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问1、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3、怎样评价宋明理学?1/48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2/4810年测试要求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基本主张。

3/48一、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迟缓发展商品经济活跃(江南)思想:封建传统礼教禁锢(道学家)传统理学妨碍社会进步4/48

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不过他天生愚笨,屡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头衔,这么,吴必中带着全家希望上京了。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快避开。以后才知道他们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政治腐朽,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专制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停。5/48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文章死死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最吸引他是地上摆卖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考生,有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科举考试,使知识分子因循守旧、陈腐不化。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6/48

李贽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思想家。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地域之一,李贽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伊斯兰教徒。他26岁中举,因为不拘于官场和礼教束缚,所认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7/48二、明清活跃儒家思想1.李贽——离经叛道P16(1)性格处事:不羁(2)进步思想:①揭露道学家伪善;反对以孔子为是非标准,提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改变而改变②抨击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强调人正当私欲(3)代表作:《焚书》《藏书》(4)评价:具鲜明封建叛逆色彩、战斗精神和时代特色(资本主义萌芽)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8/48知识点拔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1材料2前三代,吾不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据材料1、2,分析朱熹与李贽观点有何不一样?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9/48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0/48黄宗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佛经,无不研究。年轻时主动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隐居著述。

其学说关键是“非君说”——一个民主思想萌芽,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访录》人物介绍11/48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品德涵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顾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其祠堂。顾炎武(1613-1682)12/48王夫之1619-1692)

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他还认为,认识则起源于实践(“纾”)。王夫之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个总结,而且把它推向新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地位。王几十年坚持天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13/48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P17(1)生平:抗清、著书(2)进步思想: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②限制君权,确保民权:提出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4)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进反专制斗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跃儒家思想14/48黄宗羲在论经济政策时说道:“(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仰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请回答下面问题(1)黄宗羲主张与我国古代传统政策有何歧异?(2)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社会背景,分析这一主张主动意义。15/48(1)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只是工商业中不切民用有害原因。而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政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重农抑商。(2)黄宗羲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反应。黄宗羲不但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主要地位,尤其是可贵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中出现消极原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分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在当初是进步,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16/483.顾炎武——经世致用

P17(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2)进步思想:①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处理现实问题)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二、明清活跃儒家思想17/484.王夫之——唯物思想

P18(1)生平:抗清、著书(2)进步思想:①世界是物质,是不停改变,有规律可循②考查研究认识论;朴素辩证法思想(3)代表作:《船山遗书》(4)评价:启示近代人们思维方法,划时代意义。二、明清活跃儒家思想18/48

政治经济思想代表作共同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批判继承儒学,构筑具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得私有,而应该是耕者有其田“工、商、皆民生之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君为臣纲”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求真反对天命论、天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19/48代表人物代表作李贽《焚书》《藏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20/48(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2)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构筑含有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共同观点21/48何谓“经世致用”?

指是一个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络起来,以处理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伎俩,从中发挥自己社会政治看法,并用于社会改革。22/48(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近代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尤其提倡实学,主动求真并实践。(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集大成者,认为“气”(物质)在先,“理”(精神)在后,认识起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一样思想特点23/48(1)是明末清初反理学儒家思想代表。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思想传统,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他们不畏强权、担当历史重担、勇于冲破旧思想藩篱、探索真理优异品质,值得后人学习。(2)他们提倡“经世致用”务实革新、求真求是学风和“经世”爱国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他们掀起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洪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含有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含有解放思想进步意义。对三大思想家评价24/48(4)明清之际民主思想对当初封建专制有一定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理论基础。25/48思索:为何中国明末清初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景象?

