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工程机械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1页
新能源工程机械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2页
新能源工程机械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3页
新能源工程机械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4页
新能源工程机械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工程机械公司

企业风险管理

目录

一、项目简介.......................................................3

二、中心趋势测量...................................................7

三、变动程度的测定.................................................8

四、概率的基本概念................................................10

五、损失频率的估计................................................13

六、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16

七、筹集外部资金..................................................17

八、保险的代价....................................................18

九、保险的职能....................................................19

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步骤.....................................22

十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26

十二、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人........................................32

十三、系统实施的步骤与问题........................................35

十四、公司概况....................................................38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8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9

十五、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39

劳动定员一览表.....................................................40

十六、项目风险分析................................................41

十七、项目风险对策................................................44

十八、SWOT分析...................................................45

十九、发展规划....................................................52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

39.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

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6000.00(折合约39.00亩),预计场区规

划总建筑面积51264.65nf。其中:主体工程34478.08以,仓储工程

9371.65m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878.92itf,公共工程3536.00

2

mo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

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

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

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

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

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

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

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

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

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

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

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

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

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

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

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

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

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我国工程机械市场集中度呈现逐

年上升趋势,我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CR3和CR5分别达到了33.17%和

37.26%O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里,中国11家上榜企业

分别为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机械、铁建重工集团、

龙工、山河智能、山推股份、雷沃工程机械集团、厦工机械、北方股

份。其中,徐工集团进入全球三甲,这是中国品牌首度挺进前三。三

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别位居全球第4、第5位。11家入榜的中国工程

机械制造商,销售额为507.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03%;销售额占

比升至26.48%。从销售额上看,中国取代美国,排名由全球第三升至

全球第一;与此同时,从销售额增幅上看,中国也在13个国家中位居

第一。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514.0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309.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6M;建设期利息473.11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2.01%;流动资金5731.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8%。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309.00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5280.3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567.11万元,预备费461.50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7900.00万元,综

合总成本费用39104.65万元,纳税总额4250.95万元,净利润

6427.0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57%,财务净现值3751.03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6.22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26000.00约39.00亩

1.1总建筑面积m251264.65容积率1.97

1.2基底面积m216640.00建筑系数64.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441.19

2总投资万元23514.03

2.1建设投资万元17309.00

2.1.1工程费用万元15280.39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567.11

2.1.3预备费万元461.50

2.2建设期利息万元473.11

2.3流动资金万元5731.92

3资金筹措万元23514.03

3.1自筹资金万元13858.89

3.2银行贷款万元9655.14

4营业收入万元47900.00正常运营年份

”W

5总成本费用万元39104.65

6利润总额万元8569.43

7净利润万元6427.07

irti

8所得税万元2142.36

irif

9增值税万元1882.67

ir”

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5.92

”w

11纳税总额万元4250.95

ir”

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468.59

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852.07产值

14回收期年6.22含建设期24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57%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3751.03所得税后

二、中心趋势测量

中心趋势测量是确定风险概率分布中心的重要方法。在各种不同

的测量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用平均数表示的统计指标,分为总体的一般平均

指标和时序平均指标。一般平均指标是指同质总体内某个数量标志

(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时序平均指标是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

时间的数量平均值。

(二)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期望值)是用每一项目或事件的概率加权平均计算

出来的。

(三)中位数

衡量损失、预测损失的另一种方法是计算中位数。中位数也称值,

位于数据的中心位置。

(四)众数

众数是一种根据位置确定的平均数。顾名思义,众数就是分布数

列中最常出现的变量值,即频数或频率最大的变量X的观测值。数列

中最常出现的变量的观测值说明该变量观测值最具有代表性,因此以

之反映变量的一般水平。

众数具有这样的特点:①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它不受数列中

各单位变量观测值的影响,因此难以准确地反映数列变量观测值的平

均水平。但是,当数列中有异常变量观测值时,它不受数列两端异常

变量观测值的影响,增强其作为变量观测值数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性。

②由于众数是频数最大的变量观测值,因此,当分布数列没有明显的

集中趋势而趋于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就无众数可言了。③如果分布数

列有多个众数出现就应重新分组,或将各组频数依序双双合并,求得

一个有明显集中趋势的分布数列,然后再确定众数。

三、变动程度的测定

衡量风险大小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取决于实际损失偏离预期

损失的程度,而不确定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对发生损失距离期望的偏差

来确定,即风险度。风险度是衡量风险大小的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是

根据风险所致损失的概率和一定规则的计算得到的。风险度越大,就

意味着对将来越没有把握,风险就越大;反之,风险就越小。

(一)方差和标准差

对于随机变量X,如果XI,X2,……,Xn是随机变量的n个观测

值,'X是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数,称(Xi-'X)2(i=l,2,-,n)为观

