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构成教育及其学习方法授课时间第1周第1,2节课次1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色彩构成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色彩构成的定义,教学难点:色彩构成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什么是色彩构成6-901、色彩构成的定义①“构成教育”已成为当今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构成教育的训练目的不是简单解决设计中的技术和手段的问题,更不是个别人所认为的模仿式的学习。②“构成”(composition)一词包括构造、解构、重构、组合的多重含义,具有第二次创造的含义。通过逻辑理性的造型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物象中抽取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然后遵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进行变化、组合、排列,并深化、演进为纯粹的平面或空间等形态效果,产生出新的形态。构成的组织原则是:元素要简单、构造要合理、形象要明确。2、构成教育的形成和发展①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成教学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即所谓“三大构成”“构成”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的现代派艺术中的立体派。而构成教育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实现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bauhous)——世界第一所设计教育学校。②在包豪斯任教的三位艺术家开设了与三大构成相关的课程。第一位是康定斯基《点、线、面》第二位是尹顿《色彩艺术》第三位是阿尔巴斯首创用纸板进行构成教学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普及构成教育,他们在包豪斯构成科目的基础上,更注重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理性的操作手段,发展并充实另外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三门课程。今天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课,很大程度上是沿袭了日本的构成教育体系。3、色彩构成的定义①作为“构成教育”理论中的“色彩构成”,科学地揭示了大千世界的色彩变化规律,为我们探索、发现和认识色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没有了色彩,世界是无法想象的。艺术家和设计家研究色彩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美的享受,满足人们对色彩美的要求。作为构成,从色彩内部的组织结构到外部形体的形式,无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都体现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色彩构成就是色彩的创造,是色彩表现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②色彩是造型艺术的要素之一,而且更是一切视觉元素中最活跃、最具冲击力的因素。它通过学习色彩物理、视知觉规律、对比和调和等色彩理论,通过正确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形式法则,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造型基础科目,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三大构成之一。课后作业无教学反思无实训教案实训项目绘制德国体系24色相环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色相环绘制,了解色彩之间的位置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环位置安排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操作,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无课后分析无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光与色授课时间第2周第5,6节课次2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光与色教学重点与难点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色彩构成的追溯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构成的追溯①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说过:“想明白一件事情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素描功力,用素描代替色彩,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是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新古典派也同样注重素描、轻视色彩的描绘,使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印象派则注重对色彩的研究和探索,追求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捕捉,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棕褐色面貌,丰富了色彩领域,推动了色彩艺术的发展,使欧洲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色彩的真正革命实现于抽象派,因为色彩在抽象派那里已经脱离另外自然形的束缚,真正有了色彩自身独立的表现领域;包豪斯则将色彩应用于教学和设计实践,推动了由传统色彩向现代色彩意识转变的过程。2、古典派又称古典主义,是指在艺术史上以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美学观点或历史流派。另外,我们将西方艺术史上有意直接模仿古典艺术的流派称为“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高度崇尚古代艺术,写实、理性、和谐、严谨是古典主义最大的特点。古典主义画派极为重视素描,讲究明暗调子,注重写实关系,最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甚至说:“爱色彩是虚构的,线条万岁。”古典派较为轻视色彩,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其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表现在用色平和,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题材上多为圣经故事或宫廷生活,缺乏对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表达。3、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源——物体——眼睛——大脑发生关系的色叫做色彩。物体在阳光下反射蓝色光,其他色光都被物体自身吸收了,那么,该物体的表面就呈现蓝色;反射所有的色光而呈现白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呈现黑色。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出现不同的表面色彩。如:一张白纸在红光下呈红色,在绿光下呈绿色。色彩受光照强度、角度的影响,强光下的色彩会提高明度,色相和纯度同时也发生变化;弱光下的色彩会降低明度,色相和纯度也会发生变化。当色光增强或减弱是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甚至失去色彩。如月光下的绿色、黄色将失去色相感,接近黑色;反光强的有色物体在日光下,其高光几乎是白色;行车灯光强烈时,只看见白色茫茫。光照角度不同,也会使物体表面色彩发生明度、纯度的变化,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色相。如迎光面和背光面色彩不同。冷色的光源或暖色的光源,会使物体的固有色产生偏冷或偏暖的变化。物体表面的肌理状态不同,影响色光的吸收、反射、透射,而产生的色彩不同,如同种颜料,在不同质地的布料上,颜色不同。