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
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用估算解决问题。读数和写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
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
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级。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十分重要,它不仅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
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还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非常重要的素材。
教科书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的规律,按照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教学内容进行分段编排。因为数字来源于计数,所以教科书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
程,充分借助直观图、带数位的计数器等,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
关系,在数数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数的意义。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自然数的认识由小到大,逐步扩大。学生已经
认识了百以内的数,本次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虽然数在生活中
的应用范围较广,但相对来说,学生接触大数的机会并不多。教学时,要以直观为主,将
抽象的数形象化,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发展
学生的数感。
1.抓住重要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利用好计数器、小棒、点子图等认数工具,
用计数单位数数,并变换多种形式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还可
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让学生体会拐弯数的数法以及数位的意义、十进制关系,体
会一个数处于不同的数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位值制。在教学中突出“满十进一”的
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其他的内容如计数单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等都是由这两个
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的。掌握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他内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2.抓住核心概念,掌握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单位数数、整理数位表等数学活
动,巩固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明
确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
3.注重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首先要根据教学需求选好每
次活动的素材,其次应注意活动的时效性。根据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活动的目的,并将之
传达给学生,避免学生盲目地“动”和低效地“动二
◎教学笔记
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1)◎薮学笔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5例1,完成教科书P75“做一做”,P79“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
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
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理解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市的体育馆在哪里吗?有进去参观过吗?说说你的感受。
【学情预设】有学生去体育馆里面参与过活动,能够直观感受体育馆的庞大。有很多个入口,
从不同的入口进去会到体育馆的不同位置。还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座位,能容纳很多人同时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体育馆的感受,然后引入情境图,让没去过体育馆
的学生也能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累对较大数的感性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
感。
课件出示情境图。
派件出示
师:大家能猜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
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在生活中,你接
触过这么大的数吗?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二、动手操作,经历大数的形成1.回忆数数方法,经历数数过程。
师:从一年级开始,小棒就是我们认数的好帮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棒(拿出1号塑
料袋,袋中有10根小棒),谁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比较容易估出是10根。如果出现其他的估计结
果,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数数。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呢?◎教学笔记
教师布置学生动手数小棒:数数1号塑料袋中小棒有多少根。
师:你是几根几根数的?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会出现多种数法,如1根1根或2根2根地数,教师都予以肯定,并引导总
【教学提示】
结:虽然数的方法不同,但数出的都是10个一,以回应前面学生的估测。
让学生经
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很少时,我们可以用“一”作为计数单位,一根一根地数,我们知道了:
历数的过程,逐
10个一是一~ho(教师相应板书)
步感受数位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估一估、数一数,不仅激活了已有的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强化了
产生及它们之
对“一”这个较小的计数单位的应用。
间的十进制关
教师拿出2号塑料袋,袋中有100根小棒,并提出问题:现在小棒的数量增多了,你们谁来估
系。
一估这些小棒大约有多少根?
学生估计。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数出这些小棒的根数,怎样数才能让人一眼看出结果?
学生互相补充,说一说各自的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借助学习100的认知经验,很容易估出小棒的数量以及数的方法一一10根
10根地数。如果学生不能想起,教师可引导回忆认识100时,我们是怎样数小棒的,唤醒学生的经
验。
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以“十”为计数单位数出小棒。也就是10根捆一捆。
学生动手数小棒:数一数2号塑料袋中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师生齐数:10,20,30……100.,
师小结:当数量较多时,我们以“十”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教师相
应板书)
2.直观操作,认识一千。
教师收集10个学生的小棒,并提出问题:现在小棒的数量更多了,谁来估一估这些小棒大约有
多少根?
【学情预设】此时,由于学生对1000没有具体的感知经验,猜测会出现很多种答案。
师:要想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我们还是要亲自数一数。和刚才比,小棒的数量更多了,要怎
样数才能数得快,还能让人很容易地看出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很容易顺势想到以“百”为单位。如果学生有其
他的想法,也让学生自选方法,正好形成对比,看哪种数法更容易看出数的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以“百”为计数单位数小棒,每10捆捆成一大捆。
师生齐数。
先一十一十地数,每10个十是一百,就捆成一大捆;再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
百...九百,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就是多少?