测值Xi的平方偏差,称(Xl-'X)2,(X2-'X)2,.....,(Xi-

、X)2的算术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平方偏差,简称方差(或均方

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是标准差或根方差。

标准差是衡量测量值与平均值离散程度的尺度,标准差越大,数

据就越分散,损失波动的幅度就越大,较大损失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变异系数

风险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变异系数反映出来。变异系数越大,风险

的稳定性越弱,风险也就越大;相反,风险的稳定性越强,损失的风

险越小。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或期望值的比例,也称标准差系数

或平均偏差系数。

风险衡量中,风险的稳定性对衡量具有重要意义。某一事故偏离

预期损失的方差越大,管理人员就越担心,损害也就越大。对变异系

数的大小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幅度内灵活确定。一

般情况下,变异系数越小,则偏差就越小,据此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就越可靠,重大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偏态

前面讲过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概念,在这两个指标相等的情况下,

变量的频数分布呈对称分布,即没有偏态。

当中位数与平均数不相等时,分布就会出现偏态。当中位数大于

平均数时,表明分布聚集于左边而向右边偏斜。当中位数小于平均数

时,表明分布聚集于右边而向左边偏斜。

四、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发生,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可能

相同,也可能不同。问题是如何度量随机事件中各种不同结果发生可

能性的大小。在统计学中,用“概率”这样一个概念来度量随机事件

中某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随机事件中某一结果发生的次数占所

有结果发生的次数的比率就是该结果发生的概率。

损失概率越高,表明事故发生越频繁;损失概率越低,表明事故

很少发生。在运用概率衡量风险时,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

运用概率衡量风险是在假设风险发生事件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估算的。

如果发生风险事故的条件发生变化,则根据以往发生事故统计资料预

测的风险,就不一定代表未来风险事故发生的情况。②确定风险事件

的观察期。一般来说,观察现实风险事故发生的资料,需要确定一个

考察期。考察期限越长,越能够说明发现事故发生的大致情况;考察

期限越短,越无法说明风险事故发生的大致情况。③风险的衡量具有

时间单位的限制。如果选择20年的风险事故统计资料作为观察期,估

算每年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则损失的概率就是每年损失的平均值。

④损失的大致范围。确定损失频率或者损失程度的大致范围,实际上

是确定事故造成损失的大致范围,确定事故的期望损失和最大可能损

失。

概率有古典概率、试验概率和主观概率之分。古典概率的方法是

当随机事件中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次数都可以由演绎或外

推法得知,因此无须任何统计试验即可计算各种可能发生结果的概率

的一种方法。按古典概率方法计算的概率,称为古典概率。古典概率

的基本特点是:①可知性,即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及其发生

的次数可以通过演绎法或外推法得知;②无须试验,即不必做统计试

验即可计算各种可能发生结果的概率;③准确性,即依古典概率方法

计算的概率是没有误差的。

试验概率的方法是根据大量的,重复的统计实验结果计算随机事

件各种可能发生结果的频率,视频率为概率的一种方法。如上例某公

司车队在过去一年发生事故的例子。试验概率的基本特点是:①实验

性,即必须经过统计试验结果才能计算各种结果出现的频率,即试验

概率;②大量重复性,即试验次数必须足够大,重复进行每次试验的

条件和程序必须相同;③误差性,即每做一轮(100次或1000次)试

验,各种结果出现的频率都可能各不相同。这种现象表明频率只是概

率的逼近值或估计值,因此存在误差。从理论上来说,当试验次数不

断增大时,这种误差归于消失,频率将近似于概率。

主观概率的方法是依据个人对随机事件的认识,主观地确定随机

事件中各种可能发生结果的概率的一种方法。在实践中,有的随机事

件既不能按古典概率法,也不能按试验概率法计算其各种可能发生结

果的概率,因而不得不依靠决策者的主观估计来决定概率。主观概率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风险管理者对风险认识的态度决定主观概

率;②风险管理者搜集的信息决定主观概率;③主观概率是在无法对

事件作长期观察和试验的情况下作出的主观判断。例如,甲乙两个球

队实力相当,如果要预测甲乙两个球队的胜负,只有凭借主观概率。

频率和概率都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事

实上就是试验概率与古典概率之间的关系。当被研究对象是总体的全

部单位时,频率就是概率;当被研究对象是总体的部分单位(即样本)

时,频率只是试验概率。因此可以说,概率是频率的期望值或理论值,

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或试验值。在试验次数或抽样次数非常大时,

频率逼近概率。

五、损失频率的估计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估算损失次数和损失幅度的概

率,并建立一定形式的概率分布。常见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经验损

失资料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②应用理论概率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

根据经验损失资料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利用经验损失资料构造

概率分布的首要任务是使收集的资料足够多,并且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当企业自身缺乏经验数据时,可以利用来自保险公司、同业公会、统

