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东明县某中学田浩同学刚踏进初中,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读图,完成1~2小题。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
C.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南向西北 D.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南向西北田浩将这幅图送给地理老师,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缺少了一种地图语言。这幅图缺少的地图语言是()A.比例尺应为1:30000 B.指向标错误
C.缺少经纬度 D.缺少图例读下面①-③图,完成3~4小题。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关于图中③信息,错误的是()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C.a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 D.b的经度是150°E读经纬网示意图(如图),完成5~6小题。图中c地的经纬度是()A.20°S,30°W B.20°N,90°E C.40°N,150°E D.40°S,150°W图中d点所在的半球是()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7~8小题。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A.40°N,20°E B.40°S,20°E C.40°N,20°W D.40°S,20°W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A.先西北,再西南 B.先东北,再东南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如图是按照一定的纬度或经度划分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情况判断南半球是()A. B.
C. D.某校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小顺同学的作品”完成10~11小题。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白令海峡()
①为亚洲与北美洲界线
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③为南、北美洲的界线
④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图完成12~13题。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50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完成14~15小题。图中A、B、C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A.南美洲、非洲、大西洋 B.非洲、南美洲、大西洋
C.非洲、印度洋、大洋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漫画反映的是()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请认真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局部)”完成16~17小题。人口最为稀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黄色人种集中分布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小题。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甲 B.乙 C.丙 D.丁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气候湿热 B.地形平坦 C.交通闭塞 D.经济发展快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下题。漫画反映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①亚洲
②欧洲
③非洲
④北美洲
⑤南美洲
⑥大洋洲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D点的经纬度:______。
(2)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
(3)图中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点是______,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_____。
(4)和B点所在的经线圈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为______。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国际上统一使用______经线和______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避免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填字母)。
(3)A、B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
(4)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G______。
(5)F周围有一条著名的______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地区,大都位于板块______处。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测得甲点到乙点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2)写出下列山体部位的名称: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图中③④两处,容易发育河流的为______处(填序号),该河流流向为______。
(4)假如你去爬山,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甲→乙和①→乙,选择路线______更容易爬上山顶,原因是______。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⑦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__(填数字和名称)。
(2)图中甲、乙、丙三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其大部分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3)图中⑥地所在大洲的居民主要属于______人种,主要信仰______(宗教)。
(4)①地人口分布比较稀疏,其原因主要是______。甲处人口稠密,其原因主要是______。
(5)D大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______人种。
(6)ABCD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填字母和名称)。
答案和解析1~2.【答案】D、D
【解析】1.
【分析】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根据图示指向标判断方向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在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先向北再向西北。
故选:D。2.
【分析】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判读,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答】解: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图中有比例尺1:3000,有指向标,有图中文字表示注记,缺少图例,D对;图中指向标正确,经纬度不是地图的要素之一,ABC错。
故选:D。
3~4.【答案】B、A
【解析】1.
【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解答】解: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天圆地方→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仪,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2.
【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网图的判读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线和纬线各自的特点,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形,故A叙述错误,B叙述正确。
读图可得,a位于赤道上,位于热带,故C叙述正确。
图③中相邻两条经线跨的经度是30°,b点的经度是150°E,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5~6.【答案】C、A
【解析】1.
【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c点的经纬度是40°N,150°E。
故选:C。2.
【分析】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中甲的经纬度是40°S,120°E。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解答此题要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40°S,120°E,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故选:A。
7~8.【答案】D、D
【解析】1.
【分析】经度数值向右增大的是东经,向右减小的是西经;纬度数值向上增大的是北纬,向下增大的是南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度。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掌握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度的判读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说明图示为南半球,所以图中的纬度均是南纬,则②地的纬度是40°S;图中经纬度差均是20°,所以②地的经度是20°;由于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度,所以②地的经度数值是20°W。
故选:D。2.
【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看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看为顺时针。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在把握南北极点、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定,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纬线沿顺时针方向为正东。由此可判定,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先东南,再东北。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解:根据大洲、大洋的分布可知,A图为西半球;B图表示北半球,C图为东半球,D图为南半球。
故选:D。
位于东半球的大洲、大洋有: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大洋有:南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南极洲;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有: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洋有: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概况,属于基础题.
