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1》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篮球1》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篮球1》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篮球1》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篮球1》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1336120413课程名称:篮球

Basketball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60,其中,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56。

学分:3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篮球课程是以身体练习、游戏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篮球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战术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为目标的体育实践课程。(二)课程的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规律,较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一般篮球运动和教学能力、组织一般竞赛活动的一门课程,以胜任中等学校篮球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三)课程的任务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热爱篮球运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重点理论知识,对篮球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3、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技战术运用与实战能力。4、使学生掌握篮球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对初学者进行教学的实际能力,胜任中、小学校篮球教学工作。5、使学生掌握重点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具备从事篮球比赛临场裁判及组织竞赛的基本工作能力。五、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篮球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篮球课程教学能力、胜任中、小学校的篮球教学工作和指导开展篮球活动的能力。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述及篮球文化(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及中国的篮球运动,了解篮球文化的特点与功能及篮球文化的欣赏,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等。(二)教学内容1.1

篮球运动概述1.1.1篮球运动发展简述1.1.2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和特点1.1.3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1.1.4中国的篮球运动1.2

篮球文化1.2.1篮球文化特点1.2.2篮球文化功能1.2.3篮球文化欣赏(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篮球运动基本规律

2.篮球运动特点难点:1.篮球文化的欣赏

第二章

篮球教学(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篮球教学文件的设计及篮球教学课的组织与管理,掌握篮球教学原则与方法、中学篮球的教法与学法。(二)教学内容2.1

篮球教学2.1.1篮球教学原则2.1.2篮球教学方法2.1.3中学篮球的教法与学法2.1.4篮球教学文件的设计2.1.5篮球教学课的组织与管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

篮球教学原则

2.篮球教学方法

难点:1.篮球教学文件的设计

第三章

篮球裁判工作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篮球裁判员的执裁技巧与方法、记录台的工作方法,了解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掌握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及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二)教学内容3.1

篮球裁判工作3.1.1篮球运动主要规则3.1.2篮球裁判员执裁技巧3.1.3记录台工作方法3.2

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3.2.1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3.2.2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

篮球运动主要规则2.

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难点:1.

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

第四章

移动技术(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篮球运动中各种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和动作要领,掌握各种移动技术并能灵活运用。同时,了解各种移动技术的教学与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4.1

起动4.2

跑4.2.1变向跑4.2.2侧身跑4.3

急停4.3.1跨步急停4.3.2跳步急停4.4

转身4.4.1前转身4.4.2后转身4.5滑步4.6撤步4.7跳4.7.1双脚跳4.7.2单脚跳(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跨步和跳步急停技术

2.前转身和后转身技术难点:1.跨步和跳步急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前转身和后转身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第五章

传接球技术(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各种传接球技术。同时,了解各种传接球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5.1传球技术5.1.1双手胸前传球技术5.1.2单手肩上传球技术5.1.3单手体侧传球技术5.1.4反弹传球传球技术5.2球技术5.2.1双手接球技术5.2.2单手接球技术(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反弹传球传球技术难点:1.单手体侧传球技术

2.行进间的传接球技术

第六章

投篮技术(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投篮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各种投篮技术。同时,了解各种投篮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6.1原地投篮技术6.1.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6.1.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技术(女生)6.2

行进间投篮技术6.2.1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技术6.2.2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技术6.3跳起投篮技术(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跳起投篮技术难点:1.跳起投篮技术

2.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技术

第七章

运球技术(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运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各种运球技术。同时,了解各种运球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7.1高、低运球技术7.2球急停急起技术7.3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7.3.1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技术7.3.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7.4

运球转身技术7.5

背后运球技术(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

2.运球转身技术难点:1.运球转身技术

2.背后运球技术

第八章

持球突破技术(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和运用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同时,了解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8.1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8.2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2.

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难点:1.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第九章

防守技术(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的技术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的各种技术。同时,了解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9.1防守有球队员技术9.1.1防投篮9.1.2防突破9.1.3防运球9.1.4防传球9.1.5抢球9.1.6打球9.2

防守无球队员技术9.2.1防摆脱9.2.2防纵切9.2.3防横切9.2.4断球(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防守有球队员技术中的防投篮和防突破

2.防守无球队员技术中的防纵切和防横切难点:1.防守有球队员技术中的抢球2.防守无球队员技术中的断球

第十章

抢篮板球技术(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技术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熟练掌握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的技术。同时,了解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10.1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冲抢)10.2抢防守篮板球技术(先档后抢)(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抢防守篮板球技术中的先档后抢难点:1.抢进攻篮板球技术中的冲抢

第十一章

攻守战术基础配合(共1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基本了解各种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意义、功能和作用,掌握各种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的基本理论、配合方法、运用时机,并在实战中运用。(二)教学内容11.1进攻基础配合11.1.1传切配合11.1.2突分配合11.1.3掩护配合11.1.4策应配合11.2

防守基础配合11.2.1挤过配合11.2.2穿过配合11.2.3绕过配合11.2.4交换配合11.2.5夹击配合11.2.6补防配合11.2.7关门配合(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传切配合2.