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设计一个具象图形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2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设计一个具象图形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种类属性授课时间第3周第9、10节课次3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的分类,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认识色彩三色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色光三原色,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教学难点:色彩的补色和间色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色彩的种类属性是什么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有彩色与无彩色①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系列。有色彩系包括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通过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可形成的众多种类的色彩。②无彩色系包括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也称黑白系列。无彩色系里没有色相与纯度,也就是说其色相、纯度都等于零,只有明度上的变化。无彩色系中的黑色和白色,由于只有明度差别而没有色度差别,故又称为极色。2、色彩三色——原色、间色、补色①原色,是色彩的基本色、元色,原色之间是“相互独立色”。色彩表示可用色光和色彩两种介质,故原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和的“色光三原色”(RGB):红(red)、绿(green)、蓝(blue);另一类是能以调和出各种颜色的“色彩三原色”(CMY):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红、绿、蓝色光是光学三原色,此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而成。三色叠加显示白光。色料三原色指红、黄、蓝三色,上水粉写生课时我们习惯把大红、中黄、普蓝称为水粉颜料三原色,色料三原色混合则显示黑灰色。②间色,由两种原色料或两个原色光相混得到的色称为间色。橙、绿、紫是三间色。色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互为间色。补色从物理和视知觉角度可分为两种:物理补色和视觉补色。物理补色,当一对色光混合叠加能够产生白色光,或一对色料相互混合能形成黑灰色,这两种色就称为互补色。无论是色光三原色还是色料三原色,其中任意两色组合成的间色与第三色均构成一对补色。视觉补色,选择一张红色标,凝神注视色标50秒,然后将视线快速移到一边的白墙上,就会得到一个幻觉的色标影像,而影像的颜色却并非实物色标的红色彩,而是它的色标——蓝绿色。有两种色,我们称为特殊色:金色与银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域的不同,在社会上会“时兴”不同的色彩,这种“时兴”色彩敏感地反映当时人们心理活动的转变,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这种时髦、新兴的色彩就是流行色。③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人们为了区别不同色彩种类给色彩所取的名称,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相貌是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为基本色相,按其色彩倾向的不同又可区分出不同的色相。如大红,朱红等。④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光度、深浅度,可以说是色彩中的黑、白、灰程度。色彩明度的形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同一种色相的明度变化,因光源的强弱而产生的变化;二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由同一色相加上不同比例的黑、白、灰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三是在光源色相同情况下,各种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是白色,明度最低是黑色。在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在相同强度的光线照射下,如果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一定程度的白或黑,就会增强或降低其反射度,加黑则明度降低,加白则明度提高。要提高或降低色彩的明度,除了最常用的加白或加黑外,有时为了不使色彩变粉或变灰暗,便可以加上黄或紫,或者加上一些除白、黑以外的浅色或深色,以达到明度变化的目的。⑤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净程度,又称彩度、饱和度等。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越明确,反之则越弱。在色彩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纯度最高;黑、白、灰没有纯度。纯度最高是红色,最低是青绿色。“只有对色彩纯度的控制达到精微的程度,才可以算是一个严格的、经验丰富的色彩设计家。”凡是有纯度的色彩必然有相应的色相感。因此有纯度的色彩可以视为有彩色,而没有纯度的色就是无彩色。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纯度来界定有彩色和无彩色的差别。色彩的纯度、明度不能成正比,纯度高不等于明度高,明度的变化往往同纯度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加白提亮、明度增加;加黑变暗、明度降低。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3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色立体授课时间第4周第13,14节课次4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建立色彩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世界上几种知名的表色体系。了解色立体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环,表色体系各种色立体的示意图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什么是色立体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学是指建立在20世纪有色体系和定量的色彩调和理论上的一套色彩理论,其理论奠立者是德国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和美国画家孟塞尔(1858-1918),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相应的色彩数学模型——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以及《孟塞尔图谱》是目前国际上作为分类和标定物体表面色最广泛采用的色彩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和美国材料测试会已将其作为色彩标准,日本、英国、中国等国家的标准颜色都是基于孟塞尔系统的,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也多以孟塞尔色立体系统为基础。2、色相环:色相环的建立是色彩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建立色彩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打下了科学基础。3色相——色光三原色红绿蓝(RGB)、色料三原色红黄青(CMY)。6色相——红橙黄绿青蓝。8色相、24色相——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以8色为基础,即红、黄、绿、蓝、橙(红和黄的间色)、黄绿、蓝绿、紫(红和蓝的间色)等8色,每一色相再分3色,共24色相。10色相、100色相——美国孟塞尔色相环。以五个基本色——红、黄、绿、蓝、紫。加上五个中间色——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作为10个色相基础,每个色相再分成10等份。总计有100等份,分布于360度圆周内。12色相——瑞士约翰内斯.尹顿(1888-1967)色相环。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六复色(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12色相形成规律。