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第1讲世界热点区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9/06/wKhkGWY0HT-AK3IdAAH1SYPQj88058.jpg)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第1讲世界热点区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9/06/wKhkGWY0HT-AK3IdAAH1SYPQj880582.jpg)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第1讲世界热点区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9/06/wKhkGWY0HT-AK3IdAAH1SYPQj880583.jpg)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第1讲世界热点区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9/06/wKhkGWY0HT-AK3IdAAH1SYPQj880584.jpg)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第1讲世界热点区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9/06/wKhkGWY0HT-AK3IdAAH1SYPQj880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世界热点区域
9热点区域O东南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
於咬
Z运
造
3防里巴加
0,
5
雅加达
慢
并夭葡京
■综合思维
一、综合比较东南亚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对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有着深刻的影
响。
项目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地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赤道附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区近)
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含沙量少,无结冰流量较大,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少,无结冰
■区域认知
读图查找:
(1)赤道、20°N,100°E,12(TE穿过的主要地区。
(2)太平洋、印度洋、南海、马六甲海峡。
(3)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
(4)中国的邻国越南、老挝、缅甸。
(5)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6)曼谷、雅加达、马尼拉。
文特征期期
自然景
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雨林景观
观
农业生
四季播种,四季收获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产
二、综合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目
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
地形北高南低,山河相同,纵列分布,平原分布于下游
山、地震
自北往南流;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
河流河流短促
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思考探究1]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当日下泄水流量已
加大至2190m3/s。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和下游地区气候资料图。
分析越南向我国云南省要水的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
问题透析综合思维
(1)春季气候特点影响:气温、降水、蒸发
越南春季需要水(2)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加剧旱情
(3)春季工农业生产需要:地处热带、副热带,春季作物正值生长季
我国云南有水供应我国云南地处越南上游,水库有蓄水
答案:①越南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是旱季;②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加剧
了越南春季的干旱程度;③越南春季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水源,工业生产和居民也需要
大量水源;④湄公河流域国家已经实行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我国云南省在湄公河(或越
南)的上游地区,景洪水电站蓄积了一定的水量等。
一人地关系
一、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特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经济差异
比较项目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人口分布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各大岛沿海平原
宗教信仰佛教(泰、缅、柬)伊斯兰教和天主教
居民华人和华侨众多
主要农产品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主要矿产锡石油
经济特征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
2.东南亚经济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湿热,土壤肥沃(火山灰一板块交界),适合天然像胶、油棕、椰子、蕉麻生
长,矿产(石油、锡)丰富。
(2)历史原因:长期受到殖民统治,成为殖民者的掠夺地。
(3)生产习惯:生产惯性(长期掠夺式开发)和经济基础差。
3.东南亚地区的工业发展
东南亚地区国家众多,人口稠密,但除去少部分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科技实力落后,因此依托
其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大规模接收加工型产业,接受西方的投资,
从事服装、玩具等生产,形成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相似。东南亚经
济危机之后,东南亚国家开始注重国家工业的均衡发展,近年来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东南亚国
家特别是马来西亚盛产橡胶和锡,以此为原料形成了著名的胶锡工业地带,印尼、马来西亚和
文莱有一定的石油资源,有一定的加工能力。
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东南亚联系南
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
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石油、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输送,此海峡被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中东及非洲进口的石油等资源以及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不断
增多,尤其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该海峡对我国的发展日趋重要。
[思考探究2]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屿面积5620平方千米,人口315万,森林覆盖
率23%。木雕是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手工艺产品。2017年广7月巴厘岛接待国际游客达281
万人次。如图为巴厘岛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
