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_第1页
现代物流管理_第2页
现代物流管理_第3页
现代物流管理_第4页
现代物流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物流管理配送中心不仅能把物流作业引入专业化、社会化道路,有益于物流的快速流动,更重要的是,它能以其特有的流动形态和优势调整流通结构,使物流运动演化为“规模经济运动”。配送作业是配送企业或部门运作的核心内容,因而配送作业流程的合理性、以及配送作业效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物流园区作为一种物流企业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集聚布局的场所,提供一定种类、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成为了现代物流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关键物流术语: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PPP模式案例:沃尔玛配送中心介绍

1、沃尔玛配送中心概况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主市场。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的销售网点的需求;另外运输的半径既比较短又比较均匀,基本上是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的设计上看,沃尔玛的每个配送中心都非常大。一个配送中心负责一定区域内多家商场的送货,从配送中心到各家商场的路程一般不会超过区域,以保证送货的及时性。配进中心一般不设在城市里,而是在郊区,这样有利于降低用地成本。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虽然面积很大,但它只有一层,主要是考虑到货物流通的顺畅性。案例:沃尔玛配送中心介绍2、沃尔玛配送中心采用的作业方式交叉配送(CrossDocking),交叉配送的作业方式非常独特,而且效率极高,交叉配送指进货时直接装车出货,没有入库储存与分拣作业,降低了成本,加速了流通。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不超过48小时,这48小时分配如下:(1)订单在工作日的结尾从商店被传达给总部。(2)订单被分配到地方分配中心并且在第二天早晨打印好标签。(3)订货供应好,被装载入卡车,在同天被运走。(4)订单由公司的卡车运往商店,根据商店到地区分配中心的距离最晚第二天到达。沃尔玛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是:从工厂采购的货物运到配送中心后,货箱送到收货处的传送带上。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激光扫描,读取货箱上的条形码信息,经过核对采购计划、进行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商店提出要货计划后,电脑系统将所需商品的存放位置查出,并打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整包装的商品直接由货架上送往传送带上,经传感器对标签进行识别后自动分送到不同商店的汽车装卸口。一般情况下,商店当天要货,配送中心当天就可以将货物送出。高效的电脑控制系统,使整个配送中心用人极少。案例:沃尔玛配送中心介绍案例:沃尔玛配送中心介绍进货月台收货区办公区理货区储存区发货区配送区分拣区拣选区

加工区出货月台沃尔玛配送中心平面布置方案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哪些主要特征保证了其物流优势?思考题11.1.1

配送中心的概念

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配送中心在经济生活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流通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一些商业或流通企业纷纷准备或开始筹建配送中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建设配送中心,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改进物流与信息系统,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使物流供应链管理更加合理。11.1配送中心日本《用语词典》中: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结点,它不以贮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做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我国物流手册中配送中心的定义是:从供应者手中结合艘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求者的定单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2)配送功能健全;

(3)完善的信息网络;

(4)辐射范围小;

(5)多品种、小批量;

(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11.1.1

配送中心的概念几种不同的定义:(1)配送中心的“货物配备”工作是其主要的、独特的工作,是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的·。

(2)配送中心有的是完全承担送货,有的是利用社会运输企业完成送货,从我国国情来看,在开展配送的初期,用户自提的可能性是不小的,所以,对于送货而言,配送中心主要是组织者而不是承担者。

(3)定义中强调了配送活动和销售或供应等经营活动的结合,是经营的一种手段,以此排除了这是单纯的物流活动的看法。

(4)定义中强调了配送中心的“现代流通设施”注意于和以前的诸如商场、贸易中心、仓库等流通设施的区别。在这个流通设施中以现代装备和工艺为基础,不但处理商流而且处理物流,是兼有商流、物流全功能的流通设施。11.1.1

配送中心的概念定义的要点1.配送中心的作用

多功能、高层次,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型配送中心在经济发展和物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配送中心不仅能把物流作业引入专业化、社会化道路,有益于物流的快速流动,更重要的是,它能以其特有的流动形态和优势调整流通结构,使物流运动演化为“规模经济运动”。11.1.2配送的作用和功能

