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痞满(少阳太阴合病)患者中医个案护理》_第1页
医院培训课件:《痞满(少阳太阴合病)患者中医个案护理》_第2页
医院培训课件:《痞满(少阳太阴合病)患者中医个案护理》_第3页
医院培训课件:《痞满(少阳太阴合病)患者中医个案护理》_第4页
医院培训课件:《痞满(少阳太阴合病)患者中医个案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痞满(少阳太阴合病)患者中医个案护理目录124

痞满的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评价

案例介绍及分析3

个人体会1痞满的概述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痞满病名源于《黄帝内经》,是指中焦气机壅滞、升降失司所致的自觉胃脘脾塞、胸膈满闷的一类病症。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病

因感受湿热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痞满主要病变在胃,与肝脾有关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中焦气机壅阻病

机脾胃升降失司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

从中医病理学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人体胃部器官以和降为健康状态,在病理性机制发展演化过程中,以瘀滞作为疾病状态。从中医学临床病理演化机制的角度展开阐释,痞满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药物不良作用、外邪侵入(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个具体方面具备密切相关性,在上述因素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司和升降失常条件下,通常会引致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气滞症候,进而出现湿阻症候、寒凝症候、火郁症候、以及血瘀症候等,临床常见如:胃脘痛、不寐、反酸、呃逆、便秘、胸痹等疾病,甚引起癌病。

个案背景

个案的重要性

①痞满可归属于现代医学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产生严重心理负担。

②痞满主要病机为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司;如其长期不愈,气滞邪阻,可引起胃痛、嘈杂、呃逆,甚至化生症瘕积聚,出现癌病;或其邪毒攻心,引起胸闷、胸痛;且中焦壅滞,气血化生不足,脏腑、官窍、肌肉失于濡养,引发脏腑功能减退,出现虚劳等症。

③痞满是功能性疾病之一,其一般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失调所引起,组织结构不发生改变,若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可演变为器质性疾病。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2案例介绍及分析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基本资料姓名:蓝xx性别:女

年龄:66岁

入院时间:2023年03月06日主诉

反复中上腹部胀满3+年,再发1+周现病史3+年前中上腹部胀满,偶有恶心呕吐,伴大便难解,胃肠镜检查后诊断为“胃出血、胃溃疡”,经治疗后上述症状稍缓解。1+年前上述症状复发,电子胃肠镜检查,诊断为“胃糜烂、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1+周前上述症状复发,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以“痞满”收入我院中医经典病房。入院症见中上腹胀满,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时有上腹嘈杂感,伴心悸,口干口苦,饮食可,眠浅易醒,排便可,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既往史2021年于“贵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行“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对“穴位贴敷“过敏,表现为有痒感四诊评估望诊:神清、面色正常、形体消瘦、口唇红润、腹部平软,舌像:舌质淡红、苔薄黄闻诊:言语清晰、气息正常、无异味问诊:见以上陈述切诊:脉沉弦细中医诊断痞满(少阳太阴合病)肝郁气滞、胃肠积热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十二指肠球炎、贲门炎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穴位穴位贴敷入组

洗脱

方法理气解郁化痰消痞取穴:上脘、中脘、天枢、梁丘、阴陵泉、三阴交

普通针刺

药棒穴位按摩益气培中平衡脏腑取穴:肝腧、脾腧、胆腧、三焦腧、肾腧和胃调中取穴:滑肉门、外陵、水道、归来、气冲健脾疏肝调畅气机取穴:关元、气海、内关、神门、血海、足三里、丰隆、地机、合谷、太冲、公孙治疗方法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作用:疏肝解郁、清热健脾方药如下:醋北柴胡:升举阳气、退热、镇静止咳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白芍:护肝、保护心血管、调经养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白术:利尿消肿、固表止汗、燥湿健脾炙甘草: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解毒薄荷: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清利头目麸炒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生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中药内服(丹栀逍遥散)治疗方法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案例介绍及分析中医辨证《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嗔满闭塞”

