商品化的猪圆环病毒病疫苗有全病毒灭活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用于免疫母猪和仔猪。

免疫程序一般为:母猪产前45d左右首次免疫,间隔3周~4周加强免疫。仔猪2周~3周龄免疫,间隔

3周~4周可以再免疫一次。

6.2饲养管理

完善日常饲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全进全出和分群饲养制度,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尽量减少对猪

群的应激。注意环境清洁,改善空气质量,控制猪舍温度。改善饲料的质量,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保

育舍内设立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产房、保育舍、配种怀孕舍、育肥舍和公猪舍应定期做好带猪消毒。生产区内,出入猪舍的各种器

具、推车和饲喂工具应每天刷洗干净,定期消毒。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保育仔猪断奶后第2周和

第4周,饲料中可添加抗菌药物、免疫增强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等。

4

DB32/T3777—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测方法

A.1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V2

A.1.1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

荧光倒置显微镜、操净工作台、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和微量移液器(规格0.5µL~10µL、20µL~

200µL、100µL~1000µL)。

96孔细胞板、1.5mL微量离心管和移液器配套的吸头等。

PK15细胞、PCV2单克隆抗体、PCV2病毒液和荧光标记二抗(羊抗鼠-FITC、SPA-FITC或抗猪

IgG-FITC)。

A.1.2操作方法

A.1.2.1细胞制备用含10%小牛血清的RMPI-1640营养液培养PK15细胞,长满单层后,弃营养液,

用Hank’s液洗涤单层2次~3次后,用0.025%胰酶消化,铺在96孔板上,37℃5%CO2培养36h~48h,细

胞长满单层。

A.1.2.2接种样品将细胞培养物接种96孔细胞单层板上,50µL/孔,37℃吸附1h,弃培养液,加入

维持液(含2%血清的RMPI-1640营养液),50µL/孔,同时,设PCV2病毒液和PBS缓冲液的接种,分别

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37℃5%CO2培养36h~48h。弃培养液,每孔加入浓度为300mmol/L的D-

氨基葡萄糖液50µL,37℃培养30min,弃去D-氨基葡萄糖液换细胞维持液,37℃继续培养24h~36h。

A.1.2.3固定弃维持液,用PBS缓冲液(参见附录B.1)洗涤细胞一次,充分晾干后,加入100µL

预冷的无水乙醇,4℃固定45min,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5min。

A.1.2.4加PCV2抗体孵育将抗PCV2单克隆抗体(或PCV2阳性猪血清)用PBS缓冲液适当稀释后,

每孔加入100µL,37℃孵育1h。

A.1.2.5漂洗用PBS洗涤3次,每次5min。

A.1.2.6加荧光二抗孵育将荧光二抗如羊抗鼠-FITC或SPA-FITC,用PBS缓冲液1:100稀释后,每孔

加入50µL,37℃孵育1h

A.1.2.7漂洗同A.1.2.5。

A.1.2.8观察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有无绿色荧光的细胞。

A.1.3结果判定

细胞形态规则,且PCV2阳性对照孔内细胞核内含有大量特异性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孔内无特异

绿色荧光时,则试验成立。样品孔细胞核内有荧光着染,则判PCV2检测阳性。

5

DB32/T3777—2020

A.2免疫组化法检测PCV2抗原

A.2.1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

石蜡组织切片机、显微镜、微量移液器(规格0.5µL~10µL、20µL~200µL、100µL~1000µL)。

病理组织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和移液器配套的吸头等。

4%中性福尔马林、4%多聚甲醛、3%H2O2甲醇溶液、1.5%的牛血清白蛋白、二甲苯、乙醇、石蜡、

PCV2Cap单克隆抗体、PCV2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HRP标记羊抗鼠IgG(或HRP标记羊抗猪

IgG)和苏木精染色液等。

A.2.2操作方法

A.2.2.1组织固定与修块采集待检猪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肝脏、肠道、心脏等组织,大小1

cm3~2cm3,置4%缓冲福尔马林中固定8h~12h后,将组织修成5mm×5mm×2mm~3mm的

小块,再置4%多聚甲醛中固定8h~12h。

A.2.2.2脱水、透明与包埋将固定好的组织取出,可稍作修整后,置于脱水筐中,用梯度酒精脱水。

75%乙醇浸泡45min~1h,重复一次;85%乙醇浸泡45min~1h,重复一次;95%乙醇浸泡1h~2h,

重复一次;无水乙醇浸泡1h~2h,重复一次。将脱水完全的组织浸泡于二甲苯中3min左右(肺脏透

明时间要控制好,不要超过1min),取出后,置于60℃石蜡中透蜡2次,各1h~1.5h。透蜡后,将组织

包埋于石蜡中。

A.2.2.3载玻片及盖玻片的处理将新的载玻片浸泡酸中过夜,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后,去离子水清洗

干净,并在温箱中烘干。如有必要,可用0.1mg/mL的多聚甲醛浸泡10min后烘干。

A.2.2.4切片、贴片与烤片将蜡块修整到比组织块略大,在切片机上5µm厚度连续切片。将切好的

组织在42℃水浴中充分展平后,贴于载玻片上。贴片后平放一段时间,防止组织滑落,然后置于染色

架上60℃烤片过夜。处理好的组织切片可置于2℃~8℃保存。

A.2.2.5脱蜡和水化将组织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10min,更换二甲苯后再浸泡10min;无水乙醇中

浸泡5min,重复一次;95%乙醇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85%乙醇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75%乙

醇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PBS清洗5min,复洗3次。

A.2.2.6抗原修复在微波炉中将柠檬酸盐缓冲液(附录B)加热至沸腾后,将组织切片置于缓冲液,

继续在微波炉中维持15min,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用PBS清洗5min,复洗3次。

A.2.2.7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将清洗好的组织切片擦干或自然干燥后,滴加3%H2O2甲醇溶液100

µL,于室温中孵育15min,以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防止非特异性染色。然后用PBS清洗3次,每次5

min。

A.2.2.8封闭用浓度为1.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封闭液,滴加在组织上,每块组织滴加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