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简_第1页
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简_第2页
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简_第3页
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简_第4页
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简2020年12月31日,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罗振宇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今年是第六场,也是倒数第十五场。而这一年的主题词,设定为“长大以后”。我是一个更喜欢看文字的人,所以一字不漏的在得到上把罗振宇演讲全文看完了,好像有40000多字。在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我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了一些精简,有的内容与大家息息相关,有的可能不那么有关。但相信我,可能有些你不是那么懂,但它拓展了你的深度和思考面。在2021的开端,无论如何我都觉得值得一读,献给每一个“时间的朋友”。希望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你都能坚定自己的脚步,往下走,走更远。长大以后,我们都是时间的朋友—

1

—经过了这一年,我有一个最大的感慨,三个字:不容易。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能聚在这儿有多么的不容易。可是你们并不知道一个秘密:在此之前,我们为跨年演讲准备了一个后手,一个B计划。在整个2020年的上半年,我的朋友们都在替我操心,如果到年底,大型场馆活动仍然不能开放,你的跨年演讲还办不办?是不是一个人拿一手机直播就算了?我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们:办,肯定得办,而且肯定还是在体育馆里办。哪怕我一个人面对空无一人的体育馆讲完全场,也要办。因为今年我们太需要一点确定性了。我们同事还开脑洞了,说为了避免我一个人站在场里太孤独、太悲壮,可以在现场每个座位上摆一棵金橘树。还好,今天还是有些人能来到这里,不是金橘树。欢迎你们。之所以跟大家说这个B计划,是因为这特别像我们2020年整体的感受。2020年,有多少个时刻,我们不得不去设想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做各种各样的思想准备。我们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压力测试,什么叫留后手,什么叫底线思维。我们想不到,我们买一只口罩都曾经那么难。华为想不到,有人会把事情做得那么绝,买一颗芯片都那么难。留学海外的孩子想不到,回一趟家居然那么难。家长想不到,今年的整整一个学期,孩子去学校上个学居然会那么难。中国的电影院想不到,开个门会那么难。它们更想不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居然还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美国人巴菲特想不到,炒个股会那么难,活了89年,遇上了美股10天4次熔断。过去这一年,这张见证历史的清单,还可以列很长。今年,我们无数次凝视深渊,也无数次被深渊凝视。我下面这段话,不带任何情绪,但是今天必须把它摆到桌面上。这是2020年中国人感受到的一重很重要的事实——这40多年来,他们说全球化好,那我们就改革开放,一步步拥抱全球化。然后,他们说要脱钩。他们说要产业升级,我们以世界工厂的姿态承接了那些落后产能。然后,他们说我们抢了他们的工作。他们说中国人不创新,老跟在他们后面学,我们努力了很久,真创新了。然后,他们说我们有威胁。这就好比,他们三缺一,叫我去陪他们打麻将,我认认真真打,也就刚和了两把,他们说他们三个人就要改玩斗地主,又不让我上桌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要我看,原因其实就四个字,我们拿来作为今年演讲的主题:长大以后。—

2

—中国现在长多大了?我们以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全世界53%的钢铁,57%的水泥,71%的彩电,76%的光伏板,78%的空调,86%的微波炉,88%的手机,90%的电脑。这么大的体量,确实很难让别人再用40年前的眼光来看我们。长大以后意味着什么?我还是那个我,但是别人对我的期待,对我的态度,一夜之间就完全不同了——原因只是因为长大。有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怎么样,而是因为长大,别人看待我们的目光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常说,规模是一切问题的解药,很多问题把规模做大,自然就解决了。但是,很多时候,规模也是问题的根源。长大了,很多问题都是新的,我们要独自面对。2020年弥漫着一种情绪,就是觉得世界变了,此前的经验没用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说的:“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还没有着落。”2020年很多人都熟悉这样的感受,就好像脚下一路走过来的跳板猛然被抽走,面前却是波涛万顷的汹涌大海。我倒是觉得,答案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即使有了这样的2020年,世界的确定性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3