11.1.2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1.配送中心的作用1)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有利于生产的柔性,使生产和消费紧密结合。。4)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持续发展。5)有利于发展多式联运,促进运输方式的优化。6)有利于物流的现代化,满足客户需求。。2.配送中心的功能从理论上说,配送中心可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11.1.2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1)运输功能(2)存储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11.1.2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

只要目的是方便生产或销售,公共配送中心常常与固定的

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配送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加工职能有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由于配送中心现在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将在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对现代配送中心是相当重要的。(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11.1.2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

配送中心的结算功能是配送中心对物流功能的一种延伸。配送中心的结算不仅仅只是物流费用的结算,在从事代理、配送的情况下,配送中心还要替货主向收货人结算货款等。

自用型配送中心经常负责根据配送中心商品进货、出货信息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进出库量,进而预测商品的需求。从一些发达国家的配送中心具体实践来看配送中心还具有以下增值性的功能:(7)结算功能(8)需求预测功能11.1.2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

配送中心是一种新兴的经营管理形态,具有满足多量少样的市场需求及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建造企业的背景不同,其配送中心的功能、构成和运营方式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配送中心规划时应充分注意配送中心的类别及其特点。11.1.3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配送中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例如,为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代替零件加工厂送货的零件配送中心,使零件加工厂对装配厂的供应合理化。

比较起来看,国外和我国的发展趋向,都向以销售配送中心为主的方向发展。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1)按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分类(1)供应配送中心(2)销售配送中心11.1.3配送中心的分类2)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1)制造商配送中心(2)批发商型配送中心(3)零售商型配送中心(4)专业物流配送中心11.1.3配送中心的分类

城市配送中心是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客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段,反映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

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一般而言,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3)按服务范围分类(1)城市配送中心(2)区域配送中心11.1.3配送中心的分类它有很强的储存功能。例如,美国赫马克配送中心的储存区可储存16.3万托盘。我国目前建设的配送中心,多为一储存型配送中心,库存量较大。包括通过型或转运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的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的方式进行配货和送货的配送中心。典型方式为:大量货物整批进入,按一定批量零出。一般采用大型分货机,其进货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以流通加工为主要业务的配送中心。4)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1)存储型配送中心(3)加工型配送中心(2)流通型配送中心11.1.3配送中心的分类

根据配送货物的属性,可以分为食品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医药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家电品配送中心、电子产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配送中心、服饰产品配送中心、汽车零件配送中心以及生鲜处理中心等。5)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11.1.3配送中心的分类

配送作业是配送企业或部门运作的核心内容,因而配送作业流程的合理性、以及配送作业效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流程图如下:11.1.4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供应商客户进货储存拣货配货送货搬运搬运搬运搬运盘点补货订单处理存货低于标准则采购图11-2配送作业的一般流程当收到用户订单后,首先将订单按其性质进行“订单处理”,之后根据处理后的订单信息,进行从仓库中取出用户所需货品的“拣货”作业。拣货完成,一旦发现拣货区所剩余的存货量过低时,则必须由储存区进行“补货”作业。如果储存区的存货量低于规定标准供应商采购订货。从仓库拣选出的货品经过整理之后即可准备“发货”,等到一切发货准备就绪,司机便可将货品装在配送车上,向用户进行“送货”作业。另外,在所有作业进行中,可发现只要涉及到物的流动作业,其间的过程就一定有“搬运”作业。上述就是配送中心进行配送的时候要进行的工作流程,各个配送中心有各自的特点,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一般流程框架都包含在上述流程图中,我们在具体物流配送中心在具体考虑。11.1.4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具体流程描述11.2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11.2.1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配送中心的选址极其重要,配送中心位置的恰当与否,关系到配送效率、物流成本以及顾客服务水平,对企业的销售战略会产生重要影响。配送中心的选址首先要能够保证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下满足顾客的订货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配送距离、配送时间和配送成本的基础上,设计配送圈或配送中心的服务区域。11.2.1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选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地理区域的选择和具体地址的选择。配送中心选址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分布供应商的分布交通条件土地条件自然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政策环境11.2.2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阶段1.准备阶段

