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上课用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上课用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上课用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上课用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上课用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判断以下诗句修辞手法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⑹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借代,设问夸大双关对偶拟人设问拟人借代,对比夸大小试吧内容回顾1/34说说以下诗句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4.杨柳岸晓风残月。()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6.樯橹灰飞烟灭。()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8.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喜外弟卢纶见宿》()蔡家亲:也作“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起兴用典借代互文白描衬托(哀景衬乐情)内容回顾2/34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内容回顾分析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3/341、突出众彩描写。“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与“绿”,色彩鲜明,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特点,抒写诗人愉快心情。2、动静结合(以声衬静)。“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花落”“莺啼”衬托环境幽静,表示闲适心情。3、情景交融。经过“桃花”“宿雨”“柳绿”“朝烟”“落花”“啼莺”等景象描写,写出生机勃勃、恬静春天特点,表示诗人热爱自然思想感情(或闲适心境)。4/34诗歌篇章结构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古诗词形象与情感关系古诗词结构特点古诗词主旨表现5/34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关系古诗词形象与情感关系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以景结情先情后景按景情次序6/341、先景后情村行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景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思乡归隐之意。

7/34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8/34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好像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突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莽莽苍苍景象;古老雄伟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愈加深了诗人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空间。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高高秋月照长城3、以景结情

9/34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10/34结构技巧

首尾照应过渡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深入伏笔先总后分照应等先景后情卒章显志11/344、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结构形式重复咏唱一个表现手法。古诗词结构特点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2/34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片写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闲愁”,下片写是而今关心国事报国无门“忧愁”。上下两片采取了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在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含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13/34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准备或高潮到来前气氛酝酿。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些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衬托作用。14/34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能够说,诗歌中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15/34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wǎn16/34山前鸣杜宇,山后鸣杜宇,山上鸣杜宇,山下鸣杜宇,‘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17/34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18/3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名句,写出了磅礴气势,壮阔境界,为人们称道。19/3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出来。或者说,诗人写洞庭湖水正是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委婉表明自己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名句,写出了磅礴气势,壮阔境界,为人们称道。20/34(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出关①

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简明说明理由。

21/3414、(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而且与全诗思乡情感内容不相当。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22/346.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作必要回答。恰当利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暮雨”,结尾两句又照应了诗题中“送”字。23/34

7、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方面和要必定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到达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目标.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4/34先写汉文帝在宣室夜召曾被驱逐臣子贾谊,“求贤”“虚前席”写汉文帝求贤心切,这是扬;但汉文帝并不为听取怎样治国安民大计,感兴趣只是鬼神之事,这足以证实其政治上昏聩慵弱,这是抑。25/34其内容是怎样表达出主旨古诗词主旨表现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怎样表达主旨对比26/348.对比:对照,把两种不一样事物或情形作对照,相互比较。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终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对比,使读者感受尤其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历史思索。27/349、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结尾直接表示自己心志或情怀。28/34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示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示实现理想豁达。29/3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景情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人,这里指张九龄。“羡鱼情”喻从政心愿。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0/34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物志

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明确表示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愿望,点明主旨。31/34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山更替,朝代兴衰,人事沧桑该让诗人生发多少感叹喟叹!可诗人笔下只是一只轻盈燕子,一只四百年前高门士族王谢家燕子(当然是极度艺术夸大!),现在却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燕子”成了历史见证者,也成为诗人感叹人事沧桑兴亡盛衰情感媒介,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难怪白居易对此诗是“掉头苦吟,叹赏良久。”10、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经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应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32/34跟踪练习【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1)以下诗句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A.诗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情思做好了铺垫。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呐喊,呼唤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