—上海有一个投资人叫王益和。我辗转听到了他的故事,他筹到了一笔钱,想搞扶贫。方式很简单,不是直接给农民钱,而是买了20万棵金丝楠木的树苗,免费送给四川深山里的农民,让他们种在房前屋后、山上路边。我们都知道,金丝楠木是极其珍贵的木材,但是长得特别慢,需要几十年后才能成材。所以,过去只有人砍,没有人种。王益和把树苗免费送给村民,就一个条件,种下去后,短期内你不许卖。这些树苗的直径每年长一公分,几十年后,可以成材。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上这么100棵,几十年后,怎么也值几十万。这就是村民的绿色银行了。更有意思的是,这几十年的时间,你该干嘛干嘛,不用为这些树操心。听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的。你想,我们这代人总是被告诉一句话,世界是不确定的。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但是,再看这些金丝楠木,这个世界上居然就有这种事,只要你肯等,而且不需要你多做什么,那个长期确定性的收益居然就有。—

4

—好了,我知道刚才讲的金丝楠木已经在你的心里种下了一个问题:咱得琢磨琢磨,什么类型的事具有这样的特点?不用操心,时间越久,还价值越大。想来想去,还真有一个地方也是这样,就是学校啊。进入一所学校,我们享受到的是什么?是校园的硬件设施?图书馆的藏书?老师教的知识?离开的时候拿到的那一张毕业证?这确实是收益。但是,它是最主要的收益吗?年纪越来越大,活到我这岁数就明白了,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学校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益——而且时间越长就看得越清楚的那部分收益——是同学。就像我自己,1990年到1994年,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上学。当时一看周围,一群灰头土脸的同学,十几岁的毛孩子,“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是,毕业之后,将近30年,大家分头奋斗。突然有一天就发现,哇,我的同学们都成长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大家互相帮忙、守望相助的能力都在提高。你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同学,他们的成就是他们的奋斗所得,与我何干?但是我居然就能分享到他们成功带来的光芒,而且这件事还是确定的。当然我的奋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样的。好奇怪,这事是怎么发生的?这跟刚才那些农民能够分享到金丝楠木的未来价值是一样的效应。请问这个效应是什么?这个效应就用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那个词来命名吧,就叫“时间的朋友效应”。说白了,就是在时光里,我也在长,你也在长,咱们从一开始结下的那一点点缘分也在长。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大家分头努力,各自向好。第二,我们彼此认同、守望相助。认同一个东西,就是我们都是同一个共同体中的一份子,这说的不就是母校吗?只要做到这两点,“时间的朋友效应”就会出现。—

5

—这种“时间的朋友效应”随处都在,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经常低估了我们身边的人,低估了这个时代人才的密度。不信你看这张照片。著名的索尔维会议的合影,摄于1927年。这张照片里面有谁啊?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洛伦兹等等。这么多顶级的大脑,居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可以在一起开会,一起研究,一起争论,一起通信,好幸福啊。但是现在我其实明白了一件事情,他们开会的时候,其实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身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什么样的群体当中。这才是身处大历史中的人真实的处境。你身边其实充满了确定性,只不过,现在你还不知道它的样子。这个时代的英雄,也许就在我们中间。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知道,一定有。不管我们来自哪里,从事什么行业,此时此刻,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时间的朋友。关于个人财富—

1

—2020年,我有一个感受,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国家的未来,但与此同时也对个人的未来感到担心。原因有很多,2020年个人遇到了很具体的挫折,技术变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等等。今年流行一句特别扎心的话,叫