首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来负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工作。考虑到配送中心的时效性、技术性、市场性、系统全面性、未来柔性等因素,要与物流系统工程技术公司和丰富经验的物流专家学者合作,并聘请他们为顾问。全面汲取有关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性意见,对与其规划和设计将大有裨益。此外,根据即将建设的配送中心的类型,对用于规划的基本资料的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也是这个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调查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访问记录和厂商实际使用的表单的收集。资料的收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当前和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未来规划需要资料的收集分析。11.2.2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阶段配送中心总体规模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预测物流量

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

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物流量预测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根据规范和经验,可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同时,应避免一味追求储存率高,而造成理货场阻塞、作业混杂等现象,以至无法达到配送中心要求周转快、出货迅速的目标。一般说来,辅助生产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建筑面积的5%-8%;另外还得考虑办公、生活用户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的5%左右。再根据城市规划部门对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的规定可基本上估算出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11.2.2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阶段一般来说,相关物流分析包括7个主要方面:要普查物流的对象

规划配送中心总物流量流程图对配送中心作业的内容进行调查

考察入出货的条件对物流信息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对配送中心的物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商品的保管形态进行研究

11.2.2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阶段2.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对基本资料的分析、规划条件的设定、作业程序各功能的规划、物流设施的规划与选择、周边设施的规划和选择、信息系统规划、区域布置规划与选址规划等。这种系统规划设计程序实际是一个逻辑分析的反复过程。在此过程中,对初步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初步得到概略性的规划和布置方案。再经过读设备选用,逐步修正原来的的规划与布置,从而得到较明确的规划内容和方案。当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时,通过详细信息的渗入,反复修正规划方案,最终成为较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11.2.2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阶段物流设备规划周边设施规划物流设备选用周边设施选用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基础条件假设作业要求功能规划信息系统规划区域布置规划方案评估系统策略目标的制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步骤流程图11.2.2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阶段3.方案评价阶段

4.详细设计阶段

5.计划实施阶段

方案评价阶段主要是组建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小组,包括投资主体,物流专家、市政建设专家、建筑设计专家和设备专家、运输配送专家及信息技术人员等,对系统规划阶段的各个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计划实施阶段是指在前期工作都完成后,配送中心的建设、竣工验收以及投入运营。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是对所选方案的详细设计。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1.物流配送中心内的合理化配送中心使物流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成为企业强化服务机制、削减物流成本、战胜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手段。物流配送中心内的合理化则是配送中心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配送中心内的合理化是指在接受客户订货、发货,在中心内进行保管、备货,以及针对终端客户要求分拣、配送等各个阶段,建立与货物的运动相吻合的,进而能迅速、正确处理各类信息的高效运营系统。

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配送中心内的合理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订货、发货的效率化

订货与发货作为配送中心业务的首尾两个环节,提高其效率的关键在与通过网络将企业和各供应商、配送中心与客户连接起来,从而使订货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快捷地运输到物流配送中心,在准备发货的同时,进行自动制作发货票、账单等业务,这无论在采取集约化、综合化发展模式的配送中心还是在采取分散化、个性化发展模式的配送中心都是必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则协助实现企业间的电子订货,真正使企业的信息流与物流紧密来年系在一起,提高了作业效率,并推动即需型产销体制和网络经营体系的建立。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2)商品检验的效率化在集约化、综合化的配送中心里,伴随着订、发货业务,商品检验作业也在中心内进行。自动识别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与普及,使商品检验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将订货发货的各种信息加入到自动识别系统中,可使配送中心的保管、备货以及发货业务都在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管理系统上进行,降低了检验的错误率,减少了劳动量。因此,配送中心在进出货管理时使用条形码、RFID等不仅是为了商品检验的合理化,更重要的是入货后作业的合理化。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3)装卸、搬运的效率化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装卸、搬运作业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引入自动化作业,并使各项作业标准化,在实现物流作业快速化的同时,可以减少对人力的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省。像啤酒生产商或食品生产商等生产单价降低、大量销售的商品制造商,可以在物流中心内部彻底实现自动化,从而将所有备货作业完全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但是,对于周转较慢的货物,即使利用自动化仓库管理,也不易大幅度提高商品的周转率。

