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概念比较总结-文档_第1页
(完整版)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概念比较总结-文档_第2页
(完整版)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概念比较总结-文档_第3页
(完整版)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概念比较总结-文档_第4页
(完整版)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概念比较总结-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教材为张玉敏教授主编的《民法》及李开国教授、张玉敏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法学》。

实质民法VS形式民法事前调整VS事后调整静态财产关系VS动态财产关系表意行为VS事实行为绝对权VS相对权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VS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VS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VS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VS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权利能力VS法人权利能力自然人行为能力VS法人行为能力民事义务VS民事责任民事责任VS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次要)侵权责任VS违约责任(次要)宣告失踪VS宣告死亡法人人格否认制度VS法人撤销制度民事行为VS民事法律行为违约行为VS侵权行为法律行为成立VS法律行为有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VS可撤销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VS无效民事行为狭义无权代理VS广义无权代理表见代理VS狭义无权代理委托合同VS委托授权行为除斥期间VS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VS诉讼时效中止监护资格VS监护能力财团法人VS社团法人公益法人VS营利法人本代理VS复代理未成年人之监护VS精神病人之监护附条件的法律行为VS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权利滥用VS侵权行为一、论述题一、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基于此项信赖与无权代理人进行交易,由此造成的法律效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制度。1、行为人无代理权2、客观上存在使第三人相信行为人拥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3、第三人善意且无过失4、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民事行为,符合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因为行为欠缺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此受损害的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使其效力归于消灭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已针对无撤销权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且在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之前,其效力继续保持是否使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取决于撤销权人的意思,撤销权人以外的人不得主张撤销民事行为撤销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也可以抛弃撤销权,使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转化为确定有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的消灭基于撤销行为,仅有可撤销事由而无撤销行为,民事行为的效力并不消灭撤销权一旦行使,可撤销民事行为自始无效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乘人之危的合同行为,胁迫、欺诈但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对已具有独立资格的法人组织,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如果其成员出于不正当目的而滥用法人人格,并因此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的,法院可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否认该法人的独立法律人格,并责令滥用法人人格的成员直接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法人人格否认的条件:被否认者具有合法有效的法人资格法人成员滥用了法人的法律人格法人成员滥用法人的人格损害了法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人成员不能为其本身利益而主张法人人格否认法人人格否认得以适用的情形:法人设立条件暂时丧失虚设法人滥用法人人格利用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利用法人人格规避契约债务或其他债务利用法人人格诈害债权人法人与其成员人格混同行为过渡操纵规避法律的行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法人人格否认是民法中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在法人领域的扩张和具体化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具体体现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物被丢失或毁损的委托代理权的消灭代理期限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代理人死亡代理人失去行为能力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被代理人的死亡并不必然导致委托代理权的消灭,在下列情况下,委托代理人事实的行为就不受被代理人死亡的影响: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以承认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在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进行而在被代理人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事项无效民事行为行为已经成立,但欠缺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能按照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1、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不真实3、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1)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2)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4)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

二、概念比较题

1.民事权利VS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民事权利是民法规范赋予民事主体为实现受法律保护的利益为一定行为,或者请求民事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自由。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是密切联系的一对民法概念,民事权利能力是取得民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而民事权利则是利用民事权利能力这种法律地位所获得的结果。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主体在民法上的一种地位;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后实际取得的权利民事权利能力反映的是民事主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反映的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能力作为一种资格,不能转让和抛弃,也不得限制和剥夺;民事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依其性质不能转让、抛弃外,可以转让和抛弃,如果构成权利滥用,还可能被限制或剥夺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权利和承当义务两个方面的资格,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义务能力的两位一体;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截然不同,在民事权利中不包括民事义务5、民事权利能力在民事主体存续期间呈现出连绵不绝的状态;民事权利通常都有存续期限,只在一定时间段内存在

2.民事责任VS刑事/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其所负的民事义务而应承受的不利法律后果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而刑事、行政责任主要是非财产责任民事责任以补偿为目的,原则上不具有惩罚性,而刑事、行政责任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对承担者进行惩罚和制裁民事责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权利受到侵害的人可以减轻甚至放弃对责任主体的责任请求;而对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受害人对责任人责任的负担,没有任何决定作用