“困在系统里”。相信你一定听说过这句话,没听说过没关系,我来给你描述一下。假设你是一个送外卖的小哥。表面看,你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有一个很有古典美感的称呼,叫“骑手”。曾经有这么一个外卖平台的招聘广告,说:“假如你不自由,就来送外卖。骑车在春天的风中,很暖和。”但实际上,外卖小哥都知道,你能接到什么单,系统会告诉你:到哪取餐、取什么餐、送到哪、怎么走。系统也会告诉你,胆敢超时一分钟,会面对什么处罚。假如你轻松完成任务,系统会知道给你的时间给多了。系统就会自动优化,以后再派单的时候把这个时间扣出来。2016年,中国外卖小哥三公里送餐平均时限1小时。到2017年,这个时间变成了45分钟。2018年,38分钟。这就是系统和你的真实关系。其实这样困在数字化系统里的,何止外卖小哥?还记得年初疫情的时候,那些在家办公的日子吗?在家线上办公,不用上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自由了吗?不,意味着早上起来,你还没洗漱利落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消息就开始轰炸了,一直到晚上都不会消停。其实老板们也不堪其扰,以前老板对自己的时间说了算,现在线上系统里的一份文件流转到你手里了,没及时批复,被你耽误了,你的下属都看得见。你看,每个人,包括老板,所有人不仅困在家里,还被困在系统里。这个系统叫,数字化。让我们再重新打量“数字化”这三个字,过去,数字化代表的是更清晰、更透明、更高效。但是,现在,它已经多了另外一种味道,代表着紧张、压迫、身不由己。—

2

—那么,哪副面孔才是数字化的真实面孔?金融学者香帅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而且被疫情大大提前了,至少加速了6年时间。第二,也是今年她报告中最让人惊心动魄的结论:数字化的未来,是一个分化的未来。有的人就是会被困在数字化系统里,甚至会被系统替代掉。而有的人,则会因为数字化系统而变得更强大。那问题来了,这个分化的分水岭,是什么?香帅老师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答案。数字化对你来说是蜜糖还是毒药,只取决于你是对人负责,还是对事负责。这话听着特别抽象,甚至很难分辨清楚。但今年,我听到了一个绝佳的故事。你听完之后,马上就能深深地理解这句话。北京十一联盟总校的李希贵校长,在他刚到十一学校上任的时候,就问了图书管理员一个问题:假设有学生因为太爱看书,把书直接给拿走了,你会怎么办?图书管理员说,这不是违反校纪吗?性质很恶劣,一定得严肃处理。校长说,我想提醒你一个角度,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你觉得这是在对你的工作负责。但是,你却因为负责,站到了一个爱看书的孩子的对立面。你不觉得这有点荒谬吗?接下来,他提了一个灵魂拷问,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嗡嗡响了一年:身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你到底是对书负责?还是对人负责?你要是对书负责,那当然,书得要干干净净的,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乱折页,最好别碰,甚至干脆别看。但在你捍卫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站到了读书人的对立面。最严重的是什么呢?这样的一个图书管理员,你做这些事需要的职业技能,在你上岗以后,最多一个星期,就能完全掌握,然后一辈子就用这一点技能混日子。那个数字化的系统,不代替你,代替谁呢?好,我们再看十一学校后来是怎么做的——把大量的书被送到班级,这绝对不只是给书换了位置。你再去琢磨那个图书管理员,这时他变成了谁?其实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因为他服务的不再是书,而是每一个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我们算算账,他每天要面对多少变量:不同的班,上着不同的课;不同的老师,推荐着不同的书。为了能配合好每个老师,这个图书管理员需要不断地跟所有老师交流,动态调整这些书。怎么优化登记流程,让新书第一时间送到教室,正好赶上学习进度......你看看,从此以后,这位图书管理员就忙起来了,他再也没有一刻安生日子了。听起来残酷吧?听起来挑战大吧?但是你不觉得,这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从此就被掀开了吗?几年打磨之后,用图书管理员这个概念,再也无法描述他。在学校里,他不只是管书的,他可以成为专业的阅读指导老师。如果他愿意,他甚至可以凭这门日渐精进的本事,去创个业。比如开个书店,甚至是创办一个出版机构。你看,人生的天花板不就掀掉了吗?他还会困在这个数字化的系统里吗?不,所有的系统,都成了他的工具。所以,你到底是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我们每一个感觉多多少少被困在系统里的人,都应该拿这句话来问自己。当一群人深陷在自己的社会分工中,只会对事负责的时候,总会有另一群人觉醒过来,能跨越出自己的社会分工,对人负责。