近年,巴厘岛上的木雕工艺业得到快速发展,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
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区域人地关系的分析。
木雕工艺业
“地”
自然条件水热条件决定林木条件
(区位条件)
“人”人文条件历史经验、市场需求、劳动力条件
答案:当地水热条件好,盛产优质热带林木,木雕原材料丰富且质优;木雕工艺源远流长,具有
较高的地方特色艺术收藏价值;每年接待游客多,木雕市场需求量大;木雕为劳动力密集型产
业,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拓t题探究
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地理意义
1.建设背景: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
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
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中国、东盟的联系与互补主要体
现在:
(1)山水相连,息息相关,相互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
(2)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3)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对经济发展有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
望。
2.地理意义: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
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
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二、泛亚铁路的建设及意义
1.泛亚铁路示意图
泛亚铁路示意图
2.修建泛亚铁路的原因:东南亚与我国西南存在经济互补,但是交通存在瓶颈。
3.泛亚铁路开通的意义
(1)对我国:①缩短中国进入印度洋和中东、北非、西欧等地的距离;②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
的联系;③(运输中东石油)保证国家战略安全。
(2)对当地:①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的物资交流;②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促进流域经济带
的形成和发展;③加强东南亚与我国西南各省的联系。
[思考探究3]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
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
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城市
A•河流
ii国界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4)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
思路点拨:
题号思路点拨
基于该地域的地形特征,从对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影响入手分析。如类型上,
(1)多高山峡谷,使得河流流域面积小;地势上北高南低,落差大,使得河流自北向南
流且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
大坝截留,需要选择河流的枯水季节进行。该地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冬
(2)
季降水少,便于施工
(3)可从大坝建设抬高水位,控制流速、流量,调洪调沙等角度分析
可从我国与东盟水果的差别、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等角度
(4)
分析
答案:(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
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
(2)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
(3)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
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节减少下游航道淤积。
(4)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
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
购买力提高等。
9热点区域。中亚
为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中亚严重旱情产生的原因
影响要
影响表现
素
位置因
深居世界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是中亚干旱的根本原因
素
地形因丘陵、山地比例小,以高原、平原为主,平坦开阔,利于地面吸热、辐射,导致蒸发量
素增大,助长旱情
周边气
深居内陆,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并靠近热带季风气候和热
候
带沙漠气候,加剧了旱情
环境
植被因
林木稀少,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涵养水源、调温调湿功能弱
素
水资源地面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且现有水资源日趋减少
[思考探究1]伊塞克湖位于亚洲中部,被称为“热湖”,终年不冻,气候温暖适中,湖区年降水
量分布不均。下图为伊塞克湖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区域认知
读图查找:
(1)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卡拉库姆沙漠。
(2)里海、咸海、乌拉尔河、阿姆河、锡尔河、额尔齐斯河、巴尔喀什湖。
75°80°
43°
M
天42。
帽
吉
斯
O
*A
比较伊塞克湖东岸和西岸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思路点拨:比较降水差异,主要从影响降水因素着手,分析两地差异。
问题透析综合思维
下垫面因素:热湖一一水温高,蒸发旺盛
综合影响降水量因素气压带、风带因素:位于西风带,西风经湖面时被增湿
地形因素:东岸为山地,易形成地形雨
答案:东岸降水量多于西岸。原因:湖水水温较高,蒸发量大;该湖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时
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
飞人地关系
1.中亚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
I5个国家|1130多个民族||多信仰伊斯兰城]
t
|人文地拱特征一
d深居内陆,距海远
J内陆干早
草原和荒漠卜的首孤环境-
U内陆河、内陆湖।
一
棉纺织工业灌溉农业
采矿工业卜T人类活动上厂畜牧业
军事工业日U亚欧大陆桥]
2.评价自然条件对中亚棉花生产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地形平坦,多沙质土壤;②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③可引水灌溉。
(2)不利影响:水资源短缺。
[思考探究2]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该区域R河与K河流域盛产长绒棉,出口量很大。近年来,
两河沿岸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R河与K河沿岸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思路点拨:该题考查中亚地区农业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时,可从中亚干旱的环境
入手,进一步分析耕地扩大对水文、土壤的具体影响。
“人”“地”
协调措施
人类活动环境及变化
控制耕地面
增加耕地,增加灌溉用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从而引起湖泊萎缩,土壤盐
积;
水碱化
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枳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加剧水资源