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4)备货作业的效率化一般认为,物流中心最难实行自动化的是备货作业。但是,尽管如此,在现代配送中心中也极力通过构筑高效的备货自动化系统节省人力资源,向分拣员发出数字指示,从而按指定的数量和种类正确、迅速地备货。备货作业的具体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抽取式方式,即将货物从货架中取出,直接放在流水线传输过来的空箱中;二是指定存放式,即通过的货箱是固定的,备货员按数码信息将商品放在指定的货箱中。一般而言,前一种方式使用较为频繁,而后者对于必须直接配送给客户的生鲜食品较为适用。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5)分拣作业的效率化

在供应链上不同的环节,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分拣作业的形式是不同的。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将从制造商或批发商购入的产品运送到配送中心,然后进行适当作业后分送到各个店铺,这种形式已经成为零售商物流革新的新趋势。如沃尔玛,家乐福,伊藤洋华堂等世界著名零售商都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并通过条形码系统进行拣货作业。自动分拣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物流技术,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运行,使分拣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误差率也低于人工作业,使其在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分拣作业中大有作为。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6)物流作业管理的信息化物流配送中心体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各个作业环节通过信息流联系在一起。合理组织配送中心的物流活动就是使这些作业环节相互协调,根据总目标的需要,实时、适当地调度和配置系统内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调度和配置都是通过信息的及时传递来实现的,各作业环节的相互衔接也是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的。因此,物流中心内部合理化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即从接受顾客的订单到备货,再到供应商送货及车辆配载等物流作业均应实现信息化管理,以便对整个作业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控制和优化调度,以减少信息传递不及时而造成的失误和损失。

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7)场所管理合理化配送中心内的场所管理氛围两种形态。一种是固定型场所管理,利用信息系统事先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贴上货架代码,各货架内装置的商品事先加以确定;另一种是流动型场所管理,即所有商品按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不事先确定各类商品专用的货架。固定型场所管理具有准确性和便利性的特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较为方便,适用与使用计算机技术。流转型管理方式适用于各货架内装载的商品是不断变化的,在商品变更时出错的可能性较高。2.配送中心的功能分区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配送中心虽然是在仓储业的变革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布局与传统的仓库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内部设计必须体现职能的要求,能满足配送作业的各项需求,能够灵活管理。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配送中心的内部区域结构一般配置如下工作区

进货区

这是对购买的货物进行接受、验货及货物暂停的场所,主要设施包括进货铁路或公路、装卸平台、暂存验收检查区域。储存区

是对需要进行储存和暂时不必配送的货物进行储存和保管的场所,属于静态区域。该区域所占面积比较大,在许多配送中心里往往占总面积的一半左右。理货、备货区域

该区域用来对货物进行区分(如确定哪些货物需要直接分拣配送、再加工、入库储存或退还)和简单处理(如为货物贴条形码等),其面积随着配送中心所担负职能的不同而不同。分拣、配货区域

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这是按客户需要,在发货前分拣挑选和配货的场所。这个区域只是暂存货物,时间短、暂存周转快、所占面积相对较小。外运发货区域

这是对货物进行检查、发货、待运的场所。该区域和进货区域基本类似,也有站台等设施。有时外运发货区域与配货区域会连为一体,使分好的货物能通过传送装置直接进入装货场地。加工区域

该区域是对货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如分拆、剪裁、加标贴附件、改包装等)的场所。加工区域在配送中心所占面积较大,但设施装置随着加工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11.2.3配送中心的合理化与功能分区管理区域