3

—刚才我们是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现在我们换个角度,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系统的嘴脸,真的那么狰狞吗?其实20多年前,类似的故事早就发生过。阳光下没有新鲜事。23年前,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输给了超级计算机“深蓝”。但是,那又如何?他说,机器的胜利一如既往是人类的胜利。就在第二年,他又杀回来了,而且还发起了一种新的比赛形式,就是把机器变成人的辅助,一个棋手带着机器,对战其他的棋手和机器。你觉得这是什么新发明吗?其实也不是。就像以前,是人和人赛跑,后来汽车跑得比人快,那又怎样?人会沮丧吗,会说我怎么跑不赢汽车吗?不会呀,一定是发明了一种人加汽车的比赛,叫赛车。还记得王朔小说里那个名场面吗?“谁敢惹我?”“我敢惹你。”“那谁敢惹咱俩?”你看,遇到这类问题,我们人类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叫背靠系统,面对人。系统只是我背后的支撑,面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才是目标。比如企业微信,现在已经服务了4亿人。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你在职场,或者你是一个消费者,你就在这样庞大的系统里。那你说,我怎么能不被这个系统困住,而能背靠系统面对人呢?最近,我们公司就有一些实践,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你想,如果你是我们公司新入职的一个编辑,要接手服务某个老师。但是,你这工作可是从别人手里交接过来的啊。课程进度好交接,但是其他的跟人相关的细节呢?比如说,老师是习惯上午写稿还是晚上写稿啊?爱喝茶还是咖啡啊?拖稿不拖稿?一般拖几天?什么招对这个老师催稿有用呢?这些跟人相关的东西,太细碎了,没法交接。但是,在现在的数字系统,像企业微信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功能,比如一键继承。上一个同事服务对象的所有关系、细节,都可以用接口全套转交给你。这就相当于你和公司的所有同事共享了一个超级大脑,它能够记住公司服务过的每一个人。你说这个能力有多强大?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学会和系统协同进化。再看一眼康德这句话吧,这是在大分化时代,值得我们反复琢磨的一句话: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关于线下的价值—

1

—2020年有一个最大的共识,就是“数字化”。今年,无数人跟我说,罗胖,还是你们好啊,得到App的业务在线上啊,不受影响啊。我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一笑,外表十分淡定,内心慌得一塌糊涂。你们无法理解一个“年近半百的过气网红”的感受啊。线上世界的残酷,只有我们线上世界的人懂。我们动不动就说,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什么新平台重做一遍。但是重做一遍的方式呢?好像也没什么新鲜的,就是在新平台上开个号,然后攒粉丝,等待遥遥无期的变现。然后,等待下一个新平台出现,再开个号,再攒粉丝。可怜我老汉一把年纪,真的追不动了。线上的问题,其实我们也都懂。来得快,去得也快;价值成长很快,但是沉淀和固化很难。更重要的是,一代平台,除了头部玩家,大多数的人都是吃瓜群众。线上不管出现什么数字化平台,该怎么传播怎么传播,线下的确定性还是在的。所以今年我们做了一点反方向的尝试,我们没有顺着数字化方向走下去,而是往线下跑,搞了一个《启发俱乐部》。就在北京SKP商场门口的得到学习中心。每周三晚上8点,我在这儿讲一场,线下卖票,线上直播。这个现场很小,只能坐不到100个观众,这规模是怎么也扩大不了的。作为一个生意,它啥也不是。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干呢?刚开始,我只有一个朴素的直觉,我在这儿一直讲,讲十年,也不止是周三我一个人讲,我的目标是每天晚上都有老师在这儿讲,把它给填满。那十几、二十年后,它应该就是一个不错的景观。你想啊,北京SKP,今年可成了全世界销售收入最大的商场。我们这帮人要在这个全人类消费文化制高点的门口,偏偏搞出这么一个课堂。一直在这儿讲,咱就成了个学习钉子户,我想想也挺兴奋的。我就喜欢看你,明明想要买包包,却不得不和我一起终身学习的样子。—