计部门等的经验数据作补充。风险管理人员应该系统地、连续地收集

相关的经验损失资料,包括风险单位的特性和数量、事故发生的日期、

造成事故损失的原因、每次损失金额、每次损失事故涉及的风险单位

等数据。当风险管理人员掌握了大量在相同条件下风险单位发生的损

失资料后,可以通过统计整理和分析,获得经验损失概率分布,并以

此预测未来发生的损失情况。根据“大数法则”随着观察样本量的不

断增加,实际观察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将逐渐减小,估

计精度不断提高。

应用理论概率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通常没

有足够多的观察资料来建立损失概率分布,但是可以从中发现某些类

型的损失结果呈现出某些统计规律。比如,损失事故发生的次数可以

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服从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损失金

额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通常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等。由此,利用经验数据来拟合模型的待定参数后,就可以得到损失

概率分布表,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损失情况。

在衡量损失频率时,需要考虑三项因素:风险单位数、损失形态、

损失事件(或原因)。这三项因素的不同组合,会使风险损失频率的

大小不同。下面举例说明风险单位数,损失形态、损失事件不同组合

下的损失频率估计。

(1)一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单一损失形态的损失频率。

如果某一事件发生,另一事件不可能发生,这两个事件是相互排斥事

件。

(2)一个风险单位遭受多种事件所致单一形态的损失频率。如果

两种或多种事件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那么这些结果共同发生的概率

就需要计算得到。

(3)一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多种损失形态的损失频率。

(4)多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单一形态的损失频率。多个

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损失的概率取决于这些风险单位是否独立。

①如果两个风险单位具有这样的特性,其中一个风险单位遭受事

件的损失,不会影响另一个风险单位损失的概率,则称这两个风险单

位是相互独立的。

②如果两个风险单位是相关的,可以用条件概率来计算事故发生

的概率。两个风险单位A、B都发生损失的概率是两个概率的乘积:A

风险单位发生的概率;在A风险单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B风险单位发

生的条件概率。在A风险单位发生的条件下,B风险单位发生的概率,

称为A风险单位对B风险单位的条件概率。如果两个风险单位不相互

独立,那么,计算多风险单位遭受一个风险事件的损失概率,就需要

考虑条件概率。

根据相关性风险单位的计算,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①条

件概率越大,风险单位的相关性越强。一个风险单位发生事故,另一

个风险单位不发生事故的概率越小。如果两个风险单位完全相关,则

一个风险单位发生事故,就意味着另一个风险单位发生事故。②条件

概率越大,风险单位都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越大。

(5)多个风险单位遭受多种损失事件所致多种损失形态的损失频

率。例如,某企业仓库,要估计这6座仓库遭受火灾、爆炸、台风等

损失事件所致财产损失、责任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损失频率。

六、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

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企业将意外损失计

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之中。这种办法通常只适合于处

理那些损失概率高但损失程度较小的风险,这些风险损失可以视为企

业不可避免的经常性支出,因此,识别这类风险后,可以直接包含在

企业现金预算计划内。例如,一般企业都能承受的车辆意外损害、产

品不合格、偷窃或雇员欺诈行为等造成的损失。

企业将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的能力取决于能否保持一个超过其

他支出项目的收入余额,或者能否保持十分充裕的基金,以应付任何

资金的短缺。这些流动资金的形式可以是存款余额,也可以是透支能

力。因此,企业所能吸收的损失或累积损失规模,同其他日常开支一

样,取决于现金流量的余额或赤字加上可变现的准备金或短期借款的

额度。

然而,除了为应付那些很大程度上可预见而损失金额较小的风险

之外,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的方法与现金预算的目标是矛盾的。现金

预算一方面要求现金往来账上尽量避免有大量闲置的现金余额,因为

这些余额不能产生收益;另一方面又要求尽量减少那些常备现金或借

款资源不能满足突如其来的巨额货币要求的压力。即使对那些清偿能

力很强的企业,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也会出现流通资金短缺的现象,

乃至被迫大量借款或紧急变卖资产,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一般企业往

往不愿意留置额外的变现资金以备重置受损财产,或应付偶然出现的

其他风险损失,因此,企业在财务上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能力常常

受到限制。而且,风险事故发生后所作的补偿,必然导致企业流动资

金减少,而这可能使企业外部条件出现不利,这是将损失直接摊入经

营成本这种补偿方式的不利之处。

当然,并非所有损失都必须在其发生之后立即全额支付,因此,

可以把风险成本分散在几个月的现金预算之间。但无论是将其列入每

月的现金预算,还是计人更长时期的预算,风险管理者仅按各时期的

预期损失额的大小来确定预算是不够的,因为实际损失额与预期损失

额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只有在各时期的单独损失与总的损失额的可能

差异都落在预算限额以内,这样处理风险的方式才是可靠的。只有这

样,在营业预算内支付损失费用才会给经济单位带来益处,将损失直

接摊入经营成本这种融资补偿方式,才能成为经济单位自留风险的合

理选择。

七、筹集外部资金

如果企业不事先安排融资工具,也可能在损失发生后试图向银行

贷款或发行新的债券或权益类证券来为损失融资,以解燃眉之急,当

然,这种方法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事实上,风险事故发生后,企业资

产价值严重贬值,经营状况不稳定,信誉下降,此时企业处于不利的

融资地位,但对现金的需求却又十分迫切,从而使得融资条件变得非

常苛刻。而一个损失前信誉就不太好的企业,在此时可能借不到一分

钱,不论其答应什么条件。尽管如此,从外部筹措资金为损失融资仍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因为保证企业生存和业务正常进行是最为重