师: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是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千”和我们学过的“一”“十”
“百”一样,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特别多的时候,我们用“百”作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我们知道了:
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相应板书)
【教学提示】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大数的产生过程,充分体会”一千有多大”。
【设计意图】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先自主选择数数的单位,然后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见证
了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同时,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中,也使学生感悟到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
生都是源自物体数量的不断变化。数数过程中强调怎样让人一眼看出结果,问题指向性明确,避免
了学生盲目地去选择方法数数,让数数也变得灵活,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十进制。
3.数形结合,建构“千”的模型。
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它是由很多小正方体组成的。你们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说各自判断的依据,教师适时引导,避免盲目乱猜。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验证自己的猜想。
师生齐数。
师小结:结合数小棒的经验,一个一个地数,发现一列是十个小正方体。十个十个地数,发现
一层是一百个小正方体。一百一百地数,发现总共有一千个小正方体。(出示课件)
件出示
0S)0l300B)0l9l3-—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二百、三百……九百、
一百一百地数.1()个一百是一千
4.回顾反思,加深对十进制的理解。
师:在刚才数数的过程中,9个一、9个十、9个百,再增加一个相应的计数单位之后,分别发
生了什么变化?(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说数数经验。
回顾课堂开始部分的猜测,指名学生说一说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进一步夯实学生对“千”这个新的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认知经验。◎教学笔记
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学具丰富学生对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的表象认知,从而建立“数”与
【教学提示】
“形”的对应关系,深刻理解十进制,让数感更形象具体。
三、认识计数工具一一计数器
师:数数时,用一个、一条、一篇、一块等作为数数单位确实挺方便的,但是我们经常会数着
数着就数多了,数少了。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这样的计数工具一一计数
器,让这些数数单位“住”在这些计数工具上。咱们一起给这些数数单位找找“家”吧。
呈现计数器,师生一起标注计数器上的数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年级时已接触过计数器,但是对计数器的认识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学;
学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用的时候还不顺手。借此接触多个计数单位,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可以丰富学生对计数器的认识。学生理解了计数器的由来后,使用起来会减少出错。
四、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1.完成教科书P75“做一做”。
(1)同桌之间,一人数,一人看。互相督促,完成计数要求。
(2)集体展示,齐声边拨边数。
2.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1题。
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数数,教师提醒注意“拐弯数”。3.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2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4.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
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
解。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反思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是教学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让学生在已有
的认知基础上展开学习。让学生数小棒,从十根、一百根数起,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再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千个小正方体由十到一百再到一千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相邻计数
单位间的进率,根据“千”“百”“十”之间的关系,建立“千”的概念。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数
数的经历不够,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借助计数器多数数。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笔记
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⑵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6~77例2、例3,完成教科书P77“做一做”,P8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数数活动,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教学提示】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每
»教学重点
节课前都要进
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行拨数的活动,
>教学难点
特别要让学生
体会读、写数的方法和理解数的本质。
注意拐弯数的
-教学准备
拨法。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习题。
通件出示
;拿出计数器,按要求边拨边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
;(2)一十一十地数,从八百八十数到一千。
;(3)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2.复习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
【学情预设】个、十、百、千。
师:你们知道它们在数位表上的顺序是怎么排列的吗?
【学情预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师:(在计数器十位上拨出6颗珠子,在个位上拨出3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谁能把它读出来?
学生汇报。
师:这个数是怎么组成的呢?
【学情预设】63是由6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师: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
学生上台板演,教师指正。
师:今天我们要继续“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2)]
【设计意图】根据单元特点,设置常规课程的教学活动,多让学生练习数数,感受十进制、数
与数之间的关系,突破“拐弯数”的难点。复习数的读法、写法,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同时了解学
生的学情,方便后面的教学。
【教学提示】先估再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6例2。有多少个圆点?
◎教学笔记
课件出示
\2:\有多少个圆点?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师: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学生自由表达,说说各自判断的依据。
【学情预设】预设1:利用已有经验去数,一个一个地数找十,十个十个地数找一百。学生简
洁表达后予以表扬。但注意提醒,先用已知经验估一估。
预设2:比一百多,比五百少等答案。表扬学生:你对数字真敏感,你估算的方法真有说服力!