2

—问题又来了,虽然我刚才说,20年后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景观,但为什么?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之外,哪些因素,有可能把它造就为一个景观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当天,我听说有一对观众是一起来的,那是一对父子,而且那天是孩子的生日。孩子是个初中生的样子。那个爸爸说,我就是想让孩子看看,一个人好好读书,而且能把读书当成自己的工作,是个什么样子。那个孩子说,我爸爸特别希望我来,而且我生日这天,我也想和我爸一起聊聊。在这个场合,你发现点什么没有?当天,我迎来了两位消费者。但他们消费的,并不是我,甚至都不是我当天讲的内容。我提供的只是一个工具。他们用这个工具来定义、巩固和强化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当天这个场景让我看到了一些真相。SKP门口的得到学习中心,提供的其实就是个罐儿,是一个意义的容器。但是,请注意,是只有我一个人往里面放东西吗?不。它是一个意义的存钱罐。我往里面存了一点意义,被南来北往的人看到了,他们也跟着往里存自己的意义。意义越聚越多。意义越多,这个存钱罐就越显眼,就能汇集越多人的意义,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我只是这个存钱罐的发起者,并不是拥有者。这个价值扩展的过程,是坚定的、可持续的,甚至,它是可以超越一代人的生命限制的。你就想,我们如果真的把这件事做成了,100年之后,假如SKP这个商场还在,这个玻璃房子也还在,路过的人也许会想:“100年前那代人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居然在灯红酒绿的大商场门口办课堂。我带孩子去北京旅游的时候,这个景点我得去看看。”你看,即使我们不在了,那个存钱罐也还能继续吸纳社会的价值,100年后游客的到访,还能让它继续长大。—

3

—法国巴黎的花神咖啡馆。文艺青年都知道,这就是萨特、波伏娃、加缪那一代人讨论问题、写稿子的地方。今天很多到巴黎旅游的人,都会要去看一看,喝杯咖啡。虽然萨特和波伏娃早就不在了,但是每一位新到访的游客,都会在这个存钱罐里多存一笔意义,让这个存钱罐越长越大啊。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太理解这种效应了。岳麓书院、西湖、泰山,都是这么被造就的线下场景。意识到“意义存钱罐”这个效应,可以打消我们心里的很多傲慢。在数字时代,价值创造不仅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一个好主意,然后在数字世界里拼命地传播、扩展、增长、破圈的过程,它更需要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意义容器。在真实世界里,制造一个容器,让走过路过的人能把自己的意义放进来,包括那些喜欢你的、无视你的,甚至是讨厌你的人,那个最初的价值才会被固化下来。如果没有这个意义容器,价值就会随风飘散。炒作没有价值,就是这个原因。一套价值的创造过程,包含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参与,不只是线上,更有线下的社会参与。—

4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别停留在这个结论上,不能我说线下价值很大就完了,那这就是纯粹的安慰。毕竟咱们处在一个数字化时代,咱们不能对线上的价值视而不见。怎么办呢?到底是做线上还是做线下?有些人就会陷入到做线上还是做线下的纠结中去。不是有句话说,小孩子才做选择,长大以后,我们说,我们都要。这几年,小红书带火了两个词,一个叫种草,一个叫拔草。种草,是在数字世界里对某个东西、某个场景产生向往,不管它是一个餐厅、一个咖啡馆,还是一家书店。而拔草呢,是回到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里去,亲自体验,去吃饭、去打卡、去买书,然后把自己的体验在数字世界继续记录、标记,用自己的方式对它再定义一次。这个过程,不就是从线下到线上,又返回线下的过程吗?正所谓“拔草复种草,春风吹又生”。有人会说,数字世界那么好,你和任何事物之间的距离都是一键可达的,任何资源的存在都是无始无终、天长地久的,为什么一定要穿梭到现实世界呢?数字世界有千般好处,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太丰富了,以至于这种富足感,让人丧失了选择的动力,意义就被稀释了。而回到线下,你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边界,选择的动力就回来了。凡是选择,你就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每一次给出理由,都是在为自己创造意义。同时,你也把你自己的意义放进了那个更大的意义存钱罐中去。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歌星,现在这个时代,你的歌在数字世界里随处可见,如果只有这个,你红的时间可能很短,因为你的价值是被稀释的。但如果你有能力到各个城市开演唱会,你的歌迷就开始面对选择:要不要去?买什么价位的票?跟谁一起去?他们都得做选择。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歌迷就给这场演唱会、这个歌星,赋予了他自己的意义。—