要的目标。

八、保险的代价

保险给社会带来很大效益,也使社会付出代价,但其社会效益大

于代价,这些代价是社会为了获得保险效益而必须作出的一种牺牲。

(一)经营费用

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一般要占到保险费的20%左右,它包括销售、

管理、工资、利润、税收等支出,投保人是以附加保费的形式缴付的。

(二)欺诈性索赔

由于道德危险因素的作用,保险有可能使某些人进行欺诈性索赔。

最明显的例子是,纵火造成的损失持续增加,此外,有些人谎报自己

的珍贵财产被窃,有组织的犯罪集团以得到保险公司赔偿为目的而盗

窃汽车。

(三)对防损工作的疏忽

由于心理危险因素的作用,保险有可能使某些公司疏忽防损工作。

心理危险因素比道德危险因素更具有广泛性,”躺在保险上睡觉”、

“着火不救”不乏其例,这要求在保险条款和费率上加以防范。

(四)漫天要价

保险使一些职业者索价过高。例如,在国外原告的律师在重大责

任事故的诉讼案件中的索价经常超过原告的真实经济损失;又如,医

生因病人有医疗保险而收取高额费用。

九、保险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保险的基本职能可概述为用收取保险费的方法来分摊灾害事故损

失,以实现经济补偿的目的。分摊损失和经济补偿是保险机制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

1、分散风险或补偿损失

保险将某一单位或个人因偶然的灾害事故或人身伤害事件造成的

经济损失,以收取保费的方式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的人,实现分散

风险的职能。通过这一职能,可以实现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充分分

散。

保险是一种分摊损失的方法,这种分摊损失是建立在灾害事故的

偶然性和必然性这种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对个别投保单位和个人来说,

灾害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和不确定的,但对所有投保单位和个人来说,

灾害事故发生却是必然的和确定的。保险机制之所以能运转自如,是

因为被保险人愿意以缴付小额确定的保险费来换取大额不确定的损失

补偿。

保险分摊损失职能的关键是预计损失,运用大数法则可以掌握灾

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使保险分摊损失成为可能。大数法则是保险

合理分摊损失的数理基础。

根据大数法则,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近某一

个常数时,其差额逐渐接近于零。大数法则在保险经营中的意义是,

风险单位数量越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越接近无限风险单位数量的预

期损失。因此,保险公司通过集合大量同质风险单位可以使在保险期

内收取的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及其他费用开支相平衡。换言之,当风险

单位增加时,平均损失的标准差会减少。

预期的损失将变为没有偏差的必然事件。这也意味着保险人对保

险费的估计变得精确,个别和少数保险标的受损的不确定性变为多数

保险标的可预见的损失。

2、经济补偿

按照保险合同,对遭受灾害事故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

是保险的目的。分摊损失是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没有分摊损失就无

法进行保险补偿,两者相互依存。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补偿职能主要就财产和责任保险而言,人身

保险存在非补偿成分,因为人的生命价值不能以货币表示。再则,许

多种人身保险具有返还的储蓄性质,人身保险的补偿一般称为给付保

险金。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是在保险固有的基本职能基础上发展的,归根结

底,是伴随着保险分配关系的发展而发生的。主要有基金积累职能和

风险监督职能。

1、基金积累职能

现代保险运用稳健的精算方法计算保险费率,通常是缴纳保费在

先,履行赔付或给付责任在后,保险人在一定时间内持有资金并可以

加以投资,形成保险资金,为分散风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保

险的基金积累职能。如果现代保险没有这一职能,就难以正常维系和

发展保险分配关系。

2、风险监督职能

分散风险的对价是分摊保险费,被保险一方必然要求以尽可能低

的保费获取同样的保险保障。因此,被保险人之间、被保险人与保险

人之间必然会对风险加强相互监督,以期尽量减少乃至消除不利的风

险因素,达到减少损失和减轻负担的目的。这就是保险的风险监督职

能。在行业协会保险和相互保险中,风险监督是在其会员之间进行的,

对于商业保险,则是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进行的。如船舶保险,

投保的船舶必须是适航的,不适航不保;已经投保但违反适航条件的

不予赔付。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也是一种保险监督。可见,保险的风

险监督职能是广泛存在的。

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步骤

为挖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潜在效益避免其潜在缺陷,需要对风

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恰当的设计以满足企业的需要。风险管理信息系

统的设计需要经历需求分析、确定信息流、可行性研究、软硬件购进

或租赁4个阶段。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了解他们各

自的需求,以及组织目前可能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找出风险管理信

息系统的所有可能用户及他们各自的信息需求和企业能满足这些需求

的现有资源。在需求分析中需要执行4个步骤。

1、确定用户

虽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大部分用户是风险管理部门,但有少部

分是其他部门甚至是企业外的人员。有些是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的,有些是要从风险管理部门获得信息的。在确定用户的过程中,一

