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记》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古代文学《史记》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古代文学《史记》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古代文学《史记》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古代文学《史记》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之父和中国传记文学之父《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1/33屈辱人生伟大著述司马迁(约前145一约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西汉时期伟大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生年采取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提出“汉景帝中元五年说”。王国维认为司马迁卒年绝不可考,“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生年至今并存两说:王国维据张守节《正义》,主汉景帝中元五年说,即公元前145年;李长之据司马贞《索隐》,主汉武帝建元六年说,即公元前135年。2/33司马迁生活时代

司马迁生活于西汉中期,是汉王朝鼎盛时期。

1、政治稳定与民休养生息,形成文景之治,武帝时转向独尊儒术。2、经济繁荣都鄙禀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太仓之粟陈陈相因。3、军事强大征伐四夷,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等先后臣服,北击匈奴。4、文化盛兴政论已臻高峰,乐府广采歌诗,汉赋蔚为大观,史传也应运而生。3/33司马迁生平研究资料

《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卷六十二)《史记集解》引《汉书旧仪注》《西京杂记》(卷百三十)4/33家世家学渊源司马迁在《自序》中将自己家世上溯到原始社会晚期重、黎,“世序天地”,其祖上曾经“世典周史”。迁父司马谈为西汉太史令,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精通天文、易理和道家思想。司马谈所作学术鸿文《论六家要旨》,总结先秦诸子,偏崇道家。道家出于史官(班固说)。由此可见,司马迁思想中道家思想本自家学,根深蒂固。

5/33少年时期学术根基迁生龙门,即今陕西韩城县。司马迁10岁则诵古文,曾就《尚书》问故于孔子后代孔安国,就《春秋》讨教于儒家宗师董仲舒。司马迁崇敬孔子,推崇六艺,其经学渊源极为深厚。

6/33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要旨《论六家要旨》是西汉时期主要学术论文。文中精辟阐述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基本思想,对前五家现有必定也有批判,唯独对道家推祟备至,试图以道家融合诸家。推祟、必定与批判所表达基本理念是:要旨:尚简易,绌繁缛。《论六家要旨》思想倾向直接影响到司马迁及其《史记》。

7/33青年时期游历及入仕

司马迁20岁漫游江、淮、沅、湘、汶、泗,足历齐、鲁、梁、楚、吴、越。22岁仕为郎中。35岁奉使西征巴蜀。随侍汉武帝巡行郡县及封禅,所游之处甚广。“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38岁继承父职任为汉太史令。][41岁主持太初改历。][48岁遭刑受辱之后被任为中书令。]

8/33游历对写作《史记》影响实地考查,印证古籍记载,活用古代文件;搜集旧闻,充实写作资料,填补文件不足;瞻仰古迹,凭吊古人,激发敬意和同情;接触下层,洞悉甘苦,写作充满人民性;了解各地域各民族各历史阶段人物故事、历史变迁、风俗民情、地理物产等,均为《史记》创作奠定了基础;观览名山大川,形成深雄雅健文风。

9/33壮年时期遭受宫刑之辱

48岁时为李陵投降匈奴作辨护,触怒汉武帝,蒙辱受宫刑,出狱后改任中书令。蒙受奇耻大辱,迫使司马迁重新审阅现实,坚定了发愤为作信念,忍辱负重,著书雪辱。《史记》大约于53岁时完成。以后不知所终。关于司马迁之死,史家讳莫如深,留下一个千古之谜,故其卒年不可考。为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之事详见《报任安书》。10/33《报任安书》基本内容围绕一个“辱”字,倾泻满腔愤懑。报书缘起,初陈不能推贤进士;一抒愤懑,深究受辱程度之深;二抒愤懑,细说受辱由来之冤;三抒愤懑,辩明忍辱不死之因;四抒愤懑,表明著述雪辱之志;结束全文,照应不能推贤进士。感叹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忧思,直与《离骚》对垒。11/33《史记》概况《史记》全书130卷,即130篇,凡526500字(据自序)。首创纪传体,成为中国封建正史体例,传记文学之祖。高尚史德。求实精神:不虚美,不隐恶,谓之实录。卓越史识。儒道互补说。人物形象生动。文风深雄雅健。悲剧性与悲剧精神。12/33书名变异《史记》中屡次出现“史记”一词,都不是指《史记》一书,而是泛指史书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汉书·艺文志》称其书为《太史公》。《杨恽传》《宣元六王传》称其书为《太史公书》。王充《论衡》诸篇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应邵《风俗通》称其书为《太史公记》。今人陈直以汉末《武荣碑》为主论定:《史记》之名始于汉末桓、灵之际,是《太史公记》简称。13/33五种体例: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十表:国家大事记,有世表、年表、月表之分。八书:文化、经济等分类史,包含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本纪、世家和列传均为人物传记。本纪写帝王,《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例外。世家写诸侯,《孔子世家》《陈涉世家》例外。列传写帝王、诸侯以外名人,包括社见面最广。

