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专题——规范答题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页1/56一、设题角度例:关于这首词表示内容,有些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些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些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看法怎样?请简明说明理由这两首诗都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不一样感情特点,并简明分析。

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思想感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页2/56

本曲前四句利用丰富意象勾勒出一幅漂亮自然图景,其中__意象表示出温润柔美特征,而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感受。

请简明赏析这三篇作品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色。意象

表现手法+语言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页3/56小结:

高考中诗歌鉴赏设题角度主要是三大类——1、意象类2、情感类3、技巧类(艺术手法、语言、结构)内容

蕴含作者主观感情景或物等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页4/56一、诗歌中形象二、意象、意境三、思想情感四、语言“炼字”五、鉴赏表示技巧诗歌考察类型:六、写景手法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5页5/56诗歌中的形象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6页6/56

一、人物形象类突破技巧:诗歌形象包含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分为两类:1、抒情主人公自己形象;2、诗歌中所刻画人物形象。一、诗人自己:知人论世,顾及背景。注意诗人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常见情感,有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为之苦,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用之愤或写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叹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等。二、注意“物”像,以物喻人。常见类型诗:咏物诗一些咏物诗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中所描绘物形象,也是抒情主人公形象,比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7页7/56三、他人形象。整体关照,篇中求神。1、注意诗中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于整篇中求神韵与意趣。(正面)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周围人存在、评价)3、依据诗歌创设意境。

答题步骤: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征(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含有这些特点依据;(抓住语言、动作、细节等)3、总结指出形象意义或作者所寄寓思想感情。4、有技巧关键点出技巧作用。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8页8/56

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问:诗中陆鸿渐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简明分析。【参考答案模式】: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高人逸士(隐士)形象。

前四句经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幽居之地景物描写,表现了他高洁不俗。最终两句经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叙述,侧面衬托了陆鸿渐潇洒疏放。

作者经过陆鸿渐这一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和追求。返回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9页9/56意象、意境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0页10/56【各个击破】:二、意象、意境类突破技巧1、审题——基本提问方式“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画面?”“营造了一个怎样意境?”“塑造了怎样形象?”“选取景物有什么特点?”“××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写什么”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1页11/56

3、解题步骤——“三部曲”1)总体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依据题意抓主要意象(景物)结合诗句——“翻译”。2)用简练语言概括意象(景物)所营造气氛特点,普通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意盎然等。3)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详细。注意:这一类型未必全部是“三部曲”,要依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有所侧重。如: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画面?

侧重在第二步

侧重在第一步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2页12/5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渲染了怎样气氛?表示了什么诗人怎样情感?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降临前壮美景象:连天海浪伴伴随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咆哮中波浪不停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步骤一】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雄伟气势(气氛)。【步骤二】表示了诗人开阔胸襟和内心豪情。【步骤三】返回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3页13/56思想情感类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4页14/56三、情感类解题突破1、审题——基本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感?)这句话(这首诗)主要表示什么感情?这首诗(诗句)表现了怎样情景?有些人认为这首诗表示了××情感,你认为呢?(开放性试题)……“表示什么”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5页15/56【练一练】: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情感?

【参考】:这首元曲选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景物,渲染了浓浓秋意,表示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故乡愁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6页16/563、解题步骤——“两部曲”1)描摹诗歌图景(扣住相关意象)或抓住文中能表示情感字眼。2)剖析作者思想感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7页17/562.【例题演示:】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主要节日。问: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初怀有一个什么样心情。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络起来,抱膝枯坐“影”陪同抱膝枯坐“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应出作者思家时一个孤寂心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8页18/56总结:

上述两类(意象、情感)设题角度是建立在诗歌内容上,在答题是应注意——1、就诗论诗,读懂诗意后在答题;就题解题,审清题干,按部就班。2、答题忌空洞,要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说明理由,尽可能详细化。3、两类题型基本表示程式分别为:

本诗选取…景物(意象),描绘了…图景(画面),展现……特点(营造了……气氛\渲染(衬托)了……气氛)经过…图景,表示了…情感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19页19/56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0页20/56[古诗中常见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①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应离乱痛苦

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

如:杜甫《登岳阳楼》②建功报国1、

建功立业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1页21/56③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感叹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2页22/56④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⑤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返回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3页23/56语言“炼字”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4页24/56技巧类:四、语言“炼字”(“诗眼”)(一)、炼字题命题角度:1、诗中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何?或某字从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何?(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愈加好?为何?(比较鉴赏)

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5页25/56(二)怎样从诗中找到关键词。动词修饰语:多为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词、数量词、名词、虚词(副词)26”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6页26/5627提醒:尽可能利用鉴赏术语进行鉴赏。炼字题怎样解答?答题步骤:作答这类题时,不要孤立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来分析。(1)首先表明自己看法。(2)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以词类活用为主,多数情况用作动词。修辞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示技巧(解释该字在句中准确含义)。(3)结合诗歌内容详细分析这个字所描述景象或所表示意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4)点出该字组成了怎样意境或表示了怎样情感、哲理,或含有怎样表示效果(点出表现手法及表示效果)。后二者往往是合为一体。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7页27/56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难过碧。暝色入高楼,有些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1)古典诗词尤其考究炼字。请简明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2分)(04浙)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示了苦苦等候而没有结果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愁”味,使主题愈加鲜明。