这是配送中心的业务洽谈、定单处理、内部行政事物处理和指令发布的场所。特别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配送中心管理时,这也是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所有业务进行计算机化处理和监控,对信息进行集成的地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物流配送中心具体设计的资料为配送中心的设计的合理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3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11.3.1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概念1.物流中心(1)根据在我国《国家物流术语》中的界定,它是指接受并处理下游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供应方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并向下游用户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机构。现代物流中心则是能将航空、公路、铁路和水运码头等多种运输方式集约在一起的综合物流中心。

(2)在(GB/T18354—2001)中关于物流中心是这样定义的:从事物流活动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满足下列条件:

(1)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2)物流功能健全;

(3)完善的信息网络;

(4)辐射范围大;

(5)少品种、大批量;

(6)存储、吞吐能力强;

(7)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11.3.1

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概念

11.3.1

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概念按不同分类标准,物流中心分成以下几类:1)按照影响范围分类分,可以分为企业型物流中心

和区域型物流中心。2)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分为集货中心、分货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储备调节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等。3)按照物流中心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公共型物流中心和自用型物流中心。 从目前的情况看,关于物流园区的概念在国内物流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国外亦是如此,不同的国家对其的称谓也很不一样,如日本叫物流园区,德国叫货运村等等。关于物流园区的定义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种:(1)物流园区是一个大型配送中心或多个配送中心的集聚地,它一般以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11.3.1

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概念2.物流园区的内涵

11.3.1

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概念(2)物流园区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物流组织设施和不同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构成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经济活动的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物流集散方式。物流园区既使物流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园区也促进了城市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11.3.2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关系

物流园区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它提供一定品种、一定规模、较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的物流集结点。

物流园区主要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一样,是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通常来说,物流园区是物流中心的空间载体,与从空间角度所指的物流中心往往是一致的。

综合物流园区可以包含有几个物流中心和几个配送中心,因此,它不是物流的管理和经营实体,而是数个或多个物流节点,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集中地。

11.3.2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关系

一般来讲,配送中心的范畴是最小的,一个物流中心通常包括几个或者几十个配送中心,不过生活中人们并没有严格区分,通常人们习惯性地称物流中心为物流配送中心,有时候为了凸显配送中心的重要性,也将单个配送中心称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是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空间集聚地,但是范畴更大一点。

物流园区除了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以外,一般还会引入为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服务的配套服务区,例如设置金融、保险、外汇、代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为企业和货主提供服务的机构,以及为员工提供餐饮、娱乐就医等服务的设施,有的物流园区还引入物流培训中心,物流信息中心等。11.3.3物流园区的模式、作用和分类1.物流园区的模式

物流园区的模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即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1)德国模式德国模式即“货运”(FreightVillage)的赢利模式,是中国政府较为推崇的园区发展模式,其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上与日本有一定的区别。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由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公司化经营管理,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其资金来源由各级政府直接出资为主,信用贷款和企业投资为补充,由州政府提供建设所需要的土地及公路、铁路通讯等交通设施,园区管理机构主要采取公益组织管理和有限公司管理两种方式(后者为主)。

德国“货运村”(FreightVillage)的赢利模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出租收入。政府将货运中心的场地向运输企业或与运输有关的企业出租,承租企业则依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附属设施并交纳相关费用;二是服务费。政府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2)日本模式日本物流园区成功且获益的主要模式是它的“物流团地”(DistributionPark)的赢利模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价的升值,二是低廉的仓库租金。集资企业租用仓库的租金低于市场价格,并可按市场价格给其他企业,政府对已确定的物流园区积极加快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以促进其他企业入驻园区,从而使园