红、红橙、橙、黄橙、黄、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红紫。3、色立体的定义许多色彩学家都设计了由表面色的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有系统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立体形状的色彩结构,以表达色相、明度和纯度秩序的色彩模型。其形因人而异,这就是色立体。色立体是人们借助三度空间概念来表达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空间秩序形式,较准确地反映了色彩的客观结构。色立体的结构跟地球仪相似,连贯两极贯穿中心的轴称为明度轴,北极是白色,南极是黑色,球的中心部分是正灰色,球的表面一点到中心轴的垂直线表示纯度系列,。南半球是深色系,北半球是明色系。球表面是纯色及纯色加黑或加白而形成的清色系。球内部除中心轴外是纯色加灰而形成的浊色系。直径两端的色为补色关系。色立体通过中心轴的纵面展示了其基本结构及色彩三属性的基本关系,展示了中心轴及两侧的互为补色的一对色相,其同一侧为同一色相间组成的均等色相面,横向水平线上的色组为同一明度的纯度系列。纵向直线上的色组为同一纯度的明度系列。目前的表色体系有美国的孟塞尔Munsell、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日本色彩研究所PCCS等多种。4、孟塞尔色立体由美国画家孟塞尔创立的色立体是以H(色相)V(明度)C(彩度)三属性建立的色彩数学模型,它像一个扭曲的偏心球体。色相H在圆周方向上依次布置;明度V在垂直方向,有11个明度色阶等级,球体的垂直中心轴顶部为白色,底部为黑色;彩度C在水平方向,与明度V色阶成直角关系,二者相交点为明度轴上某一等级的中性灰色,该色的彩度为0,离开中央明度色阶轴越远,彩度越高;越接近明度轴,彩度越低。孟塞尔色立体把色相H分成10个区,以红R、黄Y、绿G、蓝B、紫P等5种色为基础,再加上5个中间色即黄红YR、黄绿YG、蓝绿BG、蓝紫PB、红紫PR等。每个色相再分成10等份,总计有100等份,分布于360度的圆周内。各色相的第5号,即5R、5YR、5Y…为该色相的基本色相。其他色彩表示,例如:红(R),以1R、2R、3R…10R为标志。色相间的顺序是按光谱色作顺时针方向的排列,色相环的直径两端的色相构成互补色关系。无彩色以N表示,明度V分为11个等级,从N0(黑)到N10(白),以等明度渐变的规律划分等级。黑以B、白以W为标志。彩度C以0为无彩度,用渐增的等间隔色差来划分,色相环上最高彩度值是纯红色,C=14;最低彩度值是蓝绿色,C=6。如红色为5R4/14第一个数字5表示在孟塞尔色相环中1—10等分中排第五位,R为红,明度为4,彩度为14。5、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以赫林的四色说为依据,首先选择了黄和蓝、红和绿着这两对补色,以等间距放置了红、黄、绿、蓝四个主色,然后增加四个间色橙、黄绿、蓝绿、紫,扩展为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紫8个基本色相,再将各主色分为3个色阶,就组成了24色的色相环。这24色分别以数字1—24表示。奥斯特瓦尔德则认为纯白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纯白,而是有11%的含黑量;所谓纯黑,也是有3.5%的含白量。所以的色彩都应该是由纯色加一定数量的黑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引导出一个适用于任何色彩的公式W白量+B黑量+C纯色量=100总色量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就是依据这一理论公式创立的。以明度为垂直中心轴形成等色相三角形,将明度W(白)至B(黑)分成8份,从上至下依次用a、c、e、g、I、l、n、p记号表示。a代表最亮的白色。p代表最暗的黑色。纯色位于等色相三角形的顶点,上端为亮色,下端为暗色,位于三角中间部分为含灰色。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教学反思插入色彩构成知识实训教案实训项目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4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教学重点与难点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视觉心理授课时间第5周第17、18节课次5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从生理角度了解色彩视觉现象,认识色彩的视觉原理、视觉残像和视觉适应现象;掌握色彩错视原理的形成原因以及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视觉残像,色彩的错觉性,进退与膨缩错觉色彩同化,边缘错视,包围错视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什么是视错觉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视觉的生理特征①我们把人眼感受色彩的感觉称色觉,眼睛是一种视觉装置。眼球内视网膜上主要含有杆状体(rod)及锥状体(cone)两类感光神经纤维,分别组成杆体感受器和锥体感受器。二者相互作用使人类能够感受到色彩的存在,它们是形成色觉的生理结构单元。其中杆体感受器可感受明暗光线,但不能辨别色相,它只能作出明暗的判断;而锥体感受器可感受色彩变化,却无法辨别明暗关系。水晶体。其作用相当于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光通过水晶体的折射传给视网膜。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以及对色彩与形态的错觉等,大都是由于水晶体的伸缩作用而引起的。水晶体内含有黄色素。黄色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它影响人对色彩的识别。2、视觉残像眼睛注视了某种色彩后,将在一个短时间内保持着这一色彩或其补色的色相,这种人眼特殊的视觉残留现象称为视觉残像,也称为色后像、视觉后像,这是人体视觉生理机制的正常反应。这是因为当色彩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神经兴奋并未马上停止,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象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会留下痕迹所造成的。视觉残像有两种: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残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残像。无论是正残像还是负残像均是发生在眼睛视觉过程中的感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景象。日本设计家福田邦夫先生是这样解释正残像的“当刺激完全结束后,有时还能继续看到原先的像,叫正残像…它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例如:节日之夜的烟花,常常看到条条连续不断的各种造型的亮线;电视机和日光灯的灯光实际上都是闪动的,但其闪动的频率高于100次/秒以上;电影是将每秒24格的影象,投映在银幕上,人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就是连续的影象。福田邦夫认为负残像是视觉神经兴奋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当刺激消失一会儿,往往看到与刺激的正像相反的像。例如:把一小片灰色放在红底上,看上去就是蓝绿色,如果底色是黄色,这片灰色看上去就是青色;如果当你长时间地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将视线快速移到一边的白纸上,就会得到一个蓝绿色方块的影象;医生在手术中途会把眼睛向墙壁上看,因为剖开部的残像很讨厌地浮现在眼前,因而将血红的残像转移淡蓝绿色的墙壁上,那么不适应的感觉即会消除。3、视觉适应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使肌体感受到变化的过程和状态叫做适应,而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觉生理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明暗适应当我们从暗处走向亮处时,在最初的一瞬间会感到目眩眼花,什么都看不清,但经过几秒钟后,视觉又恢复了正常,这种从暗到明的视觉适应过程叫明适应。当我们从亮处走进暗处时,你会发现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又逐步开始恢复清晰的视觉,这种从明到暗的适应过程叫做暗适应。明适应的适应时间较短,大约需要几秒种,暗适应的过程相对时间要长,大约需要20分钟。例如:为了克服暗适应,在剧场中演出时灯光是慢慢暗下去的。色适应色适应就是色觉的局部适应,可以说是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它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带来的色彩的“漂白效应”。