预设3:没有依据地盲猜。针对这种情况,让其他学生判断可能性,不深究,简单评价即可。
2.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师:在教科书上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会有学生十个十个地数,也有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时注意对
比:哪种方法可以更快地看出结果?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教师用课件动态出示如下图片。
卷件出示.............................:
OOoo0oOOoOOO
OOoo0oOOoOOOOOOOOOOOOO
OOoo0oOOoOOOOOOOOOOOOO
OOo0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
OOv^sOOoOOO
OO€®OOo000OOO
0oooof^fH
OOooOOcoootiutUoooOOO
OOoo0oOOcOOOOOOOOOOOOO
OOoo0oOOoOOOOOOOOOOOOO
OOoo0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
师: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二百三十五)
3.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集体展示,出示课件。
通件出示
【学情预设】100根小棒为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为一小捆,摆3捆;再摆5根小棒。这
个数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教师适时板书)
4.拨计数器,探究数的读、写法。
师:谁来说说计数器上的数位和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意义?
【学情预设】从右至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千位上表示几个千,百位上表示几个
百,十位上表示几个十,个位上表示几个一。
师:拨一拨,拨好数后全班交流各自是怎样拨的。
师:对照计数器,你能试着写出并读出这个数吗?
学生尝试写数、读数,完成后汇报交流,教师适时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并随学生汇报板书如◎教学笔记
下:
写作: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
5.补充练习,完善对读数、写数的认识。
(1)课件出示小棒图。
/果件出示…
【教学提示】
注意激活
学生已有的读
数、写数的经
师:请你先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它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应该怎么写?怎么读?验,重视学生的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数器上个位没有珠子,写数时个位什么也不写,直接写26可以吗?学情。
引导学生明确计数器上个位没有珠子时,写数时用“0”占位,读数时末尾的0不读。
(2)课件出示小棒图。
/婕件出7K…
【教学提示】
找到十、
百、千这些计数
单位,并标注。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写?怎么读?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写一写,读一读。
引导学生明确计数器上十位没有珠子时,写数时用“0”占位,读数时中间的0要读出来。
师:举例说一说什么时候“0”要读,什么时候“0”不读。
师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儿百,十位是儿就读几十,个位
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
写几,儿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
位。
6.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P77例3。有多少个彩点?
/缄件出示
;LIJ有多少个彩点?
ooooooooocooooooooooooooc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C00000000000000。。。080000000000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c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CXX)OOOOOOOOOOOOOOOOOOOOOOOCXJ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ioooo.oooooonooooo.ooooonooooo.oooooHooooo.oooooHooooo.oooooHooooo.oooooHocooo.oooooHooooo.ooooomooooo.ooooomooJ
师:观察点子图,你能数出有多少个彩点吗?
学生圈一圈,数一数。
【学情预设】一列有10个彩点,圈出10列就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共有10个100,
也就是1000个彩点。
师:根据刚才的数数,把缺少的数填完整,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观察数线,说一说各自有什么发现。◎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注意体会“58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与“58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区别。
【学情预设】1000里面有10个100或100个10,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1(X)0以内数的
读、写方法,教师做好引导。为了突破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这一难点,教学中有意
设计了“比一比”和“举例”环节,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彩点图与数轴的对应,是直观形象思维
与抽象思维的碰撞,通过多方互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再次接触数轴,认识数轴表示
数的方法及其便捷性。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科书P77“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
2.完成教科书P77“做一做”第2题。
集体边说边拨,然后写一写。
提醒学生注意末尾有零和中间有零的情况。
3.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六”第1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特别注意第(2)小题,注意审题。学生如有不理解,可用“100里面有几个十?”“500里面有
几个十?”等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在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
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写作: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
»教学反思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100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脸,这节课在此基
础上深入学习,建立模型,促进了学生思维路径的对接和知识的衔接。本节课一开始通过在计数器
上拨珠子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感知数的组成和读、写法,真正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接
下来再回到点子图,让学生感知1000有多大,在教数的过程中巩固数的组成,经历用“百”数较大
数的过程,加深对计数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第3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8例4,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六”第11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过程,能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中华文化的
悠久与深厚。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出示课件)
卷件出示.....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畸里啪啦连声响。
【学情预设】算盘。【教学提示】
对未知史
2.课件出示教科书P78“你知道吗?