区投资者得到回报。11.3.3物流园区的模式、作用和分类11.3.3物流园区的模式、作用和分类2.物流园区作用

物流园区承担着特定城市或区域的物流功能和一定的城市或区域的经济功能。概括地说,主要作用是:⑴集约化作用。能对多个货站、货场、仓库及分散货物,进行处理和多种类似生产流程及大规模处理设备,集约化一起。⑵有效衔接作用。实现了海、陆、空等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⑶对应用集装、散装等联合运输形式的支撑和扩展作用。⑷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包括:缩短物流时间、加快物流速度、提供准时服务、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11.3.3物流园区的模式、作用和分类3.物流园区的分类

根据实际经验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物流园区有很多种:

(1)按照具备的功能特征分,可以分为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主要以现代化、多功能、社会化和大规模为主要特征,兼具区域物流组织、商贸流通、运输枢纽和为工业生产企业进行配套等多种功能,当然这种综合往往只是上述诸多功能的不同组合;专业物流园区是易专业化、现代化为主要特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港口集装箱、空港、保税等专业物流园区。

11.3.3物流园区的模式、作用和分类3.物流园区的分类(2)按照辐射地理范围分,可以分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枢纽型物流园区、区域转型物流园区。国际性物流园区一般来说会紧靠港口、机场和陆路口岸,与海关监管通道相结合的大型运转枢纽;全国枢纽型物流园区一般是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线网络交汇的中转型枢纽;区域运转物流园区,是跨区长途运输和城市面上配送体系体的转换枢纽,其功能是满足所在区域的物流需要。1.我国物流园区的主要开发模式

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包括政府投资开发、企业自主开发、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等三种。(1)政府投资开发

由于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参考,我国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开发都借鉴工业园区开发的模式,由政府组建专门的园区投资开发公司,用银行贷款进行园区的先期开发,然后进行招商,土地出让给进园企业之后,用转让资金再来还贷。但是相对于一般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资金需求更大,投资风险更高,进园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要求也更高。11.3.4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

(2)企业自主开发企业自主开发是政府为降低投入,将规划的物流园区完全交给企业开发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得到土地开发权以后,会本着投资效益最大化原则,改变土地用途,将土地用作他用,重点建设交易市场、会展中心、宾馆,甚至开发房地产,造成整个园区无法形成物流服务配套能力,达不到改善地区物流服务能力的目标,1.我国物流园区的主要开发模式11.3.4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

(3)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

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也称为PPP模式,是政府、营利性企业或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些公用事业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该模式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使得公共部门的成本和风险大为降低,是一种既能满足民营企业盈利性的要求又能提高公用事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开发模式。1.我国物流园区的主要开发模式11.3.4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

总的来说,目前的物流园区主要开发模式中,政府开发模式风险太大,企业自主开发不能保证园区开发实现规划目标。因此,实现物流园区项目融资架道的多元化,特别是吸引国内外民营资本的进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督、指导作用,确保物流园区的公共设施属性,是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开发模式设计的两个基本点。1.我国物流园区的主要开发模式11.3.4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

(1)PPP是一种新型的园区开发模式。(2)PPP开发模式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3)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获益。(4)PPP模式在减轻政府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同时提高物流园区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PPP模式弥补了现有模式的不足,在确保物流园区公共性前提下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物流园区建设,是一种以参与各方实现“双赢”、“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3.1)PPP模式的内涵11.3.4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PPP开发模式有两大类。

(1)合资模式: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共同参与一个项目,共担责任、共担风险、共同分担项目产生的损失或盈利。在合资项目中,参与各方对项目的目标一致,各方都将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使项目运行更好;

(2)特许模式:可以较好的分配风险,避免公共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问的摩擦。负责方通常是政府部门,将某项目特许权授予某个实施方(一个或几个私营企业),这个实施方就是特许权获得者。实施方负责在特许经营期内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维护,独享收益。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项目转交给负责方。(3.2)PPP模式的分类11.3.4我国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

我国目前物流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保证城市物流总体规划得到执行前提下,解决新建物流园区时的融资及招商问题,因此物流园区建设中的投资开发运作方式可设计为整体模式和分散模式两种。PPP模式下政府都将参与到整个项目的不同阶段,与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3.3)PPP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