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十一)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十一)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十一)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十一)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十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专项练(十一)(15分钟48分)1.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

)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解析】选B。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天命靡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可知西周初期统治者具有敬天观念,还具有了一定的重民、保民思想,故选B;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功利主义思想及神权王权紧密结合,排除C、D。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 (

)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增强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可知,这些文化活动表达了秦始皇对中原地区的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故选B。3.唐代中国的绘画题材仅限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到了宋代平民阶层的生活场景多见于绘画内容。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程朱理学的逐步形成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统治阶级喜好的改变D.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异【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阶层的生活丰富多彩,反映在绘画领域就是其题材的扩大,即平民阶层的生活多见于绘画内容,故选B;程朱理学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思想方面,与绘画内容的扩大没有多大关系,排除A;统治阶级的喜好对绘画内容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在古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一直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排除D。4.明末清初,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的民营工商业特别发达,被称为“天下四大镇”。清代前期,不少有眼光的富户纷纷“遣子弟学工艺、佐懋迁(指贸易)”于此,使其成为四所巨大的“工商学院”。据此可知,当时的四大镇(

)A.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宽松B.经济的辐射引领作用较为显著C.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D.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解析】选B。据材料“清代前期,不少有眼光的富户纷纷‘遣子弟学工艺、佐懋迁(指贸易)’”可知,四大镇商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富户子弟前来学习,集中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事业的发展,故选B。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 (

)A.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 B.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C.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 D.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解析】选B。从材料可知,随着列强输入鸦片的增多,中国的利益受损情况加重,郑观应的鸦片商战思想反映了晚清要求挽回利权抵制侵略的经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B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国产鸦片的种植情况,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C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商战意识的确立,而且以鸦片来抵制鸦片带有明显的不理智性,D错误。6.中国共产党在某历史时期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上述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解析】选C。根据材料“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可知,此时共产党取消了反对国民党和打击封建地主的政策,其目的是团结国民党、地主阶级一起抗日,故选C。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陕北南泥湾开荒种地。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万亩,收获粮食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该事件 (

)A.推动中央苏区的经济好转B.为百团大战提供有力支持C.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D.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解析】选D。根据材料“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万亩,收获粮食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在战斗之余发展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故选D。年春夏之交,安徽每10户农民中就有8户参加包产到户。甘肃、浙江、四川的一些地方,10户农民中有7户参加包产到户。广西龙胜、福建连城和贵州,10户农民中有4户参加包产到户。就全国而论,包产到户者已占全国农民总数的20%,即大约1亿人。这一时期的包产到户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C.对所有制形式进行了大调整D.改变了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解析】选A。据材料中“1962年春夏之交”“安徽每10户农民中就有8户参加包产到户”“包产到户者已占全国农民总数的20%,即大约1亿人”等信息可知,面对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弊端,农村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自发的探索,并自觉抵制农村“左”的错误,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A正确;经济体制改革于1978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形式,排除C;人民公社在改革开放后才被废止,排除D。9.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认为:“奴隶绝不比自由人卑劣,因为他有着一个正直的灵魂。”智者阿尔西达马斯也说:“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这些思想 (

)A.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B.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C.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D.与自然法的基本精神相吻合【解析】选C。据材料“奴隶绝不比自由人卑劣”“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可知,这些思想强调了人的平等和自由,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故选C。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如彭斯的《杜河两岸》、布罗姆菲尔德的《农夫之子》均描绘了少年时代乡村自然的美丽景色,克莱尔在《致倒下的榆树》中则深情地把童年屋后的榆树作为朋友来看待,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B.农民向往理想的田园生活C.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D.诗歌主题以乡村生活为主【解析】选A。材料中的现象说明,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破坏了自然环境,反映出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故选A。年,大平正芳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我们必须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同地球上所有国家协作,当然要特别关照太平洋地区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日美合作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