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孤独感1第三单元老年期情绪与人格的老化1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22
孤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所提及,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33
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4
55
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到了青年期,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青年期人际关系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孤独者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于是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因而难以摆脱孤独。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孤独者走出孤独的恶性循环,并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这些方案提供一定的希望,即孤独不必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6
改善方法: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变成自闭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以下是克服孤独感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7
被动型攻击行为反应了个体所感知到的,却不敢公开的敌意。当患者不能从他与过度依赖的某个人或组织的关系中得到满足时,这种怨恨往往藉此行为表现出来(APA,1968,第44页,编码301.81)。诊断手册的描述不仅将人们不高兴的表现刻画为不合理的行为,还将许多没有称心工作的人,置于人格障碍的模糊边缘(一个全家都有病的年代)。被动型攻击人格障碍(passive-aggressivepersonalitydisorder)曾被视为正式的疾病诊断标准,被使用了近半个世纪之久。8
最终,在1994年出版的第四版诊断手册中移除了这一标准。经历了漫长的争辩后,人们最终达成一致:将这种情形和行为模式置于严苛的诊断标准之下并将其视为是一种人格障碍,可能有些过分了。此外,美国心理学会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其作为一种明显的人格障碍存在,而且被动型攻击中所包括的内容最终都能被其他人格障碍所解释。这种人格障碍后来被重命名为抗拒型人格障碍(NegativisticPersonalityDisorder),消弱了其强度并在附录表明——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被动型攻击行为的存在,它给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麻烦。9
重新认识被动型攻击行为.美国心理学会认为,满足下面四点或更多即可被认作是被动型攻击行为:对正常社交与工作安排产生消极抵抗总是抱怨被人误解、不被大家欣赏总是绷着脸,带着和人争辩的情绪基础频繁地、无理由地批评权威嫉妒、怨恨那些显然比自己更幸运的人过分夸大、固执地抱怨自己的不幸在充满敌意的蔑视与懊悔间切换另外,被动型攻击人格与病态自恋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包括过度的自我价值感觉,缺乏对冲动行为的控制,共情无能,自以为是。10
人格成因和风险因素被动型攻击人格的形成尚未明确,但是它很可能是社会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001年,一项对学龄期双胞胎的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型攻击在双胞胎间的同时出现比率约为50%,这体现了遗传的作用(此结论极受‘争议)。因为
它很可能与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比如虐待孩子,严苛麻木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孩子的冷暴力。反直觉的一点在于,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也可能成长在备受关爱但要求苛刻的家庭中。美国犹他大学神经心理研究协会的Dr.LornaBenjamin,对这一问题的成因是这么解释的.11
长子是家庭中最容易出现这种状况的人。当更年幼的兄弟姐妹出生之后,作为年长的孩子突然被期望去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超出Ta的能力范围。由于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对父母的要求产生恨意。这种带有恨意的共处,是被动型攻击产生的核心所在,在他成年以后,当老板、老师或伴侣对其有所期望的时候,这种模式就继承到面对这些权威的情形之中。这些带有被动型攻击行为的人,他们的内心充满不被自己认可的冲突,饱含愤怒的善意,带有蔑视的顺从,还有精心掩饰下的行动方式。就风险因素而言,
被动型攻击人格可能会增加抑郁、焦虑障碍、药物滥用等风险。12
它与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具有相同的特征,有趣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被认为与恐惧、决策过程相关。这两种人格都具有逃避特征。自恋型人格的逃避源于对负面、消极的自我经验的恐惧;而被动型攻击的逃避源于为了避免直接冲突所采取的敌意行为。神经生理学的角度上,这可能是发生在杏仁核中的问题。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探测情绪唤起和相关刺激的控制区域。这一过程可能还与前额叶有关,而额叶是负责控制我们以社会接纳的方式去行动的区域。大脑生理性的变化或受损可能会导致各样的社会行为模式。13
如何应对具有被动型攻击的人?七个原因促使人们采取被动攻击:1.发怒往往会受到舆论的谴责2.经过掩饰的敌意就不会引起注意3.采取被动型攻击远比培养自信容易得多,当然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4.被动型攻击行为总能找到合理化的借口5.用作报复手段简单易行:它既难以被当场揭露,又无法通过人事条例界定,使之成为工作关系中完美的侵害手段。6.被动型攻击不需通过肢体打斗就能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7.被动型攻击有明显效果,通过目标对象的反应使施害者的愤怒和沮丧得到宣泄。14
与具有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共同生活,工作,打交道都绝非易事。万幸的是,身处这种境况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首先要及时辨认被动型攻击人格。由于它本质上具有间接性,所以很难直接的通过行为判断。
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表现包括:极力避免争吵和冲突,自我代入“不可能成功”的境况,总是取悦别人来避免冲突,总是絮絮叨叨地抱怨“没人想知道我的感受”或“能不能理解我一下”等等。其次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并谨慎应对针对自己的被动攻击行为。评估自己是否有意无意地引起冲突,以及判断哪些行为会升级或缓解这种冲突尤为重要。15
冲突后的感受可以作为判定采取策略的效果:如果感到无力,无助,愤怒或迷惘,就意味着应对机制存在问题。相反,如果自身感到平静,同时也使被动攻击者恢复理智并能够有所心得,甚至有所改善,那么这样的处理就卓有成效。这样就可以不断筛选出有效的方法来。心平气和地面对挑衅,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能用被动攻击去还击。做些健康有益的事情有助于控制情绪。有可能的话,用诚恳的态度使他们放下戒备,将话题转移到重要事情上去。正如Trulia,MalloryCarra在博客中所写,
应当马上开诚布公地沟通,而非愤然甩手或以牙还牙。她引用婚姻和家庭理疗师LisaBahar的话说,
通常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给你的感受中隐含他试图沟通的信息,但千万不要因此陷入对言外之意的过度解读。交流的重点放在事情上,自信,就事论事,避免传递出打探,冷淡,轻蔑和浮夸等负面信号。16
有时直截了当地沟通,告诉对方无论何时遇到情况都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营管理大专
- 高中安全教育课件教学
- 新员工个人工作总结精彩7篇
- 自我定位与规划方案
- 小学生母亲节演讲稿范文
- 小学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集锦五篇
- 学校安全生产月
- 护理的课件教学课件
- 安全文化理念
- 物流经理年度工作总结
- 8.2 重力势能 课件(共29张PPT)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课件
- FMEA-培训教材-汽车fmea培训课件
-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与管理手册课件
- 光伏项目试验报告
- 小学“双减”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作业设计案例
- 知识产权法(英文)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Law课件
- 综合评分法评分表(建设工程)
- SBS卷材防水施工工艺
- 深化设计确认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