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化学实验室》_第1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化学实验室》_第2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化学实验室》_第3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化学实验室》_第4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化学实验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第2部分:化学实验室本文件规定了高校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制度、人员、内务管理、安全设施设备、采购管理、储存管理、使用管理、管制类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废物管理、应急管理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校化学实验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144气瓶颜色标志GB10409防盗保险柜(箱)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GB/T16163瓶装气体分类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1756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27476.1-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27476.5-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GB/T31190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40378-2021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技术规范GB/T41962实验室废弃物存储装置技术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A/T73机械防盗锁GA1002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HG2057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GJ91科研建筑设计标准JY/T0616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TSG23气瓶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27476.1-2014和GB/T27476.5-201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2化学实验室chemistrylaboratory进行化学学科探索,研究、实验及检测分析的场所(以下简称实验室)。[GB/T40378-2021,定义3.1]3.2化学实验室废水chemistrylaboratorywastewater容器洗涤、仪器清洗及清洗沾染物等过程产生的废水。[GB/T40378-2021,定义3.2]注:不包括废液及危险废弃物。4制度4.1学校和二级院系(或单位)应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学生安全守则;b)化学品采购、储存、发放、领取、使用、退回和危险废物处置的管理制度;c)爆炸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化学品的特殊管理制度;d)实验室安全培训及准入制度;e)化学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制度;f)个体防护装备、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制度;g)气瓶、气体管路安全管理制度;h)其他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4.2实验室应编制相应实验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涉及危险工艺的实验操作规程;b)涉及易燃易爆性物质的实验操作规程;c)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操作规程;d)气瓶、气体管路安全操作规程;e)其他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5人员5.1安全意识、能力和资格5.1.1实验室人员应理解和掌握化学品安全标签标识与说明。化学试剂保管人员应理解和掌握所保存化学品的性质与信息(至少包括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的性质信息应便于使用人员取阅。5.1.2实验室人员应掌握使用化学品,处置化学危险的程序,以及在紧急情况撤离实验室的步骤。5.1.3实验室人员应熟悉常见化学危害救治指南。5.1.4实验、辅助和维护工作均应经授权,方可进行。5.1.5实验室的维护与清洁应由本实验室人员负责。5.2培训和指导35.2.1实验室应制定化学品安全应对程序。结合实验室人员(包括搬运与清洁等辅助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岗位制定化学安全培训计划,并实施。5.2.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化学安全培训,并对培训进行有效性评价。培训包括以下内容:——化学危险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化学品使用、化学品的危害、安全操作程序等安全规定,具有防范化学危险的能力;——化学安全个体防护设备使用、保养、清洁、存放,急救等培训;——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演练培训,具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6内务管理应在实验室内形成良好的内务管理:a)不得在实验室内接触、储存、或使用个人的食品或饮料。冰箱、冷柜、电炉或微波炉等应有禁止用于个人食品和饮料的标识;b)应保持实验台面、试剂架以及通风柜的干净与整洁,禁止存放可导致阻碍、绊倒或滑倒危险的材料;c)各阶段操作完成后,应将试剂、仪器等放回原位,清除溢出物;d)盛有化学品的容器应具有清晰长久的标识;e)禁止将使用后剩余的化学品放回原试剂容器;f)应及时收集化学废物并从工作区域转移走,并按要求存放于化学废物暂存场所,危险废物的存放应符合标准规定;g)可用有标识的容器或包装存放破碎的玻璃制品。7安全设施设备7.1实验室设计应符合JGJ91的规定,有关安全卫生设计应符合HG20571的规定。7.2使用或产生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室不宜设吊顶。7.3实验区和办公休息区应隔开设置。7.4实验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实验室的门扇宜设观察窗。