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本章导学课程与教学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素,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与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分别有着各自特定的概念和内涵,只有准确把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定义及其关系,才能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未来的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既是理论研究导致学科分化和综合的一门新生学科,也是实践需求催生的一门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因此,从深度学习、主动提升的视角看,明晰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准确理解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定义和内涵,说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懂得体育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强化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工作的教育情怀。明确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能够表述当代体育教学发展的新理念。正确认识学习体育课
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熟
悉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
论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能够例举各种学习方式
的优点,学会根据自身
专业发展需要和课程特
点优化组合学习方式。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一、课程与体育课程的定义(一)课程的定义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含义丰富的教育学术语。在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情境中,不同人所使用的课程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往往是不同
的。这是由于课程这个概念所指的事实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且
不同的学者又按照各自不同的课程价值观念来阐述课程的定义和内涵。课程术语溯源在我国古代,“课程”一词的含义主要有教学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国外,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课程定义的本质伴随着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我国课程论相关研究者对课程的定义进行了积极地探讨。其中,钟启泉对课程的定义具有较强代表性。杨文轩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课程的本质。(
H.S
pe
nce
r,1820-
1903)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二)体育课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以相关学科为基础,以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为内容,以课内外体育活动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科目。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二、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定义(一)教学的定义1.教学术语溯源在中国古代,“教学”一词主要是指“学”。20世纪初,人们才对教师的“教”重视起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
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具有教育的作用。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2.教学定义的本质从本质上看,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教学的本质:在指称范围上,教学是指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学校中的教学。
在教师角色上,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反思性实践者。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学既不仅仅是单一的“教”或“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融于学之中,而学有教的组织引导,是教授和学习的统一体。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二)体育教学的定义体育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一)体育课程的特点目的任务的特殊性;科学基础的多样性;课程时空的特殊性。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二)体育教学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互融通;学生身体承担较大的生理负荷;教学组织的动态性。第一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是呈现体育课程目标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呈现了体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完整体系,体育教学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体育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帮助
学生获得增强体质和健康经验的方案。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时限、课外体育活动等。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实体和内容,规定了教师要教的和学生要学的内容,即“教什么”“学什么”“何时学”。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区别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联系第二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我国的学科体系来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与体育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又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是研究体育课程与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课程的教与学。第二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开设的三门核心课程是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由此可见,“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三门核心课程之一。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体育课程论的研究对象:体育课程问题。所谓体育课程问题是指反映到体育课程理论研究者和体育教育实践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体育课程的理论疑难和现实问题。一方面,它包括了理论问题、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实践和操作问题。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体育教学问题。体育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一样具有共同性,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品德和形成个性的教育过程。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1.
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2.
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3.
体育课程与教学实施4.
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价5.
体育教学设计6.
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7.
体育课程特色与教学风格(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融合发展在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把课程与教学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并不长。在“重文轻武”的古代社会文化中,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不可能受到重视。1904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新篇章,但体育课程论研究的真正兴起是源于21世纪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体育理论体系形成阶段
发展与走向成熟阶段(1949-20世纪80年代末期)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初步探索和认识阶段(1840-1949年)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一)体育课程论的发展课程论在我国的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课程论在我国的萌芽阶段。(2)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研究阶段。(3)课程论作为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重建阶段。体育课程论研究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二)体育教学论的发展1.