3.亲权VS监护

4.宣告失踪VS宣告死亡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者居所,没有任何消息达2年,处于生死不明的状态,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在查明事实后,依法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以结束其财产关系上的不确定状态的制度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宣告其已经死亡的法律制度下落不明法定期限不一样。宣告失踪要求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而宣告死亡要求通常情况下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因意外事故造成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满两年。宣告失踪的申请人之间没有先后序位之分;而宣告死亡申请人有先后序位之分,前一序位的人不申请,后一序位的人不得申请法院公告期不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为三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一般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为三个月。性质不同。宣告失踪是对失踪事实在法律上的确认,宣告死亡则是对死亡事实在法律上的推定。效果不同。宣告失踪只结束失踪人财产关系的不确定状态,宣告死亡不仅结束被宣告死亡人财产关系的不确定状态,还结束了被宣告死亡人人身关系上的不确定状态。

5.自然人权利能力VS法人权利能力法人的权利能力,是国家赋予作为法人的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起止时间不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法人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终止。2、自然人和法人各有自己特有的民事权利能力,不能相互享有和替代。专属自然人的某些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继承权利、接受扶养的权利等,法人不可能享有;而专属某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银行法人开展信贷业务的权利,自然人则不能享有。3、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一律平等的,而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则因法律、法人章程的规定不同而不同。

6.自然人的行为能力VS法人行为能力(09年)法人行为能力是国家赋予作为法人的社会组织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法人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起发生和消灭,两者的起止时间完全一致;自然人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时间并不一致,先有权利能力,后有行为能力。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范围完全一致,由于各个法人权利能力各不相同,各个法人的行为能力也并不一样;由于年龄、精神状况方面的差异,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范围有可能不相一致。由于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它的行为能力由它的机关或代表人来实现;自然人的行为能力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实现。

7.法人人格否认制度VS法人撤销制度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对已具有独立资格的法人组织,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如果其成员处于不正当目的滥用法人人格,并因此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的,法院可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否认该法人的独立法律人格,并责令滥用法人人格的成员直接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法人撤销制度是指法人因欠缺存续要件而依照法律或主管机关的决定而撤销,或因法人严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经登记机关撤销。法人人格否认是对法人人格暂时的、个别的否认,法人撤销是法人人格永久地、彻底地被消灭法人人格否认是由于法人成员的行为造成了法人人格滥用,有损于公平正义;法人撤销是因为法人欠缺存续有效要件或因为法人的行为违反了国家强行法的规定等。

8.法律行为成立VS法律行为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指基于民事主体意思表示旨在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的出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是指民事行为因符合法律规定而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的效力法律行为成立是一个事实判断;法律行为有效是一个价值判断如果法律行为不成立,就失去了讨论行为的意义,民事行为本身也不可能补正;如果民事行为无效,特别是在部分无效的情况下,其行为效力还有可能进行补正法律行为成立与法律行为有效对行为人、意思表示等要素的要求不同法律行为成立比较单纯地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法律行为有效体现了国家对法律行为内容的评价和干预法律行为不成立,可能产生也只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典型的民事责任;法律行为无效,除了引发缔约过失责任这一民事责任外,还可能引起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9.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VS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有效或者无效尚未确定,需要由第三人意思表示辅助或者特定事实条件成就,效力才能确定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因为行为欠缺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该行为受损害的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使其效力归于消灭的民事行为。效力状态不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在经第三人追认之前处于既非有效又非无效的状态;可撤销民事行为在撤销权人撤销之前是有效的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不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只能由享有追认权的第三人同意或拒绝使民事行为效力得以确定;可撤销民事行为只能由享有撤销权的行为人请求撤销,其他人无权主张撤销,法院和仲裁机关也不得主动去撤销。受时间限制不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第三人应在相对人催告期内做出同意或拒绝的意思表示;可撤销民事行为,撤销权人应在一年的除斥期间内行使撤销权。

10.可撤销民事行为VS无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欠缺法律行为有效要件,不能按照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因为行为欠缺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此受损害的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使其效力归于消灭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绝对无效、自始无效,即对任何人都不发生行为人期待的效力,只能发生行为人意思表示之外的,由法律规定的效力;可撤销民事行为相对无效,在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以前,其效力继续保持。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不需要任何人主张,也不需要法院等机关认定而自动无效;可撤销民事行为需要受害方向法院等机关请求撤销才能使行为归于无效。无效民事行为永远无效,不能经过补正而拥有效力;可撤销民事行为经撤销权人抛弃撤销权或过期不履行撤销权后转化为有效民事行为。