5

—回到我刚开始的那个疑问,在这个数字化狂飙突进的时代,我们又想上车,又怕被撕得粉碎,那怎么办呢?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不得不同时完成两件事。第一件事,学会利用那些已有的意义容器,收获自己的价值;第二件事,我们必须考虑,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新的、可以留传后世的意义容器。这其实也是一个长大以后的问题。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只需要关心怎么成长,速度越快越好。但当长大以后,我们是成人,我们就必须考虑安身立命,必须考虑切实和长远的价值。长大以后,我们得为世界创造新的意义容器。简单地说,做任何事,我都要问自己,你能够通向线上世界的站台在哪里?关于社会创新—

1

—2020年,有一个很新的挑战,摆在我们所有做事的人面前。过去我们都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们身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做手头的事,资源不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资源来解决问题。但是今年呢?我们突然意识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处境,我们不得不在一个国家内,一个城市内,甚至是一个小区内,就地取材,解决问题。将来疫情过去了,2020年也是给我们出了一道挺有意思的思考题:我们能不能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去实现目标?今年,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就在她的《全球教育报告》里讲了一个精彩的案例。这是一所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怀柔区的深山里,叫九渡河小学。请注意,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山村小学。要知道,现在中国的山村小学,要说硬件,其实并不差。山村小学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好的师资力量。整个学校原本只有23个老师,都是当地的老师。可想而知,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把一个名师派到山区去教书,留在那里,有多难。如果名师才是学校资源的话,那九渡河小学这样的难题就无解。那九渡河发生了什么呢?2020年1月17号,来了个新校长,于海龙校长。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有点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有,他们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等。你看,其实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村民,大家有的,无非就是平日里农家谋生的本事。听到这儿,你可能有点泄气,以为于校长能搞什么创新呢,搞了半天好像也就加了几门兴趣课。学会磨豆腐倒是没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家长,送孩子来学校,不是为了让他长大磨豆腐呀,这不解决问题呀!—

2

—精彩的来了。于校长要求孩子,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你看,做豆腐就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能被融进来了。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进来了。怎么把各项成本核算清楚,把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基本上就涵盖进来了。别忘了,这些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那么就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的内容也就涵盖进来了。现在你明白了,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入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孩子能学到的东西,甚至比课程标准要求的还要多。比如说,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孩子六年级要学百分数。但是磨豆腐需要计算黄豆和水的比例,所以孩子们提前就学会了。百分数对孩子们而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生活经验。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等等等等。这些课提供了一个挑战。知识的,可以是课本,可以是网络,可以是身边的辅导老师,这些课提供的只是要解决的那些问题,问题可是学生们自己的。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没想到吧?在这个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过去我们总觉得,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得有资源。但是,九渡河小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九渡河小学大门口,看到了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两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为什么眼里有光?因为孩子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眼里的光是因为他们真的在找答案。根在哪里?根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在附近的人那里。