短缺状况;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灌溉用水量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
渍化。措施:加强管理,限制开荒行为;发展节水型农业。(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一—题探究
1.中亚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1)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自古以来一直是东西方陆上交通要道。
(2)古代的“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贸易通道。
(3)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在中亚分为北、中、南三线,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4)中亚重要的战略位置还表现在里海沿岸丰富的油气资源。
2.中亚油气资源对我国的影响
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
全的系数,保证能源供给来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给,也能
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思考探究3]番茄是一种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湿度过大、喜水怕涝的耐旱
性蔬菜,因其口感好、营养佳而受到大家的喜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温室种植番茄具有悠久的
历史,但收益低。番茄酱是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主要出口欧美、中东等地。近年来,中国
新疆某公司正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选择具有农业开发前景的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
茄种植业的国际合作,从国内购买了相关设备并配套安装。2017年下半年,该公司和当地哈欧
亚农业集团合作共同启动番茄酱加工厂建设。哈萨克斯坦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律,将农
业、加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列为优先投资领域。下图示意哈萨克斯坦国家及其周边区域,下表
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北纬43.2。,东经76.9°,海拔851m
气候资料平均降雨量降雨日平均
日期气温(℃)(mm)日数日照(h)
1月196T1990-6.132.35.83.8
2月196T1990-5.036.56.14.2
3月196P19902.371.29.54.7
4月196T199011.1104.29.66.5
5月1961〜199016.3106.69.97.8
6月196C199021.063.77.39.3
7月196P199023.631.85.39.9
8月196T199022.226.43.59.5
9月196T199016.830.43.68.2
10月196P19909.062.16.55.9
11月1961〜19901.755.46.54.2
12月196C1990-3.833.25.73.3
[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1.0丽
(1)哈萨克斯坦番茄种植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阿拉木图等地,据表分析当地气候对番茄生长的有
利影响。
(2)说出哈萨克斯坦番茄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3)分析与中亚其他国家相比,该公司选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番茄种植的原因。
(4)简述哈萨克斯坦从“中国公司种植番茄并与当地合作建设番茄酱加工厂”中获得的利益。
思路点拔:
题
思路点拨
号
据材料可知番茄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湿度过大、喜水怕涝。从表中
(1)气候资料可知阿拉木图夏季气温高,热量足,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符合番
茄的生长需求
据图可知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哈萨
(2)
克斯坦农业生产落后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从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位置入手结合图片和材料,从土地、
(3)
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经济方面表现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
(4)
济发展;增加税收。社会方面表现为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夏季气温高,热量足,有效积温高,利于番茄生长;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利于番茄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番茄植物体内糖分和养分的积累。
(2)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短缺;经济落后,农业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技术水平低下等。
(3)土地面积大,种植成本低,农业开发前景广阔;邻近新疆,尤其与俄罗斯等欧洲发达国家距
离近,交通便利,便于拉近产销区的距离,降低销售物流成本;有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可以降
低关税和避开贸易壁垒;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等。
(4)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9热点区域自西亚
20030*40'50,60*70,
唁砧尔•
首都
洲
界
国
界
未
定
国
界
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西亚地区气候干热的原因
影响
具体影响分析
因素
纬度本区处在12°N〜42°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N以南的低纬地
位置区,故气温高
海陆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阿拉伯半岛虽西邻红海,但
分布红海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小
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
地形
空气的进入
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压
天气干旱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
带、
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来自陆地到海洋的东北信风和副
风带
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较少
[思考探究1]加利利湖(位置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
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
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
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
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从地形与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加利利湖狂风巨浪的形成。
(3)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思路点拨:
题号问题透析综合思维