7.5实验室内化学品储存柜应避免阳光直晒,并应避免靠近暖气、高温电器设备等热源,保持通风良好,不应贴邻实验台设置,也不应放置于地下室。7.6使用惰性气体的实验室,宜设置氧气浓度报警仪并与风机联锁。7.7使用或产生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实验室,应设置相应的可燃气体测报仪并与风机联锁,风机应为防爆型风机。7.8使用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室,应安装相应的有毒有害气体测报仪并与风机联锁。7.9实验室内气瓶颜色应符合GB/T7144的规定。气瓶应有效固定,防止倾倒。47.10实验室使用后或产生的废气(或尾气)应分别通过管路引至室外安全区域排放。7.11经常使用强酸、强碱、有化学品烧伤危险或有液体毒害危险的实验室应安装淋洗器,在实验台附近应安装洗眼器。淋洗器、洗眼器的服务半径应不大于15m。7.12实验室应根据GB50140的规定,在位置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配备与实验室内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和毒害性物质等相适应的以下消防器材:a)灭火器;b)灭火毯;c)消防砂;d)其他必要消防器材。7.13应根据实验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进行实验操作的教职工、学生和其他实验人员配备防护口的规定。7.14实验室应在方便取用的地点设置急救箱或急救包,配备物品应包括必要的急救药品、绷带、纱布、消毒药剂等。8采购管理8.1基本要求8.1.1建立购买、验收、使用等台账资料。8.1.2不得私自从外单位获取化学品(包括管制类),也不得给外单位或个人提供化学品(包括管制类)。8.1.3实验室购买化学品时应索取符合GB/T16483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化学品包装上应粘贴符合GB15258的安全标签。8.1.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应妥善保管,方便人员获得。8.2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须向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进行购买,查看相关供应商的经营许可资质证书复印件。8.3剧毒品、易制爆品、易制毒品、爆炸品购买前须经学校审批,报公安部门批准或备案后,向具有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并保留报批及审批记录。8.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买前须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报批同意后向定点供应商或者定点生产企业采购。8.5运输安全校园内危险化学品的的运输车辆、运送人员、送货方式等应符合相关规范。59储存管理9.1危险化学品储存区9.1.1学校建有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并规范管理。9.1.2危险化学品储存区须有通风、隔热、避光、防盗、防爆、防静电、泄露报警、应急喷淋、安全警示标识等措施,专人管理。9.1.3危险化学品储存区的消防设施应符合JY/T0616的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毯、砂箱、自动喷淋等)。9.1.4危险化学品储存区不能建设在地下或半地下,不得建设在实验楼内。若只能在实验楼内存放,则应按照实验室的标准要求。9.1.5危险化学品储存区的试剂不混放,整箱试剂的叠加高度不大于1.5米。9.2实验室化学品存放9.2.1动态台账建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动态台账,并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或安全周知卡,方便查阅。定期清理废旧试剂,无累积现象。9.2.2存放要求化学品应有专用存放空间并科学有序存放,符合以下条件:——储藏室、储藏区、储存柜等应通风、隔热、避免阳光直射;——易泄漏、易挥发的试剂存放设备与地点应保证充足的通风;——试剂柜中不能有电源插座或接线板;——化学品有序分类存放,固体液体不混乱放置,互为禁忌的化学品不得混放,试剂不得叠放;——有机溶剂储存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装有试剂的试剂瓶不得开口放置。实验台架无挡板不得存放化学试剂;——配备必要的二次泄漏防护、吸附或防溢流功能。——液体样品应置于固体样品下方存放,且液体样品应存放尽可能的低,减少容器破裂和泄漏的危险。9.2.3存放总量9.2.3.1危险化学品(不含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原则上不应超过100L或100kg,其中易燃易爆性化学品的存放总量不应超过50L或50kg,且单一包装容器不应大于20L或20kg(按50m2为标准,存放量以实验室面积比考量)。9.2.3.2常年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溶剂或气体须加装泄露报警器;储存部位应加装常时排风,或与检测报警联动排风装置。9.2.3.3危险化学品的转移应遵守相关法规,如某种形式硝化纤维或包含硝化纤维的产品,应被单独进行风险评价,运输转移量和存储情况应依照风险评价结果而定。9.2.4标签6化学品包装物上须有符合规定的化学品标签。当化学品由原包装物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包装物内时,转移或分装后的包装物应及时重新粘贴标识。化学品标签脱落、模糊、腐蚀后应及时补上,如不能确认,则以不明废弃化学品处置。9.2.5其他注意事项——装有配制试剂、合成品、样品等的容器上标签信息明确,标签信息包括名称或编号、使用人、——无使用饮料瓶存放试剂、样品的现象,如确需使用,必须撕去原包装纸,贴上试剂标签;——不使用破损量筒、试管、移液管等玻璃器皿。9.3防范措施存储化学试剂应遵守以下防范措施:a)危险化学品存储量宜按最小使用量储存,易发生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品应登记并妥善保管;b)化学品的存储,包括废物,应依据化学品的性质和相互间反应活性。不相容的化学试剂应分开保存,如凭借化学试剂柜防火或者采用空间隔离。不相容的液体应提供独立的溢出液收集区;c)打开包装、转移内容物、分配化学试剂或取样均不应在存储危险化学物质的橱柜中或橱柜上操作;d)使用铝质圆柱型容器(包括灭火器),应防止不相容危险化学物质在该处使用;e)应对化学品包装检查确保其完整性。泄漏或危险的包装应转移到安全处重新包装或处理;f)当房间存储化学品时,明火或者电辐射加热器等禁止使用;g)作为正常或非正常操作的一部分而出现的易燃蒸气或可燃物的区域应按照相关标准与规定分类。避免着火源的相关要求应与实际情况一致,除非着火源是受控的和试验必需的,如使用煤气灯;h)在室温条件下不稳定的物质应保存在可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的设施中。当使用时,应提供可靠的安全措施。物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有害物的风险应被清晰的标注;i)避免化学试剂及其容器被阳光直射;j)挥发性、毒性物质应被存放在连续机械通风的通风橱柜内,远离着火源与热源。