料的关注和热
件出示-衷会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教
师在后面的练
习巩固中均可
考虑利用这方
面的背景来激
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教师介绍计算工具的演变及算盘的历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最开始用石子记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记数(就是算筹),再往后人们
用摆珠子的方式记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
示1,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像图中这样摆出来的珠子的位置就表示数字563。后来这种记数和计算
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
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许多
国家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师:算盘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用算盘数数和记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如何利用算盘进行数数和记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
◎教学笔记
特点。再通过介绍算盘的历史,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
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介绍算盘拨数的方法
1.认识算盘。
师:在学习用算盘来记数之前,我们先来认识算盘的构造。
课件出示教科书P78例4。
:卷件出示…
:['4,J算盘可以用来帮助读数和写数。
教师结合课件,依次展示具体名称(板书:框、梁、档、算珠)。
同桌之间互说名称,一人指,另一人说。
教师介绍上珠和下珠的意义:梁上面的算珠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梁下面的算珠叫下珠,
一个下珠表示1。(板书)
2.探究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来试试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吧。数字0表示的是没有,所以不拨珠子。拨1颗
下珠,就可以表示1,拨2颗下珠表示2,那怎样表示数字3呢?4呢?
【学情预设】数字3,拨3颗下珠。数字4,拨4颗下珠。
师:数字5呢?
【学情预设】预设1:拨5颗下珠。
预设2:拨1颗上珠。
师:你同意哪种拨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生生互动,在互动中体会上珠的用途。用1颗上珠表示5会更加便
捷。
同桌之间互说6〜9该如何表示,指名学生汇报演示.
3.了解算珠如何定位。
教师介绍拨珠指法:中指控制上档的算珠上下拨动,大拇指控制下档算珠往上拨,食指控制下
档算珠往下拨。(教师演示)
师:下面我们一起用正确的指法从1拨到9。
放慢节奏,师生一起数数,并拨算珠表示数字。
师:怎么拨10呢?
引导学生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确定个位后依次往左数,分
别是十位、百位、千位。
【学情预设】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在十位上拨1颗下珠。
师:尝试着用算盘表示563吧!
教师先独自拨,再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最后集体评价。
【学情预设】学生拨好后在算盘上从右往左确认: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儿,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
十,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百。看看上下珠子是否拨正确。
师:用算盘表示563的方法是不是比那些古老的方法简单多了?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依赖于自
己的勤奋思考,希望大家也能够积极思考,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发明!
请学生上台拨数:6、808、1000。◎教学笔记
其他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算盘拨数。
4.用算盘数数。
(1)练习:先拨出99,然后边数边拨到110»让学生感受“拐弯数”在算盘上是如何表示的。
教师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拨数。
(2)练习:先拨出497,然后边数边拨到502。
同桌合作:一人拨珠,另一人检查,然后互换。
【设计意图】用算盘拨数的重点在于确定好个位,因此,有意设计“如何定位”环节,通过比
较,优化方法。用算盘数数较难,设计中,先教师演示后学生操作,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巩固应用,加深认识
1.比一比,看谁拨得又快又准!
