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时尚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时尚”1/38请思索:

(1)该书最能说明当初历史现象是什么?(2)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是怎样学习西方、寻求变革?左图为《海国图志》书影。1840年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天朝迷梦,“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却代表了第一代探索者声音。2/38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思想历程,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难点: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3/38主题一“睁眼看世界”

【思索】世俗理性“最初觉醒”指是什么?提醒:指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

“中国人中世俗理性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避害趋利意识。”4/381.背景:(1)国内。①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衰,矛盾尖锐;②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③清朝长久闭关锁国,统治者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崛起,它们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5/382.代表人物及主张:(1)林则徐——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①主持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世界地理志。②编译《华事夷言》,供抗英斗争参考。(2)魏源《海国图志》——当初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最详备世界史地著作;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6/38(1)林则徐、魏源勇于抛弃传统陈腐观念,是第一批睁眼看世界中国人。(2)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走在了时代前列,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3)林则徐、魏源新思想不可能认识到西方国家先进根本原因,他们只提出了学习先进技术以御外侮主张,当然也就无法使中国真正找到一条富强御侮道路。3.影响:7/38林则徐提醒:设置译馆,翻译报刊和《各国律例》;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西方历史地理。【思维点击】结合史实说明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先河。8/38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提醒: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抗外侮,使国家富强。魏源和《海国图志》【思维点击】材料反应出作者什么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9/3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提醒:(1)看到世界:中国制度是先进,西方技术是先进。

(2)不全方面。原因:西方先进之处根源在于优越政治制度。【合作探究】

早期先进中国人睁开眼睛,看到是怎样世界?他们看法全方面吗?为何?10/381.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A.林则徐依然是“闭关锁国”政策代表B.林则徐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方面学习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精英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西学主要意图是()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

【对点训练】BD11/38主题二维新变法【思索】下边所说维新变法“成功之处”主要是什么?提醒:戊戌变法最大功劳就在于促进了思想启蒙,宣传了民主思想。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辽阔意义上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12/381.背景:2.主张:

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3.代表: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13/38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人物主张及活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1)发动公车上书;(2)出版《孔子改制考》,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3)变法期间,期望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1)发表《变法通议》;(2)变法是历史必定;(3)批判封建专制,实施君主立宪制。(1)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批判;(2)号召人们同封建势力彻底决裂。(1)翻译《天演论》,指出人类社会一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演法则支配;(2)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进步理论。⒈反对君主专制⒉主张君主立宪制⒊变法图存⒋发展资本主义共同点14/384.与顽固派论战:(1)焦点: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施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2)影响:一次资本主义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论战,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时尚。5.影响:(1)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一次爱国运动;(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2)也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解放)(3)对封建制度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输。15/38康有为清末改良派领袖,主张由光绪亲政,实施西方式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辛亥革命后,成为保皇派领袖,反对孙中山民主共和制。16/38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17/38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18/3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深层次原因,自由是最基本价值,西方所说民主是捍卫自由一个伎俩。严复19/38结合材料探究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怎样了解?提醒:(1)

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了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了降低变法阻力,反应了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合作探究】20/381.“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A.抨击中体西用

B.反对变革制度C.主张暴力革命

D.提倡民主共和2.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了解最恰当是()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对点训练】AD21/38主题三走向共和【思索】“世界时尚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里世界时尚是指什么?提醒:民主共和世界时尚。22/381.提出: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明确政治主张。2.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创建民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内容:(1)要不要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23/38纲领三民主义24/38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建民国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专制统治含义处理以土地为中心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含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含义前提关键补充三民主义思想内涵25/38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异同。同:(目标)(1)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发展资本主义道路。(2)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3)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施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改革,实施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合作探究】26/38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及特点阶级代表思想主张特点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实施君主立宪学习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推翻封建政府,实现民主共和27/38西学东渐发展轨迹(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2)洋务思想: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在中国传输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3)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改良政治层面。维新思想冲破阻挠传输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刻思想解放运动。(4)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目标,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传输。【拓展延伸】28/38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以后人。”这副对联中“先行者”是()A.洪秀全B.梁启超C.孙中山D.毛泽东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思想遗产,也是当初最为曲高和寡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最为紧要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是()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B

【对点训练】29/38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学西方先进技术(器物层面)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制度层面)君主立宪30/381.1839年《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政事,又不问询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它官员相反。”报道中“林总督行事”主要是()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 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C.学习两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 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B31/382.(•课标全国卷Ⅲ)甲午战争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应出“诗界革命”(

)A.提倡民主革命思想 B.推进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开端C32/383.有些人认为“五四”提出来问题,尤其是现代化问题,包含科学和自由,乃至“当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么认识问题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了。最能证实这一观点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C33/384.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愈加猛烈风潮,不但包含政治革命,而且包含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利于革命思潮萌发B.清王朝正当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社会革命D.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A34/38【学习思索】1.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当代化是在西方冲击下开始。结合林则徐和魏源思想,评价一下这种说法。提醒:林则徐和魏源思想,其实是中国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延续,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影响,但他们力图变革思想还是主动、主动。35/382.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含有哪些内在联络?

提醒:两种思想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封建专制政体、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等方面,两种思想是一致。但在建立方式,尤其是对现存制度态度上,两种思想大相径庭。维新思想要求经过改良方式,在维护现有统治利益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则要求经过革命方式,推翻现存制度,建立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