颜色的刺激在我们眼睛上作用只需几秒,就足以使眼睛对某一颜色的敏感性降低而使眼睛的色彩感觉由此改变。如果长时间注视某种颜色,则它的纯度和明度感觉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色彩视觉的最佳时间域,大约在5-10秒之间,人眼认识色彩的准确性并非与时间成正比。例如:观察一块鲜艳的红色是,就会出现红色不如原来的艳丽,开始变暗浊的视觉现象,如果把视野转移,一会儿后再去观察,红色又奇迹般地恢复了原来的艳丽。再如,当你戴上有色眼镜观察外界景物时,开始一切景物似乎都带有镜片的颜色。经过相当一段长时间后,镜片的颜色在感觉中会自然消失,外界的景物会受色彩经验的影响又恢复成近似原来生活中的颜色。但是当你突然摘下有色眼睛,景物的颜色又会感觉失真。着说明,并不是对于外界色彩观察的时间越长越准确,而是越适应而已。色恒常人们长期以来把日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所引起的。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物理的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所积累的色彩记忆判断它。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总是经过主观修正的世界,所以在色彩感知过程中,要把视觉以外的知觉心理因素全部排除,仍然顽固地知觉其原来的固有色印象。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彩现象为色觉恒常即色恒常,赵国志先生称其为“视觉的惰性”例如,将柠檬置于强烈的红灯照射下或将其放在光线微弱的阴暗处,我们都能很容易地知觉为黄色。可见,一旦某物的色彩被认可,即使客观条件有所变化,而相应的知觉却恒常不变。4、知觉的错觉性错觉性是指由生理、心理因素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即非正确的感知。错觉性是一种视觉现象,并非客观存在,它是因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发生困难形成的。错觉性是由于人们的视觉生理与心理平衡而产生的。同化错视当某一色被其他色所包围时,如果被包围的色在色相、明度、纯度方面与包围色非常接近,只是形状有所不同,或者被包围之色面积很小、两者面积对比十分悬殊时,这些色彩会在周围色的诱导下向着统一方向靠拢,被包围之色就会让包围之色“吃掉”。导致被包围的色彩与周围的色彩相似的现象,叫做同化效应(assimilationeffect)。JIS(日本工业标准)的“色彩用语”规定“当被包围的色跟周围的色相类似时,或被包围的色面积小的时候,就会产生同化效应。”色彩的同化效果,是视觉对色彩关系的整体印象,其原因是色彩对比的视觉刺激值小于视觉的可见值。因此,要想达到色的同化,就必须在色相、明度、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的对比度上下工夫。例如,“韩国印象”作品。边缘错视在对比色交界线两侧的错视,称为边缘错视。这种现象的最先发现者是弗契那(1801-1887),因此也称为“弗契那色彩现象”。这种视幻现象的发现被20世纪50年代现代派画家所应用,他们创造了各种“光效应艺术”。代表画家有布里奇.赖利和理查德.安努克威兹等。“光效应”艺术家们运用图形和底色不停的交替,使视野中的明暗状态变得非常不稳定,使观者产生一种视觉运动的错视。包围错视当同一种小面积色彩被另外几种大面积色彩包围时,这种小面积色彩会产生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差异,人们将这种错视感受称为包围错视。包围错视是因为面积差异导致视觉残像错视造成的。例如,橘色上的绿偏蓝绿,蓝色上的偏黄绿,品红上的绿纯度更高了,其结果是很难让人相信这三个绿色是一个颜色。色的胀缩与前后感奥林匹克标志的五个圆圈,一定是中间的黄色圈设计的较小,黑色圈设计的较大;法国国旗一开始是由面积完全相等的红、白、蓝三色制成的,但是旗帜升到空中后感觉三色的面积并不相等,于是把白色的面积比例缩小一点而把蓝色的加大一点。我们把上面提到的比实际面积看上去要大的色叫膨胀色(expansivecolor),看上去要小的色叫收缩色(contractivecolor)。从色相方面看,黄、橙、红给人以膨胀的感觉,青、蓝、紫有收缩的感觉;从明度方面看,明度高而亮的色彩有膨胀感,明度低而暗的色彩有收缩感;从纯度方面看,高纯度的鲜艳色彩有膨胀感,低纯度的灰浊色有收缩感。可以把条纹也作为膨胀色,它比同样面积的单色看上去更大。处于同一视距离的不同色彩,会令人产生远近不同的感觉。常把使人产生远距离感的色彩称为“远色”、“后退色”或“退色”(recedingcolor),反之称为“近色”、“前进色”和“进色”(advancingcolor)。暖色具有前进感,冷色具有后退感;明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高纯度的色彩具有前进感,低纯度的色彩具有后退感。膨胀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色彩具有后退感。例如风景写生时,为了突出画面前景或主体应选择暖色,而背景或天空可选择冷色以达到远退的效果。色彩间所产生的距离幻觉,是受到一个色区背景色的影响。例如,当我们观察红、橙、黄、绿、青、蓝、紫时,如若以黑色为背景,黄色看上去很近,颜色依次离远的顺序为黄、橙、红、青、绿、蓝、紫;如若以淡灰色为背景,颜色依次离远的顺序为紫、蓝、红、青、绿、橙、黄。色的易见度色彩学上把眼睛容易看清楚的程度称为易见度,即给人的色觉强弱程度。色彩的易见度主要与光的强度、色彩面积大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光线太弱,易见度差;光线太强,由于眩目,易见度也较差。色彩面积大,易见度大;色彩面积小,易见度小。如果光源与面积的条件相同时,主体形是否看的清楚,则取决于主体色与背景色在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关系。其中以明度的作用影响最大。一般来说,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越大,注目的可能越大,易见度也越高,具有前进感;反之,则易见度低,具有后退感。5、视觉的整体性对一块知觉过的红色丝绒布,只要看一眼,就能感到它的柔软的、厚实的、温暖的。实际上,当时你并没有用手去触摸,温度、质地的刺激也没有作用于人的皮肤,但是其厚实的、温暖的、柔软的属性都被包含在整体视觉映像之中了。整体性是指在视知觉过程中,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映像的各个部分,而是反映其整体的全部。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设计一个黑白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教学反思插入平面构成知识实训教案实训项目设计一个黑白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5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一个黑白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一个黑白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如何使图案更简洁。醒目。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心理授课时间第6周第21、22节课次6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从色彩的感受和色彩的情感认识色彩的心理教学重点与难点色彩的冷与暖,色彩的轻与重,色彩的软与硬,色彩的素与艳色彩的情感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色彩与心理概述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感受的概述当色彩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总能诱发人们的心理活动,会产生冷暖、轻重、软硬、素艳等知觉的感受,人们把这些特征归到色彩心理特征的范畴——色彩的知觉。而色彩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色彩,产生情感表现的原因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肌体反射。如法国心理学家弗艾雷在实验中发现: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肌肉的弹性能够加大,血液循环加快。其次是依赖于观察者的社会生活经验。如冷暖本来是人的肌体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受,但长时间的生活经验积累,使人们看到某一色彩时,就会在知觉上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联想,形成冷或暖的条件反射。2、色彩的冷与暖对于颜色的知觉印象,有冷暖两种色系。在色相环中的红及靠近红的邻近色感觉偏暖,这个区域称暖色系,这些色彩称暖色,它们既有兴奋感又有热情感;色相环中的蓝色及靠近蓝的邻近色感觉便冷,这个区域称为冷色系,这些色彩称冷色,既有清冷感又有平静感。色彩的冷暖是色彩感受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知觉之一。