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22·四川眉山三模]汉武帝后期尚书“处于转呈章奏的核心地位”“所言不善,屏去不奏”。宣帝时“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正式推行上封事制度,并进一步强调,“密奏以皂囊封之,不使人知”。上封事制度的推行旨在()A.强化君主权力B.有效制约尚书C.完善官僚体制D.提高行政效率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3.[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唐初,只有三省的长官才可以进入政事堂参议军国大事,后来皇帝给一些职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的头衔,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参与议政。这一措施导致()A.行政效率提高B.三省长官逐渐失去决策权C.中央集权强化D.皇权至上的格局得到巩固4.[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5.[2022·全国甲卷]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6.[2022·浙江卷]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7.[2022·广东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8.[2022·抚州市三模]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9.[2022·河南开封三模]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谈到,“元以异族,入主中原,其设施自有特别之处。明朝却沿袭着它。清朝的制度,又大略沿袭明朝”。吕思勉说的制度是()A.地方行政区划B.三省六部制C.地方督抚制度D.科举选官制10.[2022·九江市二模]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而主要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关于元代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长官可以密折奏事B.全国设十三个行政区域C.军政事务需上报中书省D.权力的行使受制于中央专练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A汉武帝后期尚书“处于转呈章奏的核心地位”,“所言不善,屏去不奏”,说明当时尚书权力很大。宣帝时“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密奏以皂囊封之,不使人知”,说明尚书权力受限,限制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A项正确;制约尚书是手段,目的是强化君权,排除B项;完善官僚体制,提高行政效率不是其目的,排除C、D项。2.B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项。3.D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分割相权,目的是加强皇权,D项正确;职位较低的官员进入政事堂,目的是分散、牵制宰相,使得行政效率降低,排除A项;宰相只是辅佐皇帝决策,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是皇帝掌握决策权,所以既未掌握,也就无所谓逐渐失去,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加强了皇权,但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割,排除C项。4.A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设通判主要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5.C根据材料“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6.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7.D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中央派驻的国相的手里,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东汉中叶以后的这种现象不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排除A项;国相是由中央派驻的,刚开始是作为朝廷的监督人员,此时开始郡守化,相当于“郡县长官”,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8.A相比于唐代城市的封闭,宋代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而且大部分城市呈现开放型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防止出现地方割据,A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宋初并未出现,因此不构成原因,排除B、D项;宋代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和城市格局无关,排除C项。9.A元朝制度创新之处在于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后来明清两朝继承,A项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冶金传输原理》课件
- 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物业装修施工安全
- 量子计算科技合同管理办法
- 金融服务行业招投标违法行为
- 海上风电设备管理船运租赁合同
- 环保行业环保设施管理办法
- 食品原料供应买卖合同范本
- 游戏市场快递场管理办法
- 教育课程设置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
-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4735-2024野生动物保护繁育朱鹮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测评试卷(详解版)
- 幼儿园物品采购合同模板
- 药店换证自查报告
- 数学论文往哪投稿
- 口腔科护士进修
- 2024年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位数乘两位数能力检测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梨川社区居委会招聘12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