般有以下部门的代表:企业内部有雇员健康安全部、管理信息系统部、

风险管理部、法律部、会计部、采购部、高级管理部门领导等。企业

外部有保险经纪人,代理人、承保人、风险管理咨询企业、律师事务

所、外部索赔管理人员或理算师、行业协会、当地政府官员等。

2、采样调查

进行调查或访问时,可以根据每个被采访者的情况设计一张调查

表,目的在于使采访双方都能达成对以下问题的一些认识和了解:①

正在收集的数据收集的原因和程序;②从现有数据中想要得到的一些

附加数据和信息;③难以收集和分析或成本较大的数据及从该数据中

可得到的信息;④当前收集、分析数据及传播结果信息的程序所存在

的问题。

3、分析访问结果

分析每个被访问者的观点可以得出关于整个企业的需求、资源和

改善信息流,以及提高风险管理决策能力的观点。了解当前和将来的

信息流对以上分析来说是基础性的工作。

4、准备报告或建议书

所有以上这些分析都应最终编成一个需求分析的报告书。

(二)确定信息流

信息流应当用一张流程图和相应的文字叙述来描述,流程图能简

捷地表明信息流是如何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的。这些流程图及

叙述常可以揭示基础数据是如何被收集的,如何被处理以产生所需要

的信息的。

(三)可行性研究

一个理想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资源可能很多,计算风险管

理信息系统的成本时需要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将所有的成本项目找出来,并要预测系统生命周期前3年的费用,然

后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将成本加总。效益的预测和计算也

是如此。通过这样计算出来的成本和效益值才能给高级财务经理和其

他经理以最确切的信息,并由他们评估这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财务

上是否可行。

(四)购买、租赁和建造的决策

一旦高级管理人员决定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配置相应软硬件

及人员,接下来就是如何获得软硬件的问题,是购买、租赁还是自己

设计。

1、软件决策

最基本的软件决策是应该从销售商那里直接购买还是自行设计,

在作出该项决策时应考虑系统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最终能力大小,除此

以外还应考虑:预算限制,使软件运行需要的时间,与企业内现有软

件的相容性。

只有当企业具有足够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人员,但企业现

有计算机化的数据与市场销售软件不相容,一些特殊的风险管理信息

系统需要的软件不能被满足时,企业才会考虑自行设计软件。否则,

不应盲目地自行设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

若一个企业选择外购软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应

考虑;软件的可靠性,软件的适应性,软件供应商提供辅助、培训、

服务的能力。

2、硬件决策

最基本的是租赁与购买决策。在一个没有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里,

作出租赁或购买决策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在设备预计的生命周

期内,租赁和购买在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上的差异;②企业面临的各种

损失风险(包括物质上的损失和技术上的过失);③当企业和计算机

技术更新时,购买和租赁在可预见的将来更新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或

管理信息系统时的灵活性的大小。

租赁可以避免大量资金流出和技术过时的风险,目前这一做法仅

适用于大型主机。

3、人员决策

在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配备人员时,一般考虑以下基本因素:①

足以能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管理信息技术;②对企业和风险

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了解情况;③在保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秘密方

面的可靠性和诚实性;④对一些计划外的风险管理信息需求的反应能

力;⑤人事费用。

软件、硬件和人员选择决策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很多情况下,

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应用结构、数据结构和技术结构3个部

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亦如此。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架构上包括应用层、数据层与技术层3个重