3

—干事的人,经常殊途同归。接下来这个故事来自得到大学成都校区5期的一个同学,他叫蔡平。几年前,他是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一名边境警察。他所在的亚热边境派出所仅有13个人,却管着相当于六万七千多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边防警察嘛,要执行公务,要制止偷渡、走私、越过边境线的情况,那么地广人稀的地方,没有当地牧民的帮助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去团结牧民呢?挨家挨户地说服?搞激励政策?且不说文化隔阂非常严重,双方连语言都不通。那怎么办呢?边防警察的办法竟然是种树!他们一群边防警察,想尽办法,在青藏高原上种活了两棵树。你可能会想,种两棵树有什么了不起的?但你想,那可是在海拔5300米的青藏高原上,全是高山冻土,很多牧民祖祖辈辈都没有见过一棵树。这树一种,就是四五年,四五年都失败了。树经常是夏天活着,冬天就死了。终于在第五年的夏天,他们发现,在众多试种的树苗里,有两棵种在扎东寺的高山柳树没有死!

扎东寺是前往阿里神山朝拜的必经之路,老百姓现在只要一进庙里,就会看到这两棵树。对于当地牧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奇迹啊。这些边防警察做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能在自己生命当中,实现奇迹的人,当然,就有了威信。

树种活不久,就开始有牧民自愿加入边防警察的防护队伍,警民一同破获了很多起偷越边境和走私的案件。你会发现,正如投资家苏世民所说的那样:“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你解决了身边的人的问题,他们就成了你解决自己问题的资源。尾声—

1

—最后,跟大家分享几个今年我特别受启发、受震动的时刻。先说第一个,我有个习惯,有些看不懂的现象,要定期向朋友们请教。比如,螺蛳粉突然蹿红。我就好奇呀,这是为啥?我就去跟投资人李丰请教:今年螺蛳粉为什么这么火?它们是不是有什么做得特别好的地方?

他说,嗨,这事要真分析起来,原因可多了。你可以说,是因为螺蛳粉原产地,柳州市政府的长期努力,产业链工业化成熟了;你也可以说,是因为老百姓口味的变化,想吃点新鲜的、奇怪的。但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个原因更有解释力?这两年,外卖补贴取消了。一顿外卖,从十几块变成了二三十。而对消费者来说,你要么吃二三十的外卖,要么吃三五块钱的方便面。这就导致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白区间,也就是那些价格在十块左右,品质又能媲美外卖的产品。一盒螺蛳粉大概十几块钱,刚好满足这个条件。说白了,螺狮粉的崛起,也许只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板块扰动”,突然裂开了一个空间,给它机会,让它长了出来。也许就这么简单。和李丰的这次谈话,提醒了我一个特别重要的事:看待一个现象的时候,对因果关系的追寻,要保持谦卑。世界足够复杂,不是用单一因果关系能描述的也许,每当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结论,我都应该问自己一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2

—今年我的第二个启发时刻是跟中国大妈有关的。过去提起中国大妈,很多人只想到广场舞,各地旅游景点的拍照狂人。但是今年,媒体界的前辈,张力奋老师,给我开了个脑洞。有一年,他陪父亲在欧洲坐游轮观光,碰到健身房里有一群60多岁的中国大妈正在摆弄跑步机。因为不知道怎么操作,一位大妈突然从跑步机上摔下来。张力奋老师赶紧跑上前,想扶她起来。但是,大妈只是拍了拍衣服,马上站起来,像没事人一样,热情地招呼同伴上去试一试。那真叫天地无畏。旅行中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中国大妈,你会怎么看?是不是还觉得有点尴尬?但是张力奋老师换了个视角,他这样描述中国大妈:“少年时学业荒废,年轻时经受磨难,下乡插过队,中年刚过下岗失业,承担家务,养儿育女,赡养老人。她们生存力极强,甘冒风险,甚至不知风险为何物。与丈夫相比,她们霸气、强悍,将埋怨与坎坷炼成了无所畏惧,神经粗壮,超常乐观。她们文化虽低,不通英文,却是到外面世界看看愿望最强烈的中国人。”怎么样?你有没有从中读出一种不一样的中国大妈?我知道,这仍然只是一个侧面。她们一定还有更多的、更动人、更令人惊喜的模样。这段话对我影响很大,它时刻提醒我,每当我对事情有一个负面看法,可能只是因为我缺乏一个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