1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VS附期限的法律行为若所附事实必然发生,则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若所附事实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则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2.委托合同VS委托授权行为委托合同又称委任法律行为,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关于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在委托权限内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的协议。

委托授权行为是被代理人以委托的意思表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行为。

委托代理人取得代理权通常要以委托合同和委托授权行为两个法律行为为前提。委托合同与委托授权行为共同推动着委托代理的形成。1、委托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须经双方协商一致才可成立,而委托授权行为是单方的法律行为,以委托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

2、委托合同是代理中的内部关系,旨在确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而委托授权行为是一种对外行为,旨在向第三人昭示代理人的代理权以取得第三人的信任。

3、委托授权并不一定基于委托合同而进行,其还可以基于劳务、服务等基础关系而进行。

4、委托授权行为具有独立性,委托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只要未取消委托授权行为,代理人的代理权并不消灭。

13.诉讼时效的中断VS诉讼时效的中止(09年)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时效期间开始以后完成以前,因法定事由的出现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时效期间进行过程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权力时,时效暂时停止,待障碍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法定事由不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起诉、承认和请求;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效力不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使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是中止的时间不计入时效期间,中止的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

14.20年期限VS诉讼时效期间20年期限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20年期限不能中止、中断,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中止、中断。时效期间不论从何时起算,也不管如何中止、中断,都应受20年期限的限制,延长的情况除外。

15.除斥期间VS诉讼时效(07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受到侵害后,受害人如不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寻求法律的保护,该权利即不再受诉讼保护的法律制度;除斥期间是权利预定之存续期间,超过期限,权利消灭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而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中止、中断而延长除斥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从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除斥期间只适用于形成权,如撤销权、免除权、变更权、解除权、追认权;诉讼时效适用于基本的民事权利或由基本民事权利所产生的请求权除斥期间以维持现有法律关系为目的;诉讼时效以消灭现存法律关系,生成新的法律关系为目的。

16.权利滥用VS侵权行为构成权利滥用,必须有正当权利存在,滥用权利的行为属于权利行使或者与权利行使有关的行为;侵权行为实施前侵权人并无正当权利存在,不属于权利行使或者与权利行使有关的行为禁止权利滥用的目的,在于给民事权利一定的限制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侵权行为制度并无限制民事权利的目的权利滥用原则上以行为人有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故意为要件;侵权行为不以故意为构成要件,过失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也可构成侵权

17.财产所有关系(静态财产关系)VS财产流转关系(动态财产关系)P13静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归属关系,表现为主体对特定财产的占有和支配,经民法调整后表现为物权;动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流转关系,表现为财产在不同所有者、占有者之间交换、移转的事实,经民法调整后表现为债权。静态财产关系发生动态财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动态财产关系是实现静态财产关系的手段和方式,并最终归属为新的静态财产关系。

18.民法的事前调整方法VS民法的事后调整方法P14事前调整是通过民法规范将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转化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事后调整是通过适用民事责任制度将被破坏的权利义务恢复圆满状态。事前调整的基本方法是通过立法、司法活动,制定和适用民法规范,确认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在民事活动中的具体民事权利,为人们提供内含权利义务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实施合法民事行为,不实施违法民事行为。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事后调整则通过适用民事责任制度对被侵害的权利进行同质救济。事前调整提供的行为模式集中体现在民法规范中,通过一系列授权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表现出来;民事责任制度则以同质救济为特征,表现为对受害人直接进行救济,以恢复被侵害的权利的原有状况为原则,在恢复原状不能时,则按照价值规律要求赔偿。

19.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VS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P15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通过民法规范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模型化的一般权利义务关系;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通过一定的法律事实,将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具体化、实在化的结果。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抽象性和规范性,是由国家立法程序创制产生的,是人类理性和意志的创造性成果;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具体性和现实性,是一定法律事实引发的结果。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应服从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指引,二者以法律事实为中介,如果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与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所塑造的权利义务模型不相吻合,该民事法律关系就不能获得民法的充分肯定与保护,并可能受到民法的强制性矫正。