规范答题(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作用,衬托了怎样意境,表示了怎样感情。答题步骤28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8页28/56

2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设题: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有这么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何?第一个类型题型分析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29页29/56参考答案:A、“闹”有热闹、喧闹意思(释字义)。B、作者用一“闹”字,不但使人认为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C、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30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0页30/56课堂小结:311、寻找并鉴赏诗中精练词语时,可首先考虑动词、形容词等。2、赏析炼字题,应结合全诗意境。3、答题时,应力争步骤规范,语言严谨、顺畅,多用术语。返回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1页31/56鉴赏表达技巧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2页32/56表示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类表示技巧表现手法描写类修辞类其它类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照应、情景分写、情景合写、小中见大、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起承转合、重章叠句、铺垫照应、层层深入、抑扬。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3页33/56题型:赏析手法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取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利用了怎样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情感?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整体构思、诗歌整体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正确。但在阐述详细某句诗时,是能够谈及修辞手法利用。[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利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利用了这种手法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示了诗人怎样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何——怎么样】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4页34/56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注意]: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区分1、托物言志经常借助于某物一些特征,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志”能够指感情、志向、情操、兴趣、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高兴、悲伤等感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5页35/56移情于物:“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拟人和移情于物例子比较: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6页36/56【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参考答案】‘‘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走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忧愁,而说鸟儿呼愁,波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无穷乡思。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7页37/56二、描写手法:白描、象征、衬托、衬托、渲染、对比、抑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

【手法解析】1、白描:原是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之一,大致靠近西洋画法中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衬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笔触,明快简练语言,朴素平易文字,洁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笔墨,不加渲染衬托写作手法。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白描,显得简练有风骨,写出了草原壮美,点染出牧民生活。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画境。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8页38/562、对比、衬托和衬托区分:“衬托”与“衬托”不一样,“衬托”是经过别事物把想要表示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衬托。这与“衬托”不一样,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对比”和“衬托”区分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同两种事物相互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标,二者主次分明。3、渲染和衬托

区分:很多时候渲染衬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二者能够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经过景物(意境)来衬托人物情感。普通我们说,渲染气氛,衬托情感。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39页39/564、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二者相互映衬,组成一个情趣。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分,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宁静。这类题答题关键点是:指出哪里是动、哪里是静,并讲解诗句含义,分析这么写组成了什么情景(有什么效果)。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0页40/56

5、虚实结合:诗歌中“虚”包含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图景美好反衬出现实黑暗。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景象,不过现时却不在眼前。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三构想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构想别后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实象、实事、实境。我们一定要记住: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梦忆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这类题答题关键点是:指出哪里是实,哪里是虚,描述诗句内容,分析二者结合有什么效果(思想感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1页41/566、从对方着笔:(虚写)这是古代诗词惯用一个表示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写法,这么愈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个孤独寂寞气氛,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亲切、温暖。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于于:不是直接写自己怎样想念家人,而是换一个角度,把自己思念转化成对方思念,极写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2页42/567、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络,不是孤立存在,被描写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景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络。所以,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联络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方面效果。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为面,后两句为点。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3页43/568、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真实意图。把要贬抑否定方面和要必定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抵达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目标。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比如: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析】先扬后抑,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经过对少妇情绪微妙改变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感伤和哀怨情绪,突出了“闺怨”主题。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4页44/56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大、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5页45/56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参考答案:首句“隔彩霞”渲染了奏乐环境,衬托出笙乐明丽新鲜,比普通地说“此曲只应天上有”来得详细高妙;第四句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这里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绚丽景象,她意味着笙乐明媚、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问题: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示效果?注:凤吹,笙别称。因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声音清亮,宛如凤鸣,故得名。传说中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首句就由此作想,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通感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6页46/56四、其它手法:联想、想象、赋、比、兴等。赋、比、兴: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喻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所以兴多数用在诗歌开端。假如通篇贯通着这种比兴意象,则是象征。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利用。比如:《硕鼠》一诗中,就是利用了比表现手法,经过描写令人憎恶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本性表现淋漓尽致。《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属于兴。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7页47/56【总结】分析技巧型试题答题思绪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何是使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8页48/56[巩固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⑴“貂锦”意思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修辞手法?⑵整首诗中最震撼心灵诗句是哪几句?说说它为何震撼心灵?⑶就这首诗内容看,诗人表示思想感情是怎样?[答案]:1、指装备精良精锐之师。借代2、后两句。因为它们形成强烈对比:一方已成河边白骨,一方还在思念梦中相会。灾难已经降临思妇头上很久了,她却仍怀着美好热切希望,这是真正悲剧,使人无限同情。3、诗人热情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爱国精神,又沉痛地表示了对战争造成家破人亡惨痛悲剧深切同情。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全课件第49页49/56

古诗词结构特点:1、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结构形式重复咏唱一个表现手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片写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闲愁”,下片写是而今关心国事报国无门“忧愁”。上下两片采取了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在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含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2、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准备或高潮到来前气氛酝酿。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些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衬托作用。3、过渡(即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急忙,云边孤雁,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