例如,如果幼稚园的老师说,“画一个太阳”的话,那么大多数孩子都会自觉的挑选出红或黄色。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较沉静。黑色和白色代表着色彩世界的两个极限,白色冷,黑色暖,灰色是中性,它依赖于邻近的色彩获得生命,它与暖色相邻,显示冷静的性格,与冷色相邻,则显示出温暖的性格。波长长的、明度和纯度高的为暖色色彩;波长短的、明度和纯度低的为冷色色彩。3、色彩的轻与重色彩轻重的心理作用受色彩明度的影响较大。明度高的色彩给人以轻的感觉;明度低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如白色、浅蓝色、粉绿色、淡红色等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而柔的感觉;黑色和暗色等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重而硬的感觉。淡而明亮的色彩会给人一种柔软、安静的感觉;重而暗淡的色彩会给人有强硬、厚重的感觉。明度不高不低而且对比较弱的色彩、纯度较低的色彩和色相偏暖的颜色,具有皮毛、棉线感,属于柔软色。明度极高和极低而且对比强烈的色彩、纯度极高的色彩和色相偏冷的色彩。具有金属感,属于感觉坚硬的色彩。4、色彩的素与艳素色给人以朴素清淡的感受,艳色给人以华丽气派的感受。这两种感觉以纯度因素为主,其次是明度,也与色相有密切的关系。素色多为混合色,色彩的饱和度低,稳定性较强,它没有强烈的刺激,比较容易协调;艳色多为纯色,色彩的饱和度高,不稳定较突出,有强烈的刺激感。朴实的素色,多数为醇厚无华、色彩较灰浊的低纯度颜色,以纯度为零的灰色最为典型;华丽的艳色,主要是纯度高,鲜艳、亮丽、色调活泼、强烈的颜色。除了纯度之外,素色多指明度较灰暗、对比较弱、色相偏冷又暧昧的色彩;而艳色则指明度较高而且反差较大的颜色、色相偏暖而且强烈对比的颜色。5、色彩的兴奋与沉静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如红、橙、黄色等能使人产生兴奋;蓝和绿色等使人产生沉静。其中纯度影响最大,纯度越高,兴奋感越强;纯度越低,沉静感越强。在生活中用兴奋的色彩可以增添喜庆、热烈、欢快的气氛;用沉静的色彩会增添安静、平和的气氛。6、色彩的情感欢乐的色彩——以暖色调为主,色彩纯度较高,对比强烈。由明快、鲜艳的色调构成,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适合表现喜庆的气氛。悲伤的色彩——以暗灰色调为主,色彩纯度较低,使人想到冷色、暗色、蓝紫和黑灰等色调。悲伤的色彩是痛彻人心的,使人产生认同感以达到心理上的共鸣。含蓄的色彩——以含灰量较高的色调为主,色彩纯度较低,非原色的直接表现,因此形成了色调上含蓄的感觉。恬静的色彩——以纯度较低的色调为主,色彩对比较弱,它是由色彩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人产生恬静的感觉。宗教的色彩——以纯度高的色调为主,色彩对比强烈。这类色彩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带有不可超越的神秘感,感化和净化人们的心灵。具有使人敬畏的精神意义。神秘的色彩——这类色彩是由整体色调有机的组合,或是由违反常规的色彩组合,形成了耐人寻味的神秘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反常规色彩的运用,形成了神秘的色彩语言。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彩色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教学反思需要插入图形构成知识实训教案实训项目设计一个黑白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1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4.9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一个彩色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一个彩色视错觉图案,20*20厘米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如何对标志进行结构准确标注。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加法混合授课时间第7周第25、26节课次7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色彩混合是色彩形成和变化的有效途径,该章重点介绍了三种混合方式——加法混合、减法混合和中性混合;特别掌握中性混合中的空间混合知识,结合习作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以加强学生对色彩混合理性和感性的系统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加法混合,加法混合,中性混合空间混合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加法混合概述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加法混合。加色混合也称为色光的混合,即将不同的色光混合到一起,产生新的色光。其特点是将相混合的色光的明度相加,混合的色光的成份越多,所得到的新色光的明度越高,将等量的原色色光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灰色;将所有的色光加到一起(三原色色光都为最大值),就可以得到白色。影视、摄影和舞台照明等应用了加法混合原理。红、黄、蓝是加色混合最理想的色光三原色。2、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心理说称联想为暂时联系的复活,也就是说:它是指相似性的关联所导出的新结果。由色彩想到相关联的其他事物,并产生新的观念和情绪上的变化。这种从一事物推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称为色彩的联想。人们以往的视觉经验和对环境色彩的体验会不知不觉地融入自己的主观联想中,这种联想有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之分。由看到的色彩联想到具体的事物,称之为具体联想;由看到的色彩联想到某种抽象的概念,称之为抽象联想。如红色,可以具体联想为血、火、太阳的色彩,而它又是象征着热情、奔放、喜庆、活力等情感,也就是色彩的抽象联想。科学研究表明:男性的具体联想要比女性强,其中感情腺发达的人易于作抽象联想,而理智腺发达的人善于作具体联想。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在色彩联想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色彩的联想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心理条件以及客观区域、民族、年龄、文化、性别、经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色彩带给人们的联想,可以达到以下几点功效:实现色彩的向导性实现色彩的标记性实现色彩的指意性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做色彩加法混合练习一幅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做色彩加法混合练习一幅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7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做色彩加法混合练习一幅教学重点与难点做色彩加法混合练习一幅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做色彩加法混合特点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减法混合授课时间第8周第29、30节课次8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色彩混合是色彩形成和变化的有效途径,该章重点介绍了三种混合方式——加法混合、减法混合和中性混合;特别掌握中性混合中的空间混合知识,结合习作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以加强学生对色彩混合理性和感性的系统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加法混合,加法混合,中性混合空间混合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什么是色彩加减法混合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减色混合也称为颜料混合,即将不同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可以得到新的颜色。其特点是当混合的颜色越多,或者混合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颜色就越灰暗,将所有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就可以产生黑色。