要部分。

(1)应用层架构提供企业所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功能。

(2)数据层架构定义应用系统所需的资料及存取界面,应考虑资

料库建造与资料的完整性。

(3)技术层架构定义系统运作之软硬件环境,建造时应确保系统

的安全性。其中技术结构涉及的主要是技术环境所涵盖硬件平台和相

关基础设施,以实现三层应用要求:客户服务、业务服务、数据服务。

系统通过对综合业务系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流

动性风险等的量化和控制,完成在业务系统中的风险衡量和评估、风

险的监管和汇总,从而为企业在资产组合管理和全面风险控制的基础

上完成内部资金定价、资本、资产分配和企业业绩评估等提供数据支

持和决策辅助。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界定

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层架构设计

有关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层架构设计,须考虑企业各层级

目前与未来可能的风险管理功能需求。原则说明如下。

(1)应用层架构的功能应包括:市场、经营与信用风险等管理,

资本配置,资产负债管理,绩效评估及相关管理报表等。

(2)使用者应参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与系统测试,以

确保满足风险管理的需求。

(3)除界定功能外,亦需确认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所采用解决

问题方法之可行性。

2、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配

企业所使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根据组织内的控管层级,明

确规范及分配集中式风险控制处理及个别业务单位分散式风险控制处

理的形态与层级。原则说明如下。

(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风险控制处理组织架构及控管方

式相搭配。

(2)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集中式(中央层级向下分派)信息

管理方式,以确保跨部门与跨产品间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与模型及资料

的一致性。

(3)企业若采用分散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必须注意不同

单位间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与市场资料是否具有一致性。

(4)选择集中式或分散式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取决于企业对于风

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要求,控制程度的要求,以及集中式系统执行

的可行性。

3、信息传送频率

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时,应考虑不同风险报告书显示

的频率,对象与格式。原则说明如下。

(1)产生及时的信息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但是实际

产生的频率仍应参照使用者的需求而定;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应有不

同的信息内涵与报告格式。

(2)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是报表或线上查询,而线上查询的格式则

可由使用者自己定。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必要时,亦可考虑包含以下功能:交易

前风险评估流程、交易前情景分析及相关交易之后的资料及时更新等。

(三)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的完整性

1、数据库的建立

企业建造数据库时应考虑数据结构,数据明细与数据存放地址。

建立数据库的关键要素有:

①按照企业的决策目标,选择需要包含的数据类别及每种数据类

别所应搜集的数量,这些数据类别的多少及数量取决于经济单位认为

是否能够满足决策;②决定数据的格式、类型及执行RMIS预期功能所

要求的随机存取,直接调用能力;③修改和定期检查实际数据。原则

说明如下。

(1)数据库基本框架应考虑风险信息传输的格式与频率,也要减

少重复数据以提高效率。

(2)选择数据应考虑数据的形态,数据形态可分为动态资料与静

态资料两类。

动态资料是指与交易相关及必须定期更新的资料。包括:①交易

资料一包含详细的交易信息,如交易对手、产品类型、交易日期、交

易金额、现金流量、币别及汇率等;②交易部位及价格等资料。

静态资料则是指更新频率不高的相关资料,如产品类型(代码)、

客户资料、风险限额与风险模型等资料。

(3)建立规则时还应考虑:资料储存的详细程度、分析方法的复

杂程度、数据库系统本身的效能。这些因素将影响资料库的执行效率。

2、数据的完整性与所有权

企业应经过验证与确认的程序,以确保风险信息的完整性与正确

性,并规定相关资料的所有权与维护责任。原则说明如下。

(1)经过使用者端系统与管理中心系统,进行资料完整性确认。

使用者端系统:必须确保风险信息来源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于信

息更新时进行自动检查。管理中心系统:应确认风险信息整合建立在

一致性的基础上,特别是业务单位对获利及损失的信息必须与会计部

门的资料一致。

(2)为了确认风险管理程序所使用资料正确性,必须指派专职部

门负责资料维护与更新工作。

(四)技术架构的建造与系统的安全性

1、信息技术搭配

企业建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框架时,应确认该系统与企业原

有信息平台的相容性,其框架应包含硬件平台,作业系统,数据库管

理系统与通信基础架构等。原则说明如下。

(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框架应包括:①硬件平台一须考虑企

业既有平台,以及跨平台间的连接效率;②作业系统一主要考虑为对

开放式环境的需求,以及设定多功能以确保最大效率;③通信基础框

架一一必须考虑不同部门间数据转移的网络连线需要,同时须考虑应

用程序间数据传输的中介软件;④数据管理系统一应依据企业技术程

度及资料库复杂程度,决定采用数据库类型;⑤风险控制软件一风险

控制软件的开发或采购应配合风险管理的需求;⑥图形化使用者界面

一力求使用界面的人性化。

(2)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框架的设计,其复杂程度与本身需求

相配合,应考虑未来技术发展趋缓,外购需要及新产品与新业务未来

的扩展性。

2、系统与模型的安全性

企业建造的风险管理技术框架必须规范所需的安全程度,以确保

企业信息,系统与模型的完整性与机密性。完全性相关领域包括:存

取权限、使用者控管、线路安全性与模型安全性。

3、系统备份,恢复和紧急应变措施

企业通信设备故障时仍能正常运作,事故的处理并应制定完整的

紧急应变措施。主要范围应包括:灾难恢复、容错、备份与应对策略。

4、风险管理信息专业人才

为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作,企业应有专职的信息人员从事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5、信息技术的开发

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论是自行开发还是委外购买,皆应

在可管理的状况下,注意其功能的实用型、可扩充性与可执行性。

在选购已编好的RMIS软件或雇用其他软件企业编制或经济单位自

己编制RMIS软件时,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可靠性、

友好的用户界面、灵活性、综合性、容错性、兼容性、分析能力、安

全性、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开放程度、供应商或系统商的专业能力及

支援能力。

十二、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人

影响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人、数据、技术,

而关键在于人。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有影响的人有企业领导、企

业项目经理、企业实施人员、具体业务人员、实施咨询顾问。

企业领导是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者;项目经理是实施风

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者;实施人员是实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执行

者;具体业务人员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操作者;咨询顾问是实施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者。没有企业领导的认可,也就没有实施风

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没有项目经理的有力组织协调,很难保证风

险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进行;没有各个实施人员的互相配合和出色工

作,无法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各模块的信息无缝集成;没有具体业

务人员及时准确地录入各种基础信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出就成

了“垃圾”。没有资深咨询顾问的正确指导,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就难免多走弯路,甚至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案例。