突分配合3.

掩护配合难点:1.

掩护配合

2.

夹击配合

第十二章

快攻与防守快攻(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和掌握快攻和防守快攻的理论、方法、形式和基本要求,了解快攻和防守快攻的教学与练习方法。(二)教学内容12.1

快攻12.1.1长传快攻12.1.2传球与运球结合快攻12.1.3个人运球突破快攻12.2

防守快攻12.2.1防守快攻的方法12.2.2堵截快攻的发动与接应12.2.3防守快下队员12.2.4快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12.2.5全场五对五攻防练习重点:

1.传球与运球结合快攻

2.快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难点:1.传球与运球结合快攻

2.快攻结束阶段以少防多

第十三章

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配合方法、运用时机和基本要求,掌握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战术的配合方法、运用时机和基本要求。(二)教学内容13.1

半场人盯人防守13.1.1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13.1.2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13.2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13.2.1选用合理的落位阵型3.2.2通过中锋以掩护为主的配合方法13.2.3通过中锋以策应、掩护、空切、突分为主的进攻配合方法13.2.4抛前场界外球的固定配合方法13.3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13.3.1前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13.3.2中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13.4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13.4.1快速进攻法13.4.2“逐步”进攻法重点:

1.

半场人盯人防守

2.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难点:1.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2.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第十四章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区域联防的防守阵型、方式、特点、作用及运用时机,掌握2-1-2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基本要求以及教学方法;掌握1-3-1阵型进攻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基本要求以及教学方法。(二)教学内容14.1

区域联防14.1.1区域联防的阵型14.1.2区域联防的方法(以“2-1-2”防守阵型为例)14.2

进攻区域联防14.2.1进攻区域联防的阵型14.2.2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以“1-3-1”阵型落位进攻“2-1-2”联防)重点:

1.

“2-1-2”防守阵型的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

2.

“1-3-1”阵型落位进攻“2-1-2”联防的进攻方法难点:1.

“2-1-2”防守阵型的区域联防的防守方法

2.

“1-3-1”阵型落位进攻“2-1-2”联防的进攻方法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田径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协调性、健美操课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这两门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八、教学时数分配《篮球》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90

学分:4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讨论、习题课等学时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及篮球文化(理论课)1

第二章篮球教学(理论课)1

第三章篮球裁判工作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理论)2

第四章移动技术(技术课)

3

第五章传接球技术(技术课)

6

第六章投篮技术(技术课)

8

第七章运球技术(技术课)

6

第八章持球突破技术(技术课)

4

第九章防守技术(技术课)

4

第十章抢篮板球技术(技术课)

3

第十一章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技术课)

10

第十二章快攻与防守快攻(技术课)

4

第十三章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技术课)

3

第十四章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技术课)

3

技术考核(考核课)

2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一)推荐教材:《球类运动——篮球》,王家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二)参考书:1.《篮球》(普修),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2.《篮球》(专修),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3.《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专修),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篮球竞赛规则》,中国篮联审定,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5.《现代篮球运动研究》,刘玉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6.《篮球运动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主要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完整与分解、组织学生练习、发现与纠正错误。教学条件要求:标准室内篮球场一个、篮球每个学生一个。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理论考试:笔试(闭卷考试),学期末考试周进行。2、技术考试:技评与达标(移动、传球、运球、投篮),其中技评占40%,达标占60%,最后一个教学周随堂进行。3、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评定。成绩计算:1、理论考试:占总分的38%。2、技术考试:占总分的42%。3、平时成绩:占总分的20%。技术课考核方法及标准1、五点投篮:1.1、方法:以篮圈中心与地面的垂直点为圆心,4.5米(女生4米)为半径划一半圆弧线,在两个零度角各投篮2次,两个45度角各投2次,罚球线附近投2次,共计10个篮。达标成绩(男女)投中次数7个6个5个4个3个得

分100857560501.2、技评:A:90——10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出手正确且命中率高。B:80——90,投篮时动作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较高。C:70——8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出手基本正确且命中率一般。D:60——70,投篮时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协调能力一般,出手较正确且命中率不高。E:60以下,投篮时动作错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出手动作一般且命中率较底。2、运球往返上篮:2.1、方法:由一侧端线起动运球开始并记时,运到中线做后转身,然后上篮、投中,折回运球到中线做变向运球,然后上篮、投中。再往返一次第四个篮中篮停表。达标成绩表(男)时间(秒)262830323436383940得

分1009590858075706560达标成绩表(女)时间(秒)343638404244464748得

分10095908580757065602.2、技评:A:90——100分,运球动作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