【教学提示】
老师报数,学生拨珠:17、254、180、309、600。
确定个位
2.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六”第11题。
后才方便拨数。
师:说一说用计数器和算盘表示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相同点:数位顺序都一样。都是按各个数位上是几来拨数。
不同点:计数器上一个珠子表示1,算盘上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设计意图】设计互动练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更好地巩固新知;在综合应用中,让学
生讨论计数器拨数和算盘拨数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位值制”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认为用算盘拨数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框、梁、档、算珠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算盘,用算盘表示数。让学生了解了算盘的基本结构后使用
算盘,抓住“以一当五”这一关键节点。再回过头与古代的记数方法相比,感悟算盘的科学性。鼓
励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创新。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教学难度较小。本节课有历史知识,有算
盘尝试,有知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思维的拓展。但学生会用算盘表示数,却没有深入使用
算盘。有兴趣的学生可课后去学习掌握,不要求全员会用算盘进行计算。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47第二题。
二、把相同的数连起来。(算盘最右边一档为个位)
Hamaa
853n[3l(r|I605]
参考答案
二、连线略
◎教学笔记
第4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2例5,P83~84例6,完成教科书P8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利用小正方体、计数器、彩星图等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及数位顺序表。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万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借助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能数“拐弯数”,理解十进制,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黄豆、杯子、罐子、计数器、算盘和彩星图。
-教学过程
一、调查导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项作业,让大家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大的数。(指名两三名学
生回答)
师:老师也调查了一些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P82主题图。
师: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举手)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
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12月公路桥通车,至今依然在使用,在我国桥
梁建筑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中华之崛起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开始的。
师:去过的同学,对这座大桥感觉怎么样?(很长)大家猜一猜,这座大桥有多长?
学生自由发言,随后教师出示课件。
件出示
i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师:看到这个数据,老师估计要跑30分钟才能从桥的这头跑到桥的那头了,这座大桥真的很长。
这里的两个数据与我们己经学过的数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学情预设】比我们学过的数都大。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呈现主题图一一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图及相关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
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
二、合作探究,认识新知
L估黄豆数量,认识一万。
(1)先估测后参与活动,感知一千粒黄豆所占的空间。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粒,那么这一袋会有几粒?(教师拿出一小袋装有10粒黄豆的袋子)在
每个组的桌面上都有这样的一袋黄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说自己的根据,言之有理即可,杜绝盲目猜测。
师:你们再估一估这里有多少粒?(教师又拿出一袋装有100粒黄豆的袋子)在每个小组的桌◎教学笔记
面上都有这样的一袋黄豆。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后估数。
师:这一袋中有一百粒。刚才谁猜对了?估得真准.现在谁来估一估这一大袋又会有多少粒黄
豆呢?(教师拿出一大袋装有1000粒黄豆的袋子)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这样的一袋黄豆.
【学情预设】这一大袋里有一千粒黄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没人举手)看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估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
就来验证一下,请九个小组的小组长带上一百粒的黄豆上台倒入杯中。看,我这里有一百粒的黄豆,
也将它倒入杯中,现在杯中有多少黄豆呢?(小组长继续倒)大家一起数,二百、三百……一千。
师:杯子里现在有一千粒黄豆,我将它倒入袋子里,和一大袋黄豆的大小一样,看来大家都估
对了。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一千粒黄豆的?
【学情预设】一百一百地数。(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提示】
(2)感知一万粒黄豆。
在操作中,
师:我将这一千粒一袋的黄豆放入这个大罐子中,如果每组都放进来会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数
注意吸引学生
一数。
注意力,提高学
教师穿梭于各组之中,小组长陆续将袋子放入罐子里。
生参与度。
学生跟着一千一千地数,到九千时,教师提问“接着是多少”。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通过预习或课后知识补充,知道九千再加上一千是一万。
预设2:学生不知道九千后再数一千是多少,就由教师介绍新的计数单位“万”。
经历过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的计数单位。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走了--圈,所以现在罐子里有多少粒黄豆?
师:你们是怎么数的?
师:一千一千地数,大家都会数了吗?
【设计意图】千以内数的数值以及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行业保密协议标准合同
- 厦门市拆迁安置合同范本:公房、代建房、信退管理
- 可流通股代理缴款配股合同书
- 企业合同签订仪式暨包粽子比赛活动方案
- 办公室转租合同标准文本
- 水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合同
- 4 地球 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中小学生mixly创意编程 第4课 聪明的按键-教学设计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农村耕田合同范本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3第1课时startup
- FS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健康小屋课件
- 《内部审计程序》课件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日新班)(无答案)
- 江苏省2024-2025年跨地区职业学校职教高考一轮联考(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租车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协议3篇
- UL489标准中文版-2019断路器UL标准中文版
- 露天矿边坡稳定课件所有章节整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