(一)企业领导

(1)企业领导要对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

上,才能进行可行性分析,才能对项目的投资收益有正确的估计。

(2)企业领导要有实施系统的信心和决心。系统的实施会使得企

业权力“重新洗牌”,使得企业某些人的灰色利益变得透明。企业领

导如果对实施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就会受到反面观点的左右,影

响系统实施的如期进行。

(3)企业领导对系统的支持。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含各部门一把

手)的支持是系统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要素。

(二)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实施队伍的领导和负责人,是系统实施成功的

关键人物。他应既懂经营管理,又懂计算机知识,对系统的实施有深

入地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对企业的情况有全面深入地了解。项目经理

还应具备很强的领导才能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协调企业与

RMIS软件厂商或咨询企业间的关系;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关系;协

调部门内部实施人员的关系。

(三)咨询顾问

作为一个资深顾问,必须对RMIS相当了解,有一定的RMIS实施

经验,既懂管理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知识,必须具备专家的技能、教

师的技能和领导的技能。优秀的顾问能为用户提供优秀的管理建议、

解决方案,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设置、二次开发,为用户解决问题。

(四)企业实施人员

首先,实施人员必须熟悉RMIS系统,有实施经验;其次,实施人

员必须对企业的经营运作(包括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

尤其自己负责的范围,有个透彻的理解;再次,实施人员必须具有很

强的团队精神,因为在RMIS的实施过程中,互相学习与信息交流是成

功的关键,如果各实施人员都各行其是的话,RMIS根本无法发挥其应

有的潜力。

十三、系统实施的步骤与问题

(一)系统实施步骤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分阶段、分步骤、按业务功能区域(子系

统)分头推进的实施策略。每个业务功能区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

(1)模拟运行。发现软件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设计,磨合管理工

作中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熟悉新的工作方式,明确使用人员的职责

和权力,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消除陌生和不信任感,检查数据处理

是否合理。

(2)应用培训。通过全方位不断培训各部门业务人员,使他们熟

悉系统的管理模式,并与具体的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制定风险管理信

息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体现管理模型的软件必须有配套

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完整的数据

责任体系、数据授权等级表、数据转换规范、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3)数据标准建立及稽核、整理录入。通过实施过程管理,建立

严格的数据编码标准,用户可以顺利地将以往零散、纸面的数据,按

照规范的输入、稽核过程,转换到数据库中,形成精确、及时、完整

的具有管理价值的信息。

(二)克服操作中的问题

当新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被接受后,操作当中可能因此而出

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数据、系统、硬件、软件和相关人员。

1、数据问题

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运行当中可能面临3个与数据有

关的问题,即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所有权和数据不足问题。

(1)数据完整性。为确保数据完整性,进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

数据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由风险管理人员对大的数据项目的变动来

加以核实和确定:②限制有权输入数据、修改数据或输出数据的人员

数量;③对风险信息记录和系统中的其他信息进行定期审计。保证一

些错误数据可以被改正或删除。

(2)数据所有权。当一个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数据来源于许

多渠道时,将产生所有权问题,就是说为了某一特定目标谁可以把数

据从系统中别除,谁应对改写和删除承担相应责任。这里应当区分程

序所有权和利用此程序所获信息所有权,如当一个企业试图改换一个

保险人或软件供应商或者该企业要被兼并时,这一问题将变得异常复

杂。

(3)数据不全。现在许多较为流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都采用系

统性模型,而可以预测期望损失或者画出一个趋势图,但为产生一个

令人满意的结果,系统中必须有足够数据可用,收集数据则意味着付

出一定的成本。因此,设计一个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求风险管理

人员与高级经理人员对收集数据所需成本由于数据不全而导致错误等

所带来的成本进行估算。

2、系统问题

除了数据和硬件不匹配问题之外,由于系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一个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也可能达不到期望结果。如果风

险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经理人员过分强调小发明,也将出现系统问题。

3、硬件问题

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关的两个潜在的硬件问题是机器失灵和技

术过时。机器失灵可以由有能力的专职人员和技术辅助人员进行维修。

技术过时风险产生于当扩展或修改一个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时,零部件

和相关服务无从得到,而不得不增加一个额外硬件。

4、软件问题

软件也可能由于过时或者不能满足企业改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

要而出现问题。由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原先的风险管

理的控制手段和财务手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风险管理的信

息系统也会作出调整,如果软件功能比较差就会无法承受企业对系统

的调整,这样会使信息系统形同虚设。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应

及时替换支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使软件适应企业随时调整系

统的需要。

十四、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覃xx

3、注册资本:111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5-2-26

7、营业期限:2015-2-26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9702.607762.087276.95

负债总额3900.183120.142925.13

股东权益合计5802.424641.944351.82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

营业收入24306.1819444.9418229.64

营业利润5173.204138.563879.90

利润总额4432.383545.903324.28

净利润3324.282592.942393.4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3324.282592.942393.48