9.4化学品隔离可采用下列化学品分类方法:a)爆炸品(第1类);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2类);c)易燃液体(第3类);d)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4类);e)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第5类);f)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6类);g)放射性物品(第7类);h)腐蚀品(第8类)。注:气溶胶,尤其是含有易燃或有毒有害物质时,也要予以关注。10使用管理710.1化学品的使用GB/T27476.5-2014中5.6.2.7的内容适用。10.2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制定危险实验、危险化工工艺指导书、各类标准操作规程(SOP),指导书上墙或便于取阅,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10.3自动控制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反应装置应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10.4电源冗余设计涉及放热反应的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装置应设置双重电源供电或控制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10.5有毒有害废气处置对于产生有毒有害废气的实验,须在通风柜中进行,并在实验装置尾端配有气体吸收装置,操作者佩戴合适有效的呼吸防护用具。10.6实验气体管理10.6.1采购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实验气体,建立气体(气瓶)台账。气瓶附件齐全。10.6.2存放——气体(气瓶)存放点须通风、远离热源、避免暴晒,地面平整干燥;——气瓶应合理固定;——气瓶的存放应控制在最小需求量;——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等助燃气体气瓶不得混放;——独立的气体气瓶室应通风、不混放、有监控,有专人管理和记录。10.6.3使用管理——危险气体气瓶尽量置于室外,室内放置应使用常时排风且带监测报警装置的气瓶柜。——涉及有毒、可燃气体的场所,配有通风设施和相应的气体监测和报警装置等,张贴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使用完毕,应及时关闭气瓶总阀。10.6.4气瓶有供应商提供的气瓶定期检验合格标识,无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气瓶、无超过设计年限的气瓶。气瓶颜色符合GB/T7144的规定,确认“满、使用中、空瓶”三种状态。10.6.5密封空间和密闭空间10.6.5.1较小密封空间使用可引起窒息的气体,须安装有氧含量监测,设置必要的气体报警装置。810.6.5.2存有大量无毒窒息性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液氮、液氩)的较小密闭空间,为防止大量泄漏或蒸发导致缺氧,须安装氧含量监测报警装置。10.6.6管路连接与标识管路材质选择合适,无破损或老化现象,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查;存在多条气体管路的房间须张贴详细的管路图,管路标识正确。10.7溢出物管理GB/T27476.5-2014中5.6.4的内容适用。11管制类化学品管理11.1剧毒化学品11.1.1验收、保管和发货工作双人管理,并配置双把锁、双本账,技防措施符合管制要求。11.1.2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11.1.3有专人管理并做好贮存、领取、发放情况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1年。11.1.4防盗安全门应符合GB17565的要求,防盗安全级别为3级(含)以上,防盗锁应符合GA/T73的要求,防盗保险柜应符合GB10409的要求,监控管控执行公安要求。11.2易制毒化学品应设置专用存储区或者专柜储存并有防盗措施。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台账清晰,账册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11.3易制爆化学品存量合规,双人双锁保管。储存场所设置防盗安全门,防盗安全级别应为乙级(含)以上;或存放在具有防盗功能的专用储存柜,台账账册保存期限不少于1年。11.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具有防盗设施和报警装置的专库或保险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专人管理并建立专用账册,保存期限应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11.5爆炸品单独隔离、限量存储,使用、销毁按公安部门要求执行。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须进行登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12实验室废物管理12.1暂存区9暂存区应远离火源、热源和不相容物质,避免日晒、雨淋,应分区域存放两种及以上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暂存区应有警示标识并有防遗洒、防渗漏设施或措施。存储化学废物的容器应置于通风良好且便于运送的区域。存放废物的区域应具有防烟、防火等设施,必要时增加防火隔离设施。12.2收集实验室收集化学废弃物,应注意以下事项:——应使用合适的容器收集存储,根据废物类型明确标识。并且应考虑化学废物储存的兼容性,如有必要应分开存放。废物与变质的化学品在一起可能增加危险,例如压力升高或爆炸。这类废物应加以识别并进行有效管理;——化学废物可分成水溶液、有机溶剂、含重金属的溶液、不溶于水废物、氯化溶剂类、氧化物及普通实验室垃圾等,特殊类型的混合物应进行细分,例如氰化物、爆炸性材料或石棉。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废物不应--起存放。易形成过氧化物的废物在离开实验室前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处理;——废弃的化学试剂应存放在原试剂瓶中,保留原标签,并瓶口朝上放入专用固废箱中;——针头等利器须放入利器盒中收集;——废液应分类装入专用废液桶中,液面不超过容量的3/4。废液桶须满足耐腐蚀、抗溶剂、耐挤压、抗冲击的要求;——严禁将实验室危险废物直接排入下水道,严禁与生活垃圾、感染性废物或放射性废物等混装。12.3分离和标识标识语应包含下列信息:——物质名称或组成、运输名、UN号或CAS号;——宜对混合废物列出主要组分及分子式;——在合适的地方标识警示词语;——如要求特殊程序控制应急情况或对接触者有生命威胁,应在必要处提供额外的警示信息。标签应固定在容器上、抗降解,字应经久耐用并易于辨识与使用。12.4贮存站12.4.1学校应建设化学废弃物贮存站,防止废物的扬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