(1)盐度差异: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盐度低;死海无河流流出,盐
湖泊水文特征
度高
(1)的差异及成因
(2)水位差异:加利利湖有河流调节,水量年际变化小;死海无河
分析
流调节(只进不出),水量年际变化大
⑴地形地势:加利利湖与东侧戈兰高原比,高差较大,热力差异
狂风巨浪的成较大
(2)
因(2)热力作用:冷暖空气相互碰撞,引起空气剧烈波动,从而形成
狂风巨浪
(1)对气候:水分变干,温度上日较差增大,风沙灾害增多
湖水减少对湖
(3)(2)对生物:鱼类等生物减少
区环境的影响
(3)对生产生活:影响生产、生活用水
答案:(1)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
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该湖湖面地势低,温度高;东侧高原空气冷却快,密度增大;地势陡峭,空气下沉重力作用显
著,冷、暖空气在湖面相遇,引起狂风巨浪。
(3)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增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
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
一人地关系
1.西亚农牧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发展了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农业主要
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上。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
区,或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
2.西亚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思考探究2]阿勒颇北部阿兹密克人用智慧建造了蜂窝状的蜂巢式房屋,这种屋子的形状和
结构是对当地气候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下图为阿勒颇周围等高线地形图、蜂巢式房屋景观图
和阿勒颇气候资料统计图。
说明蜂巢式房屋建筑特征是如何适应当地气候的。
思路点拨:蜂巢式房屋建筑特征,主要从风力、降水、气温日较差、下渗等方面分析。
“人”“地”“关系”
蜂巢式房屋特征地中海气候的特征适应的表现
草质减重
圆锥形屋顶雨水流速快
减轻风沙
圆柱状的墙体冬季:受西风控制,风力较强,降水较多
冲击
防止雨水
底部石砌台阶
浸泡,坚固
80cm厚的墙体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天,温差大减小温差
拱形门且没有窗户
答案:草质圆锥形屋顶使冬半年的雨水得以快速流淌,减轻屋顶所承受的压力;圆柱状的墙体
可以减小风沙对墙体的冲击;80cm厚的墙体可有效抵御室外高温,减小室内气温日较差;底部
石砌台阶利于防止冬季雨水的侵蚀和浸泡,增加房屋的坚固性;拱形门且没有窗户可以减小室
内和室外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缩小室内气温日较差。
一—题探究
1.中东成为长期热点地区的原因
2.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及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借鉴
(1)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以色列水土资源均较贫乏,但在严重缺水的干旱条件下,以色列人用高
科技创造出农业的奇迹,其原因主要是在充分开发与利用水土资源上狠下工夫,特别在水资源
方面。
①开发水资源:兴建庞大的北水南调工程;打井抽灌,井深一般达150米左右,地区仅限于南部。
排咸蓄淡,或咸淡兼用。
②发展节水型农业:全部实行节约淡水资源的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喷灌和微型喷灌。减少对
土地资源要求较高的粮食作物的种植,改种和增种对土地资源要求低、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
较好的经济作物。
(2)我国西北地区应该借鉴的几个方面: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与以色列较为类似,故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对我国的西北地区有较强的
借鉴意义:
①发挥政府调控机制,科学管理水资源。
②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配置水资源。
③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农业用水向经济效益好的种植、养殖产业转
变。
④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
⑤促进科研应用结合,提高技术普及率。
⑥提高农民素质及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思考探究3]叙利亚内战自2011年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400万人逃往国外。下图是叙利亚所
在位置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明A海峡的地理意义。
(2)近年来,叙利亚难民大量外迁,推测中青年难民主要去向并说明原因。
(3)判断B、C两地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思路点拨:
题
思路点拨
号
(1)地理意义主要从连通、分割、区分等角度分析。可参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其次可从社会(稳定)、就业(劳动力短
(2)
缺)、位置(邻近欧洲)等角度分析
①量的差异:B地多,有暖流增湿
(3)
②变化的差异:B地小,B地终年受西风控制;C受副热带(少)和西风(多)交替控制
答案:(1)亚欧大陆分界线,黑海与地中海通道。
(2)欧洲。欧洲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欧洲离叙利亚近,且劳动力短缺。
(3)降水量:B地大于C地,B地受暖流影响o降水季节变化:B地小于C地,B地终年受西风控制,C
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热点区域⑥非洲
北尊归线.
刚果盆i
|1000米以上
200〜1000米
|200米以下
Iqoo千米好里为
为综合思维
1.综合分析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原因(为什么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影响具体分析
G区域认知
读图查找:
(1)赤道、南北回归线穿过的主要地区。
(2)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儿内亚湾、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马达加斯加岛。
(3)阿特拉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
(4)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
因素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干热的
气压气压带
下沉气流
带、
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大陆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
风带风带
加干燥
海陆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范围大,干热面积广;北非海岸线平直,东
轮廓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洋流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地形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2.综合分析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现象
主要包括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
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撒哈拉地区与纳米比亚海岸线处的热带沙
漠气候等。具体成因如下图所示:
夏季盛行西南
副热带高气压离岸风,冬季
带控制,沿岸盛行东北风.