体例创作

14/33时代断限

上限:《史记》首篇《五帝本纪》从黄帝轩辕写起,即起于原始社会晚期,详细年限难以确考。下限: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云:“今观《史记》中最晚之记事,得信为出自公手者,唯《匈奴列传》之李广利投匈奴事。”这是司马迁绝笔。此事发生在汉武帝征和三年,即公元前90年,这正是《史记》记史下限。

15/33作品补续

《汉书·司马迁传》: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人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褚少孙为元、成年间博士,补续作品属以“褚先生曰”,且在《三王世家》等篇叙述了补续动机。补续《史记》者凡17人,但真正补作者唯褚少孙一人,其余均为继《史记》断限之后续写新篇。

16/33三家注

《史记》注释始于六朝而盛于唐,唐代为《史记》注音、义、地名、人名者凡10余家。流传至今者只有三家: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合称为“《史记》三家注”。三家注本原来分别行世,北宋时合为一刻,穿插编排。三家注体例相近而各有所长,《集解》长于广征博引,《正义》长于详注地理,《索隐》长于探幽发微。

17/33创儒道互补,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写作《史记》虽以继孔子修《春秋》自许,但思想上并不囿于《春秋》。先秦思想丰富性和独特征,秦朝法家思想统治腐败,西汉儒、道思想交替实践得失,促使司马迁必须批判继承并发展先秦诸子思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8/33儒、道互补基本特征标准:尚简易,绌繁缛;贵卑议,忌深文。先秦诸子之中影响最大者首推儒、道两家,司马迁从小奠定了儒、道思想基础。儒家含有主动进取阳刚精神,重群体利益,倾心于庙堂;道家含有清静寡欲阴柔气质,重个体人格,钟情于山林。司马迁以道訾儒,以儒诋道,排斥二者不合理原因,而将合理成份融为一体,形成自己“一家之言”。司马迁“一家之言”含有亦儒亦道,非儒非道特征,贯通于政治、描写、经济等各方面。

19/33儒道互补政治思想1、发挥《春秋》宗旨,维护国家统一。《春秋》为鲁史而奉周正朔,书必称“王正月”,宗旨为“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老子》理想境界是“小国寡民”,迁认为“与耳实无异”。十二本纪逐代相接,表达统一标准。批判秦朝暴政,《六国年表》序称颂秦朝统一成功。对汉初韩信、彭越等人谋反,惠帝时诸吕作乱,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时淮南、衡山诸王谋反,以及四夷诸藩重复无定等,均给予训斥。20/33儒道互补政治思想2、继承黄老思想,提倡无为而治《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齐太公世家》: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管晏列传》: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善因祸而显福,转败而为功。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秦本纪》载由余论治,将中国之乱归咎于诗书礼乐法度。21/33儒道互补政治思想《吕太后本纪》写朝廷政变,而天下晏然。《文帝本纪》刻划出无为而治榜样:废除苛法,敦朴为先,抱朴守雌,顺天应时。3、吸收民本思想,重视人民利益。《酷吏列传》序: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治制清浊之源也。22/33《史记》文学成就人物传记主题明确,不论是单传、合传、类传,一篇就是一个主题。比喻说《李将军列传》以生不逢时为主、《商君列传》以法治为主、《魏其武安侯列传》以权势倾轧为主,《万石张叔列传》以恭行慎重为主。传记选材精当、剪裁合理。比喻说《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将军军事才能描写所选几个事件。