在色料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越下降。色料的三种基本原色是品红、柠檬黄和青,将三色做适当比例的混合,可以混合出其他各种色彩。减色混合还包括透光混合,是指透过重叠的彩色玻璃纸或色玻璃等透明体所映现的混合色,这样的色彩混合也是一种减色混合,称作透光混合。2、伊顿认为:正方形相当于红色,红色的重量感、不透明感、庄严感同正方形的静止、庄重和稳定感的形状相一致。辐射状的三角形象征思想,而三角形的尖锐、冲动、缺乏重量的特点,同明澈、刺激性、轻量感的黄色相称,三角形的本质就是三个交接的对角线。不断移动的、柔软的、可爱的圆形同色彩中的透明、遥远又亲切的蓝色相一致圆能够产生一种松弛平滑的运动感,并还能在它自身之内完整地进行运动,代表一种永不停止的精神。红与黄相混得到橙色,而不等边四边形梯形正是正方形和三角形交集的结果;黄与蓝相混为绿色,而三角形与圆形的合集便是球面三角形;蓝与红相混其间色为紫色,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合集为椭圆形那样。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做色彩加减法混合练习一幅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做色彩加减法混合练习一幅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5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做色彩加减法混合练习一幅教学重点与难点做色彩加减法混合练习一幅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中澳学院标志特点。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对比形式与构成授课时间第9周第33、34节课次9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应用时如何组合好色彩,以使其产生美感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处理好色彩对比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三元对比的应用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什么是色彩对比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①色相的对比关系色相对比是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邻近色——邻近色相差很小,色彩对比非常弱。如红与橙红、绿与黄绿等,虽然是不同色相,但是相似于同一色相的配合。类似色——是红与橙、橙与橙黄、黄与黄绿、绿与蓝绿、蓝与紫蓝、紫与紫红等在二十四色相环中相隔30度至6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类似色相含有共同的色素,它既保持了邻近色的单纯、统一、柔和,主色调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耐看的优点。中差色——是黄与红、红与青紫、青紫与绿等在二十四色相环上间隔9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对比色——是二十四色相环上间隔120度左右的三色对比,如品红—黄—青、橙红—黄绿—蓝、橙—绿—青紫、黄橙—青绿—紫等。色相环上的品红—黄—青为三原色的对比。色相环上橙—绿—青紫是由第一次色混合而得的间色的对比。互补色——是在色相环上距离180度左右的色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②对比色对比原色对比——红色(品红)、黄色(柠檬黄)、青色(湖蓝)色料三原色是尹顿色相环上的三个原色,色相距离为120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属于强烈的色相对比。如中国京剧脸谱、清代官式彩画。间色对比——橙色、绿色、紫色为上述三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色相对比也为120度。自然界中的植物的色彩呈间色对为多。补色对比——在尹顿色相环上两色相之间的距离角度为180度左右的对比为互补色相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最典型的补色对是黄和蓝紫、蓝与橙、红和绿。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设计对比构成作业2幅教学反思需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色彩构成的认识,了解其在设计中巨大作用实训教案实训项目设计对比构成作业2幅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9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对比构成作业2幅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对比构成作业2幅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纯度对比与明度对比授课时间第10周第37、38节课次10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让学生在色彩应用时如何组合好色彩,以使其产生美感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处理好色彩对比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三元对比的应用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何谓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色彩的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起主导作用。低明度调——由1—3级的暗色组成的基调,具有沉静、厚重、忧郁、迟钝、沉闷的感觉。中明度调——由4—6级的中明色组成的基调,具有柔和、甜美、稳定的感觉。高明度调——由7—9级的亮色组成的基调,具有优雅、明亮、轻松、寒冷、软弱的感觉。明度弱对比——相差3级以内的对比,又称为短调,具有含蓄、模糊的特点。明度中对比——相差4—5级的对比,又称为中调,具有明朗、爽快的特点。明度强对比——相差6级以上的对比,又称为长调,具有强烈、刺激的特点。明度调性的延展:高长调具有积极的、明快、强烈、清晰的效果;高中调具有明朗、轻松的效果;高短调具有淡雅、柔和、明亮的效果,象征女性;中长调稳健、沉着、有坚强的,男性的,丰富的效果;中间中调神秘、有含蓄丰富的效果;中短调沉着、含蓄、模糊而丰富;低长调较强烈,有爆发性,具有威严和庄重感;低中调低沉、具有苦恼和苦闷感;低短调则幽暗、沉闷、忧郁、缺乏生气。2、纯度对比纯度对比是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不同色相的纯度大致分为三段,即零度色所在段内称为低纯度色,纯色所在段内称为高纯度色,余下的中间段成为中纯度色。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1,加入无彩色: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彩变冷。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色彩感觉柔和,轻盈,明亮。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同时色彩变暖。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稳、安定、深沉。加入中性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不含明度和色相变化的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2,加互补色:加入互补色等于加进深灰色,因为三原色相混合得深灰色,而一种色彩如果加它的补色,而其补色正是其他两种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所以也就等于三原色相加。如果不是原色,在色相环上看,任何一种色具有两个对比色,而它的补色正是这两个对比色的间色,也就等于三个对比色相加,也就等于深灰色。3,加入其他色:一个纯色加入其他任何有彩色,会使其本身的纯度,明度,色相同时发生变化。同时,混入的有彩色自身面貌特征也发生变化。靠近明度轴上中性灰的色彩构成低纯度基调,靠近色相环上的纯色形成高纯度基调,处于该序列中间的色彩可以称为中纯度基调。低纯度基调色彩,表现为灰暗、含混、模糊、无力等感觉。中纯度基调具有温和、柔软、沉静的感觉。高纯度基调具有强烈、鲜明、色相感强的感觉。色相环组成的色彩基调为高纯度基调,是强纯度配色。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明度对比图案一个、纯度对比图案一个。教学反思部分学生设计基本功不够,难以完成其想法实训教案实训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明度对比图案一个、纯度对比图案一个。