寒流降温减湿气流干燥,降
水稀少
纬度低,地处
西南季风的迎东非高原,海
风坡,降水多。拔高,气温低,
沿岸有暧流经降水少
过,增温增湿因热带雨株气候纬度低,且位于
叼热传草原气候
东南信风的迎
副热带高气压E3热带沙溟气候
风坡,降水多;
带控制,沿岸m地中海气候
目育峰山地气快沿岸有暖流经
寒流降温减湿
过,增温增湿
[思考探究1]位于非洲西北端的摩洛哥王国是个风景如画的文明古国,其西濒临浩瀚的大西
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这里长年气候宜人,四季鲜花盛开,赢得了“烈日下的清
凉国土”的美誉。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大力兴修水利。如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2*_____________8,
(1)分析甲地“清凉”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摩洛哥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因。
思路点拨:该题考查综合分析区域气候特点及区域工程建设原因的能力。
问题透析综合思维
甲地“清凉”
①海陆位置,②地势高低,③地形阻挡,④洋流影响
(气温低的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的
①气候特点导致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需要水利工程调节
原因(气候、地形
②地形特点导致河流短促、落差大,需要水利工程存蓄水源及发电
影响)
答案:(1)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南部山地阻挡了南部
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
(2)气候方面:摩洛哥气候南北差异大,北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南部为热带沙漠
气候,严重缺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可
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形方面:中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短促,难以蓄水,修建水
库可以调节径流量的变化;利用落差,可进行水力发电。
国人地关系
1.影响非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1)旱灾:在非洲,旱灾时常会发生,而且有时持续几年,会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非洲旱灾
的发生既与气候因素有关,也与其迅速增长的人口有关。
①气候条件: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该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在干季,降水很少且蒸发
旺盛,极易引发旱灾;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或是连续几年干旱,就会加剧旱灾的发生。
②人口增长: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人类对水资
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加剧了旱灾的发生。
(2)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非洲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压力导致该
地区粮食短缺,环境恶化。
2.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对“人”一一尼罗河对埃及社会
“地”一一埃及自然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一一缺水尼罗河提供水源
地形:尼罗河沿岸形成狭长的沿岸平原,入海口形成河口三尼罗河沿岸平原、三角洲是农业
角洲发展、人类聚居之地
尼罗河泥沙淤积,形成深厚肥沃
土壤:全境96%以上是沙漠——贫瘠
的土壤
水文:尼罗河每年6〜9月份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涨到最高,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
淹没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10月份后,洪水消退,原来田野三角洲地区集中了埃及90%人口
上的土层上积上厚厚的淤泥和城市
3.埃及阿斯旺水坝建设影响的利与弊分析
对,,地”一一社会、经济及生态
有
对社会经济: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人”-利
水坝对土壤:泥沙淤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盐碱化加剧
建设不对地形: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后退,三角洲萎缩
利对水文:海水倒灌,水质恶化
对生物:影响鱼类繁殖,血吸虫病发病率上升
[思考探究2](2019•四川成都高中摸底测试)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人
民。位于尼罗河干流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对埃及的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生
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下图示意埃及河流、城市、铁路线分布。
城市
流
河
漠
沙
域
水
界
国
定
未
国界
(1)简述尼罗河为埃及种植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简述阿斯旺大坝对尼罗河入海口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思路点拨:
“人”关系“地”
埃及地对人地形:沿岸平原、尼罗河三角洲便于种植业耕种;
种植业水源:尼罗河提供了灌溉水源;
发展土壤:尼罗河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航运:尼罗河纵贯南北,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人”关系“地”
对水质:海水倒灌,水质盐度升高,水质变差;
阿斯旺人对地对土壤:肥力下降,盐碱化加剧;
大坝建设-A对地形:三角洲萎缩;
对生物:鱼类减少,渔业减产,生物多样性降低
答案:(1)塑造了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尼罗河三角洲,I;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2)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线后退,尼罗河三角洲面积萎缩;
渔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匕题探究
中非合作
1.合作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各自比
较优势明显,双方合作能够有效推动互利共赢,促进各自发展,并对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促进世
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合作特点:与西方国家附加政治和人权等条件的所谓“援助”不同,中国严格遵循不干涉非
洲国家内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原则,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高度评价。
3.合作意义
(1)完善非洲基础设施:非洲缺少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具有极强的
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⑵推动非洲工农业发展:非洲工业化进程进展比较缓慢,农业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粮食安
全问题(超过一半的非洲国家粮食需要进口。非洲的粮食亩产量也很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
半左右)。中非合作在努力加快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开始加速帮助非洲的工业
化计划。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在非洲进行推广。
(3)学习中国发展经验:很多非洲国家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吸收中国的发展经验,正在走出自
己的发展道路。
(4)“一带一路”倡议开花结果:共赢效果逐步显现,这也将是未来中非合作的一大亮点。非洲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合作,中方可以从非洲进口石油、矿石等资源。
此外,中非合作有利于拓展中国的投资市场,促进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推动减贫事业发展:中非合作不但有利于中非双方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全球减贫事业,促进
世界和平,具有显著的全球性意义.