23/33《史记》文学成就采取了合理虚构,刻画详细情节,含有小说原因。如李斯观鼠论鼠、项羽垓下悲歌等等。

个性化人物语言与细节刻画经常亲密配合,相辅相成。

利用了对比反衬手法,突出人物个性。《酷吏列传》与《循吏列传》、《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等等相互对比反衬,突出人物个性。

《史记》是二十五史中最含有抒情性一部,含有强烈悲剧性。24/33《史记》叙事成就——互见法《史记》利用了“互见法”即在人物传记中,同一个事件牵涉到几个人物,不可能在这些人传记里都重复一遍,这事对突出谁性格最为经典,司马迁就把它写在谁传记里,而在其它人传记中只用“在某某传中”一句加以说明,这是司马迁首创一个叙史方法。这一说法最早见于苏洵《嘉佑集·卷八·史论下》“迁之传廉颇也,议救閼与之失不载焉,见之《赵奢传》;传郦食其,谋挠楚权之谬不载也,见之《留侯传》;固之传周勃焉,汗出洽背之耻不载也,见之《王陵传》;传董仲舒也,议和亲之疏不载也,见之《匈奴传》。夫颇、食其、仲舒功十而过一者也,苟列一以疵十,后之庸人必曰,智如廉颇,辩如郦食其,忠如周勃,贤如董仲舒,而十功不能赎过,则将苦其难而怠矣,是故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则其于善也,不亦隐而章乎。”25/33《史记》叙事成就——互见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应人物主要性格同一事件出现在不一样篇目中,但只在最具代表性篇目中详写,其余篇目只是有所提及,用“语在……中”等串联。如:《秦本纪》中载“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其事在《商君》语中”。“其事”指商鞅变法之事,在《商君列传》中有详细记叙。这么既防止了重复,又能把握各传重点,还能加强历史坐标观和发展观。

26/33《史记》叙事成就——互见法二是在本传中写人物功劳和作为,在其它篇目写人物缺失,如实地反应人物全貌。如《高祖本纪》中赞颂了刘邦“仁而爱人”、顺应时代、善用人才、善于纳谏,所以能建国称帝。而《项羽本纪》记刘邦攻入彭城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贪才好色;《叔孙通列传》记刘邦功成名就之时,为父亲祝寿,责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轻浮无赖;《项羽本纪》记刘邦败逃途中惟恐不够快速,“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自私残酷。这么刘邦这个人物形象就丰满了、真实了。这正反应了司马迁实录特色。

27/33《史记》叙事成就——互见法三是同一事件在一篇或多篇中有不一样记载,有是有所抵触。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对老子是何许人就有三种说法:一说他姓李名耳,出关前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二说他是老莱子,三说他是周太史儋,“世莫知其然否。”这也是司马迁对历史传承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尊重。

28/33《史记》叙事成就——叙事结构《史记》在叙事结构方面注意了文章前后照应:比喻说世家中屡次出现“秦始列为诸侯”句子:《楚世家》(1694页)“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晋世家》(1638页)“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宋微子世家》(1622页)“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陈杞世家》(1576页)“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管蔡世家》(1566页)“(蔡)釐侯三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秦始列为诸侯。”29/33《史记》叙事成就——叙事结构《燕召公世家》(1551页)“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戎所弑。秦始列为诸侯。”《鲁周公世家》(1528页)“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齐太公世家》(1482页)“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洛。秦始列为诸侯。”“秦始列为诸侯”是一个主要历史事件。秦王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统一国家,它每一步发展都是中国历史主要反应。这一事件影响已经超出了秦这一诸侯国范围,而含有了更大范围历史价值。世家中多篇作品都把它作为一个参考系,表明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重视。30/33《史记》叙事成就——叙事结构除此之外,还有三家分晋、田氏代姜、鲁弑隐公、楚商臣弑父、齐桓公称霸等事件作为坐标,这无异于在各篇作品中树立一个历史标识,在纷繁复杂历史事实中找到航向,为叙事清楚打下基础,为所记时代历史特色找到载体。这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统一大背景下为各世家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