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0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明度对比图案一个、纯度对比图案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明度对比图案一个、纯度对比图案一个。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面积与形状构成授课时间第11周第41、42节课次11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让学生在色彩应用时如何组合好色彩,以使其产生美感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处理好色彩对比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三元对比的应用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色彩对比与面积概述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对比与面积视觉所能观察到的色彩现象定有面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共存于同一视觉范围内,必定会产生不同的面积比例,不同的面积比使色彩显示出不同的强度,产生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色彩面积对比是指各种色彩在画面中占据量的多与少,大与小的对比。一个色彩的强度与面积因素关系很大,同一组色,面积大小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之间色相的差别、明度、纯度的对比都建立在一定面积的基础之上,如面积小的红绿色点或色线在空间混合中,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的感觉接近金黄。而面积大的红绿色块的并置,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感觉。面积相等的色彩会达到非常强的对比关系,减弱其中一方的面积,对比效果马上削弱,继续加大这种面积上的对比则会形成色彩调式的出现。同种色彩,面积小对视觉刺激和心理影响微弱,面积大则色彩强度高,对视觉和心理的刺激也大。大面积的红色会使人难以忍受,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沉闷、恐怖,大面积的白色会使人空虚。2、色彩对比与形状色彩的形状是和面积共存的,形状就是面积所表现出来造型上的曲直以及形态上的聚散,对比效果会因为其形状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效应。3、色彩对比与位置画面构成中因色彩的位置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对比效果。色彩的位置有远近、接触、覆叠、重叠、透叠、包围等不同形式。表现出的色彩对比效果也千差万别。色彩距离由远到近,对比效果会逐渐加强;两种色彩接触,对比效果得到加强,两种色彩覆叠、重叠、透叠状态,色彩之间出现穿插以及前后空间关系,对比效果进一步加强,倘若一色包围另一色,对比效果达到最强。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面积对比图案一个、形状构成图案一个。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面积对比图案一个、形状构成图案一个。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1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面积对比图案一个、形状构成图案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面积对比图案一个、形状构成图案一个。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位置与肌理构成授课时间第12周第45、46节课次12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位置与肌理构成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肌理构成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
(5分钟)色彩肌理的概念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肌理①肌理是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因所有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感觉。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例如油画和中国画的肌理就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而不同。另外在学多当代艺术作品中已有对显示中的各种材料的大量使用,就形成了各种肌理效果。它之成为美术的语言之一,就在于不同工具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美感特征已成为艺术家进行各种情感和观念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②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2、色彩肌理、采集重构①肌理主要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特征,由于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不同,吸收与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能够影响表面的色彩。肌理的感觉可以通过手模和视觉来体验,不同的视觉肌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绸缎、丝绸的质地给人柔软、华贵的色彩感觉,呢料给人厚重的感觉,棉麻材料给人以淳朴、自然的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服饰、壁纸、电器等物品上,越来越注重对表面质地的选择,如何通过极力对比来满足视觉和生理的需求,已经越来越为设计师所重视。②采集重构
生活中许多色彩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十分平常的,,大都视而不见,但是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很可能从中得到启发并扑捉到创作的灵感。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创作10种色彩肌理。20乘20厘米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的面积对比图案一个、形状构成图案一个。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2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创作10种色彩肌理。20乘20厘米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创作10种色彩肌理。20乘20厘米。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逐人逐次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解构与重组授课时间第13周第47、48节课次13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的色彩的解构与重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色彩的解构与重组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色彩的解构与重组是什么解构一词源自于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指运用现代主义的词汇,却从逻辑上否定历史上的基本设计原则(如美学原则、功能原则、力学原则)所构成的新的艺术流派,有人称之为解构主义,又有人称之为新构成主义。解构主义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墨守成规的集合和总体,它认为构件本身就是关键,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解构色彩①思路是对所选定色彩对象的原色格局进行打散重组,增减整合后再创作,对原图的色调、面积、形状重新加以调整和分配,抓住原作中典型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并抽取出来,按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和重构,将原有的视觉样式纳入预想的设计轨道,重新组合出带有明显设计倾向的崭新形式。②解构色彩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色彩解构,另一个是色彩重构。