老年女性加之情志失调

日久肝郁气滞气机失调

中上腹胀满运化失常胃肠积滞口苦、心下嘈杂、眠差痞满(肝郁气滞、胃肠积热)平素摄生不慎

中焦气机阻塞

升降失常郁而化热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案例介绍及分析六经辨证:《伤寒论》太阴之为病少阳之为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大便不成行咽干、目眩痞满(少阳太阴合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案例介绍及分析黄酒性温发散,调和科室健脾膏能使药物直达病所,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改善患者腹胀症状,运用脏腑及经络的辨证取穴,通过穴位刺激调理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配合五音调气,辩证施膳,四季养生要点,以调节气血运行,防其“病瘥来复”技术路线方案设计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案例介绍及分析体型消瘦患者药棒穴位按摩手法的应用既往穴位贴敷过敏患者对贴敷时间、频次的调节与控制个案技术难点与分析既往过敏史、贴敷频次、贴敷时间对疗效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贴敷频次>贴敷时间>过敏史,建议最优组合方案为有过敏史的患者,贴敷10次,每次保留4h;药膏摊制均匀,操作规范: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贴敷前,用温水将局部皮肤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皮肤消毒,贴敷后对于局部皮肤残留的药膏,不应使用刺激性物品擦洗,如汽油、肥皂等,用清水洗掉即可。加强局部皮肤观察: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肿胀、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皮肤反应症状,均是药物刺激作用部位而引起的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勤观察即可;若贴敷部位出现针刺样剧痛,无法忍受时,可揭去药物,终止贴敷;若皮肤出现较大面积且损伤程度较重的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立即对症处理。点法控制力度:用拇指、食指、中指固定药棒,以相对圆钝的棒头部定于腧穴点进行持续点按,要求平稳均匀着力,切勿突施暴力。滚法控制速度:双手固定药棒或单手固定,将棒体置于体表治疗部位,沿经络走行来回匀速滚动的手法,移动速度不宜过快。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案例介绍及分析

舒适的改变:与患者腹部胀满有关主要的护理问题睡眠形态紊乱:与机体不适、环境改变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案例介绍及分析3中医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症状——腹胀入院2天评估:重度腹胀VAS评分:8辩证:舌质淡暗,舌苔黄腻,脉沉,弦细调整护理措施:指导患者练习腹部按摩操入院7天评估:中度腹胀VAS评分:4辩证: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调整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半夏泻心汤,穴位贴敷:调整配穴(期门:疏肝健脾和胃;章门:健脾消痞)膳食指导予佛手扁苡粥泻热和胃入院9天评估:轻度腹胀VAS评分:1辩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调整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膳食指导予山药猪腱煲健脾益胃入院4天评估:中度腹胀VAS评分:5辩证:舌质暗红,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调整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小柴胡汤,膳食指导予鸭肉冬瓜汤滋阴养肝、健脾利湿

痞满的概述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

痞满的概述健康宣教《素问.四气调神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素问.汤液醪醴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如:释疑解惑法、宣泄解郁法、以情胜情法、顺情从欲法等。胡笳十八拍。指导患者不要过饥过饱,避免摄入生冷、滋腻、腌制、过硬之品,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腹胀、饮食方面的变化是否有好转。中医认为,无论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四气平和,则可以养生。推荐食疗方山药猪腱煲(党参30g、湘莲30g、淮山60g、龙眼肉15g、猪腱2个,加水适量,文火煲两个钟,加盐少许)以健脾益胃。案例介绍及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个人体会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

痞满的概述4个人体会个人体会✱痞满作为一种自觉症状始见于《内经》,从痞满的病因病机所涉及的脏腑及病机变化无一不与脾胃相关,故护治痞满注重脾胃至关重要。✱饮食因素在痞满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痞满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食过辣、热烫、油腻以及坚硬等难以消化的食物,根据患者症型,给予辨证施膳,养成中医思维。✱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享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痞满患者应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冬春季节注意生活调摄,宜经常锻炼,传统中医保健功法如:站桩、八段锦对调整胃肠功能有一定的作用。案例介绍及分析

痞满的概述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与效果分析文献参考[1]王暖凤,初海坤,黄树民,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7,33(7):1109-1111[2]张声生,唐旭东,黄穗平等.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0-3064.[3]张晓明,庞巧玲.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中国民间疗法,2005,13(8):18-19.[4]魏玮,杨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