10~11.【答案】A、A
【解析】1.
【分析】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结合图示判断出缺少的大洲。
本题考查大洲的分布情况,在掌握大洲位置的基础上,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全球由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组成,图中没有画出大洋洲。
故选:A。2.
【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
本题考查洲界线名称及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属于基础题。【解答】解:读图可得,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之一,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故A正确。
故选:A。
12~13.【答案】C、A
【解析】1.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判读,读图理解答题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000米+500米=1500米。
故选:C。2.
【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解答】解: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故选:A。
14~15.【答案】A、B
【解析】1.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牢记部分大洲的轮廓特点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依据大洲的轮廓,可判定B为非洲,A为南美洲,两大洲隔C大西洋相望。
故选:A。2.
【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属于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理解是答题的前提。【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非洲与南美洲轮廓,南美洲的东岸凸出的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呼应,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据此推测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该漫画反映的是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B。
16~17.【答案】C、D
【解析】1.
【分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①欧洲西部、②北美洲东部和④亚洲东部都是人口稠密区,只有③撒哈拉地区气候极其炎热干旱,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分布十分稀疏。
故选:C。2.
【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熟记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是答题的基础,结合相关地图记忆较好。【解答】解:图中四个地区中,只有④亚洲南部是黄种人的分布区,其余三个地区都是以白色人种为主。
故选:D。
18~19.【答案】A、C
【解析】1.
【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考查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解答】解:聚落多形成于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甲聚落临海,地处平原,公路运输便利,发展条件最好,因此规模最大。
故选:A。2.
【分析】影响聚落的因素除自然地理环境外,还受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制约。如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总之,影响聚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聚落的形式、发展、衰亡都是某种主导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杰作。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解答】解:读图可知,丁聚落所在地交通闭塞,开发程度低,因此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是人口问题,人口的增长导致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七大洲中,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如漫画所示由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较缓,欧洲的一些国家,甚至处于负增长状态。
故选:C。
全球共有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各大洲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本题考查世界大洲的人口问题,在把握各大洲人口增长概况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40°E,20°S
西北
A
CD
D
140°E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60°W,40°N;B点的经纬度是40°W,20°N;C点的经纬度是0°,0°;D点的经纬度是40°E,20°S。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图中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点是A,位于东半球的点是CD,位于南半球的点是D。
(4)依据经线圈的特点,和B点(40°W)所在的经线圈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为140°E。
故答案为:(1)40°E,20°S;(2)西北;(3)A;CD;D;(4)140°E。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圈的特点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和纬度的划分、方向的判定、经线圈的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20°W
160°E
赤道
AE
巴拿马
印度洋
环太平洋
交界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国际上统一使用20°W经线和16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避免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20°W→0°→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180°→20°W之间为西半球。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A北美洲和E欧洲。
(3)A是北美洲,B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4)图中字母G位于非洲东侧,是印度洋。
(5)F是太平洋,太平洋周围有一条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地区,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因为这些地方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
(1)20°W;160°E;
(2)赤道;AE;
(3)巴拿马;
(4)印度洋;
(5)环太平洋;交界。
(1)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20°W→0°→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180°→20°W之间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全球由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板块之间的运动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新的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
本题考查了半球的划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判读及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读图记忆解答此题。
23.【答案】0.4
山谷
山脊
陡崖
③
自东北向西南
甲→乙
甲→乙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如果甲点到乙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2×20000=0.4千米。
(2)依据位置,图中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图中⑤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图中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不易形成河流;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员合同标准文本
-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短句大全【2篇】
- 公司副总聘用合同范例
- 企业包船运输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超市中选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除草包工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过期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合同担保与反担保的差异及其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 供松树苗合同标准文本
- 公寓单人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DG-TJ 08-2198-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附条文说明
- GB 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
- DB34-T 3929-2021种猪场主要疫病风险评估技术规程-高清现行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集成电路封装可靠性定义和应用
- 【教学课件】飞行校验课程
- 挡墙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 史上最全PCBA外观检验标准
- 《胃esd》ppt课件
-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