20.民事权利能力VS民事行为能力P15民事权利能力是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二者共同构成民事主体资格的完整内容,民事主体不能超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去取得民事行为能力,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即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但是有民事权利能力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二者的区别在于:⒈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的两种不同的主体资格,内涵不同。⒉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与主体的意思能力有关,意思能力的缺失会导致民事行为能力的缺失;民事权利能力与意思能力无关。⒊民事权利能力人人皆有且平等,民事行为能力非人人都有且因人而异。⒋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存在期限不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从达到一定的标准而取得,终止也不仅仅是因死亡而终止;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定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终身享有,非依法律规定(如判处死刑并执行)不得限制和剥夺。

21.民事责任能力VS民事行为能力P16民事责任能力又称侵权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目的不同。法律设立民事行为能力的目的在于使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身意志追求利益;设立民事责任能力的目的在于对民事主体的违法行为追究民事责任,以保护他人或社会利益。2、效力不同。民事行为能力是决定民事行为是否有效的根据;民事责任能力是决定主体是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

22.绝对权VS相对权P16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可以向一切人主张的民事权利;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只能对特定人主张的民事权利。绝对权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般人,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人绝对权的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不对等,权利人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义务人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相对权的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对等。绝对权的义务主体只负担不作为义务,只要不妨害或干涉权力主体行使权利,就算履行了义务;相对权的义务主体的基本义务形态是积极作为,义务人要按权利人的要求实施一定的行为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和优先性;相对权具有相容性和平等性

23.民事责任VS民事义务P17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他人利益而实施一定行为的法律拘束;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所负担的民事义务而应承受的不利法律后果。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没有责任的义务,也不存在没有义务的责任。法律性质不同。民事义务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合法约定而发生,当民事主体负担某种民事义务时,他并未处于民事违法者的法律地位;当民事主体承担某种民事责任时,即意味着他已经处于民事违法者的法律地位发生条件不同。民事义务的发生条件是民事合法行为和某种适法的事实状态;民事责任的发生条件则是民事主体违反了其所负担的民事义务法律拘束力不同。义务的拘束力表现在如果民事主体不自觉履行民事义务,将受到法律的强制和制裁,但对义务人而言,这种强制和制裁只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民事责任作为民事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的强制和制裁已经现实地落到了责任承担者的头上。

24.监护资格VS监护能力P17

25.财团法人VS社团法人P18社团法人是以人的集合为基础而成立的法人;财团法人是以财产的集合为基础而成立的法人社团法人可以是公益性的,也可以是营利性的;财团法人通常是公益性的社团法人成立和存续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有自己的组成人员即社员;财团法人本身没有社员,只有财产管理人社团法人有意思机关;财团法人没有意思机关

26.公益法人VS营利法人P18公益法人是以追求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营利法人是以追求少部分人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而成立的经济组织。公益法人一般依照民法的规定设立;营利法人一般依照特别法的规定设立公益法人可选择采取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两种形式;营利法人只能采取社团法人的形式公益法人不得从事可能为其成员带来经济利益的营利性行为,而对营利法人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27.本代理VS复代理P20本代理是由被代理人选任代理人或直接依法律规定、有关单位指定产生代理人的代理;复代理是由本代理的代理人为被代理人选任代理人而产生的代理。本代理和复代理产生的代理人都是本代理中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都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二者的区别在于授权代理的人不同:本代理是以本人的名义选任代理人;复代理是以本代理中的代理人的名义选任代理人。

28.未成年人之监护VS精神病人之监护P21

29.民事行为无效VS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VS民事行为效力待定P22

30.实质民法VS形式民法P13实质民法是所有调整市民社会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形式民法是指按照一定体例编撰,以法典形式命名的民法典

实质民法分为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

31.狭义无权代理VS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基于此信赖与无权代理人进行交易,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狭义无权代理是不属于表见代理的未授权之代理、越权代理、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的情形。

二者都属于广义无权代理的范畴,但存在明显区别:表见代理客观上存在足以使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狭义无权代理客观上不存在足以使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狭义无权代理第三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被代理人有追认权和拒绝权;表见代理中无这些权利狭义无权代理行为是效力待定的行为;表见代理则与有权代理有同样的效力。广义无权代理VS狭义无权代理(08年)民事行为VS民事法律行为(08年)民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是引起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