者的净利润

十五、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一)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劳动定员

是以所需的基本生产工人为基数,按照生产岗位、劳动定额计算配备

相关人员;依照生产工艺、供应保障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充分利用

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招聘人员实行全员

聘任合同制;生产车间管理工作人员按一班制配置,操作人员按照

“四班三运转”配置定员,每班8小时,根据xxx(集团)有限公司规

划,达产年劳动定员347人。

劳动定员一览表

序号岗位名称劳动定员(人)备注

1生产操作岗位226正常运营年份

2技术指导岗位35//

3管理工作岗位35//

4质量检测岗位52//

合计347//

(二)员工技能培训

1、为了得到文化技术素质较高、操作熟练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

必须高度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提高企业效益、保证安全生产

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

此,项目建设单位应选择国内外同类型生产设备对操作技术人员进行

培训,使其在上岗前熟悉操作,以保证设备顺利开车及安全生产。

2、人员培训工作在设备安装前完成,以便操作人员能在设备安装

阶段熟悉现场配置和生产工艺流程,并作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投

料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人员的培训工作考虑在国内相似工厂进

行。

3、项目建设单位将对新增各类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

培训,上岗人员需经所应聘岗位和职责范围进行应知应会考试,合格

后方可上岗。

4、新增员工在上岗前,由项目建设单位培训部门按岗位职责范围,

统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届时聘请劳动就业局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请消防部门和电力部门讲授安全操作知识,同时加强公司

经营理念综合培训,教育员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5、本期工程项目需进行培训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生产操作

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新增人员岗前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核的

方式,其培训内容及程序入厂军训一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培训一法

制培训一消防、安全培训一技术理论培训(设备操作程序及原理、加

工工艺、检测方法、设备维修与保养,各种原材料、辅料、备品零部

件的识别及使用方法)一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一考试、考核。

6、项目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

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培训制度化,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十六、项目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项目所处区域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较好,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政局稳定,法律法规日臻完善,因此,该项目政

策风险较小。

(二)市场风险分析

该项目虽然暂时拥有领先的竞争地位和优势,但仍需密切关注市

场,加快产品产业化进程并尽早达到规模化生产,确保性价比优势,

真正占据国内较大比例市场份额,同时力争出口。因此,产业化进程

的速度与质量是本项目必须迎接的挑战与风险。虽然今后几年该项目

应用产品需求将会持续一波增长趋势,但目前剧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使

得本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三)技术风险分析

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是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先进的制造工

艺技术、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使产品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要进一

步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积极研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完善并固化加

工制造工艺,挖掘自身潜力,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

目前技术飞速发展,设备更新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迅速。要使产

品和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就要不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强

科研开发力量,致力技术创造,保持技术领先。同时,重视人才竞争,

学习国外人才资料管理先进经验,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建立吸

引和稳定人才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产品风险分析

该项目的几种产品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但仍要根据市场不断改

进。

(五)价格风险分析

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价均比目前市场价要低,但随着竞争对手的

增加,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最终的价格竞争,面临调低售价的压力;

同时,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将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对产品价格带

来不确定影响。因此,应从形成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内

部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计划生产方面

采取措施,削减产品价格风险。

(六)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项目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运营不当造成大量存货、营运

资金短缺、产品生产安排失调等问题。对于经营管理风险,建议企业

吸引人才加快机制及科技创新,尽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

高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素质,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和责任制;

稳定原料供应渠道;加速新品种的开发,及时根据形势调节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供、销网络管理系统,积极开拓市场渠道,

抢占市场先机;避免行业风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高素质的人才

(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七)财务及融资风险分析

财务金融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本项目资金由企业自

筹解决,只要确保资金迅速到位、回收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加强资金

的使用管理,项目财务金融风险很小。本项目由于企业已经完成了资

金前期自筹,加上良好的银行信用等级,因此,项目投融资风险很小。

(A)经济风险分析

从盈亏平衡点和售价降低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看,项目的抗风险

能力较强,但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保持技术先进性,大力

研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才是企业各

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才能最终避免项目的经济风险。

十七、项目风险对策

(一)政策风险对策

目前,国内有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但还需要把握机会,抓住国

家目前鼓励符合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的机会,让项目尽快进入实施阶段。

(二)社会风险对策

加强与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以期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三)经济风险对策

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和政治环境对本项目产品市场的影响,依据实

际情况调整营销策略。另外,企业内部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和管理

创新,节能减排,使项目产品成本降至最低限度。同时,与下游客户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固的销售网络。

(四)管理风险对策

选聘优秀的管理人才,并施以职业道德、修养、能力等综合方面

的教育;同时制定合理高效适用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杜绝由于管理制

度和措施的不到位、不完善造成的风险。特别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

选择具有较好业绩和口碑的设计工程公司、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确

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建设,及时投运。

十八、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

1、自主研发优势

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

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

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

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

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

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

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

权的保护。

2、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

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

早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

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