1、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体系。26/48对传统儒学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批判: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含有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继承:①主张友好发展②勇于探索,强调力行三、影响:27/48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主张李贽①“理”存在百姓日常生活中。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正统地位;③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黄宗羲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②详细制度——限制君权主张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顾炎武王夫之①批判君主专制③主张经世致用,重视实学

②提出“众治”主张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②哲学思想(略)反对专制强调经世致用批判传统儒学影响:

课堂小结

构筑含有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含有解放思想历史进步性28/48小结○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是在当初政治经济发生巨大改变条件下萌生,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29/48知识结构30/48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汉武帝

宋明明清

兴起蔚然大宗遭到打击正统高潮----理学新儒学体系

批判时代特色新思想专题简括

儒家思想演变Ⅰ31/48儒家思想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时代思想内容地位原因春秋仁、礼、为政以德不被重视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一面。战国仁政、君轻民贵不被重视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荡时代不可能取得重视。秦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施暴政西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独尊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致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改造魏晋南北危机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冲击宋明“理”“天理”复兴、重新确立正统中央集权深入强化;儒学新发展,愈加好地适应统治需要。明清受批判儒学展现守旧、陈腐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束缚。Ⅱ32/48典例

展示

请你依据上面四个历史遗存之照片,用一句话概括每幅图片所反应主要历史信息,并简明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四个阶段(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儒学发展阶段特征、历史地位)。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西汉第一所公立学校)杏坛白鹿洞书院李贽旧居33/481.儒家思想合理部分①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②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③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④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⑤个人涵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提倡“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友好社会”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新表达。把儒家一些伦理标准和道德用于规范用于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中,能够改进一切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而造成冷漠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深化

提升

儒家思想复兴34/48①整理传统文化一些思想内容。②搜集一些社会生活中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影响。③调查了解故乡风俗中还有哪些传统礼制遗存。④结果展示(论文、演讲)

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35/486、以下著作出现先后次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D36/48

归纳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出现背景,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认识?政治:①专制统治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②商品经济发展思想:①程朱理学②“西学东渐”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反应。(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抗清、反专制可知)(从黄宗羲重商可知)(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深化

探究】

37/48学案答案探究一:(1)①思想家:李贽;②依据:从“好高则倨傲”、“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等字眼中能够断定是含有“离经叛道”不羁性格反封建先驱李贽言论。(2)①思想家:黄宗羲;②结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3)①思想家:顾炎武;②提出:提出亡国与亡天下区分。③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①思想家:王夫之;②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做物质实体与是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由物质产生,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或物质是第一性),这使他成为一位出色唯物主义思想家。38/48探究二:(1)黄宗羲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众治”思想。(2)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社会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5ACACC6-10DCDDD39/48阅读材料(年连云港一模卷)(1) 材料一: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有道德君子要学问渊博,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可能有反叛事发生了。 材料二: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读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为人君之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命题。

(1)材料一中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主张是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主张:用礼治国可维持长治久安。没有。因为许多皇帝往往滥用繁刑,最终造成灭亡。40/48阅读材料(年连云港一模卷)(2) 材料二: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读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为人君之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命题。

(2)依据材料二,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主要态度。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态度产生主要原因。

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原因: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腐败造成灭亡;《明夷待访录》影响。41/48阅读材料(年连云港一模卷)(3) 材料三: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明夷待访录》)被大量秘密印发、传输。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政治运动,能够说是受这部书影响最早而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间我们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工具。” ——以上材料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3)材料三中梁启超为何要秘密私印和发送《明夷待访录》

原因:《明夷待访录》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动员人们支持变法(或降低维新变法阻力)。42/48 以下资料叙述是哪一位思想家?成于康熙二年《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卓越看法……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秦章之类,辑录其中相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统计,兼以地理沿革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他公开以“异端”自居,一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分看法……反对豪强吞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主张。……晚年所指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主要依据。顾炎武黄宗羲李贽王夫之43/48第一段资料是叙述黄宗羲,主要反应了他批判君主专制及社会弊端,主张建立“法治”社会思想观点。第二段资料是叙述顾炎武,主要介绍了他力倡经世致用之风气和对社会生产发展关注。第三段资料是叙述李贽,李贽自称“异端”,是就当初社会上占统治地位道学和礼教而言。他向孔子及旧儒学思想提出了挑战。第四段资料是叙述王夫之,王夫之反对土地吞并,主张耕者有其田,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继承和发展;王夫之史学观点以其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为根基,有着鲜明时代特色。44/48

李贽提出“更不言一,亦不言理”;顾炎武呼吁“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黄宗羲则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就此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主要内容,并分析上述言论反应时代特点和对后世产生影响。【师生

探究】

①主要内容:批判程朱理学死读经书,重农抑商,君主专制(或回答:提倡个性自由,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民主思想)②时代特点:商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