学习与借鉴阶段;我国于1904年开始实施的新学制,也把“体操科”列为学校正式课程(1923年改称“体育课”)。我国实行新学制后,在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科中开设了体育教学法课程。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二)体育教学论的发展2.教学论的发展加速了体育教学论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著的《教育学》和达尼洛夫所著的《教学论》确立的一些原理、原则和方法,在我国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法中被广泛地引用,至今还在发挥作用。自1954年起,在我国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科中,体育教学方法
便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之一。随后开设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着重探讨了体育教学论领域的问题。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3.逐渐成熟与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突破了“教师、教材、课堂”的传统三中心模式,这一理念变革已深刻影响到我国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随着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我国陆续出版了一批体育教学论著作或教材,主要作者包括樊临虎(2002)、夏思永(2003)、龚正伟(2004)、姚蕾(2005)、毛振明(2005)、史兵(2006)、邓星华、谭华(2008)、张振华(2016)、张志勇(2019)等。这些著作或教材总结和概
括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
育教学论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体育教学论在我国迈向成熟发展的阶段。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三)当代体育教学新观念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学价值观;技能引领的体育教学内容观;交往互动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促进发展的体育教学评价观。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意义(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体育师资的时代要求;(二)有助于掌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三)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教学的本质;(四)有助于准确把握体育教学规律并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五)有助于为未来开展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标(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的总目标:1.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对促进中小学生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熟悉体育课程与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能结合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标(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的总目标:2.系统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懂得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并学会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工作中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标(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的总目标:3.能够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学会运用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工作,初步具备体育教学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标(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的总目标:4.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懂得体育课程与教学具有培养团合作的功能优势,在团队学习活动中能表现出团队合作的意识。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标(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的具体目标:懂得体育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培养良好的师德素养和为人师表的教育情怀;全面认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系统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标(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的具体目标: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知识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初步具备体育教学实践能力;掌握反思方法和沟通合作的技能,体验信息技术学习方式的过程。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式(一)学会合理选用学习方式的意义学习方式是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表现形式,它与学习方法具有明显的区别。一是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二是学习方法主要指向学习者个体层面,而学习方式往往涉及师生两个层面;三是学习方式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生特征和学习工具等。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式(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常用学习方式:常规课堂学习方式;基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3.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作为学习工具,及时下载学习资源就可以摆脱时空的局限性,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本意是指由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混合式学习是指对
所有的教学要素进
行优化选择和组合,将各种教学方法、
模式、策略、媒体
以及技术等按照教
学需要娴熟地运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
一种方式。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式(三)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求1.系统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知识时,要注意把握好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结构。所谓理论知识的基本结构是指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价值观,它们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的基本结构,就是要注意准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价值观,并将其有效内化为自身的认知体系中。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式(三)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求2.密切关注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实践工作息息相关,在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问题的发现与探究,都应该确立密切关注实践问题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强化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采用注重细节的整体思维方式来审视实践。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式(三)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要求3.注意加强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拓展学习。加深母学科相关著作学习和辩证性认识。关注国外体育课程与教学进展。了解学术前沿,扩展思维和视野。复习与体验通过聆听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其他学习方式,课后与同学讨论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交流体育课程与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比较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与联系,尝试用当代体育教学新理念评述自己的中学体育学习经历。复习与体验通过微信或其他方式,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交流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目标,通过比较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为自身制订学习计划。提前学习教材后续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若干体育教学目标的案例,记住教学目标的结构和制订体育学习目标的要求,列出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交流的问题。推荐阅读李森,陈晓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季浏.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6):12-22.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本章参考文献张细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季浏,钟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陈旭远.教学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杨文轩,张细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张细谦,张仕宜.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J
].体育学刊,2018,25(02):1-
5.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谢
谢!THANKSFOR
WATCHING第二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结构第三节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目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阶段,通过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程度或标准。为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依据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与标准。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激励功能定向功能反馈功能评价功能一方面,二者都是子目标,为达成学校培养目标和学校体育目标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确立都必须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体育目标为依据。从纵向看,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即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横向看,体育课程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在体育教学目标中也应该体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之间有一个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就是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和体育教学的学年教学目标。比较内容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目标制定者教育行政部门、体育学科专家、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研组、体育教师制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学生需要、体育学科的特点体育课程目标、本校特点、学生特点、主要教学内容的特点等制定文件国家课程标准、各地方课程方案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使用范围为体育课程的编制提供依据,为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参考为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直接依据体育课程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学习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目标纵向结构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面向的是某个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如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是特定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体育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学习方面目标运动参与方面目标运动技能方面目标身体健康方面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目标体育课程水平目标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体育教学目标学段(水平)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单元(模块)体育教学目标课时体育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基本结构课程学习内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身体健康运动技能体育课程的学习水平目标是指不同年龄(学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方面预期达到的相应水平。水平一:1-