初始阶段的解构是一个采集、过滤和选择的过程,后续阶段的重构则是将原来物象中的色彩元素注入到新的组织结构中,重组产生新的色彩形象,但仍不失原图的意境。2、解构自然色彩①自然界中存在着千姿百态的色彩组合,在这些组合中,大量的色彩表现出极其和谐、统一及秩序感,一些斑斓物象本身就映衬着色彩构成理论中的各种对比与调和关系,自然色彩许多是经过不断的物质进化而形成的,这些色彩组合一方面能反映出物种和性别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出于防卫或警示的生存需要。②所谓解构大师作品就是借助一些在色彩方面有辉煌成就的艺术大师,解构其著名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符号与色彩组合,作为主题性的解构色彩再创作的切入点,在与艺术大师作品的对话中,认识艺术大师创作的心路,加入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去重构、再创出新的形象风格。 西方的色彩艺术流派从古典到印象再到抽象,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大师,而凡•高与蒙德里安是两位最值得反复研究的典型代表。 凡•高认为真正的画家是照他们自己感觉到的样子作画,在他看来色彩自身就表达了某种东西,其笔下的色彩是一种经过感觉"滤过"的色彩,是一种"人化的自然"色彩。 蒙德里安主要是受立体派画家的影响,用色彩三原色和直线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创作,画作就是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名词"构成"来缀名。在构图上应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结构布置,在分割的块面上只是简单的原色平涂,让人充分感受到有比例的分割色彩之美,使画面独具表现力。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创作自然色彩解构作品3个。20乘20厘米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创作自然色彩解构作品3个。20乘20厘米。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3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创作自然色彩解构作品3个。20乘20厘米。教学重点与难点创作自然色彩解构作品3个。20乘20厘米。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对自然色彩进行分析,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逐人逐次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标志、商品广告、服装的色彩作用授课时间第14周第51、52节课次14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的标志、商品广告、服装的色彩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商品广告的色彩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设计色彩是造型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自然色彩的变化规律及原理是设计色彩的核心内容。设计色彩重点是在于分析、研究它的使用功能及色彩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艺术设计的色彩:设计色彩是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艺术、服装设计艺术、形象设计艺术等专业方向的重要基础。①广告设计中,色彩的作用不言而喻,一幅广告设计的成败除了必须的设计构思和手法以外,还往往取决于色彩运用的好坏。②在包装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是最直接、最感性的设计要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消费者首先注意的便是色彩,而如何在众多的同类竞争商品中脱颖而出,色彩也起着关键、的作用。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应用首先要与书籍的内容相符合,其次还要根据书籍的种类和读者类型进行调整。④在装饰画设计中,色彩的地位尤为重要,装饰画的每一点、每一条线都必须靠色彩去表现。色彩应根据主题内容分出主次。⑤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往往都要用来做点缀,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点缀之色通常易醒目突出,先声夺人,在色彩应用时要注意取得室内整体的协调和谐,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⑥工业造型中的色彩运用跟产品包装有些类似,但要注意对比色的应用,要协调和缓和色彩因对比关系而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利用色彩进行形体轮廓的塑造。2、影视与戏剧:无论影视艺术还是戏剧艺术都与设计色彩相关联。色彩运用得好会增强艺术感染力,反之则会削弱艺术感染力。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设计海报一张,A4大小。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商品广告中的色彩作用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4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创作海报一张。教学重点与难点创作海报一张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自选命题,A4纸,对海报命题进行分析重组,挑选出合适的创意。深入挖掘,找准下手点,突出创意点。逐人逐次单独指导。讨论题/
思考题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复习课程之一。授课时间第15周第55、56节课次16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复习课程。采用多媒体技术6-80色彩构成的追溯①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说过:“想明白一件事情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素描功力,用素描代替色彩,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是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新古典派也同样注重素描、轻视色彩的描绘,使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印象派则注重对色彩的研究和探索,追求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捕捉,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棕褐色面貌,丰富了色彩领域,推动了色彩艺术的发展,使欧洲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色彩的真正革命实现于抽象派,因为色彩在抽象派那里已经脱离另外自然形的束缚,真正有了色彩自身独立的表现领域;包豪斯则将色彩应用于教学和设计实践,推动了由传统色彩向现代色彩意识转变的过程。1、色彩构成的定义①“构成教育”已成为当今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构成教育的训练目的不是简单解决设计中的技术和手段的问题,更不是个别人所认为的模仿式的学习。②“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方购销材料协议
- 物业服务合同备案流程详解
- 宠物清洁用品买卖协议
- 管道畅通设备选购指南
- 营销策划服务合同
- 抵押合同解除还款责任退款金额协议
- 定制招聘服务合同范本
- 招标文件应包含的关键信息
- 专业版铺货合同协议
- 修订合同协议彰显合作精神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微积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课件
- 2024年度短视频内容创作服务合同3篇
- 介入治疗并发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眼科主任年终总结
- 债务优化服务合同范例
- 专题19 重点用法感叹句50道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原卷+答案)
- 2024年光伏住宅能源解决方案协议
- 【初中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