(6)促进反恐等全球问题的解决:中非进行良好合作,可以促进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思考探究3]南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早期是英国的殖民地,有较良好
的工业基础,铁路交通较发达,但交通运力亟待提升。南非也由此成为中国中车最大的产品出
口国和出口模式最丰富的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中国中车先后在南非中标电力机车、内燃机
车订单,研制的机车产品助推了南非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升级。多年来,中国中车在南非践行本
地化制造、用工、采购、维保、管理“五本模式”,在南非建立先进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促
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了从产品到技术、资本、管理和服务的综合输出,从整车
产品技术到“整车+核心部件”的全产业链输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出现短缺,特别是
能源供应出现紧张状况。
(1)中车制造企业在南非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⑵简述中车项目建设给南非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思路点拨:
题
思路点拨
号
该题考查南非发展轨道交通制造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工业基础、配套条件、市场需
(1)
求、政策支持以及规避贸易壁垒等角度分析作答。
可从对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2)①对社会:如基础设施(如交通)建设,居民就业等;
②对经济:如个人收入、当地政府收入等,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对其他产业的带动等
答案:(1)工业基础较好;配套设施健全;交通欠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有政策的支持;避开贸易
壁垒等。
(2)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完善了交通运输网;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热点区域❺欧洲西部
团综合思维
1.综合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或面积大的原因
因素具体影响结果
纬度与
大气环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流
海陆轮
受海洋影响范围大(南北长、东西深),
廓及分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
程度深,海洋性强
布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分布大致呈东西走
地形
向,有利于西风的深入
洋流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G区域认知
读图查找:
(1)0。、20注、40平、60。1\1穿过的主要地区。
(2)大西洋、地中海、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4)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
(5)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6)莱茵河、易北河、多瑙河。
2.综合分析欧洲西部水文水系特征的成因
具体特征原因分析
河网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大;
密布地形:地势低平,有利于河流发育
水系
多数河
特征海陆轮廓限制:大陆轮廓曲折,便于河流入海,故流程短;
流流程
地形阻挡:多山岭阻挡,不利于长河的形成。只有东欧平原的河流较长
较短
水量充沛因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大
水能少因地形平坦,河床(流)落差小,水流平稳,水能蕴藏量小
水文航运价
河流本身:因降水量丰沛,流量大,季节变化小,而且水流平缓,便于航行;
特征值大,
运河沟通: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欧洲西部发达的内河运输网;
水运
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促进航运发展
发达
[思考探究1](2019•安徽六安月考)图1为某岛示意图,图2为该岛阿雅克肖降水量资料图。
该岛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森林覆盖率约为23%。岛上山区积雪深厚,吸引了众
多滑雪爱好者前来参加速滑比赛。
阿雅克肖降水*季节变化(单位:mn>)
60
40
20
图2
(1)分析冬季该岛山区积雪较厚的原因。
(2)分析该岛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参加速滑比赛的原因。
(3)简述在该岛举办速滑比赛对附近城镇带来的积极影响。
思路点拨:
问题透综合思维
雪多且厚一一降雪多且积累多(1)降雪多:来自海洋的西风加地形的抬升综合影响;
的原因分析(2)积雪厚: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不利于积雪的融化。
雪多:此处不需分析为何降雪多,只需陈述降雪多、积雪厚、
积雪期长的事实即可;
利滑:从地形(坡多)的角度分析;
适宜滑雪的因素综合交通: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便于运动员及其装备的运输;
景色: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提供了优美的景观;
客源:该岛靠近经济发达的欧洲,滑雪爱好者多;
接待:该岛周围城镇较多,接待能力较强。
对社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滑雪比赛产生的综合影响
对经济:收入、产业发展等。
答案:(1)该岛冬季受湿润西风控制,地势较高,抬升作用强,降雪量大;该岛多山地且海拔较高,
山区冬季持续低温,积雪时间较长。
(2)冬季降雪多,积雪深厚,积雪期长;多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利于速滑;海陆空交通便利,便于
人员和物资集散;森林覆盖率较高,景观丰富、优美;距离欧洲发达地区近,客源丰富;岛屿四周
城镇较多,生活、购物方便。
(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人地关系
1.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温带海“人”
关系
洋性气候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不利
影响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粮食作物种植少
终年多阴雨天气,日―►
照少、光热条件不足有利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并可种植精饲料作物,为乳畜业提供充
影响足、优质饲草料,形成世界除大城市周边以外的最广阔的乳畜
―►业分布区
2.欧洲西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豆粕出售合同范本
- 内部分红合同范本
- 代工加工招商合同范本
- 农村建桥合同范本
- 企业占地合同范本
- 住宅设计服务合同范本
- 公司分钱合同范本
- 共享田园合作合同范本
- 与建筑工人合同范本
- 借款用店面抵押合同范本
-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十八大题型)含答案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紫苏市场深度局势分析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研究
- LED大屏技术方案(适用于简单的项目)
-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
- 重庆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