2年级水平二:3-4年级水平三:5-
6年级水平四:7-
9年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水平目标示例1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运动技能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水平一: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水平二: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水平三: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观看体育比赛水平四:简要分析体育比赛中的现象和问题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水平一: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办法和体育游戏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办法水平二: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办法水平三: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办法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水平四: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运动技能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水平一: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水平二:重视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水平三:初步掌握运动损伤及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方法水平四: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将安全运动的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水平一: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水平二: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水平三: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水平四: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水平一: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水平二: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水平三: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水平四: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情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水平目标示例2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水平一: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坏境水平二: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水平三: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水平四:树立集体荣誉感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平一: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水平二: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水平三: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在体育活动中尊重相对较弱者水平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体育课程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学习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目标纵向结构图通过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体育课程总目标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学习方面目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育课程水平目标水平五体育教学目标学段(水平)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模块(单元)体育教学目标课时体育教学目标普通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基本结构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必修必学部分:学习完体能和健康教育两个模块内容后应达到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必修选学部分:选学完运动技能系列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通过行进间运球学习,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做出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折返跑运球。知道行进间运球相关安全常识,在练习或训练过程中能够做出规范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培养安全运动意识与习惯。通过设置行进间运球障碍,增加行进间运动难度,培养学生超越自我、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初中学段(水平四)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初中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运动技术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并能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抓住该年龄段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优先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通过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基本掌握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懂得安全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安全运动的能力。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能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控制自身情绪;树立公平竞争和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品格。初二学年体育教学目标通过球类运动等项目的学习,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步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学习武术、健美操、跳绳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在球类运动(篮球、乒乓球)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所学项目的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初步形成技战术意识和技战术的运用能力。通过多种练习,重点发展速度、灵敏和有氧耐力等身体素质,至少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二年级学生水平的合格要求。结合运动项目学习,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安全开展体育活动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科学锻炼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指出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等。初二上学期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参与运动项目和体育游戏活动,提升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意识。学习篮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在降低球类运动及游戏比赛规则的难度下,提升技战术意识并初步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体能和速度、灵敏、有氧耐力等身体素质。结合运动项目教学,学会一些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安全运动的常识,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了解青春期保健知识;基本掌握运动损伤处理的简单方法。学会自觉遵守体育游戏规则,能正确对待比赛中的输赢,养成乐观向上、敢于挑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高二年级足球模块教学目标能够了解足球战术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提高所学足球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和战术配合的能力,在7V7、11V11的比赛中具备较强实战能力,能够参加班级间的正规足球比赛,能够完成足球比赛裁判工作。体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至少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二年级合格要求。能够对国内职业足球比赛进行合理评价;遇到冲突时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处理足球学练中的简单损伤,将足球作为一项业余爱好。在学练和比赛情境中表现出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具备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和尊重对手良好品质。足球脚内侧传球第三次课学习目标:了解行进间脚内侧传接地滚球的技术动作结构、要领,明确行进间脚内侧传接地滚球和原地正面脚内侧传接地滚球的不同之处。通过学练,75%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脚内侧传接地滚球与脚接触时的正确角度,45%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行进间脚内侧传接地滚球的动作。通过足球技术的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掌握运动中基本的身体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安全运动意识。通过2-3人行进间脚内侧传接地滚球的练习以及集体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在团队活动中沟通与配合的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一)学校体育目标及体育课程目标(二)体育教学的功能(三)学生现实水平和发展需求(四)体育教学资源(一)分解体育教学目标(二)分析体育教学内容(三)确定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四)表述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分解要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合乎目标的体育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